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地区杨树主要食叶害虫综述

2013-04-18李铁平

防护林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黑褐色毒蛾灰白色

李铁平

(国有凌源市欺天林场,辽宁 朝阳 122500)

凌源市地处辽宁省西部,位于辽、冀、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由于杨树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纯林面积多,造林中有些苗木又没有经过严格的检疫措施,导致杨枯叶蛾、杨二尾舟蛾等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的传播蔓延,严重威胁林业生态的安全。我们在2004到2011年设点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观测了杨树食叶害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1 杨枯叶蛾

杨枯叶蛾(GastropachapopulifoliaEsper),鳞翅目Lepidoptera,蚕蛾总科Bombycoide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

1.1 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28~36mm,翅展66~94mm;雄蛾体长17~27mm,翅展43~57mm。体翅皆黄褐色,触角褐色,胸部上方有一条明显的黑色纵纹。前翅有5条黑色斑列纹,不太整齐,外缘的一列较为整齐。雄蛾体形较小,触角的栉齿较雌蛾短。

卵:圆形,直径1mm,淡绿色,有2条深绿色环纹,上面的一条呈半圆状,顶端有2个黑色块状斑;未受精卵蓝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68~95mm,体背有褐色、棕黄色等毛斑,第2、3胸节背面有2个黑褐色毛簇。

蛹:长27~35mm,红褐色,有粉状物。茧灰白色,上有棕黄色粉状物。

1.2 生物学特性

在朝阳境内每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蛰伏在树干部皮缝及墙缝等处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上树危害,5月至7月上旬为危害盛期,7月下旬老熟幼虫吐丝将一片或几片杨树叶卷在一起作薄茧化蛹,8月初出现成虫。成虫产卵于杨树叶的下面、树干或其他物体上,呈平行状或块状排列。每个卵块10多粒,多则60粒左右。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成虫寿命56d。预蛹1d,蛹期10~12d,卵期7~8d。初孵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10月下旬以幼虫越冬。

2 杨二尾舟蛾

杨二尾舟蛾(CeruramencianaMoore),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 Noctuoidea,舟蛾科 Notodontidae。

2.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8~30mm,翅展75~80mm,体灰白色。胸背面有6个黑点排列成两列。腹背面第1~6节中央具灰白色纵带,两侧各具一黑点,末端两节灰白色,两侧黑色,中央有4条黑纵线,前翅灰色,基部有两黑点,其外又有若干黑点,再外有一环状黑斑,最外侧有数排锯齿状波纹;外缘有8个黑点排列,中室内有一个环状黑斑与前缘环状斑并列,中室端有新月形黑环纹,后翅白色,中室处有黑纹,外缘有7个黑点排列。

卵:半球形,直径3mm,表面光滑,红褐色,中央有一个深褐色圆点,卵的边缘色较淡。

幼虫:初龄幼虫黑色,2龄以后青绿色。老熟幼虫体长48~53mm,头赤褐色,两颊有黑斑。前缘背板大而尖硬,粉绿色,后胸背面有直立三角形肉瘤,第4腹节侧板靠近后缘有一白色条纹,从粉红色亚背线向下延伸至腹足基部。体末端有2个可以伸缩的褐色尾角。

蛹:赤褐色,长圆形,两端圆钝。茧长37~40 mm,宽22mm,灰黑色,椭圆形,坚硬,上端有一个胶体密封的羽化孔。

2.2 生物学特征

杨二尾舟蛾在朝阳境内每年发生2代,以蛹在茧内越冬。越冬代成虫于4月下旬羽化,5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5月下旬幼虫孵化,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7月上中旬是幼虫危害盛期,7月末幼虫老熟结茧,7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出现,8月上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8月中下旬是危害高峰期,9月幼虫老熟结茧化蛹越冬。成虫羽化通常在16:00—21:00进行,以18:00羽化为盛。成虫羽化后5~8 h进行交尾,雌雄虫多在22:00至翌日晨交尾,雌虫只交尾1次,交尾结束于当晚产卵,每雌产卵5~9次,卵多产在叶的背面,每叶产卵2~6粒,雌虫最多产卵50~60粒,第2代成虫比第1代产卵稍多。第1代成虫可活5~9d,第2代可活6~10d,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

第1代成虫所产的卵孵化期为11~13d,第2代成虫所产的卵孵化期为8~11d。卵的孵化率为95%~98%,幼虫在4:00—9:00孵化,以5:00—6:00孵化最多,占总孵化率的70%以上。初孵幼虫在卵附近的叶面上爬动,并吐丝于叶面上,经3h后取食叶肉。幼虫共5龄,3龄以前食量很少,仅占总食量的4%;4龄以后食量渐增,占总食量的10%;5龄幼虫食量大增,占总食量的85%,常将小枝叶片食光。

3 杨扇舟蛾

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鳞翅目 Lepidoptera,夜蛾总科 Noctuoidea,舟蛾科Notodontidae。

3.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20mm,翅展28~42mm,虫体灰褐色。头的顶部有一个椭圆形的黑斑。前翅灰褐色,有灰白色横带4条,顶角处有1个暗褐色三角形大斑纹,斑下方有1个黑色圆点。外横线通过三角形斑一段呈斜伸的双齿形,外边有2~3个黄褐带锈红色的斑点。后翅灰白色,中间有1条横线。

卵:初产时橙红色,孵化时暗灰色,馒头形。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40mm,头黑褐色,体灰色或灰绿色,密生灰白色长毛,每个体节上生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有长毛,两侧各有一个较大的黑瘤,上面生有白色细毛一束,腹部第1节和第8节背面中央有较大的红黑色瘤1个。

蛹:褐色,尾端有分叉的臀棘。茧椭圆形,灰白色。

3.2 生物学特性

杨扇舟蛾在朝阳境内每年发生2代,翌年4月上、中旬越冬蛹羽化为成虫,随后交尾并产卵,5月底6月初幼虫孵化,7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7月下旬第2代幼虫出现,至9月末幼虫老熟化蛹越冬。成虫在傍晚时羽化最多,白天栖息在叶背面或枝干上,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多产在叶面或小枝上,常数百粒单层排列成一片,每头雌虫可产卵100~600粒。初孵幼虫有群集性,2龄以后吐丝卷叶成苞,集聚于叶苞内取食。幼龄幼虫只取食叶肉,残留下表皮和叶脉,叶苞变枯。3~4龄后分散危害,取食整个叶片,仅留叶柄。以第2代危害最重,常造成灾害。各代幼虫爬到地面寻找枯叶、石缝、墙角或其他地被物结茧化蛹越冬。

4 杨毒蛾

杨毒蛾(StilpnotiacandidaStaudinger),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 Noctuoidea,毒蛾科 Lymantriidae。

4.1 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22~23mm,翅展45~55mm;雄蛾体长15~18mm,翅展35~45mm。体翅白色,有绢丝光泽。复眼圆形,黑色。雄蛾触角双栉齿状,灰褐色,雌蛾触角栉齿甚短,黑褐色;触角主干具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环纹。下唇须黑色。翅上鳞片较厚,翅不透明。足的胫节和跗节上具黑白相间的环纹。

卵:圆形,浅灰色。卵块覆盖灰白色泡沫状胶质物。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45mm。黑褐色。头黄褐色,有2个黑褐色斑。体节背面具疣状突起,胸部突起每节6个,腹部突起每节4个,突起上具褐色长毛簇。背线呈褐色,两边具细的黄褐色线纹。亚背线黑色,在第1、2及6、7节上有黑色横带,将亚背线隔断。气门上线赤褐色,趾钩黑色。翻缩腺浅红棕色。

蛹:体长18~22mm,黑褐色。体被棕黄色细毛。尾端黑色,呈圆锥形,其末端有两簇小钩。

4.2 生物学特性

杨毒蛾在朝阳每年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的裂缝、树洞和枯枝落叶层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恢复取食,6月上旬老熟幼虫在树干寻找洞穴,否则沿树干爬到地面在石块、杂草及地下洞穴中化蛹。蛹期8~11d,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越冬成虫出现期。第1代成虫发生期为8月上旬至下旬。成虫羽化后即交尾,经30min左右产卵。卵成块状,产于比较光滑的树干或叶背面,少数在叶正面,每块有200余粒。卵经10d左右孵化成幼虫。初孵幼虫潜伏于叶背,取食叶肉呈网状食痕。5龄进入暴食期。成虫有趋光性。幼虫白昼潜伏于树干基部、树皮裂缝或在寄主基部钻入石块杂草下,于夜间上树取食。9月下旬3~4龄幼虫下树,寻找适宜的越冬场所。

5 舞毒蛾

舞毒蛾 (LymantriadisparLinnaeus),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 Noctuoidea,毒蛾科Lymantriidae。

5.1 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形。雄蛾体长16~21mm,翅展37~54mm,头黄褐色,前翅暗褐色或褐色,有深色锯齿状横纹,翅上有1个黑褐色斑点;雌蛾体长22~30mm,翅展58~80mm,前翅黄白色,翅上有明显的“<”形黑褐色斑纹,前、后翅外缘两脉间各有1个黑褐色斑点,腹部肥大,末端具黄褐色毛丛。

卵:圆形,初产时杏黄色,以后变为褐色,数百粒至上千粒粘在一起成块状,表面覆盖黄褐色绒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0~70mm,头部黄褐色,正面有一个“八”字形灰黑色纹。背中线灰黄色,自胸部到腹部末端有纵向毛瘤6列,毛瘤上生有刚毛,背面两列毛瘤上的刚毛短,黑褐色。气门下面一列毛瘤上的刚毛最长,灰褐色。背上两列毛瘤色泽鲜艳,前5对为蓝色,后6对为红色。

蛹:长19~34mm,红褐色或黑褐色,蛹体上生有锈黄色毛丛。

5.2 生物学特性

舞毒蛾在朝阳境内每年发生1代,以完成胚胎发育的幼虫在卵内越冬。翌年4月末、5月初幼虫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在卵块上,随着温度的升高渐转移取食。初龄幼虫可借风力传播,幼虫通常在白天取食叶肉,使叶片形成小洞再扩大到叶缘。但气温升高时在清晨或傍晚取食,4龄以后改在晚间取食,老龄幼虫食量大增,贪婪暴食,1头幼虫可取食1 cm2叶片。6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在树木枝叶及损伤处、裂缝、石块下吐丝缠绕固定身体预蛹。预蛹期为72~84h,幼虫胸背顶裂一条缝,蛹从幼虫表皮蜕出,初化蛹绿色渐变褐色,蛹期16~17d。7月上中旬成虫羽化。雄成虫比雌成虫早1~2d羽化。雌成虫羽化后1~2h交尾。交尾后寻找树干、建筑物等光滑的地点产卵,每雌可产400~1 000粒,如未受惊扰只产1个卵块,产卵时用腹内近似鳞毛的物质与卵粒混拌在一起,最后在卵粒上覆一层似金丝绒状的物质,是雌成虫的腹内分泌物质,产出后遇空气呈鳞毛状,皮肤接触后红肿瘙痒。

6 柳毒蛾

柳毒蛾(StilpnotiasalicisLinnaeus),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 Noctuoidea,毒蛾科Lymantriidae。

6.1 形态特征

成虫:与杨毒蛾成虫的形态及大小略相似,区别点是触角主干纯白色。雄蛾胸部前足间有灰色毛,前翅鳞片较稀薄,翅微透明,翅脉带黄色。

卵:扁圆形,淡绿色。卵块覆盖物银白色,表面平滑。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0~35mm,黄白色。头部灰黑色,有棕白色毛。背线有较宽的黄白色纵带,亚背线黑褐色,气门上线与气门下线由黑色点组成,腹部第1、2及6、7节背板各具短黑色横带。体节背面着生红色疣状突起,胸部突起每节8个,腹部突起每节6个。胸足黑色,趾钩灰黑色。翻缩腺褐色。

蛹:体长15~25mm,化蛹初期浅黄色,着有灰黑色、黄白色斑,上生白色毛。

6.2 生物学特性

柳毒蛾在朝阳境内每年发生1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的裂缝、树洞和枯枝落叶层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恢复取食,6月上旬化蛹,蛹期8~10d,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越冬后成虫出现期。成虫羽化后即交尾,经1h左右产卵。卵成块状,上覆有一层灰白色保护膜,产于比较光滑的树干或叶背面,少数在叶正面,每块有200余粒。卵经10d左右孵化幼虫。初孵幼虫潜伏于叶背,取食叶肉呈网状食痕。成虫有趋光性,幼虫夜间取食,白昼潜伏于树干基部、树皮裂缝及地表石块杂草下,5龄进入暴食期。9月下旬第2代3~4龄幼虫下树,进入越冬场所。

猜你喜欢

黑褐色毒蛾灰白色
地平线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紫苏种子表观性状与含油率的相关性分析
珍奇的贝壳
不惧遥远的勇敢鸟
如何防治肾毒蛾
龙眼木毒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探究
风中的舞姿
酒东盆地红山地区下白垩统新民堡群灰白色蚀变带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