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城市道路景观构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
2013-04-17朱时雨
朱时雨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
1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概念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Urban Greenspace Network),是通过绿地斑块、廊道等形式,将公园、街头绿地、苗圃、自然绿地等组成一个自然、高效、多样、有一定自我维修能力的动态平衡的绿色结构体系。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是一种应用景观生态学,旨在从空间结构上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
2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内涵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以城市绿地空间为基础,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恢复景观格局、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重点不在于建设范围的扩大,而是要通过整合传统与现代园林绿化的内容,从时空上贯穿城市的发展历史。因此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不仅能发挥传统绿地系统的作用,还与城市开放空间和游憩系统等在一定程度上重合,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
3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功能
3.1 环境功能
3.1.1 净化空气,维持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树木能大量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粉尘。树木吸滞和过滤灰尘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
a)树林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降低风速的作用,使风速减低后气流中携带的大粒灰尘沉降下来;
b)有些树木叶子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液,能吸附空气中大量灰尘及飘尘[1]。
3.1.2 调节气候
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可从周围环境吸收热量,从而使环境温度下降。同时,使水分从植物流向环境,增加环境湿度[2]。
3.1.3 蓄水保土,净化土壤
林木的枝、干和叶均能拦截雨水,减缓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击,减少土壤流失和地表径流,让雨水缓慢渗透到土壤中去,贮蓄起来变为净水。同时,大量絮结的草坪草须状根系能吸收和降解溶雨水中的酚、氰、铬和锌等有机化合物,使含有毒害物质的雨水得到过滤和净化,减少了毒害物质对土壤水的危害[3]。此外,大量的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既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土壤养分。
3.1.4 降低环境噪音
绿色植物叶丛具有一定的吸音作用。噪声波投射到树木枝叶上,生长方向各异的叶片能反射声波,使得噪声强度减弱。
3.1.5 灭菌效应
绿色植物可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数量[4]。城市中绿化区域与未绿化街道相比,空气含菌量减少85%以上。
作为一个系统,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通过城市氧源地斑块,即各种尺度的绿地,释放氧气,维持城市的碳氧平衡,通过各种类型的廊道,即河流、林带等,为城市输送新鲜空气,从而达到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市气候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
3.2 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保留相对完整的自然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必要的生存环境,设置必要的生态廊道维持生物学上的交流,保持城市生物多样性,作为一个单元参与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中,使本土生态系统更加健康、安全。其中,网络的整体性和连接性是发挥生态功能的重要保障。
3.3 社会功能
接近自然、感受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直接与城市的舒适感受以及美学体验相联系,从视觉、心理和生理上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安全、放松感受以及审美愉悦等。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了许多特色公园,大大增加了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异质性,提高了城市生态网络的完整性。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自然的需要,提供了一个缓解喧嚣环境的空间,有利于城市居民身心的放松,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可以作为学习乡土植物和动物物种、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和保护科学的户外教室,为城市居民提供野生动植物观测、实验和学习自然、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等环境和人文教育的场所,有助于人们形成理解与尊重自然的意识,加深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同时,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中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和自然地理要素,使其具有高度的景观美感和吸引力,从而为美学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在区域内保护和建设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有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可以为商业和工业提供良好的机会,帮助塑造城市形象。同时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联系了城市和郊区的土地利用,有助于城乡沟通,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各功能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为城市带来极大生机与活力。
4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中廊道的作用
廊道在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中具有重要的连通作用,是各种生物流、信息流传递的通道,是衡量绿地生态网络效率的重要指标,是绿地生态网络功能的重要载体。
4.1 环境作用
廊道可以传递生态斑块中产生的大量氧气,促进城市空气交换,改善城市小气候,提升环境质量。通过廊道构建连续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系统,能够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过程,保障城市生态安全。足够宽度的交通型绿廊还可以明显降低交通运输带来的噪音,为城市居民提供相对安静的生活环境。
4.2 生态作用
生物在不同时期需要利用不同的生态斑块,廊道能将各个生境岛屿连接在一起,特别是在与较大的自然斑块连接后,能够减少甚至消除景观破碎化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影响,提高野生生物多样性。通过构建整体连续的绿地生态网络,能减轻高度城市化带来的景观破碎、生态割裂等方面的影响,达到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4.3 社会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户外游憩活动的需求持续增加,高连接度和高可达性的绿地生态廊道为人们提供了户外娱乐活动和健康活动的机会。人们通过绿地生态廊道能采取步行、骑车等简单途径抵达目的地,增加了接触自然的机会,增强了放松身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城市绿地生态廊道还能为散步、慢跑、挑战极限等活动提供场所、创造良机。
廊道还可以将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中那些具有保护意义的公园、遗址、风景名胜区等进行连接,并结合旅游、游憩系统的规划,建设具有复合功能的绿地生态网络,从而构成城市独特的风貌特色。
5 城市绿色生态网络在城市道路景观建设中的实现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的目标是在扩大规划范围,拓展城市绿地功能、概念的基础上,将城市周边地区生态价值较高的绿地类型纳入城市绿地范畴,并按照生态学理论将其与城市中的绿地相连接,形成以自然保护为主要目标,并兼顾多种社会、文化、经济功能、多尺度、多功能复合的城乡一体化绿地生态网络体系。道路作为城市的骨架,沟通市区、连接城乡,是城市绿色生态廊道的天然依托。注重城市道路景观建设,可以在集约利用土地的情况下,较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绿色生态廊道的作用。其主要途径如下。
5.1 林荫道建设
植物具有净化空气、增加湿度、降低噪声等作用。道路两侧的林荫道除了自身产生的氧气外,还能大量输送郊区的新鲜空气,加速城市空气更换,维持城市健康。同时,植被能减少道路上车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数据表明,在用地受限的条件下,单侧双排树就能取得较好的防风隔音效果。条件许可时,设计乔灌草结合的林荫道将使生态绿色廊道的功能大大增强。
5.2 复合生态廊道建设
道路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是周边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依托道路建设集休闲、娱乐、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复合生态廊道,不仅能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还能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的需求,达到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目的。道路复合生态廊道还能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筑(区)保护、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构建绿地生态网络的另一途径。
5.3 节点绿地建设
街头绿地、路侧公园等不仅能放大廊道效应,还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加丰富的感受。在满足可达性、连续性、功能兼容等原则的前提下,考虑“点、线、面”均匀分布、服务半径满足等需求,因地制宜,尽量增加节点式道路景观设计。
6 结语
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在道路主体规划完成后进行的补充性设计,是一种被动的补偿式设计。道路景观设计应积极介入到城市道路布局规划中,从线路选择上就开始考虑生态廊道的作用,为道路景观争取更优的线路、更多的空间,从而发挥城市绿色生态廊道更大的功效。
[1]罗云皓,王新建,李晓阁,等.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功能及问题[J].河南林业科技,2004, (1): 36-37.
[2]张明发,严平,黄雅丽,等.合肥城市绿化的气候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9): 5836-5837.
[3]王娟,蔺银鼎.城市绿地生态效应[J].草原与草坪,2004,(4): 24-27.
[4]夏更寿,王加真,刘守贤.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2): 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