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3-04-22董桂曼

学理论·中 2013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董桂曼

摘 要:男女两性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作用不同,导致他们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也反映到不同性别群体的思想行为活动中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握这种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性别群体;心理差异;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77-02

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一直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关心的热点问题,男女两性在生理发育、生理功能和形体等方面的生理差异已经被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但是对于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的研究较少,研究和了解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可以充分发挥男女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长处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进行,同时还可以针对男女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使男女生的心理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从而培养出一大批有优秀品质的学生。

一、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

(一)一般心理过程的差异

心理学界把心理现象分为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主要方面,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从总的心理过程来看,男女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具体到心理过程的各个构成要素方面,各有所长。

1.男女的认知有差异

男女的认知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其一,男女的感知能力有差异。一般来说,“女性的感知觉较男性更加敏感、细腻、深刻”,男性则“相对肤浅、易变和易退”。其二,男女记忆能力有差异。女性比较擅长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男性则更擅长意义记忆和逻辑记忆。其三,男女思维能力有差异。“女性的思维更多地偏向于形象思维,她们习惯和倾向于用形象思维去解决问题;而男性的思维则更多偏向于抽象思维,他们习惯和倾向于用抽象思维去解决问题,”同时男性的空间创造能力要优于女性。其四,男女想象能力有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意想象上,无意想象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女性更习惯于根据形象性的描述和示意创造出新的形象,并比较偏向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性想象。而男性则习惯于借助于抽象性的描述和示意创造出新的形象并且比较偏向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创造想象。

2.男女的情绪情感有差异

男女两性的情感存在着显著差异。首先,女性情感更加丰富、敏感多情,情绪情感的体验更为强烈。其次,女性的感情比男性更深刻、细腻、隐含;男性则相对比较肤浅、外露。女孩子不管遇到高兴、痛苦还是愤恨的事情,尽管内心的情感体验是很深刻的,但她们不流露在脸上,而男性表面上情绪激昂,但内心的体验却可能是不深刻的,他们受一点点委屈就会立刻板起面孔,瞪大眼睛;男女都有情绪情感的反应,但由于男孩子从小受到社会化过程中一种特殊的教育和培养,“男儿有泪不轻弹”,等社会文化的影响,所以男人是不轻易为情所动。

3.男女意志能力有差异

女性的意志较为软弱,依赖性较强,容易受他人的暗示,而男性的意志力则相对比较坚定,自主性、果断性和理智性也强于女性。在面对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和挫折的时候女性往往容易表现出软弱,男性则比较刚毅和坚强,但是男性同时又比较容易犯盲目独断、鲁莽草率的错误。

(二)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它在个性结构中并非孤立存在,受到个性倾向性的制约。男女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差异,具体表现在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

1.男女兴趣有差异

一般来说,女性的兴趣较窄,更关注于比较感性的文学、艺术、医学、教育等领域。男性的兴趣则比较广泛,多倾向于重大社会事件、政治时事和自然现象等。例如,对于一件玩具,女性常常只会对它的用途感兴趣,而不会去关心它的结构;男性则在摆弄物件的探求欲以及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方面都强于女性。再次,在课外阅读方面,女性更喜欢看小说、看电影以及跳舞等等,而男性则侧重于浏览科学书报、参加科技活动等等。

2.男女能力有差异

性别群体对于人在普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即一般能力而言没有太大的差别,这里的差别主要指特殊能力方面的差别。特殊能力的个别差异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表明,人的特殊能力的差异是十分明显的。有的人擅长音乐,有的人擅长体育;有的人善于技术操作,有的人则表现出社交、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社会活动才能。男女在特殊能力方面的差异体现在女性多在艺术、医学、教育、新闻等方面取得成就,而男性多在哲学、政治、经济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取得成绩。

3.男女气质有差异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个体的性情和脾气,根据巴普洛夫对气质类型的四个划分来看,女性接近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数多于男性,而男性接近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数多于女性,比如著名的影视人物林黛玉就是抑郁质的典型代表,而张飞和李逵是多血质的典型代表。

4.男女性格有差异

性格是个体对人对事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在这个方面一般来说,男性多偏向意志型和理智意志混合型,而女性多偏向情绪型和情绪意志混合型。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里,男孩子调皮捣蛋、好动贪玩属正常现象,而女孩子就应该文文静静、贤良淑德。而且在学校教育中,很多老师会为了管理好那些顽皮的男学生,安排其与女孩子同桌,由于女孩子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再加之其惹不起这些调皮的男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十分柔弱的性格。另外,一般情况下,在成长的过程中,女孩子都比较依赖母亲,而男孩子更喜欢跟随父亲,所以,“潜移默化中女孩子慢慢形成了安分守己、拘泥小节以及情感脆弱等性格特征,特别是在女生的生理期,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焦虑、自卑以及烦恼等负面情绪十分常见;反之,受父亲的影响,男孩子的性格更多的是大胆奔放、不拘小节以及情感粗犷等特征。”

二、性别群体心理差异的成因

一般而言,“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是生理基础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男女在遗传因子上的不同,加上后天环境影响下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男女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性别群体心理差异的生理基础主要包括男女两性生理发育有差异、生理功能有差异、神经和内分泌有差异等。遗传和生理学上的差异是男女生物属性的差异,是先天就存在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等,其中社会环境因素是性别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性别差异是受到了家庭因素最初的导向作用、学校教育的强化作用和社会因素的潜移默化作用。一方面,性别差异的形成是由于个体接受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性别观念的强化。另一方面,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观察他人的行为,男孩子通常是观察父亲、男性教师和男同伴,而女孩子则是观察母亲、女性教师和女同伴,从而他(她)获得了自身的行为模式。而且,不同的社会角色的扮演也会对男女两性的心理和行为差异造成影响,因此造成了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并通过不同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三、根据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就必须尊重这种差异,并从这种差异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男女两性的群体心理差异出发,根据男女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属性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男女差别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与之相适应

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必须考虑到男女不同的生理特点,照顾到男女不同的生理需求,以及他们在不同生理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的情绪反应和心理需求。比如女性在生理期和怀孕期以及哺乳期都会由于生理的变化造成体力不佳、情绪变化大等反应,而男女两性都会在更年期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不同性别群体的思想特点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如女性多以情动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而男性则多是以理服人,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的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男女差别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扬长避短、合理发展的方针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不同的性别群体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首先要承认这种群体的性别心理的差异,这是尊重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然后提供大量的活动和教育、学习的机会,通过两性持久的交流和相互的影响各展所长、各补所短。比如女性做事认真但意志力不够坚定,而男性做事粗犷但却遇事坚韧不屈,男女两性通过恰当的模仿和交流使双方的性格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性别群体的心理差异,扬长补短是最基本的策略,而保证不同性别群体心理发展以及素质的健康和谐发展是其最终的目的,这也是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因此,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尊重与发掘性别群体之间的心理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使每个个体都学有所获,各展其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储备大批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时蓉华.两性世界——男女性别差异的心理剖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杨芷英,王希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陈枚.对青少年学生性别角色心理社会化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9,(4).

[5]赵丽琴.性别角色的形成及其社会适应[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6]吴亦明.浅论性别差异与学校教育[J].育人经纬,2001,(9).

[7]杨雄.关于性别心理差异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8]郑亚绒.浅析心理性别差异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2,(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