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密切联系群众的论述

2013-04-21于连锐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利益领导群众

文|于连锐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最高境界

1922年,党的二大对党的性质作出明确规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军,是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贫苦群众的先锋军。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对党的这一宗旨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

1939年2月20日在给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1939年,毛泽东在为中央写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党的各级组织要欢迎“为群众服务”的知识分子。这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初表述。12月21日,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强调指出:“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42年,为解决知识分子和文艺战线为什么人的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为工农兵服务的命题。1944年9月,《为人民服务》一文的发表,是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为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只有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才是有意义的。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提到“宗旨”的高度。

党的七大以来,在党章规定中,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坚持的惟一宗旨。

尊重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能否正确认识群众的历史地位,认识群众的伟大力量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界岭,也是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毛泽东是党内对群众力量认识最早、最深刻的领导人。早在1919年毛泽东就在《湘江评论》发表文章提出:“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在领导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更是多次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论断。“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毛泽东关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论断,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直接参加者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毛泽东特别强调尊重群众的自觉和自愿,不能自以为是。“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这里是两条原则:一条是群众的实际上的需要,而不是我们脑子里头幻想出来的需要;一条是群众的自愿,由群众自己下决心,而不是由我们代替群众下决心。”

毛泽东明确要求我们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向人民负责,向人民负责必须把是否对人民有利作为衡量党的一切工作和党员的一切行动的最高标准。因此他强调,“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认为,贯彻正确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要讲求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土地革命时期,党把群众观点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在为红四军九大起草的决议案中明确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要实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分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提出了“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有中心而又有秩序”等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原则,把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系统化、条理化。“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实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重视调查研究。早在1930年,毛泽东就鲜明地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批评教条主义迷信“本本”,墨守成规,指出,不肯到群众中去做实际调查的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调查研究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虚心向群众学习,从实践中学习。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键是让群众得到实惠

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是人们政治行为的动因。毛泽东指出: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

物质利益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利益需求,是实现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基础条件。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问题。早在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942年12月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中强调:“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

党的群众工作的核心是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强调:“争取民主,是目前发展阶段中革命任务的中心一环。”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建立了“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我们在纲领中提出了废止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取消特务,取消镇压自由的法令,废止保甲制度,以及其他许多经济的文化的和民众运动的要求,就是为着解开套在人民身上的绳索,使人民获得抗日、团结和民主的自由。”

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是全面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把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作为革命文艺的根本性质和方向。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毛泽东不仅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还明确提出了服务的途径。他认为,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关键是文艺工作者同工农兵相结合。“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毛泽东在强调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同时,还强调共产党员要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绝不能搞个人利益至上。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猜你喜欢

利益领导群众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多让群众咧嘴笑
I Love You, Dear China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利益与西瓜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