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区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合理性分析
2013-04-14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北 荆州434000)
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H+/K+ATP酶抑制剂,由于其作用机制独特、特异性高、疗效好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等各种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质子泵抑制剂的用量逐年增加[1],随着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合理用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有资料显示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用药主要为用药指征不合理,达76.3%,91.4%的病例以预防性用药为主[2]。我院为综合性三甲医院,各病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频率也很高,本次调查以外科住院患者为主,对外科住院患者使用PPIs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查2012年6月至12月所有外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病历900份,其中普外科150份,肝胆外科150份,血管外科120份,神经外科120份,骨一科120份,骨二科120份,泌尿外科120份。根据病历逐项填写调查表,项目包括用药指征、药品选择、用法用量及联合用药等。
1.2 评价标准
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PPIs适应证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高危人群应激性溃疡的预防[3];口服疗法不适用时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溃疡的预防[4]。用法用量及疗程均以药品说明书和第17版 《新编药物学》为标准。
2 结 果
2.1 PPIs应用情况
900份病历中,泮托拉唑使用比例最高,有764例,占84.89%;其次是兰索拉唑102例,占11.33%;奥美拉唑34例,占0.38%。不合理用药病历712例,占79.11%,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疗程过长等。具体情况见表1。
2.2 PPIs用药指征
其中预防性使用PPIs的有847例,占94.11%(847/900)。预防性用药主要包括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化疗止吐、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激素类药物相关性溃疡等。其中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病例789例,占预防用药的93.15%(789/847)。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包括严重创伤休克或持续低血压、严重全身感染、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或衰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h、重度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脏器移植、长期使用大剂量免疫抑制剂与胃肠道外营养、胃肠外科复杂的大型手术、各种胰腺外科手术、各种肝切除术等[3]。900例病历中,无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用药的病例628例,占预防用药的79.59%(628/789),存在着过度预防的现象。
表1 PPIs使用不合理分类
2.3 PPIs用药时间
900份病历中,PPIs用药时间为3~28d,平均用药天数为(7.14±5.23)d,其中21.22%(191/900)的病例使用天数超过6d。
3 讨 论
3.1 不同PPIs的使用情况分析
几种质子泵抑制剂以泮托拉唑使用比例最高,占84.89%,这与泮托拉唑的生物利用度高,靶向性好,药物间相互作用少有关[5]。奥美拉唑因给药时间对药效有较大影响,生物利用度不高,不良反应相对较高等[6]不利因素影响了其注射剂在临床上的使用。兰索拉唑起效时间慢,需要几天后才能达到最大抑酸效果,因此临床使用率也较低。
3.2 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
本调查显示,无指征用药情况较为突出,与相关文献资料相符[2,7]。比如骨科的骨折手术、泌尿外科的前列腺手术、普外科的甲状腺手术等都有使用PPIs的病例,这类手术患者本无需使用PPIs。调查还发现预防性使用PPIs的病例较高,占94.11%,其中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病例最多。应激性溃疡是指患者在受到严重创伤、重症疾病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是各种临床危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现在,预防应激性溃疡已经成为使用PPIs最主要的目的,尤其是手术后病人的应用。但是,大部分预防用药的指征并不符合用药标准,无应激性溃疡危险因素用药的病例占预防用药的79.59%,有过度应用的现象。
疗程过长也是PPIs使用不合理的地方,900份病例中21.22%的患者使用天数超过6d,最长使用天数为28d。应激性溃疡大多发生在病情发生后的3~5d,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停药指征,美国医师多以患者可耐受肠道营养,临床症状开始好转为指征[8]。长期应用PPIs可能影响酸相关物质如维生素C和钙离子的吸收,增加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胃内环境改变还可能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以及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可能影响氯吡格雷等药物的代谢,导致药物效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9]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风险。
不合理用药还表现在用法用量不合理上。本次调查的病例全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在预防应激性溃疡时应首选口服制剂,口服疗法不适用时才选择静脉给药。调查中还发现溶媒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如转化糖电解质与泮托拉唑配伍,PPIs在酸性环境中不稳定,说明书中是应与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配伍使用,与转化糖电解质配伍可能发生浑浊。调查中发现有PPIs与阿奇霉素联用的情况,PPIs在体内主要经CYP2C19和CYP3A4代谢,阿奇霉素为CYP3A4抑制药,能延缓PPIs的代谢从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10],因此PPIs不能与阿奇霉素联合使用。
总之,本分析结果表明,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等多种因素有关。建议临床医生一定要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减少静脉注射剂的应用,特别是对老年患者要强调个体化用药,以有效降低ADR的发生,减轻ADR危害。
[1]张卫同,谢婷婷,周晓兵 .我院4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中国药业,2009,18(6):50-51.
[2]唐雪生,刘芳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29例分析 [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1):49-51.
[3]王立军,周学琴 .我院4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中国药房,2007,18(2):137-138.
[4]胡婉素,刘帆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97例分析 [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3):334-335.
[5]阎爱荣,彭芳辰.10种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分析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9):76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