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在批量伤员救护中的应用

2013-04-16许丽贞殷婷婷邱国钦黄燕鹏夏哲远孔悦董少良

军事护理 2013年14期
关键词:伤情护理部伤员

许丽贞,殷婷婷,邱国钦,黄燕鹏,夏哲远 ,孔悦,董少良

(解放军第174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肿瘤中心一病区,福建 厦门 361003)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军队医院,担负着战时及灾难性、突发性事件卫勤保障任务,为适应和确保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能顺利开展救护工作,护理部自2009年起构建了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下称护理资源库)[1],并应用于2013年厦门“6·7”BRT公交车纵火案批量伤员的救护,现报告如下。

1 护理资源库的构建与培训

2009年起护理部构建护理资源库[1],通过护士自愿报名、科室推荐、护理部筛选的选拔方式,将140名护士遴选入库,其中男5名、女135名;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22名、初级职称115名。培训应用多种方法、利用信息网络系列平台,采用分层次训练、演习训练、“120”训练、岗位训练及模拟训练等进行全员训练。通过训练考核、院前急救、院内抢救、灾害救援、救护比武等进行效果评价。

2 方法

2.1 伤情评估 护理部接到2013年“6·7”厦门公交车纵火案批量伤员救治任务后,立即启动护理资源库,共接收18例烧伤伤员,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15~40岁,平均(23.61±5.63)岁。判断伤员的生命意识、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并进行伤情评估,其中特重度烧伤6例,重度烧伤2例,合并严重呼吸道烧伤5例,烧伤面积3%~80%。

2.2 确定护理资源库分组方案 根据伤情评估结果,护理部立即制定人员分组方案,由护理部通知各组长,各组长通知本组组员。抽调原则:(1)以烧伤科护士为主,有烧伤科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烧伤临床护理经验;(2)参加过护理资源库组织的救护训练、院前急救、院内抢救、灾害救援等培训;(3)根据伤员伤情特点,结合平时训练方式,抽调相应人员至红、黄、绿、黑色救治区域[2]。

2.3 护理资源库人员分组 (1)指挥联络组:共4名,护理部主任1名任组长、护理部助理员1名、外科护士长2名,负责救护工作的护理指挥协调工作;(2)分检组:共9名,由急诊科护士长1名任组长,护士8名负责伤员的检伤、分类;(3)综合组:共20名,烧伤科及IUC护士长2名任组长,护士18名配合医生对危重伤员进行抢救;(4)运输组:共10名,内科护士长2名任组长,护士8名按照病情采取“直接转送,先救后送,边救边送,边送边联络”的方法,负责伤员的转运工作;(5)物质供应组:共10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1名任组长,护士9名负责伤员救护前物资准备及救护过程中的物资供应;(6)宣传报道组:共4名,护理部助理员1名为组长,护士3名负责上报救护工作开展情况及收集有关资料,配合医院政治部门接待媒体记者;(7)心理疏导组:共18名,心理护理组组长1名任组长,护士17名承担伤员的初步心理状态评估,对于严重心理障碍者及时汇报请求院外心理专家及早介入。

3 结果

本次厦门“6·7”公交车纵火案批量伤员救护中,护理资源库遵循伤员伤情特征,抽调对应的人员,保证抽调人员的准确性;缩短了人员调配流程,所有组员到达医院救护现场由护理资源库成立前的35min缩短至10min内,为救护工作赢取了更多时间;组员分组采用共性分组并根据伤员情况加以个性分组,分组合理,从多方面保障伤员的救护工作顺利进行。

4 体会

4.1 护理资源库的抽组原则遵循伤员伤情特征,保证抽调人员的准确性 护理资源库构建后,组员的相关信息录入电脑随时可以查询。护理部对护士的入库时间、参加培训周期、护理专业特长掌握清晰,并能根据任务需要进行调配。本次急诊护士接到救护任务后,将情况汇报给护理部及急诊护士长;护理资源库通过伤情评估结果,根据伤员伤情特征,抽调以有烧伤护理经验的组员为主,保证抽调组员的准确性。本次共75名作为救护第一梯队,其余人员作为救护第二梯队,在原科室随时待命,为救护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4.2 护理资源库的调配流程简明,保证人员迅速到位 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急救治能力不仅是医院管理和医疗水平的体现,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3]。护理资源库构建前,遇灾难性、突发性事件由护理部通知各科室护士长,护士长根据科室工作情况进行人员的调配,调配完毕向护理部汇报,护理部审核后方可到位,护士到达现场时间长,影响现场的指挥、人员调配工作。护理资源库构建后,所有成员平时在科室上班,保持24h通讯畅通。护理部接到救护任务立即通知各组长,由各组长通知组员,缩短了以往人员调配的繁琐程序,保证所有组员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救护现场,无条件提供人力及技术支持,保证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6·7”厦门BRT公交车纵火案发生后,组员接到通知后均在10min内到达医院。根据分组安排迅速到位,各司其职,抢救工作开展有序,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4.3 护理资源库采用共性与个性原则,人员分组合理有效 突发事件有着非常强大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力,其特点有突发性、公共性、复杂性、严重性[4]。本次事件护理资源库除共性分组外,根据事件特点增加个性化的组别,即新闻报道组和心理疏导组。护理资源库平时训练中,将一部分人纳入宣传报道行列,请医院政治部门进行统一培训,平时负责科室有关护理报道稿件的组织,不断提高宣传报道水平。“6·7”厦门公交车纵火案发生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很多人都急切地想要了解受伤伤员的伤情最新情况,新闻报道组组员配合医院政治部门接待媒体记者,根据上级要求按照程序上报接收伤员数量、救护工作开展情况,收集救护工作的影像资料及文字资料。突发事件引起的心理应急障碍,有可能会引起永久的心理创伤,及时心理干预非常重要[5]。由于本次事件发生突然,伤员年龄普遍年轻;加之烧伤导致肉体上的痛苦、形体上的改变,伤员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障碍。本次疏导组采用一对一的形式,陪伴伤员左右,早期进行伤员心理状态评估,鼓励伤员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鼓励其进行合理的宣泄,及时进行疏导,对于严重心理障碍者及时汇报请求院外心理专家及早介入;同时做好家属的安抚和情绪疏导工作。

4.4 护理资源库的构建与培训,提高了医院卫勤保障能力 军队医院有着双重的责任和义务,既在平时担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以及灾难性抢救任务,又在战时担负着卫勤保障、救护伤员的任务[6]。护士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护士的卫勤保障应急能力是一项长久的工作[7]。护理资源库组员通过参加军队演习、模拟训练及各项考核,并根据模拟任务改变、各种突发事件、组员减员等原因,随时进行分组及职责的调整,经过各类针对性的培训,组员的紧急应急能力、操作技能、心理素质均得到很大的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军队医院的卫勤保障能力。

5 小结

本次护理资源库的应用,从护理资源库人员抽组的原则,伤情评估,确定抽组方案,人员分组等,保证了救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本次的救护工作,也带给我们以下思考:(1)在人员专业培训上应该有所侧重,本次救护工作得到外院专家的指导,临时进行专科培训。今后护理资源库除灾害救援相关培训外,应针对具体事件如台风、地震、火灾等进行针对性培训;(2)基于目前公共危机处理出现新的增长点,新闻发言信息传递极为重要,对直面新需求要产生新的应对方案;(3)考虑到各种应急需求,下一步护理资源库的考核应以库内成员为核心,同时拓展队伍,做好网络筹划,针对每一个有特点的救治任务要成立救护的核心人员和拓展人员,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

[1]许丽贞,孔悦.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的构建及在批量伤员救护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2,27(5):1-3.

[2]周洁,李贤华.批量烧伤伤员救治护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A):60-61.

[3]李勇,曹勇,杨波,等.大批量大面积烧伤伤员紧急救治工作回顾[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8):50-51.

[4]王曼,宋雁宾,张红,等.批量伤员医院内急救相关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08,15(9):33-35.

[5]贺泉莉.严重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8,26(5):252-254.

[6]黄燕鹏,许丽贞,殷婷婷,等.灾难救援护理人力资源库在军事演习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8A):63-66.

[7]胡东玫,张胜素,李军英,等.提高临床护士卫勤保障应急能力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B):74-76.

猜你喜欢

伤情护理部伤员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