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在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3-04-20吴静雅何旖旎张明君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31期
关键词:月龄角色扮演情景

施 萍,吴静雅,何旖旎,李 萍,张明君

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项目[1],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于2011年4月开始组织对该项目骨干师资进行培训。针对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及学员已多年从事儿童保健工作的特点,本研究采用在专家授课的基础上增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培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于2011年4月和7月分别在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社区培训基地——舟山市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沈阳市大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师资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共72人,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3.4岁;其中男25人,女47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者18人,中级职称44人,初级职称10人;工作单位均为区级以下儿童保健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参与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

1.2培训方法学员以在职学习的方式参与3 d的集中培训,共24个学时,在培训的实习环节中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第1天为教师集中授课8 h;第2天中4 h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示范教学及讲评,4 h为分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准备;第3天8 h进行分组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及讲评。

1.2.1情景模拟教学案例设计根据儿童生长分期的特点及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规范的内容要求,分别在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设计8个情景进行模拟。包括出院3 d足月新生儿家庭访视、早产儿出生16 d随访、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随访及3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36月龄儿童健康管理的8个内容与要求的情景演练。其中出院3 d足月新生儿家庭访视、早产儿出生16 d随访分别由新城和大南社区基地师资(即培训班开始前已完成相关培训的社区人员)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示范教学。其余6组由学员按照基层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内容对各期儿童随访的要求要点自行设计编写角色扮演剧本。

1.2.2分组及角色设定将学员随机分成12组(每个培训基地分6组),每组6人。每个小组设有组长。总共完成6个教学单元的学习,每个教学单元时间为20 min。每个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前由病例设计者作为主持人,负责组织讨论;1人作为记录员,负责当场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在8个情景模拟教学单元有1名专职教师作为导师实施情景模拟教学。

设计角色包括产妇、产妇丈夫、全科医生及模拟婴儿。要求扮演生动、认真、有可视性,使用普通话。着装符合拟扮演角色的“岗位”要求,同时颜色要互相搭配。要求熟练掌握拟扮演角色的知识要点,且能灵活应用。

1.2.3角色扮演道具准备包括婴儿床、检查台、桌子、椅子(2个)、小椅子、新生儿家庭访视包(包括体温计、听诊器、儿童体质量秤)、四肢活动的模拟婴儿、奶瓶、小勺和小碗。

拟使用的其他用具包括《婴幼儿保健手册》、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3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男童年龄别体质量图、男童年龄别身长图、女童年龄别体质量图、女童年龄别身长图;《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1.2.4教学实施总共分为8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依次在教室内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为促使教学顺利进行,首先分别由新城和大南社区基地师资(即培训班开始前已完成相关培训的社区人员)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示范。

1.2.4.1角色扮演演练在每一个教学单元中,由学员依据事先设计好的剧本进行角色扮演。

1.2.4.2课堂讨论由各组组长主持,所有学员均参加讨论。讨论根据本次单元教学内容所设置的角色扮演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在讨论结束后,由小组代表做总结性发言。

1.2.4.3指导教师总结指导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及课堂讨论过程中均不直接参与;认真观察学员在角色扮演时的表现;在讨论过程中发现过于偏离学习的主要目标或是出现明显的学术错误,给予适当指出,并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导师在每个教学单元代表汇报发言结束后,利用5 min左右的时间,总结本次角色扮演单元教学。

1.2.4.4反馈角色扮演单元教学结束后,要求每一位学员及各单元指导教师对角色扮演教学病案、课堂角色扮演讨论及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以便提高和改进教学。

1.3培训效果评价方法在培训前后分别对学员进行笔试考试,考试时间为40 min。考试的具体内容由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组织相关专家根据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的基本内容出题,包括培训前和培训后试题;题型包括多选题和问答题。

2 结果

2.1培训前后考试成绩比较培训后学员的出院3 d足月新生儿家庭访视、早产儿出生16 d随访、新生儿满月随访、3月龄婴儿随访、8月龄婴儿随访、12月龄婴儿随访、18月龄幼儿随访考试成绩及总分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学员的考试成绩比较分)

2.2指导教师及学员评价教学后指导教师和学员均对此次培训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选择方面,还是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方面都表示满意。指导教师对学员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表示赞同,达到了此次培训的要求。学员也认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能身临其境,加深印象,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 讨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现已在各地广泛开展应用[2-3]。在对基层的社区师资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为提高培训效果,避免培训过程单一、枯燥或重复的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现状,同时针对学员年龄较大、从事儿童保健专业时间长及在职培训等特点,本研究采取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法。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是利用扮演和想像创造情景,以启发学员对自己和他人行为、信念和价值认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多种医学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授课法相比,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更可以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学员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可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学员只是被动接受的不足[4-5]。而且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具有可以进行相对简单的操作和团队合作的特点,既可培养学员在此方面的能力,针对年龄较大的在职学员也易于接受,因此在此次培训中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实景展示,现场展示儿童健康管理的规范流程,加深培训师资对基本理论知识要点的掌握,充分帮助学员提高技能水平。对社区培训基地来说,提高培训效果、保证教学质量是促进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示范的作用对知识掌握、对规范把握、对人员培养、对机构团队特色提升都有所帮助。

在此次培训中,根据培训课程设置要求社区培训基地组织的两名责任医生和一名儿保医生进行两个场景的演练及示范。具体实景示范展示内容,两个场景扮演生动、流程规范,起到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示范作用。示范展示后,其他小组纷纷上台角色扮演,以6人为一组,围绕儿童健康管理整个课程内容,将3月龄、8月龄、12月龄、18月龄、36月龄儿童健康管理的内容与要求进行情景演练。学员们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认真准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基层医疗经验,精心准备角色扮演脚本;在扮演时认真投入,面对“产妇”及其“丈夫”提出的种种“难题”进行积极思考,快速做出分析判断。台下学员则认真观察,思考每个角色是否将规范的内容全部纳入其中。扮演后,台下学员及指导教师针对表现进行现场点评,及时发现扮演的角色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存在的容易忽略或容易忘记的内容,使不规范的操作得到现场纠正。角色扮演的画面记忆和细节强化,更容易使学员记住枯燥的理论知识。本次角色扮演得到学员的热烈回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最后讨论点评中争相发言,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学员的考试成绩较培训前有了明显提高。实践证明,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具有可实施性、有效性和可推广性。从培训师资角度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桥梁,是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有效途径。

1陈博文,滕红红.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试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

2李惠霞,巫云辉,麦艳冰,等.“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3297-3299.

3杨慧敏,肖峰,李瑞莉,等.社区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规范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8.

4张颖,吴丽慧,赵钱雷,等.参与式教学法在儿童保健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5(3):103.

5Jacobsen T,Baerheim A,Lepp MR,et al.Analysis of role-play in medical communication training using atheatrical device the fourth wall[J].BMC Med Educ,2006,6:51.

猜你喜欢

月龄角色扮演情景
情景交际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引入河曲马改良建昌马杂交效果
角色扮演
楼梯间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