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山西作家蒋韵的创作风格

2013-04-16柴黎

学理论·中 2013年2期
关键词:创作风格影响因素

柴黎

摘 要:蒋韵作为一名富有人文主义精神,游走于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女性作家,以其多产、低调和特立独行而在近年来逐渐引人注目。论文所要探讨的是蒋韵的创作风格对其独特文体的形成与发展在题材选择、语言特色、结构类型等文体方面的诸多表现特a征,以及探寻影响蒋韵创作风格形成的诸种因素,有其外部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社会因素,也有a创作个性的内在依据。

关键词:蒋韵;创作风格;表现特征;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64-02

在当代的文坛中,蒋韵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是不容被忽视的。蒋韵创作实绩的厚实与大家对她的研究稀少形成了对比,这是由于蒋韵的文学创作自始至终都与当代的文学主流a有着一定的疏离,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是一个无法被归类的人,如果有所谓的文坛,那我就是文坛的孤魂”。

一、蒋韵创作风格的文体表现特征

文学创作的文体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风格。选择哪种文体去表达对现实社会内容的再现,体现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风格。因此在选择文体的各种方式中,就是要选用最恰当的再现思想内容的形式外衣。

(一)作家的创作风格决定文体的题材选择——女性命运的悲歌

一个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作家,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及其创作风格,对文体题材的选择也具有鲜明的倾向性。

《栎树的囚徒》是蒋韵的一部很重要的作品,在小说中体现出蒋韵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对女性命运的探寻。《栎树的囚徒》是在凄凉的悲剧故事中依靠女性的直觉对生存价值的探寻与领悟,她从女性的叙事立场出发,关照富有女性特质的对现实人生的体验。蒋韵要反映的不是从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私人生活出发,她更注重的是凌驾于个人生活之上的更加广阔的家族生活。书写“女性”、“精神”、“生命悲情”是蒋韵的创作主题,在小说《栎树的囚徒》中,段金钗、陈桂花、关莨玉,这些女性的生生死死都是对生命悲情的浪漫表达;在《我的内陆》中,蒋韵描写了冀晓兰、陈枝、老蒙娜、林萍、程美等这些女性通过努力仍无法获得理想的生存环境,深刻得表达出了作为精神存在的女性的悲叹和怜悯,是对女性精神的透彻探寻。蒋韵的小说创作的主题日渐丰富、内蕴日益深厚,“女性”、“精神”在丰富的内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蒋韵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女性”与“死亡”,她的这种创作风格决定着她对女性题材的偏爱。

(二)作家的创作风格决定着文体的语言特色——“虚实相生”

鲜明的语言特点是作家创作风格最直接的体现。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语言呆板乏味,缺少活力,即使它的思想再深刻,也是很难受到读者的认同。

蒋韵小说的语言清新、优美、简洁、富有灵性,能够把在具体的时空中实写的人物活动一下子扩展成一个包涵广阔的时空、人生内容的比较空灵的艺术意境,使作品在行文中超越了现实的人和物的描写从而被赋予更丰富更深远的意味。在小说《栎树的囚徒》中,作者在叙述范福生把自己的大儿子虎子和怜儿关在了葵菽山房的时候,这样写着:“朴园的秋天使人伤情,梧桐树落了叶,桃李树落了叶,柳树杨树落了叶,满园落叶,满园秋雨。雨打着落叶的长夜大哥他难以成眠……奔向山林的路程是极乐的路程,就像圣徒奔向圣地。他们是朝觐的圣徒。朝觐的欢乐是欢乐的顶巅,世俗的欢乐哪里能够比拟。落叶在雨水中慢慢腐烂,第一场雪降临朴园。第一场雨雪总给人某种久违的清新的惊喜。雪花的飘舞纷乱而轻柔,像女人的消息。卓文君的素手在古琴上刮起狂风,十个指尖滴下点点鲜血,大雪红梅的鲜艳令人胆寒”。作家这样富于质感的语言,使描写超出了对事件本身的描写,用凄凉的自然景物烘托出人物追求像大自然一样的本真生活,然而这样的追求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却难以实现,从而产生的某种幻想般的虽鲜活美丽却万分凄凉之感。可以说,蒋韵小说创造出的是一种虚实相生的幻境,具有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韵味,语言描写生动,鲜活。

(三)作家的创作风格决定着文体的结构类型

1.“十四岁诗吟”的结构视角

蒋韵作为一个有风格和特点的作家,她的小说的结构视角是独特的,不拘一格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特点。

蒋韵在其作品中,经常以“十四岁的时候”的视角出现。在蒋韵的作品中,这个“十四岁的时候”的状态有时候是具体的,有时是一种虚构的人生状态,如《栎树的囚徒》中的天菊,《绿灯笼》中的苏锦就是具体的十四岁的状态,《闪烁在你的枝头》所写“十四岁”的状态是一种实指的、泛化的“十四岁”状态,而《歌唱》中,妈妈的“十四岁”是一种被泛化了的“十四岁”的生命形态和存在形态,儿子的“十四岁的时候”就只是一个具体的、实实在在的状态。蒋韵在十年文革的初期,也就是十四岁左右。十四岁虽然尚没有形成自己比较独立成熟的思想,但对世界和人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种懵懵懂懂的状态与蒋韵这一代人“十四岁”的状态有某种对应关系,这就是蒋韵的小说中“十四岁”的一种虚泛的表达,蒋韵正是从具体的“十四岁”的情感体验出发,通过审美升华,成为一种超越特定时代内容超越特定时代的人的艺术境界。

2.主客观内在的统一

在结构的安排上,蒋韵的小说创作注重的是作者本身对事物内在的关联性的感悟,而不仅仅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感知。蒋韵小说就是这样,从外部来看,是由几个毫无关联的故事片段和情节构成的,实质上是内在的具有某种整体的对应关系,而这些故事片段实质上也是相互烘托和映衬的。如在《旧盟》中,作者讲了三个故事:隋小安、陈醒村、刘小老汉一家、义军王七的故事,而这三个故事在客观上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在《大雪满弓刀》中,作者也讲了关于赵芝庭与陈家瑞的故事、苏虹与邱经理的故事、黑衣人与大侠孙二的故事,而这几个故事也没有关系;在小说《冥灯》中,作者讲了表面上毫无关联的三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蒋韵正是要通过这种情节设置的方法,虽然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片段在客观世界里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但这些故事情节、片段又是经过作家精心的组合和排列的,又都内在地统一于作者内心的某种体验,而这种体验也许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的各种复杂的整体感悟。但是这种体验和感悟是作者难以在作品中言明或者是故意隐而不言,这与蒋韵以上所述的“十四岁的时候”的状态是符合的,虽然能够初步感知世界却又难以用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言说。这也就是说,蒋韵是只写冰山的“顶部”,而冰山的下面则有着无穷无尽、难以言说的“黑洞”。

二、蒋韵创作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作家的创作风格是作家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所形成的某种个性特征。它是作家生活经历、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的综合体现,创作风格充分地体现于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有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作家内在个体的因素。

(一)地域文化是作家创作风格形成的主导因素

地域文化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品位有着客观规定性,对作家的创作风格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任何一个有独特风格,尤其是有较高文化品位的作家,都有其浓厚而深远的文化传承渊源。

蒋韵的代表作《我的内陆》,就是凭藉着一个作家对于自己久居的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以地域文化为依托,深情地表达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精神和物质之间的丝缕相通、血肉相连、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在所有居住在太原的作家中,蒋韵是第一个把太原市这个有着两千年古老历史的城市的文化历史搬进一本小说中加以精雕细刻、用这样大的篇幅去着力表现地域文化资源的作家。

书中以一个纯情而天真的十几岁少女的视角,默默地注视和观察着太原在漫长岁月中的变化和演进,诉说着几十年的沧桑变迁。比如迎泽宾馆当年的八角大楼在20世纪50年代初建时因苏联专家撤走而留下的一片荒凉的废墟;那美丽的柳巷街在元代末年因大将柳遇春被追杀到此而得救、后为报答百姓救命之恩遍插柳条因而得名的生动传说;那关于晋祠的“剪桐封弟”和难老泉水母娘娘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那关于“水灌晋阳城”的来龙去脉;其中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义侠豫让为智伯复仇而大战桥头、血流成河的古老故事,以及太原解放前夕阎锡山和其五妹子的守城故事、被日本鬼子疯狂地砍掉了杏树的杏花岭当年的凄惨情景等等……其中还穿插了关于晋祠的古老传说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将古城太原之美写得让人顿生爱怜。许多历史典故和传说经蒋韵美丽的文笔加以铺陈渲染,让人读来不由得荡气回肠,掩卷长叹。迎泽大街、海子边、柳巷这些地名以及“六味斋”、“华泰厚”、“老鼠窟”元霄店等这些老字号名第一次真实地出现在一本小说中。她在《我的内陆》一书中曾这样说道:“对一个城市的爱,苏醒得其实很艰难,那是一条漫长的路途……”“我脚步轻柔,心里有一点什么东西滋生着,滋生着,也许,那是对这守口如瓶的城市的爱意……”

(二)创作个性是作家创作风格形成的内在依据

创作个性属于创作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等。评价文学作品是否成功,关键是看作家的有效性心态。作家只有在最佳的创作心理状态下,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文笔才能更加流畅,创作才能进入一种更加高深的艺术境界。

孤独地创作、孤独地进行自我精神建构,是蒋韵从始至终的一贯作风,她本人也说这是她一贯坚持的“本色”创作。文学创作在蒋韵看来并不是什么带有功利目的的事情,而是自己内心驱使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只有本着这样的平常心态,才能去坚持文学创作。书写“苦难”、“精神”和“悲情”是全民族、全人类共同的母题,而不仅仅是某个个人自己的事情。蒋韵所坚持的这些和创作底色创作“母题”,正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几千年来文学传统。因以,与先贤为伴,继承文学传统,她并不觉得寂寞,并以此为乐。

蒋韵是近年来活跃于华语文坛的一名作家,她多产多奖,她的作品引起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读者的关注,女性形象越来越立体化,对人性的关注也因了宏大的历史叙述越来越具有深度并发人深省。蒋韵是复杂的,她的文学创作是既求深度又讲叙述;表面的古典,内在的现代、先锋。总之,蒋韵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深度,同时又比较完美、综合的作家。

参考文献:

[1]傅书华.人类的十四岁诗吟——论蒋韵的小说创作[J].理论与创作,2000,(5).

[2]王春林.女性精神的悲情表达——评蒋韵长篇小说《我的内陆》[J].小说评论,2003,(1).

[3]郭剑卿.蒋韵近作中的女性意识及其文化意义[J].当代作家评论,2000,(6).

[4]徐艳蕊.死亡与故乡——蒋韵叙事作品中的现代性主题[J].当代作家评论,2005,(1).

猜你喜欢

创作风格影响因素
张晓风散文的阅读体会
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普契尼歌剧的音乐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