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涂抹了特殊颜色的“中国式”

2013-04-18水易寒

语数外学习·上旬 2013年3期
关键词:中国式小孩家长

水易寒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在针砭时弊的同时给一些社会不良现象贴上了“中国式”的标签:“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插队”“中国式接送孩子”……一时间,“中国式”被涂抹上了特殊的颜色,仿佛 “中国式”就是“中国病”。事实上,除少数“中国式”一针见血地反映出某些社会问题外,更多的“中国式”只是一种戏谑,有些“中国式”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还有些被人们忽视的“中国式”却值得称道。

【速读】请在5分钟的时间内阅读下面这篇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去掉“中国式”这层外衣再说

肖 擎

最近,几个“中国式”问题很热,最新的,当然是“中国式家长接送小孩”。

在这个话题的影响下,武汉的一些学校成了印证的材料,育才小学、武昌积玉桥学校、洪山武珞路小学、街道口小学、鲁巷实验小学、硚口崇仁路小学、汉阳钟家村小学,都被报道过。

为什么有“中国式家长接送小孩”这个说法?有没有“美国式家长接送小孩”“英国式家长接送小孩”呢?这不是钻牛角尖。媒体设置议题,经由传播,做成了新闻,问题似乎就严重了。但我觉得,“中国式”本身就很可疑。这不是那种“听不得别人说自己的家里事”的心态,而是什么东西一“式”,就像电脑硬盘格式化,“神马”都被抹平了。有人在接送,也有人没接送;有人这样接,有人那样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接与不接的状况一样吗?这些问题被“中国式”一篓子全罩了。

我当然不否认在认识层面、现实层面,家长接送小孩引起了讨论,并非没有问题。但真实的问题是什么?去掉“中国式”这层外衣行不行?

家长接送孩子,其实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父母接送孩子的行为,一个是这种行为造成的拥堵。我们说的是哪一个?可能都有,但往往纠缠在一起。

第一个问题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很多人为此忧心忡忡,担心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成长不好,容易导致攀比心理,孩子的心理健康会受到影响。不说这是杞人忧天,至少多虑了。很多父母接送孩子,主要是出于方便、安全的考虑,这有主观、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有安全的保障,他们未必不愿意放手。有人可能会说以前交通工具没这么发达,很多人都自己上学、放学,但人活在特定的时代里,在汽车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交通工具的今天,借助它来接送孩子就有危害?问题只在于,一个孩子读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了,父母是不是还要那么频繁地接送?但我看到的却是较多媒体把目光盯向了幼儿园和小学。这些孩子被接送有什么问题吗?不需要找国外的对比来证明。

第二个问题涉及集体行为对城市运转带来的麻烦和影响,也需要解决。但这里面也有问题。客观地说,现在交通拥堵都不分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了,节假日出行,要堵;工作日上下班,要堵;繁华路段、商圈附近,要堵。家长接送小孩的严重性到底体现在哪里?如果一个商圈附近的堵不成其为“中国式”,工作日上下班的堵不成其为“中国式”,那么把家长接送小孩冠以“中国式”是不是恰当?如果解决其他的拥堵我们有办法,那么对家长接送小孩造成的拥堵是不是就束手无策?

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接着开药方、寻对策,这种“接力”值得思考。有的药方、对策是有价值的,比如怎么缓解高峰时段学校门口的紧张局面,但有的药方其实是先预设了结论的,接送孩子不好,循此开出来的药方恐怕就有问题。

(摘自《长江日报》)

【速读检测】

5分钟的时间已经过去,相信你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请不要回头再阅读文章,仅凭记忆回答问题:作者谈到家长接送孩子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分别是哪两个层面的问题?

【精读】请精读下面这篇文章,读时着重体会作者思维的逻辑性。

调侃“中国式”陋习更要多些理性思考

何 悦

“中国式过马路”火了,国人集体闯红灯的陋习被前所未有地狠狠地调侃了一把,有关“中国式陋习”的讨论仍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中国式过马路”之所以能形成新闻效应,关键就在“中国式”三个字,虽然读来感觉诙谐,但如此的“中国式”多少有些以偏概全。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确实是现实存在的顽疾,暴露了国人在遵守规则方面的不足。可国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有时也是一种无奈。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往往也使行人按照规则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给闯红灯现象贴上“中国式”标签,可以引起国人的重视和思考,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近十年间,国内的公众情绪力量悄然兴起,并且难以遏制地呈喷涌趋势发展,成为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的确需要越来越多的声音,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批判。中国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柏杨,对国民素质的“丑陋面”进行批判。但这并不意味着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就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乌合之众”也并非“中国特色”。

我们不能借着插科打诨的口吻,将所有的“中国式陋习”简单归咎为国民的劣根性。如果仅仅热衷于讨论“中国式”的噱头,以道德与法律高地自居,指责国人“素质差”,而忽视了对“中国式过马路”背后的反思,那就本末倒置、哗众取宠了。

事实上, “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公民的素质问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的难题。“中国式”讨论的最大价值,莫过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推动人们文明意识的觉醒,促进社会管理的不断完善,让“中国式”的标签不再沦为中国问题的代名词,而是越来越彰显一个大国的风范和魅力。

(摘自新华网)

【精读感悟】对于“中国式”标签的问题,作者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既肯定了这种说法能引起国人的重视和思考,具有批判价值,又指出如果只是热衷于讨论“中国式”的噱头,而忽视了对“中国式”问题背后的反思,就本末倒置、哗众取宠了。文章层次清楚,分析鞭辟入里,令人读后能对“中国式”现象有更深刻的认识。

【品读】请品读下面这篇美文,用心感受作者笔下的美好情愫。

中国式温暖

林 中

不久前,我接到一位编辑的邮件,他们的杂志转载了我的文章,想给我付稿费,在邮件的最后,这位编辑写道:“初春时候,乍暖还寒,请注意保暖!”我看罢小小地吃了一惊,我与这位编辑素昧平生,就连对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他竟然嘱咐我这个!尽管我知道类似的客套在中国不算什么,而且这位编辑肯定会给所有他的写作者都送上同样的祝福,可我还是感到了一丝淡淡的温暖。

这样的问寒问暖是中国式的。在西方很多国家,人与人之间保持着君子似的距离。虽然亲朋好友见面时会相互拥抱或是亲吻面颊,但是连做妈妈的也不会对已经成年的儿子直接说:天这么冷,你怎么不多穿件衣服?这里面当然有文化的因素,比如在德国,人们比较不喜欢被别人“bemuttern”(像母亲对待小孩子一样对待自己),如果你好心好意地提醒别人在吃水果的时候不要同时喝水或是出了汗之后不要吹冷风,别人非但不会领情,而且还会觉得你脑子有水——我都这么大的人了,难道连这个都不知道吗?!还有的人会把这样的关心看作是对自己判断力和能力的怀疑,甚至耿耿于怀。

我的丈夫是德国人,他上初中的时候,一个秋天的早上,天气非常冷,有一位男同学的妈妈专门到学校来给她儿子送了一件背心,这件事成了这位男生一生的笑柄。多年之后,每次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会把这事抖出来哗笑他。

当然,不是说西方世界里人们就不互相关心,只是关心的方式有点不同。我的公公婆婆居住的城市距离我们家有170公里路,开车要近两个小时,如果彼此造访,在临别的时候虽然都不会忘了提醒一句:“回到家之后来个电话!”但是绝对不会嘱咐:“开车小心!”

在国外生活的时间长了,有的时候会被突然而来的中国式的温暖弄得不知所措。记得很多年以前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个过去的老同学结伴去波恩玩。那个时候德国政府还没有正式迁都柏林,中国驻德国的大使馆和教育处都还在波恩。我和我同学那时都还是穷学生,又都是中国人,听说教育处有招待所,价格便宜,于是就准备去借宿。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初冬,我们的火车到达波恩的时候已经华灯初上了。下车之后,我们才发现没有招待所的地址,无奈之下只好往教育处打电话,心里很忐忑,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已经下班了。电话很快接通,听了我的陈述,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说那么你们先到教育处来吧,我们送你们去招待所;我硬着头皮又问,怎么上您那儿去呀?他于是在电话里耐心地讲了两种路线,我听得稀里糊涂,正准备说谢谢打算自己看地图的时候,对方在挂断电话之前仿佛是不经意地问了一句:“那么,你们跟我们一起吃晚饭吗?”在那个寒冷的黄昏,这样的一句话差点儿令我出息地落下泪来。

离家这么多年,我早已习惯了和人保持客气的距离,我不会给人敬酒夹菜,也不会嘱咐别人多加一件寒衣;但是在我的心里,我仍然喜欢中国式的温暖。

(摘自《读者》)

【品读思考】

和前面提到的“中国式”不同,本文作者提到的“中国式”是积极的、令人感到温暖的事情。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许多传统道德和人情风俗一直保留至今,影响深远。仔细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中国式”是值得赞美和发扬的?由此,我们应对“中国式”产生哪些新的认识?

猜你喜欢

中国式小孩家长
中国式民主
云小孩(上)
懒小孩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另类行为
绝对小孩
犯错误找家长
绝对小孩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