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泾川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的探讨

2013-04-18刘兴文李宝船郭全淑

防护林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泾川县三北刺槐

刘兴文,李宝船,郭全淑

(甘肃省泾川县林业局,甘肃 平凉744300)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共辖14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215个行政村[1],总人口35.1万人。境内海拔高度在930~1462m之间,年平均气温10.0℃,降雨量553.4 mm,蒸发量1181.6mm,湿润度0.7,干燥度0.95~1.28,无霜期174d,≥10℃的有效积温为3320℃。全县总土地面积1460.42k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14万hm2,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4.4万hm2,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本文通过对泾川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现状分析,总结泾川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主要几种模式,分析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今后对策和措施。

1 主要成效

1978年泾川县被列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县以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矢志播绿,不懈绿化,全力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全县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1.1 森林资源总量增加

全县累计完成三北工程造林6.11万hm2,封山育林1266hm2。全县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11.08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37.13%[1]。

1.2 水土流失明显减少

通过持续造林绿化、综合治理和资源保护,全县林地面积稳步增长,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73万hm2,统合治理巩固效果较好的重点流域,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1.3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随着三北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体系,有效庇护基本农田2.64万hm2,使全县90%以上的农田得到保护,境内年均蒸发量减少171mm,湿润度提高16.5%,空气相对湿度增加1.6%,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

1.4 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全县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2.8万hm2,粮经比例由20世纪70年代的9.0∶1.0调整为目前的5.2∶4.8。2011年,全县果品产量达到29.3万t,产值达到4.8亿元,人均果品收入16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81元的42.3%。林果产业已经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1.5 生态社会效益彰显

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集体”、“全国生态林业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2002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泾川人的自豪》为题报道了泾川县林业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配发了《山川秀美大有希望》的评论员文章,展示了泾川绿化成就,树立了泾川良好形象,铸就了“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持之以恒、团结奋战”的泾川精神。

2 建设模式

多年来,泾川县在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紧紧围绕“涵水源,增资源,拓财源”三大建设目标,以“上规模、提质量、双增长”为核心,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综合治理”的建设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四种模式,分别为:

2.1 整沟整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按照“山顶梁峁防护林戴帽,梯田台地经济林缠腰,沟底荒坡水保林穿靴”的造林模式,实行整沟、整流域规模开发,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泾汭河流域北面山,栽植侧柏、刺槐为主的混交林;在平缓山台地发展以红富士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在南北二塬沟壑区荒山荒坡,营造以刺槐、油松、侧柏为主的水土保持林,增强了规模治理效果。

2.2 “果+草+畜+沼”配套开发模式

通过林改之后,对三北防护林工程所有集体林地全部承包到户,分户经营。为合理经营利用林地,充分挖掘林地潜力,使林地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给农民增加经济收益,积极引导农户建办家庭果园,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扩大种草面积,配套修建沼气池,形成了“立体开发、综合配套、经济高效、助农增收”的良好发展势头。

2.3 典型示范、整村推进模式

坚持把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按照“中心村带动、联片区突破、整村整区域推进、组团式发展”的要求,建成了党原乡城刘—完颜洼、玉都镇康家—尹家洼、丰台乡张观察—丰台村等5个示范区,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提升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2.4 造管并举、封育结合模式

制定出台了《泾川县封山育林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泾川县封山禁牧管理办法》等,在生态脆弱的重点流域,确定专职护林人员,设置机械防护围栏,落实补植补造措施,有效巩固了生态治理成果。

3 今后对策与措施

3.1 规范技术标准,提高工程质量

3.1.1 种苗标准和规格 造林要求刺槐苗木为1~2年生大苗,采取截干,截留高度20cm,地径0.8 cm以上;侧柏、油松苗木高1m以上,冠幅30cm以上;苹果苗木为2年生大苗,苗高1.2m以上,地径0.8cm以上;栽植行道树及农田林网所需柳树、国槐等苗木全部为大苗,苗高2.5~3.0m以上。

3.1.2 整地方式和规格 防护林坡度较缓地段采用水平阶(沟)整地;坡度较大地段采用鱼鳞坑整地;经济林、农田林网采用穴状整地。水平阶整地:用于坡度30°以下的坡面,沿等高线整修台阶状台面,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呈反坡状。台面宽因坡度而异,一般在0.8~1.2m,外沿培埂。鱼鳞坑整地:在梁峁、沟坡坡度在30°以上或地形比较破碎地段采用,开挖半月形的坑穴,呈“品”字形排列,熟土垫入坑内,用生土围成半环状高15~20cm的土埂。一般坑长0.6~0.8m,宽0.4~0.6m,深0.2~0.3 m。穴状整地:栽植穴长、宽各0.6m,深0.8m。

3.1.3 造林时间与方式 造林时间应在春季或秋季。造林方式采取人工植苗。在苗木栽植前用ABT3号生根粉1000倍液浸泡4h或1%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10h以上。栽植时,要扶正苗木,使苗根舒展,严格做到“三埋两踏一提苗”的要求,表土埋根,心土覆面,确保穴大根舒,深浅适当,根土密接。栽植果树经济林苗木,采取“大坑、大水、大肥”的方式,挖大坑,浇足水,施足肥,高标准栽植,高质量管理。立冬前后,将栽植的苗木在苗干基部培30 cm高的小土堆,踩实土堆,将苗木顺西北方向压倒,在苗干上部埋30cm厚的湿土,预防冻害。春季刨苗定干、覆膜、套袋,提高苗木保存率。

3.1.4 林种树种配置与栽植密度 荒山造林全部栽植防护林,选择树种为刺槐、侧柏混交林或刺槐、油松混交林;向阳平缓坡地栽植红富士苹果为主的经济林;农田林网栽植柳树、国槐、杨树等防护林。刺槐、侧柏混交林或刺槐、油松混交林每667m2栽植222株,株行距1.5m×2m,株间混交,混交比例1∶1;刺槐纯林株行距1.5m×2m;苹果株行距3 m×5m;农田林网双行栽植,株距为4m,“品”字形排列。

3.2 注重科技推广,增加科技含量

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在生态造林上,注重推广容器营养钵苗木栽植技术和刺槐截干、雨季造林及大杆刺槐、国槐上路一次成形见绿的实用技术[2];在果树生产上推广高光效整形修剪、配方施肥、果品套袋等技术;在林木良种繁育上,引进适应性较强的优良树种和品种。建立健全各级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科技示范,不断提升三北工程建设质量。

3.3 搞好森林培育,不断优化结构

认真做好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对现有林分质量差、郁闭度低、防护效能低的刺槐林,实行树种改优,在陡坡地栽植侧柏、油松、云杉等常青绿化树种,平缓地栽植核桃、柿子、枣、杏等经济树种,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和效益。

3.4 强化资源保护,巩固建设成果

进一步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坚决制止并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和违法侵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的不法行为;制定科学的封禁管护规划,划定界限,明确范围,确定专职护林员进行管护,全面落实封山禁牧措施;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提高应急反应和快速扑救能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断提高监测、检疫和防治水平,有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蔓延;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和增加生物多样性。

3.5 加强组织保障,确保顺利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实行行政+技术双包目标责任制,各级领导和技术人员抓点示范,培育典型,辐射示范带动发展。坚持把三北工程建设纳入重点工作考核内容,进一步明确任务、靠实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罚,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1]刘兴文,李宝船,郭全淑.抓机遇造林绿化 书泾川绿色篇章[J].中国林业,2011(5A):16-17

[2]郭全淑,周碧清,虎小红.泾川三北防护林建设发展对策[J].中国林业,2012(3下):32

猜你喜欢

泾川县三北刺槐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
我的三北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农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泾川县为例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刺槐树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泾川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