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Ⅳ)
2013-04-15阿利·阿布塔里普汪玺张德罡师尚礼
阿利·阿布塔里普 汪玺 张德罡 师尚礼
摘要:哈萨克族服饰具有浓郁的草原游牧生活的特征,冬季的服饰大多由动物的皮毛制成,夏季以布制服饰为主。为了便于骑乘,衣服都比较宽大,亦喜欢扎腰带,显得干净利落。男服讲究潇洒、实惠、舒适、方便,女服还讲究美观。足蹬长腰皮靴,头带漂亮帽子,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猫头鹰羽毛;哈萨克族的传统饮食以肉食、奶食品为主,米面食品居次,基本上不吃蔬菜,喜茶。肉食有牛肉、马肉、羊肉、骆驼肉,多以水煮肉方式食用(手抓)。奶品有牛奶、羊奶、合木孜(马奶酒)、楚巴提(骆驼奶)、奶茶、酸奶子;哈萨克族牧民在春、夏、秋季住的是便于拆卸和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则住霍斯(简易哈萨克毡房)或土房;哈萨克族限制同一部落的男女结亲,婚俗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六个阶段:提亲、订婚、“吉尔提斯”仪式、送彩礼、出嫁、迎亲;哈萨克族十分重视儿童成长。出生后七天后举行“别斯科哲尔”(摇篮礼)並取名,40天后要举行40天礼,2~3岁时举行“恰式阿鲁”(剪发礼),男孩子3岁、5岁或7岁时要举行“笋跌特”(割礼),5~7岁时举行骑马礼,第一次打回猎物狩猎时要举行狩猎礼;哈萨克族按伊斯兰教的规定举行葬礼,要点是速葬、简葬和土葬。程序是用水净身,白纱布包裹尸体 (克凡),举行“加纳扎”(站礼),入土为安。
关键词:哈萨克族;服饰;饮食;居住;婚俗;儿童成长礼仪;丧葬
中图分类号:G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00(2013)01007608
1 哈萨克族的服饰文化
1.1 哈萨克族服饰概述
哈萨克族人长期逐水草游牧,形成特有的游牧生产,文化艺术及习俗。哈萨克族多生活在山区、隔壁和高寒山区,因而哈萨克族的服饰也都带有较浓的高寒草原游牧生活的特征\[1-3\]。哈萨克人的服饰大多用珍稀野生动物和牲畜的皮毛制成,其中,使用最广的是狐狸皮、貂皮以及羊皮,为了便于骑乘,哈萨克族人的衣服都比较宽大,牧人们亦喜欢扎腰带。皮大衣有带布面的和不带布面的两种,不带布面的叫“桶翁”;带布面的叫“依稀克”,还有一种絮有骆驼绒毛或羊毛的大衣叫“库普”。随着季节和年龄的不同,冬、夏两季选择不同的服饰。冬天主要穿各种兽皮制作的服饰,用以保暖;夏天主要穿布制作的服饰。哈萨克族的穿衣,不仅与生活环境有关,而且有着自己的审美情趣。男服讲究潇洒、实惠、舒适、方便,女士还讲究美观\[4\]。
哈萨克族的衣着多种多样,多姿多彩。冬天普遍穿冬绵羊羔皮制做的皮大衣,哈萨克人称“依稀克”,足以保暖。夏天穿布衣,讲究好看。尤其喜欢用白布做衬衫或长内裤。衬衫外套坎肩,在外面套上长袷袢。不论冬装还是夏装,其边角和袖口上都镶着条边,条边上又绣着花纹、图案。
为了骑马方便,哈萨克族人的衣服都比较宽大,牧人们亦喜欢扎腰带。腰带大多是用牛皮做的,虽然宽窄不等,上面却镶着银花纹。皮带上还佩有刀鞘和杂物袋。特别是小伙子扎上银饰腰带,佩上小刀,穿上坎肩,蹬上筒靴,显得干净利落。哈萨克族妇女的服装多按年龄选择样式。衣料普遍喜用绸、绒、棉织品。姑娘和少妇喜穿袖子上绣着花、下摆多褶的连衣裙和袷袢;有的也穿坎肩和前襟下摆绣有各种图案的皮大衣。衣服上一般都缀着银饰,边上镶有花纹。儿童的服装色彩斑斓,有的缀以银扣,有的缀以银元,还有多种颜色的彩带加以装饰,显得活泼可爱。
牧人穿的靴子也有很多样式。一种是有后跟的长腰皮靴,靴腰子高达膝盖以上,靴里穿毡袜,毡袜口上用十分美观的绒料镶边。一种是低后跟包头靴,这种靴子具有柔软、轻便的特点。还有一种是套鞋,用软皮子制作而成,没有后跟;另外是硬皮制作的跟比较高,是哈萨克女人穿的,以前这种鞋是具有身份、地位的人家的女人穿,叫“开布斯”。旧时,贫苦人买不起靴子,穿的是用生牛皮缝制的一种形状像船的“皮窝子”,哈萨克语叫“恰海”。
总之,哈萨克族人不论男女老少,服饰都有别,着装各异,极富民族特色。
1.2 哈萨克族敬尊猫头鹰的习俗在服饰上的体现
哈萨克族小孩及妇女的帽子不但体现了哈萨克族的服饰文化,而且人们还可以根据帽子上的特殊装饰判断少女是否已经出嫁。因为哈萨克族有个习俗,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猫头鹰羽毛。哈萨克族早就认识到猫头鹰是益鸟,而且猫头鹰在茫茫的夜色中可以凭借敏锐的目光分辨一切。所以,哈萨克人将它们视为勇敢、坚定、一往无前的象征,并可带来吉祥。同时也视猫头鹰的羽毛为珍品,悬挂在毡房的壁挂上,装饰在帽顶上。经过历史的演变,猫头鹰羽毛就成了哈萨克族小孩和少女帽子上的特殊装饰和未婚少女的标志。
1.3 哈萨克游牧民族的帽子
1.3.1 图马克 牧人冬天戴的帽子是一顶长尾扇的四棱尖顶帽,左右有两个耳扇。这种帽子里面大都用水獭皮、狐狸皮以及绵羊羔皮做成,但面子全都是各种颜色的绸子和缎子,顶部又饰以鵰鸮羽毛,十分美观。这种“图马克”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暖和而戴;另一种是为了装饰而戴,“图马克”采用狐狸、貂等珍稀动物四肢的皮子制作,比较轻便。
1.3.2 焦图马克 形似圆锥体的尖顶帽,里面也缝有狐狸皮或黑绵羊羔皮,而面子仍使用各种颜色的绸子和缎子。这种帽子的做工简单、质地柔软,适于各季节戴用。
1.3.3 吃特 到了夏天,一般剃光头,扎三角布制的头巾,称之为“吃特”。“吃特”不限年龄。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带这种“吃特”的人也比较少了。还有的姑娘扎包巾,包巾有三角形和方块形两种。“吃特”角上都镶有花纹图案。姑娘定婚时,要举行扎“吃特”仪式,即男方准备好一条“吃特”,由前去定亲的妇女给姑娘戴在头上。“吃特”上亦缀有猫头鹰羽毛。
1.3.4 库拉帕拉 类似三角形的为男人夏天戴的单帽。有两耳扇,以防止刮风时的灰尘。单帽面子为黑色条绒布料,内层为其他面料,中间加一些比较薄的棉花或者绒毛,比较适宜秋季戴。
1.3.5 标尔克 下沿大、上沿略小、呈圆斗形的帽子,分男式和女式。女式的帽壳较硬,帽顶用金丝线绣着花,并用珍珠彩扣镶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这种帽子,一般用红色、绿色或黑色绒布制作,帽顶上插着猫头鹰羽毛,象征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男式的图案不多,帽顶上一般不插猫头鹰羽毛。
1.3.6 塔禾亚 用绸、布和水獭皮做的圆顶帽子,帽顶上有猫头鹰毛,与帽子相接处有红珠子或玛瑙珠子,中间是空的,羽毛固定在其中。男人戴的比较简单,绣着各种美丽哈萨克传统的图案。
婚后一年换戴花头巾,生了孩子后便同中年妇女一样戴白色包巾,这种头巾比较宽大,分为前后两片,前面的一片叫“开米西克”,从头上一直垂到胸口;后面的一片叫“祁老什”,从后脑勺一直垂到臀部以下。戴上这一包巾,仅露出面颊、眼睛、鼻子和嘴巴,很像沙特妇女的装束。
2 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
哈萨克族的传统饮食以肉食、奶食品为主,米面食品居次,基本上不吃蔬菜,喜茶。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牧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如对粮食、蔬菜、水果和各种副食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
哈萨克牧民善于用奶和肉制作各种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他们不仅吃牛肉、马肉、羊肉、骆驼肉,而且吃的方法也有煮、炒、烤、蒸等多种。其中,普遍的是手抓肉。
每年11月,是哈萨克牧人宰羊食肉、储藏冬季肉的时间。这个过程称作“索古姆”。天气开始变冷,牧草逐渐枯黄,而经过一年精心放牧的羊群,却膘肥体壮、滚瓜溜圆。这时宰的羊肉肥美鲜嫩,非常可口。在储藏冬季肉时,从宰羊、熏制,到烹调、进餐,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和特点。依照习惯,肉按骨骼切成条块,撤上盐挂在毡房周围的绳子上,然后在火塘里燃烧起牛粪火,让烟火熏烤,持续不断,直到羊肉微带黑色。这样熏制的肉不但味美可口,而且能长时间保持新鲜,不腐败变质。
2.1 哈萨克族必不可缺少的饮料
2.1.1 合木孜(马奶酒) 它是哈萨克族人最上等的饮料。每到夏季,牧场上的顶顶毡房里都飘荡着马奶酒的清香。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妇女不仅每天给劳动归来的亲人准备马奶酒,而且经常用上好的马奶酒来招待远方的客人。其制作方法是将新鲜的马奶盛在皮囊中,内加发酵的乳饼做发酵剂,用捣奶杆搅动,使之发酵,酿成半透明、略有酸味的马奶酒。其味甘醇,多饮可以致醉。据说马奶酒对支气管炎、肺结核、气喘等病具有一定的疗效。没有喝过合木孜的人,不知其酒性,很容易喝醉。尤其初次饮用,更不能喝得过猛。即使哈萨克族老牧人,也是边喝边谈,慢慢品尝。哈萨克族牧民能从你喝马奶酒判断你的力量。他们认为不胜酒力的人往往体质较弱。
2.1.2 楚巴提(骆驼奶) 在不少国家它已被视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营养品。在非洲,人们常建议身体虚弱的人饮用骆驼奶,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联合国粮农组织称,除了富含维生素C以外,骆驼奶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铁和维生素B。虽然味道比牛奶偏咸一些,但它已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同时,骆驼奶还为游牧民族提供了一个增加收入的来源。
牛奶由于营养丰富而倍受青睐。但骆驼奶的营养成分绝不亚于牛奶,骆驼奶高钙,饱和脂肪酸低,甚至还具有医疗价值。骆驼奶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减少对胰岛素的需求,对新生儿有益,因为它不含过敏原,骆驼奶也对消化性溃疡病患者有益,对治疗高血压也有帮助。一旦骆驼奶的生产更具规模,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有机会品尝骆驼奶的美味香醇。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大力推动骆驼奶在西方国家的销售,因为骆驼奶是沙漠地区贫困居民的收入来源之一。
2.1.3 奶茶 哈萨克族的生活里还离不开茶。一般喜用砖茶,用水熬得很酽,加盐、奶,称为奶茶,饮时加少许酥油。也常用奶茶冲泡炒熟的黄米。通常,进餐必备茶,饮茶必备食品。在牧区、很重视早茶早饭,白天饮食时间不甚固定。晚餐较丰盛。
哈萨克人不用筷子,主要餐具有木碗、木盘、木盆、木勺,现在多用瓷器、搪瓷器、铝制品,小刀是常备餐具。进餐时,食物摆在餐布上。餐布被称为“达斯塔尔汗”。平时。食物储放在皮袋、木箱里。
2.1.4 酸奶子 酸奶子是哈萨克民族的传统奶制品。他们喜欢喝酸奶,并善于制作各种酸奶。到了夏季,酸奶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既是营养丰富的补品,又是消暑解渴、助消化的良药。酸奶可以说是哈萨克牧区的“拳头产品”,家家户户都“生产”。哈萨克族牧民制作酸奶时,一种是将羊奶烧开后,去奶皮,对入引子,倒入皮制的口袋里发酵,另一种是不取奶皮子,对入引子发酵。前一种味较酸,而后一种味则酸甜,十分可口。讲究的人还在酸奶里放砂糖,吃起来更别具风味。新疆的一些少数民族还喜欢把酸奶放在饭里,倒在汤里食用,让其发挥调味和助消化以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2.2 哈萨克族必不可缺的各类食品
2.2.1 哈萨克族“手抓” 哈萨克牧人煮“手抓”的方法也很独特。肉下锅后,先用强火烧沸,舀出血沫和杂物后,再用温火炖。汉民族煮肉要用花淑、生姜等佐料,而他们只调一把食盐。肉熟出锅后,不调放葱、辣椒、香菜、酱油之类,只浇几勺肉汤化的盐水做调味品。他们认为佐料多了会改变羊肉的正宗味道,难怪他们煮的肉具有独特的鲜美味道。吃“手抓”时,用大盆盛肉,放在餐布或餐桌上,客人们围坐四周,由一人掌刀削肉,众人用手抓食,“手抓”之称由此而来。
2.2.2 马肉 哈萨克人认为马肉是最上等的食品,特别是遇有贵客,一定要宰两岁的马驹子招待。马的肋条肉、肥肠肉、脖颈肉、臀部肉,装进马肠里做成“哈孜”,被认为是马肉中最好的肉,要敬给客人。
若遇到喜庆节日,还将羊尾巴油和羊肝子煮熟后切成片,与酸奶子一起食用。
2.2.3 奶制品 如酥油、奶酪、奶疙瘩、奶皮子、酸奶子、奶豆腐等等。用羊奶制成的酥油,其色洁白,犹如凝霜,富有营养,牧民用羊肚子储藏起来,随时可以取食。奶疙瘩保存时间较长,又便于携带,十分适用于游牧生活。
2.2.4 “金特克”和“那仁” “金特克”是用奶混合幼畜肉,装进肠里蒸熟后食用。“那仁”是将肉切碎,加上洋葱和调料,搅拌蒸熟食用。
2.2.5 米、面食品 哈萨克人用面粉、大米制做许多食品。特别是建国以来,政府给牧民供给了充足的细粮,面食就更加丰富起来,花样也逐渐更新。如馕、包尔萨克、油饼、面条、米饭、抓饭、炒麦、炒米、稀饭等等。此外,还有颇为讲究的面食叫“吉米特”,是将小米粉、红豆腐、酥油和白砂糖合在一起做成,是招待尊贵客人的上等食品。
3 哈萨克族的居住文化
哈萨克族牧民大多是按季节转场放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春、夏、秋3季,哈萨克牧民住的是可以拆卸和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则住在冬季牧场上的霍斯(简易哈萨克毡房)或土房。
毡房是游牧转场时适合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特点是携带方便,易于搭卸。毡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毡房的骨架都是就地取材,上半截用草原上特有的红柳条,柳树枝杆和芨芨草做成圆栅,下半截用笔直的木杆搭成圆锥性骨架,然后上下两部分结合就搭成了毡房的框架。毡房顶部留有天窗,并有一块活动的毡块,可以拉动,用以通风或者是挡风。毡房的大小是根据房墙的多少来定,毡房用六块毡墙,同游牧生活相适应,哈萨克人放牧在夏、春、秋季,住可以拆卸的毡房,即古人所谓的“穹庐”。哈萨克毡房是由栅栏、房杆、顶圈、房毡和门5大部分组成。下方为1.5~1.7 m高的圆柱形,上方为穹形,毡房通体高3 m。立毡房时,先把木栅张开围成圆柱形,固定好后,用房杆撑起顶圈,房杆下端固定在木栅上,安好门框、门,然后把木栅外周围上芨芨草编的墙篱,再在房架外覆盖白色毛毡,用毛绳或毛织的宽带子捆牢。毡房顶圈上覆盖可以启合的毛毡,成为天窗。沿毡房四周挖有排水的沟槽。哈萨克毡房坐西朝东,木门外常挂有毡帘。毡房内正上方靠毡房壁放置衣箱、被褥,进门右侧放置炊具、食物,进门左侧放置马具、猎具,拴幼畜。房中央正对天窗置火,用三角架或圆形铁架置炊具烧茶、做饭。一些家庭则使用铁皮火炉。平时要保存火种,需要时用嘴吹燃。燃火多用木柴,也用干牛粪。毡房内的地上铺毡子或皮子,供人起坐。传统上没有桌凳,人们席地而坐。男子盘腿,女子屈一支腿跪坐。毡房正对门的地方为上座。客人进房须沿左首方向按尊卑长幼顺序入座,家庭成员在右侧。因为春秋搬迁频繁,所以一般住简易毡房,为圆锥形,称之为“阔斯”。这种毡房至少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其围墙是用横竖交错、相连的木杆栅栏构成。栅栏分为两种,一种是宽眼栅栏,其特点是携带方便。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另一种是窄眼栅栏,也称“网眼”,虽然携带笨重,却经得起风吹雨打。棚栏分作若干片,可以自由拆合。毡房的上端需要用下部弯曲、上部笔直、光滑圆润的木条做撑杆,形成一个弧状,撑杆的顶端插入圈顶眼内。圆形圈顶既是弧形毡房的屋顶,又是窗户。栅栏围墙边上再围上一圈用五颜六色毛线编织成的芨芨草帘。栅栏围墙架和撑杆上又用各种颜色的毛线编成扁而宽的栅栏绳绑扎在一起,立成房架。
在房架的围墙上围上毛毡,盖上房顶,再用毛绳在外面拦腰扎紧,而捆在墙栏头上的毛带子是用黑、红、蓝、黄、绿等色毛线编织而成,宽25~40 cm,名叫“巴什库尔”,它既能保护房墙和房杆不受伤损,又能使毡房更显美观。围毡、篷毡和顶毡全用各种绳索连接固定在一起,十分牢实。过去牧民们住的毡房多是用4个或6个栅栏片拼凑起来,而封建巴依和官僚贵族所住的毡房,是用8~10个栅栏片组成,故牧民们称“白色的宫殿”。毡房的门上雕有很多花纹、图案。双扇门板门,哈萨克族人称作“斯克尔来乌克”。外面挂有用芨芨草编织的,并且有一层花毡装饰的门帘,很有特色。中间是火炉子,右上方是床铺,靠床铺的墙上挂着镶有各种花卉及飞禽走兽图案的挂毡,床的前沿两头又垂挂着床幔,毡房正上方中间紧挨着栅栏墙放有垫桌,桌上搁放箱子、被褥等物件。
毡房外表看很普通,但内部却布置的大方、合理、井井有条。毡房门朝东开,毡房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待客。进门左上方是儿子和儿媳妇的床位,床前挂有缎幔;正中上方摆被褥、衣、箱等物;右上方是主人的床位,一般不允许晚辈在上面坐卧;正中衣物箱子前铺有华丽的毡子和地毯,是客人坐的席位,右下方摆有食品和饮具;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和猎具;正中央的天窗下放铁皮炉,陈列有序。毡房中间留有很大的空隙,一般来十几个客人也不显得拥挤,客人食宿于毡房,尽可享受哈萨克族的种种传统习俗。有时,在毡房里还举行赛歌会、阿依特斯或舞会。
走进哈萨克毡房,你会领略到游牧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精美的壁挂,醇香的奶茶,主人憨厚实在的笑容,冬不拉轻盈的弹唱,哈萨克少女鹰羽头饰和银制胸饰,快速吸收先进文化的能力,使人们感受到改革开放在草原牧区吹来的春风和人们向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构建精神文明的前进步伐。
哈萨克族的居所虽然简陋,但是不论是居住的毡房还是土木建筑的住房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尽可能将漂亮的地毯、花毡、壁毯或者壁挂陈设出来。哈萨克人家的经济条件如何,从房子里面的陈设就可以看出。
4 哈萨克民族的婚俗
哈萨克族限制同一部落的男女结亲,如果男女通婚,必须无血缘关系,双方血统关系必须超过7辈,以避免下一代血缘的近亲性。这种习惯一直沿用到现在。
4.1 提亲(看家底)
提亲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靠父母或长辈包办,事前互不了解对方,完全尊从长辈的意愿;第二种是男子看上了某一个姑娘,请嫂子或其他亲戚朋友转告自己的父母,然后由父母请人前往女方家说亲;第三种是双方在社交场合接触认识,互相了解,从而产生了感情;再通过双方亲近的人转告父母,请父母前去说亲。
4.2 订婚
订婚仪式是婚礼的重要仪式之一,在女方家举行。这一天,男方的父母及近亲带上一匹马和其他一些礼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邀请亲戚朋友和邻居参加,女方家接受了男方父母送来的马和衣料等物品,就表示定了亲。
4.3 “吉尔提斯”仪式
所谓“吉尔提斯”就是在女方家展示男方家送给女方的各种结婚礼品的仪式。举行仪式的那一天,男方请来亲朋邻里聚集一堂,把给女方准备的所有彩礼全部挂起来展出,供来客观赏、评论,看彩礼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达到要求。亲朋邻里也会带来礼品以补充主人所备不足。依照哈萨克人的传统习惯,大家都会尽力而为,真诚相助。
4.4 送彩礼
也可称登门仪式。“吉尔提斯”仪式之后,男方家即通知女方家将送来彩礼,让女方家准备迎接。
4.5 出嫁
在男女双方家议定的牲畜全部交纳给女方家之后举行出嫁仪式,时间多在秋天,十分隆重。在举行出嫁仪式期间,要进行赛马、叼羊、姑娘追、阿依特斯等活动,热闹两三天。
4.6 迎亲
新郎将新娘迎至离家一箭之地,便率先策马奔驰到家报信。而送新娘的一行人,早早下马等候新郎家来人迎接。新郎家闻讯后,事先选好的人便去迎接新娘,将新娘扶下马,几位年轻的妇女搀扶着新娘来到婆家的毡房前,新郎的诸亲属及邻里一齐出来迎接。
4.7 婚礼
婚礼开始时,将新娘领进公婆的毡房,举行“揭面纱”仪式。“揭面纱”仪式由一位青年男子主持,主持人手拿系有各种彩色布条的嫩树枝或小木棍,在新娘面前唱“揭面纱”歌。“揭面纱”歌有固定的曲调,其内容为:欢迎新娘的到来;夸赞新娘的美貌;告诫新娘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祝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等。晚上,新郎家要举行晚会,盛情款待宾客。人们弹起冬不拉,一边为新人祝福,一边歌唱新生活,歌儿一直唱到第二天拂晓。
5 哈萨克族儿童成长习俗
5.1 齐勒大罕礼
在哈萨克族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有孩子的家像“巴扎”(集市),没有孩子的家像“麻扎”(坟墓)。谁家生了孩子不光是一家的喜事,而且是整个阿吾勒的喜事。因此,要宰“哈勒加”羊(为产妇宰的羊)。接生时小孩脐带要由有威望的妇女来割,以表吉祥。夜晚,青年男女们欢聚在一起,唱歌、弹冬不拉。齐唱《齐勒大罕库再头》即《出生歌》,内容有:孩子降临在温暖的毡房/草原的鲜花为你怒放/愿你成为勇敢的骑手/阿吾勒中有名的摔跤手。
5.2 别斯科哲尔(摇篮礼)
哈萨克的礼仪既有浓郁的草原生活特点又有伊斯兰教特色。哈萨克族的人生礼仪极富有游牧文化特色。他们十分重视新生命的诞生。婴儿出世后往往举行三天庆祝活动,视为摇篮礼。作为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婴儿降生后都要放入摇篮床里抚养长大,这是因为:一是在游牧生活过程中,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晚上,放入摇篮床里的婴儿既通风又不怕挤压,而且又安全又暖和,不会出现冻伤等现象;二是放入摇篮床里的婴儿很卫生。把婴儿放入摇篮床后,婴儿的大小便随着摇篮床上设置好的特殊洞流入婴儿“便器”里,把“便器”取出来,倒掉大小便即可,不用频繁更换尿布;三是携带方便。由于哈萨克族过着长期的游牧生活,一旦在搬家、转场时遇到恶劣天气,把婴儿放入摇篮床里骑马或骑骆驼时随身携带很方便。
哈萨克族的婴儿是在摇篮里长大的,所以哈萨克人在婴儿出生7~10天后要举行将婴儿放入摇篮的仪式。届时,主人家宰一只羊,邀亲友、邻居家的妇女参加,同一天还举行命名仪式。来参加这两个仪式的妇女每人都要将一件自己亲手制作的衣服送给婴儿,还要给孩子起一两个名字供主人选择,或者由毛拉给孩子命名。主人热情招待来宾,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向孩子祝福。
哈萨克族对儿童的成长很重视,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有很多传统习俗。婴儿降生后,要为刚降生的婴儿和产妇举行庆礼,家庭中的长辈要陪伴着产妇和婴儿守夜,娱乐到通宵达旦。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均在婴儿生下的第一个晚上前来庆贺,馈赠“裣什乌”(礼物)。
5.3 命名习俗
哈萨克人命名的传统形式、发展及其特点,与社会不同阶段的原始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有着直接联系。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阿拉伯文字和文化对哈萨克地区产生了有力的影响。因此,哈萨克人中形成了请毛拉、长老给新生儿命名的习惯。哈萨克人的姓氏就是父亲的名字的全称,姓名的全称由本名和父名组成。在日常生活交往时,有时为了区别同名者,或在写信、写作时把本名与父名齐称,一般只单称本名。
哈萨克人命名的方式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命名时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与自然现象、畜牧业、动植物、山水、地名、品德、性格等等有关的词都可以作为人名。孩子出生七天后,给孩子取名并举行摇篮床仪式,这时主人请本部落中有学问的、德高望重、年龄较大的老人为孩子命名,寓意孩子健康、长寿。哈萨克族男子的命名,常在名后缀加“汗”(君主)、“巴依”(富有)、“巴特尔”(英雄)等的比较多,是男孩的象征。对女孩子起名,后缀加“古丽”(花儿)、“努尔”(光)等,是女孩的象征。哈萨克族妇女通常选用花卉、宝石、金银、彩虹、禽鸟、明星、月亮等以及《古兰经)上女圣人的名字来命名。对40岁以上的妇女,一般不能直呼其名,要叫一声“碧霞”,意思是“夫人”。如不相识,称“琴格”,意思是“嫂子”。
小孩命名有多种命名方式,通常婴儿降生一周后要给婴儿取名。取名方式丰富多彩。一是请本部落中有学问的、德高望重的、年龄较大的老人为孩子命名,寓意孩子健康、长寿。二是由爷爷来取名,根据婴儿的性别、出生时间、周围相关的自然环境等,取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这样别人听到这个名字就能想象到是什么年代、哪个季节出生的了。
5.4 40天礼
婴儿出生40天以后,举行40天礼。这种祝贺仪式大多是邀请附近的妇女们参加,凡被邀请的妇女都必须给婴儿赠送衣服、纽扣、串珠、帽子等等礼物。在庆祝仪式上,请毛拉或年长的男性给婴儿起名字。最后由一位年长的妇女将婴儿放在摇篮床内,参加庆贺的人则祝福婴儿“长命百岁”和主人全家幸福,并留在主人家吃饭。
5.5 恰式阿鲁(剪发礼)
婴儿降生后把胎发要剃干净,然后给婴儿留头发,长到2~3岁时,要给孩子举行第一次剪发礼。这一天,父母要给孩子穿上新衣、设宴请客。当客人吃饱喝足后,就由本地的老年人、亲戚朋友轮换着给孩子剪发,并祝愿孩子健康活泼、长大要成为有用之才。
5.6 笋跌特(男孩割礼)
根据伊斯兰教教规,男孩在3岁、5岁或7岁时把男孩的生殖器包皮要切除,以此表明孩子成为一名真正的伊斯兰教,为此而举行的仪式为笋跌特。哈萨克族的笋跌特仪式的规模仅次于婚礼,在进行笋跌特前,男孩的父母要给他准备新衣服、新被褥、新枕头等。在举行笋跌特仪式的前一天,受笋跌特的孩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在村里同龄小孩的陪同下,骑着马走亲串友,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并通知他们参加笋跌特仪式。亲朋好友要送衣服、衣料、腰巾等礼物给男孩,并给骑来的马头上悬挂各色布条,等孩子转一天回来,男孩子骑的马上挂满了各种颜色的布条。非常隆重。亲属们还为其送鵰鸮羽毛、小羊、牛犊、马驹等。这种习俗保留至今。
5.7 骑马礼仪
男孩子5~7岁时举行一次骑马仪式,这天小孩头戴插有鹰羽的帽子,骑上备有特制“乙”型小马鞍的马前去拜见亲友,亲友们除给小孩赠送奶疙瘩、包尔沙克等食品外,还要赠送马肚带、马镫和马鞍等礼物,至此,小孩便有了自己的马鞍具。
5.8 狩猎礼
哈萨克族十分重视孩子第一次打回猎物。他们认为这是孩子人生中一件了不起的事。因为猎人是受人尊敬的,能打来猎物,就意味着孩子长大了,所以,父母亲就特别高兴。按照哈萨克族的习惯,猎物是不能独占的。打猎归来时,一定要给附近人家赠送。尤其是小孩子打回的猎物,每经过一个毡房都要赠一些。同时,还要宰羊煮肉,宴请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的人,个个都会祝福小孩有出息,鼓励孩子树立远大志向。
哈萨克族人为小孩子立的礼俗很多。如第一次剃头,也聚会祝贺等等,一时很难叙完。建国后随着生活的改善,觉悟的提高,一些邪礼陋俗逐渐被人们拋弃,很多礼俗又有了新的内容。
6 哈萨克族的丧葬文化
哈萨克族按伊斯兰教的规定举行葬礼。葬礼分为速葬、简葬和土葬。哈萨克族的习俗中尸体一般不能当天下葬,要“家里”过一夜后下葬。穆斯林为死者举行葬礼,是为死者送行,向他的遗体表示尊敬,也是面对死亡的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根据伊斯兰的法制规定,安葬有四件大事。
6.1 用水净身
给亡人净身最好是亲近的人或同辈或朋友,辈数小的不参与此事。一般男性洗男子,女性洗女子,但是配偶或子女可以不受限制。如果亲近的人不知怎样洗死人,可以请人代理,洗尸者必须是敬畏真主的虔诚穆斯林,人品可靠,受人尊敬。
6.2 穿上包裹尸体的白纱布(克凡)
洗净身体之后,用白布裹尸体,有传统规定的方式,男性用布三块,女性用布五片,按照穆斯林丧葬的要求,裹好整个身体。
6.3 加纳扎(站礼)
死者的站礼,可以在清真寺中举行,也可以在其他地方举行,如家中或空旷的地方。站礼时,死者身上有遮盖,安放在前,众人面向麦加,仪式由一人领导祈祷。参加站礼仪式的人,类同于礼拜,但只站立而无鞠躬和跪叩。站礼仪式之后,尸体应当立即运往墓地安葬。
6.4 入土为安
哈萨克族在公墓安葬死者。墓坑根据死者的身体尺寸来挖,事先从安葬死者头部的位置取一锹土放一边,墓坑要深1.5~2 m,然后在西侧挖侧穴,高60~80 cm;深约60 cm,先由家属(男性)或老者进入墓坑稍加整理完毕后,然后,由三位近亲或朋友进入墓坑接尸体开始安葬。这一过程中用毯或布遮挡阳光,不让尸体见阳光。尸体安葬到侧穴时死者面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死者头部一律朝西北方向,这时由弟兄、儿子和亲戚们用最初挖好的土在遗体边轻撒,然后用木板、砖头或石头将其侧穴封好。其他送葬的人(送葬时,女性不参与)开始用铁锹把坑里挖出来的所有土填满,多余的土按照墓穴的形状堆在上面即可。这时送葬的人开始填土,毛拉们开始念经,按程序最后念完时,大家全部离开。
送葬的人,要保持沉默,送葬过程是每个人为亡者祈祷和表达敬意、沉思死亡意义的时刻。克制感情,切忌嚎啕大哭。由毛拉主持念经,完毕后向参加加纳扎者发问:“死者是好人吗?”参加者异口同声道:“好人!”然后将死者遗体送到事先挖好的墓坑前。无论死者是高干富贵人家,还是贫民百姓都要遵循上述规定。把亡人的尸架抬到墓穴附近,轻轻把死者的身体托起,放入墓穴中,面朝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方向倾斜,头部一律向西北方向。与此同时,诵读祈祷经文。每个参加送葬的人,都从土地上拾起一小块土,投入墓穴中,口诵同样经文。墓中禁止放置任何纪念物或陪葬品。葬礼的全过程,都许可在尸体周围用美香,如熏香、香料或香水。
在亲人离别后的定期阶段,可以举行悼念仪式,例如从坟地回来的当天夜晚、第一个“七日”、“四十日”和第一个年头,但不是伊斯兰法定的必须礼仪,一年之后,纪念可以逐渐减少,如每五年举行一次家庭纪念活动,邀集亲友聚会,准备一些简单的饮食招待。参加必须自愿,禁止强迫,更不许可借此摊派收集赞助费。讲排场和大设宴席是错误的行为,不能借机会大吃大喝,甚至饮酒作乐。
参考文献:
\[1\] 阿利·阿布塔里普,汪玺,张德罡,等.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哈萨克族的形成、分布及宗教信仰(Ⅰ)\[J\].草原与草坪,2012,32(4):80-85.
\[2\] 阿利·阿布塔里普,汪玺,张德罡,等.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哈萨克族的游牧生产(Ⅱ)\[J\].草原与草坪,2012,32(5):90-97.
\[3\] 阿利·阿布塔里普,汪玺,张德罡,等.哈萨克族的草原游牧文化——哈萨克族的文化艺术、人文礼仪及禁忌习俗(Ⅲ)\[J\].草原与草坪,2012,32(6):74-81.
\[4\] 白贤.甘肃省哈萨克族文化形态与古籍文存\[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