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述要
2013-04-13刘华初
刘华初,汤 涛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571158)
“第五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论坛”于2012年11月16日—18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海南师范大学、琼州学院共同主办,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汪世锦和余斌教授、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北平、副校长林强和杜明娥、琼州学院党委书记韦勇、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明初教授和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高校科研院所的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程教授为本届论坛作了关于“党的十六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主题报告,希望我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通过研读中央文件,掌握新的理论,实现社会政治实践与理论学术界的结合,理论创新,从而建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发展和学术话语体系建构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一个紧要的时代任务,是我们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我们走向世界理论前沿的一个良机。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就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的相关问题,在如下几个方面设立分会场,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一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与社会科学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与主题。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概念、内涵和主要论题的认知和澄清是一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是建构我国学术话语体系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必要功课。淮北师范大学郝文清教授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的起源考查表明,它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同各种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宗派主义斗争的语境下而产生的。起初,“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贬义的宗派性名称,因此马克思说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影响的扩大,恩格斯就慢慢接受了用“马克思主义”指称马克思和他共同创立的理论。后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更成为一个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真心向往的革命理论。首都师范大学王学荣认为,马克思主义包含“革命”和“建设”两个主题;而在我国,以主题为依据又可分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和现代马克思主义,前者是一个革命话语体系,同时也蕴含着一套建设话语,具体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后者是一个建设话语体系,具体来说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三明学院钟卫华对国内外学者给出的马克思主义定义进行了评述,他认同程恩富教授从四个方面来定义马克思主义的做法,认为这既强调了这一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主体,又点明了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既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价值体系。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与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余斌教授认为,李长春同志于2012年6月2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仅提出了课题,而且给出了解决课题的方法,即学习借鉴以往人类文明成果中是如何打造学术话语体系的。余教授认为,在对待旧的学术话语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采用的办法有舍弃、更正和沿用,但沿用与创新共存,这值得我们在对待当前的一些热点话语时借鉴。中国社科院叶红云认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之争不仅是概念之争,也是利益之争、政治之争、文化之争和历史之争。马克思主义要赢得人民,必须同人民保持血肉般的紧密联系。人民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和旨趣,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选择。人民根据实践、自身社会存在条件及其变革、党和政府对重大事件的处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等多重视角看待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所以,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立足于我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破除马克思主义的神秘性和特效性,为中国发展贡献思想智慧,为人民提供此岸世界的真理,服务于人民的现实幸福。北方工业大学何海兵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自身的话语权、解释权、评价权,才能避免马克思主义的“边缘化”、“妖魔化”、“教条化”,在这个思潮涌动、价值分化的时代赢得市场,提升认知度和影响力。
关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朱继东就我们如何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他坚持马克思主义与解放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提出警惕并尽快纠正六种错误倾向:空洞说教的所谓“永远正确”倾向、脱离实践的所谓“正统学术”倾向、自我封闭的所谓“做好自己”倾向、缺乏自信的所谓“世界影响”倾向、用人导向的所谓“海外经历”倾向、混淆视听的所谓“解放思想”倾向。浙江财经学院杨俊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评述,认为历史虚无主义对20 世纪中国历史的真相和本质进行肆意的歪曲和否定,是为了从历史根据和逻辑前提上否定中国革命,给他们的“另觅自由主义出路”制造理由和依据;其认识论根源在于史料问题上的缺陷、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反历史主义。中国社科院孙应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创建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关指示精神为指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思想的力量。
二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话语体系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与成果。海南师范大学刘华初认为,毛泽东1937年写的《实践论》与《矛盾论》不仅及时地指导了中国革命的实践,而且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获得了重要的经验和话语权,对当前我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仍然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苑秀丽从理论上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认为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见解、新思路和新对策,那就是以科学的话语体系诠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诠释马克思主义,建构和保障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实实在在的创举。来自台湾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萧衡锺从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来观察理论思想如何与中国之具体实际如何相结合并演化的(即中国化、本土化、在地化),详细地探讨了“科学社会主义”透过“社会主义中国化”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型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实践过程。南京审计学院卢国琪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留下的层出不穷的话语体系可归纳为如下经典的、创新十大话语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话语体系、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话语体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话语体系、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话语体系、“三个世界”理论的话语体系、“两次飞跃”论的话语体系、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话语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话语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话语体系、科学发展观的话语体系。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模式。中国社科院刘德中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样式进行了研究,归纳出四种基本的研究样式:教科书改革与原理研究样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文本-文献学研究样式、中国化与中西哲学对话样式、出场学与问题学和领域创新样式。刘华初认为,“两论”的独创性是从革命实践到理论总结的模式,这种模式仍然主导着我国在世界范围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维系一定的话语权地位的现状。西南大学周琪提出了多元文化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境遇和路径选择,他认为多元文化交流与冲突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多重机遇和挑战,在这一境遇中,理论通俗化、传播方式多样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方式。前者指向“化什么”,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建设,后者指向“如何化”,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建设。中国社科院潘西华认为“中国模式”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话语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建构。湖北省委党校李邦铭认为,打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话语体系,就是从整体上打造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不仅要将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作为“理论的”、“学术的”话语体系来构建,还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回应当代中国实践的需求、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当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刘华初认为,要建立与我国国家地位相匹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话语权,就必须实现研究模式上的重大转向,从实践先行理论滞后到实践与理论并行,这特别需要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进一步加强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对理论制高点的把握。重庆邮电大学郑洁从学习胡锦涛同志“7·23”讲话的体会出发,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蕴:在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在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世界性难题的过程中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促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向公正合理的全球化转变。国防科技大学刘增明提倡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需要在深层的哲学基础层面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结合和汇通。厦门大学张艳涛对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哲学进行了反思,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说中国话,走向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还有学者发言,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普世价值,建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需要注意两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向我国当代实践的理论诠释,同时要具有世界视野,即在理论创新上要融入到人类文明历史的哲学总体发展之中。
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话语体系
关于中国特色经济学的话语体系。中央民族大学张春敏教授探讨了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创新,明确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的根据和创新的逻辑起点。他认为,经济学创新的根据是实践中的矛盾而不是教条的演绎理论,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的根据是中国国情:中国劳动者作为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创造主体,在生产关系上并没有成为社会主体,这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情,而“劳动人”是中国特色经济学创新的逻辑起点。因为中国当前的一系列深刻社会矛盾,如农村土地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企业改革和城镇化问题等,都和公有制有关,所以中国公有制理论的创新是解开中国现实社会矛盾的钥匙。中国地质大学汪宗田认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原因在于自身发展缓慢和模式的陈旧化,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批判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方法,并整合进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中来综合创新,构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科学范式。中央民族大学刘江荣从民族经济、中华民族经济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等三个概念入手,探讨了民族经济学理论体系主要逻辑层次,认为其从逻辑上自洽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追求民族独立和伟大复兴、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法律制度建设需要、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和创新基地的历史进程。新型的民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建需要注意,我们的主体性、民族性和国度性辩证统一的特有概念系统是其区别于其他经济学体系的主要标志。
关于中国特色政治学的话语体系。河海大学靳晓霞认为,在政治学西强我弱的话语体系下,建构中国特色民主选举话语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选举思想为理论指导,以中国独特的民主选举实践为基础,认识中国民主选举执政党领导的特点,以实现人民民主为价值理念,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民主选举话语体系的科学性、大众性和国际性,建构民众认可的民主选举话语体系。吉林大学董树彬对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分析,认为我们需要把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成功经验和现实成就以一种国际上规范而又惯用的方式加以理论升华,从而实现国际对话与接轨,因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需要。安徽大学陈以定对中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与新中国外交话语的变迁的研究表明,中国对“主权独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大国”多重身份变化的动态认知,体现了中国外交中和平型意识形态、革命型意识形态、发展型意识形态、和谐型意识形态在不同时代主题与国际格局下的总体概况。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学的话语体系。福州大学蔡晓良从价值实现的历史过程这一视角审视了马克思提出并论证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思想,认为它是一个自由、丰裕、公有与民主的世界,其中自由发展、丰裕和谐,公有公益、民主民权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当代世界,尤其是当代中国,正初步创造性地实践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西南大学薛俊强对马克思“民族观”的价值意蕴及其中国意义进行了研究,认为马克思“民族观”的价值关切体现为:解构“资本”统治人的逻辑悖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和发展的社会理想,这对我们解决当前中国问题提供了思想依据。东北农业大学李丹从女权主义视角,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话语的构建的理论根据和实现路径。卢岚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尝试在理论逻辑层面上重构改革理论的话语体系,提出了社会转型过程中顶层设计与底线共识相契合的主张。
四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
关于中国特色文化的话语体系。吉林大学付秀荣教授认为,社会生活是文化发展的活水之源,不同的社会生活会有不同的文化和话语体系。建国以来中国文化的话语模式经历了“以政治为中心”、“以经济为中心”到“以文化(人)为中心”的转换。当代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形成与发展源于“中国问题”,从“革命文化”到“建设文化”的话语转换是通过关注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问题的方式实现的。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的创新可归纳为从“汉话汉说”到“汉话胡说”,再到“会说汉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云龙从“文化重构”的意义上谈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为它实际上是中西方文化的相互融合;在这一不同“文化场”的转移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层面的实用理性、实践层面知识分子的治平使命、理想层面的“大同”构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唯物史观以及社会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点,从而使中国知识分子对之产生了心理上的认同,进而根据中国的传统与现实,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的“重构”,最终使之成为一种被中国人广泛接受的民族新文化。中国社科院王青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对处于文化转型的中国遭受到的不同文化价值的冲击进行了思考,认为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自觉文化对自在文化的促进与提升,融汇整合各种文化资源而得以演进,承担起民族文化复兴的责任、世界文化创新的责任以及时代文化进步的责任。上海师范大学张娜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蓝本,挖掘其蕴藏的中国话语体系下的文化理论:文化与经济辩证统一理论、多元文化与文化统一战线理论以及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北方工业大学何海兵认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的、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关于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海南大学李辽宁认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扎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要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不足和影响力缺失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学者思维和百姓情怀下进一步创新。仰恩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建义认为,只有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语用学的要求来展开和递进才能通向实效的结果,因为主体相适、话语建构和语境契合是其内在运行机制,而话语转译则是话语单元之间的关系力量。西南大学邹绍清教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方法论原则,即一元主导与多元语境话语体系创新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统筹兼顾与协同创新相统一。兰州商学院刘文玉就在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如何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言,要站在社会思潮的制高点上,吸取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理论学说中的合理因素,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汕头大学罗诗钿对中国特色思想政治工作机构的多样性、职能的侧重性进行了独特的分析,认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三种层级样态:意识形态话语、学术形态话语、大众形态话语;其优点是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缺点是学科范式的对立和工作机构的权力分立;解决方案是,通过人学范式转变与民生视角的转换,使三种形态话语和谐共生,化意识形态话语和学术形态话语为大众话语,从而增强教育实效性;提炼大众话语为学科形态话语,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华东师范大学阮博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建设需要注重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获得表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诸话语的自洽性和体系化,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获得一种流动的、有机的整体意识。广东省委党校陈沭岸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进行了研究,主张在实践的过程中密切关注传播中的主体、客体、环境、内容和效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系统性、整体性地理解和把握问题。东北农业大学吴玲则从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有效性的目标出发,沿着传播主体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环境分析等维度,提出了提高意识形态传播有效性的相应对策和建议。中国传媒大学刘东建张扬“红色经典”渗透的浓厚民族记忆和意识形态情感,他认为在戏说、恶搞成风的当下文化语境中,理解“红色经典”需要回到其产生的历史语境中,寻找其精神内核和政治品质,重塑“红色经典”的政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