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与网络热议的融合:从“互动”到“共动”

2013-04-18符峥嵘

视听 2013年3期
关键词:互动网民电视节目

■符峥嵘

这几年,电视围绕网络热议的话题做了不少节目,小到新闻、专题,大到各类综艺节目,可见受众的参与性、支配性更强,地位更高了,这也意味着个人媒体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电视节目始终是“内容为王”的,简单的形式上的花俏并不能博取受众的喜爱,一个好选题才是一个好节目的开始。

如今观众掌握的不仅仅是手中的遥控器,还掌握着发言权,而且这个权利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电视节目中。电视节目要想吸引观众,在选题上就需要使内容成为观众聊天的谈资,有被“八卦”的潜力,使电视节目像网络上热议的话题一样,才能得到观众的关注。

一、 网络热议刺激电视节目

(一)网络提供便捷的话题议论场所

以前,我们总在提节目和受众的互动,其实,互动只能说明传播双方交流通道的畅通,在互动过程中,传播者仍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而受众仍然是接收者与相对被动的反馈者。但是现在,从网络新闻发展的实践来看,在一定的场合下,网民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与反馈者,同时也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网络新闻的传播者。有时,在一个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网民与新闻网站的作用几乎是同等重要的,两者之间也渐渐融为一体,很难分出彼此,两者之间的沟通方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反馈与交流,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协作,互动的关系也进一步演化为“共动”。

像微博,就大大丰富了新闻,不仅改变了新闻模式,甚至改变了生活方式,微博对信息微博的贡献不在于它让普通人多了一件工具,而是获取信息的成本降为零,阻挡信息传播的成本却无限升高。以个人为单位发布信息的势力越来越大,网民处于更积极的地位,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新闻的转发,提升某些新闻的价值,增加某些事件的关注度,也可以通过热烈讨论,将个人意见回流为公共意见。

“共动”意味着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而同时,他们对社会舆论的干预能力也增强了。

(二)电视向网络靠拢

网络强大的互动性使其成为了受众的代言人。据统计,2008年以来,美国四大电视网的观众人数逐年递减10%。美国互联网广告却以每年30%的增速扩张。没有人会视而不见,传统媒体们不得不向网络看齐,迎合受众正在发生的变化需求。专事研究新媒体的多利安·班科尔说过:“要学会倾听网民的声音,否则传统媒体只有失败。”①

我们回顾下红遍大江南北的“犀利哥”的例子就能看到,“犀利哥”无疑是在网上被炒红的,并且他的影响已经跨越网络,踏入现实生活中了。

这事儿要从一组照片说起。某天宁波的一位摄影爱好者在试用相机,就对着迎面走来的乞丐拍了几张,他发到网上的帖子也是和网友讨论相机的性能。而在2010年2月23日,天涯发了一篇名为《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狗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的帖子,从此引发了互联网上的一场“犀利哥运动”。

帖子中贴出了蜂鸟网的“测试照片”,但主题已经完全不同,帖子表达了楼主对照片主体的感慨和崇拜的心情,跟帖者数以万计。一时间,犀利哥、潮人乞丐、秒杀、日系混搭、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神乎其技的头发等等词汇充斥整个网络。众多网友对他的装扮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对他的身世也出现了很多版本的推测。总之,犀利哥在网民的追捧下是彻底地红了,优酷上犀利哥视频的点击率也迅速攀升,排至榜首。

而犀利哥的影响力不仅仅限于网络,报纸、电视也争相对犀利哥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中央电视台12套的《一鸣论道》甚至将其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这种网络话题引起电视媒体的关注,进而推动电视报道的现象很多,犀利哥只是个案,诸如此类的还有欺实马、躲猫猫这样的新闻事件。网络对于话题的创造和社会现象的议论能力,让电视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争取到了一些观众,而电视的报道又推动了事件的发展,于是受众得以继续关注,继续发表看法,电视节目也得以继续存活下去。

时代已经变了,观众的娱乐趣味也变了,不是简单地看几个节目就满足了,观众对节目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要求更多地参与和干预节目。

电视迎合网络话题的例子比比皆是,而网络中讨论得火的往往是那些八卦、情感类的话题。尽管传统的价值观一直认为情感类节目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事实是情感类节目火了。电视工作者从网络上洞悉到了受众的趣味取向,并把他们希望看到的内容编排到电视节目中,得到的是赞赏还是批评不是最重要的,重点是得到受众的关注。

二、 节目与网络话题融合

(一)荧屏热播网上热议

网络的话题源于现实,电视向观众展现天文地理、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为网民提供了充足的制造话题的素材。江苏卫视的《人间》曾被网友怒骂“狗血”,但是3年里《人间》为观众带来一期期情节和情感同样跌宕起伏的节目。情感访谈类节目往往触及边缘、争议的话题,其戏剧化程度和节目强调真实性的程度成正比。而正是这戏剧化和真实性的矛盾触动了网民的神经,对节目和节目内容展开讨论。

选秀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至今仍显示出勃勃的生机;情感节目是前两年的新宠,骂的人多,看的人更多。人们十分乐于参与和讨论节目,从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映照。于是交友节目显示出其顺应时代潮流的生命力,节目组提供平台,怎么交流、怎么发挥就交给参与的嘉宾,电视人也当一会观众,看一场真人秀。

(二)以《非诚勿扰》为例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一经播出就备受追捧,不久收视率就保持在2%以上,这无论对嘉宾还是观众,都是刺激的;而对于观众,更是具有观赏价值和八卦潜质的。这档节目的创意本身就涉及很多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比如“剩男剩女”、“房子”、“拜金”,等等。需求产生供应,《非诚勿扰》也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切合了当下受众的心理。在这个舞台上,也反映出不少现实问题,把这些问题搬到台面上来大家讨论,各抒己见,让人们的情绪得到宣泄。

《非诚勿扰》很能制造争议的话题。一开始从比较普通的身高长相、身家财产、婆媳关系、孩子生育等问题,很快升级到“富二代”、“拜金女”、“蜗居”这样的敏感话题。女嘉宾的直言不讳极具张力,不是雷到众生就是挑拨众生的不满情绪。

比如最受争议的女嘉宾马诺,她的拜金语录已经列为经典,在网上不断更新,也被不断地评议和抨击。场上有了“拜金女”,于是“富二代”来了。男嘉宾刘云超的第一段VCR就显示了自己的财富,立刻被不少女嘉宾灭灯了,女嘉宾的嘴巴从来不客气,这回,这位男嘉宾也不客气,对女嘉宾的质疑一一顶了回去。接下来还特别用大屏幕显示了他的个人存款有六百万,全场哗然,当然,接下来他又受到了女嘉宾的攻击。在他的VCR中他尽显富二代的特征,漂移、跑车、泡吧等,同时还点名马诺可以到他的宝马里哭。

后来的节目里,一位名叫骆磊的男嘉宾把马诺给骂哭了。他直指马诺上节目不真诚,他最经典的一句是:“你应该去参加选美,因为坐台下大多是大款,别说坐在宝马里哭了,就是坐在保时捷里边流鼻涕也是可以的。”一席话立刻获得全场观众的掌声,在电视机前拍手掌的也大有人在。

终于,电视背后的争议被搬到了电视节目里,受众的情绪得以宣泄。这场真人秀越来越像电视剧,马诺被骂退场了,正如电视剧情有了质的推进,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马诺还会回来吗?观众在讨论这些话题的同时对节目的发展又产生了期待,不仅留住了观众还培养出了新的观众。

《非诚勿扰》不仅制造了众多话题,同时自身就是一个话题,惹人争议:盗版英国节目《take me out》,随着节目的播出不少观众怀疑诸多嘉宾是托,是节目组幕后策划的,许多网民在网上讨伐说《非诚勿扰》“非诚”,愚弄观众。江苏卫视则严正声明节目绝对真诚,没有经过策划。一时间虚实莫辨,只能再添争议。

在18期马诺返场,牵手走出亡妻阴影的摄影师张弘凯,这位钉子户终于正式退场了。节目播出不久,网上立刻爆料说两人隶属同一家公司,两人都是节目请来的托。赞也好,骂也好,不可质疑的是这期节目收视率高达3.76%,再次创造了收视神话。

(三)电视节目也要制造网络话题

不管是不是电视台在幕后策划,如今的现实是,电视节目要火,一定要在网络上有所争议,有争议才有关注。

在节目中,主持人多次提到网络、贴吧、网民这样的词汇,可见节目对网络的反应也是时刻注意的。不难想象观众看完节目打开电脑对今天某某说的什么话,或者某某的表现发表看法,对节目的议论在电视背后拉出一张强有力的网,每一根丝都代表一种看法,无论哪根丝动,都牵引着这张网,也会影响依靠这张网的电视。

从这方面来说,电视与网络是找到了一个契合点,这个契合点不是像三网合一在行业运营、生产机制上的相互合作,而是在思维上、内容上的两者的结合——电视不再高高在上脱离观众演独角戏,而需要依靠观众的参与,倾听观众的声音,而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网络。人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言论,还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电视节目,扩大节目的知名度。看来电视与网络争了那么多年,终于找到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而目前电视的生存法则是:只要话题不断,收视就会不降。

三、 过度关注网络话题带来的问题

电视节目能够引起网民激烈讨论的往往是那些受争议的话题,节目的火爆一定程度上是靠了这些话题的热议,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社会责任缺失

近年来,一些电视媒体片面追求收听收视率,放松了对品位、格调的追求,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荧屏的“生态失衡”。一些节目为了收视率,热衷于播出亲人反目、婚外情、人性畸形、同性恋等话题,缺少人文关怀。电视人应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节目低俗化

“娱乐”是电视的本质功能,这一功能在社会变革加速的中国当下更为明显。就连一些民生新闻也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过分追求新奇和戏说的报道方式,极尽煽情之能事,以种种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去吸引受众,使得节目内容情色恶搞、出格炒作、挑战极限、呈现残忍,使节目走向低俗化。②

(三)内容虚假

新闻最重要的是真实性,而某些电视节目为了吸引更多的注意力,满足受众的“享乐主义”、猎奇心理,甚至聘请编剧和演员,因此还催生了一批专门编撰情感故事的专业户。

某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曾用连续剧形式报道一对夫妻之间出现第三者,真实情况却是这对夫妇之间根本没有出现过第三者,新闻中的第三者竟是由演员扮演的,电视台付给他们演出费。甚至连一些民生新闻在没有了解全部事实真相的情况下,记者就开始对某些情节元素任意猜测,夸大其词,造成内容虚假。

四、 结语

尽管网络优势明显,但是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依然难以撼动。在网络时代,双向、多向、多元化交互式交流都在同步发生,人人都能发布信息,人们在获取更多信息的同时更渴望获取可信的信息,而这就是传统媒体的优势。

电视在洞悉网民的娱乐趣味时,更应该坚持媒体的职能,播出理性的节目,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抵制节目低俗化,赢得观众的信任。

许多传统媒体都借由网络,开办网络版,与网络联动。然而电视不能只靠这些商业模式上的运营来存活,内容才是掌握电视生死的根本。挖出新内容,打造出新的节目,才是电视生生不息的根本之道。

注释

①王晓明:《直面网络——美国传媒娱乐业浮光掠影之三》[J],《视听界》2010年第2期。

②朱虹:《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利益追求》[J],《传媒》2009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互动网民电视节目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