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2013-04-19易建军陆彩凤

四川体育科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滑步铅球左脚

易建军,陆彩凤



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易建军1,陆彩凤2

1.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江苏 苏州 215021;2. 吴江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 吴江 215200.

选定进入2011年全国田径大奖赛(苏州站)女子铅球决赛前8名的运动员滑步阶段技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在过渡阶段左脚积极压插着地不够,过渡阶段时间较长,左脚落地瞬间躯干前倾角和左肩后倾角偏大,左臂打开较早,影响了身体扭紧程度,过渡阶段超越器械效果不理想。过渡阶段8名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的左膝角偏小,左脚着地瞬间左侧支撑制动效果欠佳。

女子铅球;过渡阶段技术;运动学分析

在完整的背向滑步推铅球过程中,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过渡阶段是从滑步结束右脚落地到左脚落地,其主要任务是保持原有的速度、身体姿势连贯地进入最后用力阶段。过渡阶段技术既是滑步的延续,更是最后用力的准备。在该阶段人体各关节的运动同时具有滑步和最后用力两方面的特征。滑步结束后,左髋、右膝继续加快运动是滑步技术的延续,而右踝、右髋垂直速度开始增加则是明显的最后用力特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2011年4月24日——25日在苏州市体育中心举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系列赛(苏州站),选定女子铅球决赛前八名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苏州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女子铅球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参数指标及相关资料,进一步确定研究的内容和指标。

1.2.2 解析法 录像分析采用德国 SIMI-motion 录像解析系统,采用Hananvan人体数学模型,通过做环节模型获得最后用力时相关的运动学数据,并采用低通滤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1.0数理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1.2.4 对比分析法 为获得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与世界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技术指标差距,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和著作,在有关技术指标参数方面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表1 8名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过渡阶段技术运动学分析

完整的推铅球技术从宏观上讲是一个给铅球不断加速直至最后以最快速度将铅球推出的过程,它的加速节奏非常重要,而过渡阶段技术是一个处理动作节奏的关键,它充分利用前阶段获得的速度,把它转变为最后用力的加速度。因此在完整的背向滑步推铅球过程中,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过渡阶段是从滑步结束右脚落地到左脚落地,其主要任务是保持原有的速度、身体姿势连贯地进入最后用力阶段。过程阶段技术既是滑步的延续,更是最后用力的准备。在该阶段人体各关节的运动同时具有滑步和最后用力两方面的特征。滑步结束后,左髋、右膝继续加快运动是滑步技术的延续,而右踝、右髋垂直速度开始增加则是明显的最后用力特征。

2.1.1 过渡阶段用时 过渡阶段用时也是评价过渡步技术好坏的重要运动学参数。国外优秀运动员过渡步时间平均为0.09s,我国8名运动员在过渡阶段的平均用时达到了0.12s,在这一技术指标上我们慢了0.03s。通过过渡阶段所用时间对比来看,我国运动员比世界优秀女子运动员慢,说明我国现役运动员单支撑时间偏长。

表2 研究对象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过渡时间比较

2.1.2 过渡阶段部分运动学参数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这8名选手左脚落地瞬间躯干前倾角和左肩后倾角偏大。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黄志红在投出20.24m时躯干前倾角和左肩后倾角分别为47.360和45.350 [1]。并且在解析过程中还发现除了巩立姣和刘相蓉两名运动员外,其她6名解析对象在左脚落地瞬间时左臂有向投掷方向打开现象,8名运动员铅球投影点距左脚支点的平均距离为1.07m,在这一技术指标中最小的是张蔷只有0.91m,最大的是马乔为1.26m.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隋新梅在推出20.25m,其铅球投影点离左脚距离为1.28m。因此这8名运动员左脚落地时铅球投影点距左脚支点距离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超越器械动作不理想。在最后用力出手之前形成较好的身体姿势不仅加大最后用力工作距离,而且能动员身体更多的肌群被拉长,准备最后用力推球,达到提高速度为目的。

表3 研究对象过渡阶段部分运动学分析

注:此阶段有关数据是左脚落地瞬间时的参数

2.2 8名运动员过渡阶段身体重心速度与铅球速度的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黄志红、隋新梅在过渡阶段身体重心速度上升幅度平均值为0.053m/s,铅球速度上升幅度平均值为0.310m/s。而我国这现役8名运动员在过渡阶段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身体重心速度下降幅度平均为0.096 m/s,铅球速度下降幅度平均为0.275 m/s。分析过渡阶段我国运动员身体重心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1)过渡阶段时间较长,左脚没有积极、迅速的着地,从而阻滞了右脚的蹬伸发力;(2)右脚在落地后,右膝没有及时而迅速的内扣、蹬伸。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身体重心速度的下降不一定是不合理的。只要是适合运动员自身的运动能力和技术特点,对于形成最佳超越器械姿势,取得理想运动成绩是同样有效地。世界上有些优秀铅球运动员,特别是爆发力较强的选手,在过渡阶段身体重心速度和铅球速度下降情况下,依然能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3]。

表4 研究对象与黄志红、隋新梅过渡阶段身体重心速度、铅球速度差值对照表

注:R↓代表右脚落地;L↓代表左脚落地。平均数1为研究对象运动参数的平均数:平均数2为黄志红、隋新梅运动参数的平均数。

2.3 过渡阶段髋、膝关节的速度变化

从表5中可以看出,巩立姣、刘相蓉、马乔、张嫱、崔爽和寿倩雯6名运动员滑步结束右脚着地瞬间左髋速度大于右髋速度。孟倩倩和杨彦波两名运动员在右脚着地瞬间左髋速度小于右髋速度,两人的过渡阶段时间较短。在左脚着地瞬间马乔和崔爽两名研究对象的右髋速度超过左髋速度,说明随着左脚的着地动作右侧已经开始加速,既有利于滑步与最后用力技术的衔接,也有利于髋部轴迅速向投掷方向运动,加大对肩轴的超越,进一步形成躯干充分扭紧和超越器械动作。孟倩倩、马乔和崔爽3名运动员的左髋和左膝速度在过渡阶段都同时呈下降趋势,左髋与左膝速度这一变化趋势与左腿积极向前下方摆插,形成左侧支撑有关。另外表5还可以看出,在过渡阶段的左膝角和左脚着地角度平均值分别为154.820和52.900。左脚落地瞬间左膝角和左脚着地角对最后用力阶段的左侧支撑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在训练中要针对部分技术环节存在的问题要改进,提高技术的整体效能。

表5 研究对象过渡阶段身体部分环节运动学分析

3 结 论

(1)研究对象在过渡阶段左脚积极压插着地不够,过渡阶段时间较长,左脚落地瞬间躯干前倾角和左肩后倾角偏大,左臂打开较早,影响了身体扭紧程度,过渡阶段超越器械效果不理想。

(2)研究对象在过渡阶段8名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的左膝角偏小,左脚着地瞬间左侧支撑制动效果欠佳。

4 建 议

(1)过渡阶段摆动腿要积极、主动着地制动支撑,减少过渡时间。左脚不仅要加快落地,并且要尽量充分利用投掷圈的有效距离,提高左脚落地位置的准确性。

(2)右腿加强积极主动内扣、蹬伸和右髋积极转动的技术意识,突出髋部的侧移技术。同时加强过渡阶段对上体动作的控制能力,培养运动员有效控制动作的意识与能力,建立有利于发挥自身特点的技术动力定型。

[1] 文 超,主编. 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2).

[2] 王文红. 江苏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速度节奏的研究[J].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3).

[3] 白光斌.李梅菊.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动作的速度节奏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0(23):5.

The KinematicAnalysis on Transition stage Technique of Elite Female Shot - Putters of

YI Jian-jun1,LU Cai-feng2

1. Suzhou Industrial Park Xingwan School, Jiangsu Suzhou,215021, China; 2. Wu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Jiangsu Wujiang, 215200,China.

Selected in 2011 national track and field competition (Suzhou Railway Station) women's shot put final top 8 players sliding phase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e transition stage of left foot inserting enough positive pressure, phase transition time is longer, left foot hits the instantaneous anterior trunk inclination angle and left shoulder, left open earlier, affect the body tightening degree, transitional stage beyond the equipment effect is not ideal.Phase transition of 8 athletes left a moment left knee angle is small, the left with the left support of poor braking effect.

Women's shotput; Transition technology;Kinematic analysis

1007―6891(2013)05―0060―04

G824.1

A

2012-04-06

猜你喜欢

滑步铅球左脚
篮球滑步技术中力量训练的探讨和研究
先左脚,再右脚(下)
先左脚,再右脚(上)
“左脚丢鞋”案件
会弹的铅球
抬不起的左脚
中小学课余篮球训练中滑步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
可怕的人
两种求铅球最佳出手角的方法比较
铅球教学最后用力阶段保证力量传递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