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伸缩缝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2013-04-16雷斌
雷 斌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3)
0 引言
为避免桥梁投入使用后因气温变化、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导致桥梁结构发生变形以及梁端位移,并引发结构内部应力而在桥梁梁端间及梁端与桥台背墙间设置伸缩缝来满足梁体变形。伸缩缝在投入使用后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反复冲击而极易损坏,伸缩缝一旦损坏则导致行车噪音、跳车及漏水现象,既影响行车安全又缩短桥梁使用寿命,因而研究伸缩缝安装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对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深远意义。
1 桥梁伸缩缝安装工艺
1.1 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切缝、型钢安装及混凝土浇筑等工序进行仔细检查,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应对伸缩缝位置进行编号检查,同时应对伸缩缝进行顺直度、平整度、扭向及间距等进行验收,应保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齐全并能可靠运行,合理选择混凝土拌和站以免因长距离运输而出现混凝土离析,同时应配备土工布、彩条布等以防止污染路面等。
1.2 切缝、开槽
切缝前可在缝隙两侧沿桥梁横向放置,并用胶带纸固定3m宽编织布一条,用来堆放杂物并防止施工中产生的石粉污染路面;结合各类施工缝设计要求进行精确放样并确定开槽宽度,之后弹线以保证缝隙顺直;缝隙切割时应确保将沥青混凝土切透,无啃边现象,以免开槽过程中边侧混凝土松动,缝隙切割完成后应立即用清水将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石粉清洗干净,若为干切则应立即用鼓风机吹干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石粉;缝隙切割完毕后则可进行开槽,通常采用风镐开槽,开槽过程中应将槽内混凝土及松动的水泥混凝土清除干净,并将两侧凿毛至坚硬层,后用强力吹风机将内部浮尘和杂物清除以保证新旧混凝土良好结合;若开槽后存在梁间间隙不符合要求则应先将槽内钢筋理直理顺,并检查预埋钢筋数量,若数量不足则对漏埋或折断的钢筋进行补植,并保证补植深度不小于15cm,或采取补打足够数量的膨胀螺栓以保证后期型钢安装质量[1]。
1.3 型钢准备
在型钢定位前应先对其平直度进行检查,以免因运输及拆卸过程对其平直度带来影响,在整个安装过程中经常性地对其平直度进行检测,最终控制其误差在3mm范围内,用3m直尺检测其平整度误差不超过2mm,型钢顶面与路面高差控制在2mm范围内。
1.4 伸缩缝运输及安装
1.4.1 运输
一般伸缩缝是在工厂组装好后运往工地,出厂前应按照图纸要求对其装置尺寸进行检查,并用夹具固定以保证图纸需求宽度;应将吊点部位标出以免在吊装过程中伸缩缝变形,若伸缩缝需长距离运输或长度受限制则应分段运输,运至现场后再逐一对其进行检查验收,应拒绝采用运输过程中已经发生扭曲或翘曲变形的伸缩缝,对验收合格的应在支垫平整后方可码放,以保证其不翘曲、倾斜,码放好后的伸缩缝应避免露天存放。
1.4.2 安装
在进行伸缩缝安装时,应保证构造端部间的空隙宽度和伸缩缝安装预定宽度同环境温度相适应,并应在厂家提供的夹具控制下进行安装,若安装温度超出规定范围则应结合桥梁跨径、桥面连续长度以及安装时环境温度等进行综合计算以调整安装参数;安装时应保证伸缩缝中心线同梁端中心线重合,需现场对接的伸缩缝在对接时应将两端上平面置于同一水平面,以使两端接口处紧密并调直校正,而后用厚度不小于2cm的钢板铆焊,在焊接时应先焊接顶面后焊接侧面,最后焊接底面,并应及时将焊渣清除,焊接完成后应用手提砂轮锯将顶面磨平并涂刷防腐漆。
1.4.3 定位及标高控制
定位采用角钢借助直尺进行,施工顺序应由中间向两端调整其顶面宽度,并应控制伸缩缝标高,后对伸缩缝纵向直线度进行调整,待标高和直线度符合要求后,且当时缝隙宽度符合安装环境温度要求则可进行临时固定,一般可通过将预埋筋扳靠到临近锚环上进行焊接,顺序为自中间向两端每隔2~3个锚固筋焊接一个焊点,焊接时应两侧对称施焊以保证其不变位[2];对于伸缩缝焊接,在进行焊接固定时应采用U型或钢筋进行加固连接,以免预埋筋同异型钢梁锚固筋间的不符现象,确保后期伸缩缝同梁体间牢固连接,应保证连接部位焊缝长度不低于10cm,并应采用浅接触以保证焊接长度,焊接过程中严禁出现电焊、跳焊及漏焊等现象,焊接牢固后应尽快将临时固定卡具、定位角钢等用气割枪割掉以实现其自由伸缩。
1.5 构造缝填塞
由于焊接结束时伸缩缝处于正常伸缩状态,因而此时应选择宽度比缝隙宽度宽50cm、长度约为200mm、高度低于槽口约4cm的泡沫板进行构造缝填塞,填塞时应将上面横向切成V形槽以保证其可塞入两边梁下的间隙内,并应向一个方向靠拢挤紧以防止后期漏浆,最终塞缝宽度应保证伸缩缝的最小设计宽度,以防混凝土自上部进入型钢内沟槽,并应用胶带将型钢上面封好,之后则可冲洗槽口。
1.6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再次检查伸缩缝装置的平整度、中线位置及缝隙等是否符合要求,若出现位移则应先进行校正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并先在伸缩缝两侧铺上塑料布以免其污染沥青路面。浇筑后的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土工布,终凝后则应进行洒水养护以保持湿润,常温状况下24h后则可将堵头模板拆除,混凝土养护期一般不应少于7d,若确需通行则应搭设悬空踏板并设专人负责;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则可安装V型结构橡胶密封条,以满足侧向和垂直方向位移,并可起到清除泥沙及防水作用,安装前应先将缝隙内充当模板的泡沫板及杂物清除,并在凹槽内涂抹一层润滑油,后用专用撬杠将橡胶条嵌入;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的90%前不允许车辆通行,并应在桥梁两端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进行交通管制,防止车辆误入而损伤伸缩缝平整度。
2 桥梁伸缩缝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切缝、开槽
应在切缝前进行路面平整度检测,若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则应适当扩大切割面宽度,若加宽后仍不能满足伸缩缝安装要求则应对该部位进行返工处理;开槽深度不应小于12cm,开槽后应禁止施工人员踩踏两侧边缘以造成两侧混凝土受损。
2.2 伸缩缝安装
安装过程中应保证误差为同一符号,以免同一伸缩缝上不同位置出现正负误差;伸缩缝固定好后应对顶面标高进行复测,以确保临时固定过程中未出现变形或偏差,若其符合要求则应由中间向两端将锚固筋和预埋筋在两侧同时补焊,条件允许则应一次全部焊牢,若条件不允许则应先焊接一侧待后期达到预定安装温度再进行另一侧焊接,焊点与型钢间距不应小于5cm,以免发生变形,在焊接过程中应随时用直尺和塞尺检查型钢的平整度,最终其平整度控制在0~2mm范围内。
2.3 混凝土施工
浇筑应采取对称浇筑的措施,并重点浇筑伸缩缝内部和下方以及桥面和型钢顶面交接部位,浇筑后的混凝土多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并应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浇筑并振捣完毕后应用木抹子将混凝土表面搓出水泥浆,并分数次按照常规抹压平整,最终混凝土表面比沥青路面低1~2mm为宜,以免过高或过低导致跳车现象;避免将混凝土溅填在密封橡胶带缝中及其表面,一旦出现则应及时清除[3]。
3 结语
伸缩缝作为桥梁中承受最大动力荷载的附件而直接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同时桥面较小的不平整则会导致其承受巨大冲击力而造成损坏,伸缩缝一旦损坏会导致跳车现象,最终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因而严格按照工艺进行伸缩缝施工是保证伸缩缝施工质量,保证桥梁使用寿命的重要举措。
[1]秦顺全.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徐君兰.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3]孔庆学,王伟波.论桥梁伸缩缝的设计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2009,(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