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误传很久的美国育儿观念

2013-04-13心路独舞

读者·原创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心路游乐场滑梯

文 _ 心路独舞

一个误传很久的美国育儿观念

文 _ 心路独舞

小孩子跌倒了,父母应该怎么办?扶还是不扶,这原本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在中国的父母中引发了很多争论。

赞成扶的一方认为,这是关心,是爱,是孩子需要的心理安慰。况且孩子要是真的摔疼了,不扶便是冷漠,扶则是给孩子以身作则,否则将来孩子长大了,遇见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他会想,他自己能挺过去,反正爸爸妈妈小时候就是这么对我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如果大家都不去帮助别人,那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可怕!

而不赞成扶的人则认为,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坚强、独立,摔倒了要靠自己重新站起来,因为父母是不能跟着孩子一辈子的。对孩子的爱未必是宠爱,有时候需要放手。如果家长对小磕小碰泰然处之,孩子多半会自己爬起来接着玩,这不仅能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有利于培养孩子处事的自信和自主能力,也不会变相纵容孩子的依赖和娇气。而且,持不扶观点的家长拿出了一个最有力的佐证:你看,美国的家长就是这样做的。

一时间,不扶的观点好像占了上风,因为在幼儿教育领域,美国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那么,美国家长真的任凭孩子摔倒而不管不顾吗?

美国人养育孩子最突出的特点是竭尽全力去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美国的幼儿园、游乐场等公共场合都非常重视为小孩打造安全的环境,例如电源插座都用塑料插头封上,地上铺着软垫,桌角会包好,给楼梯口装上门等,所有的儿童用品,从吃的到用的都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细致和严格的监管。在幼儿园的婴儿班,总会辟出一个特定的铺有厚垫子的区域让孩子爬,四周有安全的隔离物,这个区域只有家长和保育员才能进入,还必须脱鞋才行。在幼儿班,房间里除了厚厚的垫子和必要的设施(儿童小桌椅)、玩具外,几乎空无一物,这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走路还不稳,易摔倒。美国的儿童游乐场也是按年龄分的,1岁至3岁孩子的游乐场地上全部铺了塑胶,滑梯什么的都很矮小,孩子玩的时候即使摔下来也不会受伤。4岁以上孩子的游乐场会铺上厚厚的碎木屑,滑梯的高度也得严格遵守儿童建筑设施的安全规定。

读到这里,我想你一定明白了吧,美国小孩子摔倒了家长不去扶,不是要锻炼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勇敢,而是因为安全设施有保障,孩子不大可能受伤罢了。

但百密一疏,偶尔也会有意外发生,孩子如果真的摔倒受了伤,美国家长肯定跑得比谁都快,抱起孩子赶紧上医院。若是意外发生在学校或幼儿园,还要追究责任,更重要的是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消除在安全设施和制度上存在的隐患。譬如我女儿所在的学校曾有一个孩子从体育馆前台的舞台上跳下来把脚扭伤了,虽然是孩子顽皮,但家长会反问:“既然存在掉下来摔伤的风险,为什么孩子会被允许到舞台上玩?”从那以后,舞台前面醒目的位置便立起了一个警示牌,告诉孩子不准上去玩,否则可能会受伤。

只有把安全隐患都消除,小孩的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美国的家长看到孩子摔倒了,才会任他们自己爬起来。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的时候,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割裂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孤立地去理解,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猜你喜欢

心路游乐场滑梯
最难走的是心路,最难过的是心坎
当爱已成往事
暑假就像爬滑梯
游乐场
一位中学校长的课改“心路”
“心路”通向歧途
去龄化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