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骨龄评估方法的比较性研究
2013-04-14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湖北荆州434000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湖北 荆州434000)
罗 伟,云 鹏(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湖北 荆州434000)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及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健康及生长发育情况受到家长的极大关注。骨龄对于评价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疾病诊断、临床治疗的监测都有重要的意义。骨龄是一种生物学年龄,身体的每一个骨骼在进行骨化时,均按一定的顺序及骨化部位有规律的变化,对各实际年龄组,将此规律性变化标准化,用标准化的骨变化估计被检者的实际年龄骨变化即为骨龄评估。由于目前骨龄评估尚无统一标准,所以不同骨龄评估方法评测出的骨龄往往存在明显差异。超声骨龄测试是近年来新出现的骨龄评估技术,现将其与传统X线骨龄读片相比较,旨在探讨临床更优的骨龄评估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日于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生长发育异常儿童106例,年龄3~13岁,其中男47例,女59例。按性别和年龄段划分的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分布 例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在同1d内用X线骨龄片、超声2种方法同时评估骨龄。超声骨龄测试采用以色列阳光医疗有限公司的超声骨龄测试仪(Sunlight BonAge TM),嘱患儿将左手平放在测试槽中,手掌向下,中指与前臂在同一水平面,标定尺骨茎突最高点后由超声探头进行测试,由系统自动测定骨龄。X线骨龄读片法首先拍摄患儿左手及腕的数字X线片,由1名小儿内分泌专家采用TW3法人工判读骨龄。每名患儿均进行2次骨龄评估,其中骨龄片采用盲法随机重复读片,超声法由同一医师完成(2次检测时间间隔在1h以内)。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检验数据正态分布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非正态分布的指标取自然对数后进行统计,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X线骨龄读片与超声骨龄测试的可靠性
X线骨龄读片的不确定度为0.46岁,超声骨龄测试的不确定度为0.12岁,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次X线骨龄读片均值与两次超声骨龄测试均值的比较
2种骨龄评估方法所得骨龄结果总体及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但从年龄分层方面看,年龄越小,2种骨龄评估方法所得结果差异越大(见表3),其中3~6岁组X线骨龄读片均值与超声骨龄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性别X线骨龄均值与超声骨龄均值的比较
表3 不同年龄X线骨龄均值与超声骨龄均值的比较
3 讨 论
传统骨龄评估方法包括G-P图谱法、TW2/TW3法、CHN法、计数法等。上述骨龄评估方法均有评估过程复杂、费时、人为误差较大等缺点,难以在基层医院推广。近来出现了通过超声或骨密度评估骨龄等新的骨龄评估方法及仪器,均可自动评估骨龄。超声骨龄测试的理论依据是根据手腕软骨骨化过程的结构变化,通过测量透过腕关节的超声波速度来计算骨龄,所得骨龄与G-P图谱法所得结果高度相关[2]。国内蔡广等比较了超声骨龄测试与X线骨龄读片(CHN法)两种骨龄评估方法,发现2种方法判读的骨龄结果高度相关[3]。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超声骨龄与人工X线骨龄读片所得骨龄结果总体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从年龄分层方面分析显示患儿年龄越小,2种骨龄评估方法所得结果差异越大(超声骨龄均值大于X线骨龄均值),其中3~6岁组X线骨龄读片均值与超声骨龄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与人类学发展特点以及所采用判读标准的不同有关:以色列阳光医疗有限公司的超声骨龄测试仪是以G-P图谱法为参照,其数据库为以色列正常人群,若能对该超声骨龄测试仪参照中国人群的特点进行必要的数据库更新,应该可以更好的在国内推广、应用。
本研究同时显示超声骨龄的可靠性显著高于人工X线骨龄读片(P<0.05),减少了传统人工骨龄读片的人为误差。X线骨龄读片的准确性依赖于经过长期培训、高水平的报告医师,且报告速度受限,而超声骨龄只需医师经过简单培训,更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反复X线照射对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超声骨龄测试无任何辐射,因此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超声骨龄测试克服了传统人工骨龄读片的人为误差,提高了骨龄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提高了骨龄评估速度,同时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1]任春华 .测试实验室测试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与应用 [J].检验检疫科学,2000(6):82-85.
[2]孔倩倩,田军 .儿童青少年骨龄评估的现状与展望 [J].医学影像学杂,2011,21(6):921-924.
[3]蔡广,沈勋章,余卫东,等 .超声骨龄和中国人骨发育判读标准的骨龄判读对比分析 [J].体育科研,2006,27(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