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上处处牛意浓

2013-04-14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3年19期
关键词:草食康乐牛羊

文│院萍

康乐张开坚实的臂膀,迎接四海嘉宾;黄河敞开博大的胸怀,歌唱幸福吉祥。8月22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广场彩旗飘飘,鲜花朵朵,处处荡漾着欢乐的激情,处处汇集着跃动的热量。人们从城内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聚集在康乐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一场视觉盛宴的启幕。

10点30分许,在喧天的鼓乐和观众的欢呼声中,欢乐祥和的全国肉牛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康乐首届牛业发展大会拉开了序幕。

来自县内的表演艺术家、社区艺术团、学生等专业和非专业演职人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惊艳绝伦的视听盛宴,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欢呼,充分展示出了康乐人的幸福,康乐肉牛产业的激情与活力。

开幕式演出融合了歌舞、演唱、锣鼓等艺术表演形式,既富传统魅力,又极具时代感。尤其是今年的牛王“康康”、牛后“乐乐”的出场,更是让人们欢呼不已。嘹亮的歌声仿佛把人们带到了康乐的美丽山川,让人徜徉其间,流连忘返;热力的舞蹈舞出了康乐人民的豪迈、奔放,充分表达了康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还有对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暨秸秆养畜现场会代表的欢迎。

一、眼光与气魄

“当前牛羊肉供求关系趋紧,价格持续上涨,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各地应下大力气推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确保牛羊肉基本自给。”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第二天召开的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暨秸秆养畜现场会上指出。

近年来,我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快速发展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2012年,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9.7%;草原生态和畜牧业协调发展。2012年,全国8个牧区省份牛羊肉产量415.4万吨,同比增长3.2%;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3.8%,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

“然而,当前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与建设现代畜牧业的要求相比,仍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畜种间发展不平衡,硬件与软件不同步,生产与生态不协调,生产与市场不对接。”于康震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要围绕主导畜种,突出肉牛肉羊,强化关键技术研发推广,注重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同步协调发展。

于康震的话,给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甘肃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早在2003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提出要将草食畜牧业培育成战略性主导产业。2008年以来,甘肃立足全省“三农”实际,坚持把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加快秸秆转化利用和建设牛羊产业大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机统一起来,凝神聚力实施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强势突破牛羊产业大县建设,牛羊产业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增长源。

甘肃人的眼光、气魄不能不令人佩服。

如今,甘肃草食畜牧业战略性主导产业地位基本确立。同时,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水平逐步提升。草食畜牧业走上了从牧区资源约束型向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路子。

二、愿望与氛围

甘肃作为经济欠发达省区,农牧民收入渠道相对单一,收入水平较低,但草畜资源丰富,为发展草食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科技支撑、价格拉动、效益驱动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全省畜牧业呈现出生产规模持续扩张、发展方式有效转变、产出水平大幅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牛羊及其产品总体保持了量增价升,“牛过万、羊上千”的价格态势直接拉动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省农牧民人均养殖牛羊现金收入超过500元,并为200多万农牧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以康乐县为例,近年来,康乐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加快富民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以肉牛为龙头的草食畜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全力实施“畜牧强县”战略和“金牛富民”工程,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走“强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路子,探索出“政府引导、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科技支撑、市场运作”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康乐模式”,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肉牛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甘肃中南部肉牛繁殖、育肥、加工营销中心。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全国肉牛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康乐首届牛业发展大会致辞中,对甘肃省在畜牧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甘肃省在扶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规模养殖等关键环节,形成了肉牛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良好格局,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琳琅满目的牛肉产品

三、波折与跨越

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它的明艳,但是成功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甘肃牛羊产业也是如此。

在发展草食畜牧业方面,甘肃坚持以牛羊产业大县建设为抓手,以利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扶持牛羊产业为契机,突出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突出政策推动效应,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今年省级财政整合畜牧业发展资金4.6亿元,其中省级2.4亿元,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2亿元,用于以牛羊产业大县为重点的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规模养殖、饲草料开发利用、基础母牛保护、农户贷款贴息、科技培训等关键环节的扶持。

二是突出融资模式创新,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实施以来,在省级专项资金撬动下,牛羊产业大县按照政府引导、大户牵头、银行支持、农户参与等方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全省每年投入资金超过20亿元。同时探索出了利用金融资本建设牛羊产业的四种发展模式

◎2013年的康乐牛王“康康”(左)与“牛后”乐乐(右)

三是突出规模养殖发展,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现状、资源情况、经济条件,始终坚持从适度规模养殖户、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合作社)、现代化养殖企业(场)三个层次上分类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先后制定印发了养殖小区养殖场管理规范,明确了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养殖场建设标准和具体要求。

四是突出繁育体系建设,加大良种推广步伐。通过实施国家畜禽良种工程、畜牧“菜篮子”补贴等项目,牛羊良种繁育体系得到进一步配套完善。

四、文化与产业

甘肃草食畜牧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除了产业方面的原因外,记者感到,文化产业的推动也是不可磨灭的因素。如牛,甘肃“以牛文化促牛产业”,因为牛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它记录了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将伴随甘肃开启美好的未来。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甘肃牛产业需要牛文化建设。他们不惜花大力气,造大声势,让牛文化走进城乡每一个家庭。比如在开幕式上的“牛王”、“牛后”表演,人们眼中露出的对牛喜爱之意,处处可触牛的浓情;在繁华城市的高墙内,还可以在牛博物馆回忆起儿时放牛骑牛的温馨情景。

牛作为一种文化,已渗透进了甘肃人的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少甘肃人都在学习牛的憨厚倔强、奋力向前、无私奉献精神,并用这种牛的精神来激励自己的工作,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振兴牛羊产业。在他们的身边,常常伴随着不同形式的牛的作品,有绘画,有书法,有雕刻,他们在牛文化欣赏中享受,在享受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奋发自己的斗志,鞭策自己的行动。甘肃的牛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也是离不开那些具有“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品格的人们的贡献;明天牛产业的更大发展,需要更多的“老黄牛、孺子牛、拓荒牛”。

五、兴旺与繁荣

开幕式结束后,记者走在大街上,被高楼、灯光、如云的人潮所陶醉时,却一直忘不了广场上的金牛奋蹄塑像。

那塑像让我倾倒:牛背坚挺地拱起,牛尾钢鞭似地压下,低着头,曲着前腿,挺着尖尖翘起的双角,正奋起全身的伟力,像从荒原中拉起一座庞大、磐石般的树桩。每一根绷紧的筋络,每一块膨胀的肌肉,每一节铮铮的铁骨,仿佛都在呼啸,都在呐喊,都在奔突。我还看到了,在它的身后,在它的四周,似乎大地正在悸动,正在震颤,正在裂变。一抹冉冉升起的霞光落在牛背上,好像有无数颗金色的汗珠在闪耀,在滚动,在蒸腾,在迸发。蓦地,一种力的爆炸,一种美的升华,一种威勇和睿智的闪灼,盘踞了我的心空和脑海。

牛,和我们是最亲近的动物。它忠厚朴实,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索取极少,付出极多。这些品格,构成牛的精神——奉献。于是,我眼前跃动着数以万计的甘肃畜牧人,他们踏着改革开放的旋律,迎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夜以继日地描绘强省富民的辉煌,抖擞着开拓进取的潇洒与豪情,靠的就是这种牛的精神和牛劲。他们也是“拓荒牛”,而且比“拓荒牛”更壮硕,更伟岸,更蓬蓬勃勃。因为,拓荒牛奋力拔起的只是老树桩,而他们独领风骚的是改造贫困、闭塞和落后,是以自己的热血春秋去改写一页发了黄的历史。

试想,有了牛的品格,并甘心俯首为牛,什么样的困难不能战胜?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样的奇迹不能创造!

如此,何愁没有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繁荣景象?

金牛奋蹄,对甘肃的草食畜牧业来说,是一种动态的描绘,更是永远的好兆头。

猜你喜欢

草食康乐牛羊
牛羊各几头
康乐年华15周年 感恩有您一路同行
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对财务弹性政策选择的影响
“旅月”归来出苗 牛羊有望吃上“太空草”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康乐桥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基于岗位需求的邮轮康乐课程开发与设计
草原的牛羊
偏偏爱上草食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