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学派心理思想发展观与当代之比较
2013-04-16袁芳汪小芳
袁芳 汪小芳
摘 要:历代儒家大师都非常重视对人性和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探讨,这些观点有:心理发展之人性发展的观点,生物与精神文化和谐并存的发展观,心理毕生发展观,这些观点互为支持,相互论证着,能相传至今,必有它存在的道理,而且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启示意义。为了建构中国化的本土心理学以及适应当代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必须对这些文化宝藏进行挖掘和整理。
关键词:儒家;孔子;心理发展;中庸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046-02
孔子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论语》中包含了丰富和完整的个人心理发展观点,因为《论语》主要记载和描述了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日常言行,并且把个人的心理发展分成三个部分,包括:心理发展之人性发展的观点、生物与精神文化和谐并存发展的观点以及心理毕生发展的观点。这些观点与当代心理发展观点有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的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也确实存在不少差异,本文就是对儒家学派的心理思想发展观与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观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把握古代和当代心理学文化的相近和别异意义。
一、心理发展之人性发展的观点
1.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
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性的问题基本上也就属于本体论的问题,许多心理学家们都认为,心理学研究不可避免人性论的观点,因此人性论在研究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孔子在其著作中将人性分为生性和习性两类,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指出生时的人性就是生性,是相近的,后天经环境和教育改变了的生性是习性,是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对于生性的性质论证,孔子有其独到的见解。例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该句可译为“上天给予我们四季之变化,天地万物苍生,却从未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标榜、夸耀。”由此可见,通过此类描绘孔子对苍天赋予较深的道德内涵。由此可见,从孔子的描绘之中,上天的行为也是可以用道德来进行评判的。不仅仅对于苍天可以进行道德评判,同时,在长期的具体实践过程之中,孔子还认为在人类生命之中,还存在有“天命”。例如,他曾经提及“五十而知天命。”所谓“五十而知天命”是指,在当时生产条件下,五十岁时即对于人的性情、道德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即,可知天命。在孔子认知结构之中,人性以及天命、天道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天道为善,人性亦善。虽然人类本身具有着各种纷繁的本能以及欲望。但是,究其根源,仍然存在善端。这为我们研究某些理想人格的特点提供了可能。孔子明确地认为生性是可以塑造和发展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够使人性得到成功塑造呢?在人性塑造时应当注意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孔子提出了人的生性要逐渐塑造,并且在此过程之中,逐渐和适应社会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2.当代心理学发展观点
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思想的个体。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重视对人的尊严、价值、本性的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是主,社会为辅。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包括生物和社会两个方面,其中最关键因素是人的自身。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也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形成是机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之中逐渐形成的。当两者之间存在差异性时,如果不能够使个体的诸多方面需要实现,则很可能会形成不健康的人格特征。由此可见,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无论是个体自身的因素影响,抑或社会因素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因素影响,即内因,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其直接影响到事物发展的走向。而社会因素,作为事物发展的条件,对于个体的发展也具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但是,其并不起到最终的决定作用。
二、生物与精神文化和谐并存的发展观
1.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
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之中,涉及生物与精神文化和谐并存的发展观,可从孔子的阐释之中得到启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质”,即为“本质、质地”之意。是指人的生性,是人所共有的先天的、纯朴的、自然的、生物性的成分。所谓“文”是指“装饰”。原指文采华丽。在此句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孔子对于人类的本质的称誉。“野”则是指“郊外”。指的是,当人们的生活脱离社会,与人类的交往日疏,则会表现出来粗鄙以及野蛮。许慎对其释义,“史”主要是记事之意。朱熹解释说:“史,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也。”该句是指,如果人们过多的习得书本上所阐释知识,进而适应社会的整体发展规范以及伦理要求,则会使自己的本性扭曲,进而蒙蔽人的心灵。彬彬,亦是装饰物之意。两者放置一起,是指“平衡相处”的意义。通过对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阐释,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其目标在于“君子”。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则可以做出如下阐释。如果个体发展过程之中,如果其自身文化性成分与生物性成分之间不和谐,则很有可能导致不同的行为特征。例如,生物成分大于文化性成分,则表现出生物性特征。相反,亦然。只有两者之间达到平衡,才能够成为“君子”。
《论语》中充分展示了这种生物性与精神文化性保持平衡的中庸发展观,孔子本人将其称为“文质彬彬的中庸发展观”,这一观点贯穿了孔子所有的关于人的心理的思想,“持中道而行之”是孔子思想最根本的基调。
2.当代心理学发展观点
毕生发展观认为人的发展是生物遗传和社会精神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卡特尔的液体智力以及晶体智力的划分的,而巴尔特等如卡特尔的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以及巴尔特斯等人的智力双成分模型,全都是从社会文化角度和生物遗传角度进行分析和划分其影响因素的,并且将人的智力看作是两种智力相结合的结果。巴尔特斯等人从进化论和个体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生物和精神文化进化的结构,这一总体框架强调人的行为是生物基因和社会文化过程与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的原理有:进化选择的优势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精神文化的需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的补偿效率和个体的可塑性的程度在下降。
三、心理毕生发展观
1.古代儒家学派的观点
为了明确了个体心理的可发展性,有研究称:孔子的学问几乎都是关于人的心理要如何发展的学问。孔子认为,遗传、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极大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但他也认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适当的教育是可以降低由遗传、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气质类型等等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都知道的,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在各个朝代都处于显学的地位,我们对孔子心理发展观的提炼不仅有助于我们当代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儒家学派其他心理思想的挖掘和整理。
2.当代心理学发展观点
毕生发展观,即,生命全程观。埃里克森是最先研究出完整的毕业发展观,他认为个体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并详细地提出了每个阶段应该面对的挫折和应该解决的问题。毕生发展心理学是基于人从妊娠到死亡整个过程的行为学研究,他的核心假设是个体的行为并没有随着成年而定性,而是伴随着人整个一生不断变化发展,他将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扩展到了整个生命过程。把人的一生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人的生命是一个连续过程,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受以前时期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以后的发展阶段,其优点在于否认了老化的人的心理发展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观点。他的观点体现了个体发展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并且提出了老化可以适当延缓,只要干预得当的观点,而传统的观点则认为,老年阶段之时在不断老化和衰退,毫无发展。他从生命的整体出发,乐观看待生命每一阶段的成长,认为每一阶段都是生长与衰退并存。
四、结语
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相比较是具有独特的价值,使得中华文化得以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在文化范畴领域独树一帜。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中国儒家文化对于个体的自我认知是通过不断进行社会交往完成的,“人”的作用被放大。这种自我观点与社会建构心理学中以不同语境下的自我观点有很大不同,这种自我观点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它超越了社会建构心理学的分裂破碎的倾向和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个人主义倾向。它以中华文明为摇篮,有取舍的借鉴了西方心理学,是具有中国特点的心理学,可以说为心理学的“中国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当前,许多心理学家对西方实证心理学十分崇拜甚至到了迷信的边缘,这就使得偏向人文主义的心理学被忽视了,心理学本土化的道路可谓困难重重。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让我们以更宽的视野看待心理学,因为儒家文化有着能与西方哲学思想对话的强大生命力。我们需从古代文化和异己文化中吸取精华,克服某些弊端,可以像凤凰涅槃一样获得重生。维果茨基提出了理解发展的文化—历史原则:“心理的发展,应当从历史的观点,而不是抽象的观点,不是在社会环境结构之外,而是在同它们的作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加以理解”。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儒学之精神[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姜国柱.儒家人生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
[3]谭咏风,陈国鹏,单玲玲.控制策略的毕生发展[J].心理科学,2009,(4).
[4]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意义的评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Balt es.On the incomplete arch itecture of human ont ogen y:selecti on, opt imizati on,an d compen sat ion as f oundat ion ofdevelopment al theory[J].American psychol ogis t,1997,52 (4) :366-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