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10 k 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与管理措施

2013-04-17吴亚楠

机电信息 2013年33期
关键词:配电配电网可靠性

吴亚楠

(厦门电业局,福建 厦门361000)

0 引言

10 k V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供电可靠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应保证10 k V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实践表明,很多因素都会对10 k 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产生影响,那么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10 k V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 10 k 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故障停电

1.1.1 配电网结构因素

因为配电线路经过的区域有着特别复杂的地理条件,这样电网结构如果安全状况不好,有故障不能及时切除,就会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目前,我国采用的混合结构配电线路中,主要部分是架空线,且通常将放射状供电作为10 k V配电线路的主要供电方式。近年来,我国正积极地改造电网,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10 k 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但因为配电线路连接着众多电力用户,这样其承受的电力负荷就比较大,故而仍会经常出现故障停电问题。

1.1.2 线路因素

线路故障也是影响配电网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经常发生的线路故障有很多,比如线路某相过负荷运行等。因为导线的属性是热胀冷缩,所以外界气候一旦改变,就会影响到导线的张力,如果温度特别高,导线就会出现伸胀的状况,拉大弧垂,导致短路事故发生,也可能会有放电问题发生于交叉跨越处。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架空线路附近生长的植物过高,这样如果遇到大风天气,植物倾倒就可能会压断电线。

1.1.3 人为外力破坏因素

人为原因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停电事故,比如公共电力设施被人偷盗就会导致停电事故的发生,也可能会引起杆塔倾斜;对一些具有导电性能的物体进行高抛,一旦触碰到了导线,就会导致单相接地事故的发生;车辆碰撞电杆会引发断线事故;一些违章建筑与导线发生接触,可能引发跳闸事故等。

1.1.4 自然灾害因素

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还会受到自然灾害(比如雷雨、台风、洪水、雨雪等)的影响。举例来说,在2008年的时候,雪灾席卷我国南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南方多省电力供应,其中,贵州省所受影响最大,电网几乎全线不能运行。此外,还需要注意雷击事故的影响,因为配电线路的绝缘子会被击穿或者发生爆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线路被烧毁。

1.2 非故障停电

除了上述故障停电因素以外,还有一些非故障停电因素会对10 k 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产生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政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再加上城乡电网的不断改造,那么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计划性非故障停电。有些省份,总停电次数一半以上都是由工程或检修引起的计划停电。举例来讲,如果要架设35 k V以上的输变电线路,那么就需要停止10 k V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如果要检修和改造10 k V配电网,或者是检修和改造35 k V以上变电所和输变电线路,那么也需要停止10 k V配电网的正常供电。此外,还有一些非故障停电因素会导致10 k V配电网出现停电问题,比如检修和改造变电所设备、主变过载等。

2 提高10 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策略

2.1 重视配电网可靠性管理

要想有效地提高10 k 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就需要强化可靠性管理,健全和完善配电网管理制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抓好10 kV配电网的可靠性管理:

(1)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抓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相关工作,并成立相关的领导团队来细化可靠性管理制度,明确各个机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职责。

(2)要经常性地定期召开一些讨论会等,讨论和交流在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对过去一段时期内的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这个阶段内配电网的运行数据,然后依据分析结果制定下一个阶段的工作计划,这样就可以使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

(3)要积极选拔人才,通过培训、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可靠性管理水平,同时,各个部门、各个机构之间应互相协调和配合,强化配电管理工作,严格审核停电计划,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在城网改造设计中,也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2.2 积极改造环网结构

实践表明,如果不同的配电网采用了不同的接线方式,那么它们在供电可靠性方面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目前,我国10 k V配电网对于架空线路通常应用的都是放射形供电结构,这种供电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就是供电能力不高。通过对各种接线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采用全联络树枝网供电有着十分良好的可靠性,能够替代以往的放射形结构。因此,可以将有着较强联络性的环网结构普及到我国的配电网中,从而提高10 k 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同时,还可以将双电源供电装备应用于同一条线路中,将分段开关设置在线路中间,这样就可以让线路的故障停电时间大幅度缩短,并且停电范围也可以进一步缩小。

2.3 将带电作业和状态检修模式推广开来

实践表明,如果选用的是带电作业模式,那么非故障停电的发生几率就会大幅降低。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带电作业分为2种方法,一种是直接作业法,也就是采用高空作业车来进行操作;另一种是间接作业法,其主要使用一些绝缘工具。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能够进行带电作业,就可以极大地降低非故障停电的发生几率,停电时间也会大幅缩短。此外,还需要经常不定期地检修配电网中的线路或者设备,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有效避免故障停电问题的发生,从而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如果在检修中仍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那么故障停电将不可避免,针对这种情况,可将状态检修方式推广开来,依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检修,这样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还可以使检修成本大幅度降低。

3 结语

综上所述,10 k 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仅人为、自然等因素导致的故障停电会影响10 k 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还有一些因为电网改造而发生的非故障停电也会影响10 k 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因此,对于这些影响因素,相关人士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采取一系列有效手段来提高10 k 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从而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叶文锋.10 k 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研究[J].科学之友,2011,2(10):123~125

[2]区家辉.提高10 k 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湖北电力,2005,2(3):87~89

[3]唐福兵.探究影响10 k 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因素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23~25

猜你喜欢

配电配电网可靠性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可靠性比一次采购成本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