论南京大屠杀与孙子兵法
2013-04-23蔡雨慈贺鑫
蔡雨慈 贺鑫
【摘 要】南京大屠杀,作为中国历史上令人垂泪心疼的一笔耻辱史,一直在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自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开始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76年之后,南京大屠杀依然是众多学者爱国者研究探讨的对象。本文就日本军队和中国军队在南京沦陷时的一系列表现,结合《孙子兵法》,探讨造成南京大屠杀惨剧的客观战略因素。
【关键词】孙子兵法;南京大屠杀;道;法;兵
自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76年后的今天,我们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依然不停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南京沦陷?南京大屠杀和孙子的作战理论有何联系?
1.中国现状
《孙子兵法-计篇》中写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1.1道
道及社会政治条件,要满足能够得到普通民众认同,使民众可以拥护君主的愿望。1937年11月12日,日军在占领上海后,立即兵分数路向南京包抄猛扑过来。而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南京国民政府对于南京保卫战,依旧沿用了片面抗战的方针与单纯防御的被动挨打的战略战术等,脱离了广大群众,不符合“道”的标准。
1.2天,地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位于上海和南京之间的多处军事要塞无人防守,军队几乎全部撤退到南京外围。此时的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而南京三面环山北对长江,无险可守,不利战守,这便导致南京保卫战缺乏“天地”的战争优势。
1.3将
为将者,要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抚士卒,英勇善战,严于律己。作为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唐生智,仅仅是蒋介石控制操控的傀儡,既没有权威也不了解属下部队状况,更有许多指挥错误。在蒋介石11日下达撤退的命令一天后,唐生智才决定撤退,而这已是日军破城的前一天,各部队联络不畅,秩序混乱,12日17时,在以36师、宪兵部队及直属诸队依次渡江,其余各部应设法从正面突围的书面突围计划命令下发后,唐生智又下达了口头指示,这就大大降低了命令的严肃性,也为不执行命令制造了借口。最终造成了大批中国军队未能成功撤退而滞留南京,最后大部分被日军屠杀的严重后果。
1.4法
法,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各级将吏的管理制度,各类均需物资的后勤保障制度等。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守城的15万军兵也是蒋介石匆忙从淞沪战败中溃退的军队中凑出的,更有众多毫无经验的新兵,军队组织编制毫无秩序。甚至,在南京保卫战爆发前,心知南京无法固守的蒋介石秘密迁都,将大批空军战机与大量的通讯器材运往后方。因此,在日军的迅猛攻势下,中国军队组织混乱,战斗力下降,士气低落,军备不足,不能进行有效抵抗,大大降低了斗争效果,同样不满足“法”的要求。
由此可见,南京保卫战不具备“道”、“天”、“地”、“将”、“法”五事,它的失败是一种必然,并最终造成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惨剧。
2.日军现状
相比混乱的中国现状,早有大陆计划预谋已久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完整的作战计划和丰厚的兵力向我国发起进攻。不仅假借二战欧美各国混乱迎战而无法协助中国的背景,更充分运用兵、气的优势进行侵略战争。
2.1兵
《孙子兵法-作战篇》中说道:“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日军充分展示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作战策略,在南京保卫战中,日军借助淞沪战胜的优势,对当地的百姓烧杀抢掠,这已经成为日军进行大陆计划攻占中国的固定方式,以东北为例,据现存的伪满国务院档案资料显示,仅1932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伪满各级政府协助下,疯狂掠夺东北地区各类粮食多达1.3亿吨,年均掠夺超过1000万吨;约占当时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的60%以上。日军一路攻占,一路掠夺,无论是粮食、物资,或是能源、资源,来自于小岛国的日本,肆意开始了对地大物博的中国无尽抢掠,不仅作为战争的补充,更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来源。
“勇”要求武士抛弃生死,敢于献身,敢作敢为,坚忍不拔,凶猛善战,甚至要狠。勇武是武士的荣誉,他们因此而受到赞誉,于是,为实现“勇武”,他们通常会受到残酷的训练。“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这是他们的教训,因此武士都要有坚忍且冷酷无情的心,如此他们才有胆识,才有力量与敌人厮杀,置敌人于死地。
如此看来,侵华日军利用俘虏作为新兵练刺杀的活靶子,恶魔井敏明、野田岩展开的“百人斩”杀人比赛,并在日本国内报刊上得到大力报道,这些似乎都可以从他们的传统中找到影踪,这种行为对于这些士兵来说就相当于日本武士眼里的勇武,或许他们慢慢被这种引导石化了的坚硬的心已毫无“仁义”、“良知”可言。
忠是武士们必须恪守的信条,忠于自己主人、完全效忠于天皇,必要时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他们认为,“与敌人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让人生如焰火,宁要短暂的绚烂,不要暗淡的平凡”而这种绚烂便是为天皇,为国家而死,忠是每个日本人对其神圣首领即最高主祭和日本统一与永恒的象征——天皇的报恩,日军中的官兵都对天皇命令绝对服从。
因此,士兵们对于侵华战争,很少思索它是否正义,更多的是对天皇的绝对的服从和崇敬,而在战争中做出的种种暴行,也都是在日本军部指引下,为达到胜利,荣耀天皇,完成“圣战”而形同机器一般实施的,整场侵略在他们眼中都是神圣而伟大的,是天皇和国家的光辉决策,因此屠杀与欺辱也成为了他们眼中实现“忠”的一种手段。
2.2气
《孙子兵法-军争篇》中说道:“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展开全面侵略中国的大规模战争。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展开淞沪会战。11月12日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此时,距离南京大屠杀,不到一个月时间,日军趁国军向南京方向溃败,士气低落,战备不及,进一步开展攻势。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充分利用“彼竭我盈”的作战优势,一举攻下南京,仓皇逃窜的蒋介石军队根本无暇顾及南京滞留的军队,而留守于南京的国民军队,也失去了领导指挥,更毫无士气,成为了日军刀俎下的鱼肉,任人宰割。
综上所述,缺乏“道,天,地,将,法”的南京保卫战为日军攻陷南京,开始南京大屠杀的罪行揭开了序幕,造成了中国侵略史上用不可磨灭的一记烙印,被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铭记。
【参考文献】
[1]陶汉章.孙子兵法概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978-7-5065-5756-6.
[2]吴九龙.孙子校释.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978-7-8002-1354-0.
[3]成勇.目击中国100年.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7-80653-073-8.
[4]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美国:东方出版社,978-7-5060-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