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管理
2013-04-19李云亮
摘要:文章结合漯阜铁路增建二线工程LFSG-2标段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情况,介绍了安全风险管理在铁路施工中的应用及其基本做法和管理措施,确保铁路施工安全平稳可控,为以后的铁路施工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铁路建设
中图分类号:U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5-0158-03
铁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铁路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上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铁路现代化安全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把安全风险管理这一理念引入铁路施工建设,满足了铁路现代化建设安全管理的发展需求。改建铁路漯阜线增建第二线工程LFSG-2标段,起点里程为K99+400,终点里程为K195+700,标段全长106.349公里。安全风险特点:线路里程长、营业线并行地段多、线路站场改造多、桥梁特殊结构物多、平改立多。通过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准确识别和研判安全风险,有效实施风险控制降低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积极预防和遏制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施工运输两不误。具体做法如下:
1 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制度;组织对项目工程进行安全风险的危险源辨识、评估,划分风险等级;组织编制、审查、验算安全风险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应急措施方案;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知识的教育培训;建立动态安全风险管理台账,信息管理和现场检查、监控及督导考核等工作。项目部下属的各部门或单位同时设立组织,明确职责,从而建立起健全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2 准确识别和研判安全风险
项目在开工前先做好危险源辨识、分析评估、划分风险等级等基础性工作。
2.1 危险源辨识及评估
工程项目的危险源辨识,邀请工程经验丰富及理论水平较高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一起参与,其中采用专家对风险辨识的信息特别重要。首先利用风险调研表或检查表建立初步危险源清单,对现场进行风险勘查,系统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清单中明确列出客观存在的和潜在的各种危险。其次根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对危险进行整理,并筛选与活动直接相关的各项风险,删除其中与活动无关或影响极小的风险因素及事故,并进一步进行识别分析,确定是否有遗漏或新发现的危险点。在危险识别和筛选的基础上,以表单形式给出详细的危险点,列出已辨识的危险因素清单。最后在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对危险进行等级评定、风险排序与风险决策。我部就识别出危险因素261条,如表1所示。
2.2 划分风险等级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在危险源辨识、评价的基础上,按照工程建设控制难度和风险划分的具体要求(一般各建设管理部门也有自己具体的划分标准和要求),将各项工程安全风险划分低度风险、中度风险、高度风险和极高度风险四个等级。风险等级评价为高度风险和极高度风险的工点统称高风险工点。划分后的各风险工点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并公布,以便全面掌握,如表2所示。
3 实施安全风险控制具体措施
3.1 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对列为风险工点的施工工点,在施工前须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先由项目内部审查,再报相关上级部门审批后实施。一般专项方案的编制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和相关图纸七个方面。其中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检测监控等内容。有涉及结构安全的临时结构时,对其结构安全性进行验算确认,一起附在安全专项方案内,作为审查的依据。
3.2 专家论证
对列为高度和极高度风险等级的分部分项工程,还应邀请专家组对方案的完整可行性和科学合理性、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现场实际情况等进行论证审查。评审后按专家意见修改并完善方案。如钢桁梁的拼装、拖拉施工的安全技术方案就经过专家三次审查,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后的方案组织施工,为施工提供了安全保证,确保了施工安全顺利的完成。
3.3 人员的管理
组建架子队,便于人员管理。现场施工基层作业队按架子队的模式组建,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为主要组成人员。主要作业人员为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和签订劳动合同的其他社会劳动者,他们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再持证上岗。主要管理人员由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的正式职工担任。该管理模式有利于现场的施工管理,也保证了安全措施的落实。
3.4 做好安全风险培训是安全管理的关键
安全教育和培训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全面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升施工作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关键。架子队的安全风险教育培训从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论证通过后的安全专项方案编制作业指导书和作业标准,印制关键工序要点控制卡片,发放至架子队的作业班组,并进行讲解学习,有利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细化实施;二是将有关风险控制措施、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向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说明,并跟班作业落实;三是对参与风险工点施工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风险防范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四是教育作业人员,按照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和防护要求正确使用护品,使作业人员做到“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这样确保施工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免遭或减轻安全风险带来的危害;五是通过安全座谈、板报、事故案例、安全知识竞赛、考试等方式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3.5 危险源公示和包保跟班盯控
危险源的公布和公开,有利于施工作业人员对现场危险加强戒备和预防。在高风险工点明显处设置危险源安全公示牌,公布存在的危险源、可能产生的事故、明确控制措施和预案、指定责任人等。责任人一是对专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跟班作业,二是对现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责任人包括现场指挥和包保人员,时刻关注本区域安全动态,危险源若发生变化,尤其是升级时,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确保安全。同时在现场设置检查指导本,记录各级包保人员检查风险工点时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及整改复查情况,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发现不按照专项方案施工的,应当要求其立即整改;发现有危及行车或人身安全紧急情况的,及时组织作业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应急抢险。危险源的销号必须在确定无安全隐患时才能实施。通过跟班包保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风险,减少了事故的发生,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6 落实责任、加强考核
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按照“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要求,明晰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安全风险管理职责,责任到人。同时,还加强检查考核,尤其是表彰奖励先进,惩罚处理后进。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全员安全意识。
在安全考核实施上,采取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考核管理办法,作为每月考核的依据;二是将安全风险管理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员工执行安全风险管理的自觉性;三是奖惩严明,在实际考核时不偏不倚、公开公正,确保考核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四是多树立先进个人和安全标兵,发挥“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的激励作用,形成人人争做安全标兵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
3.7 应急管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一项重大举措。如消防、防洪、触电、高处坠落、坍塌事故等基本应急预案,还有爆炸、食物中毒、营业线事故等重大应急预案。制定预案时,应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危险源的具体条件,针对各风险工点的危险源和危险目标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的制定对及时、有效地进行安全应急救援提供了保障。
4 结语
目前漯阜增建二线工程施工已接近尾声,通过推广安全风险管理,对现场施工采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与评价、风险控制及事故应急救援等安全风险管理措施,现场施工基本安全平稳可控,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效果良好,为铁路建设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漯河工程建设指挥部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S].2012.
[2] 刘铁民.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程序文件[S].中铁二十四局南昌公司,2010.
作者简介:李云亮(1979-),男,江苏沛县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安全质量管理。
(责任编辑:叶小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