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委婉语的民族文化特质
2013-04-12王冬梅
王冬梅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
英语委婉语的民族文化特质
王冬梅
(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
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英语委婉语在避讳、避俗、避伤、掩饰、礼貌等方面有其个性化的表达方式。透过英语委婉语的个性化表达,不难发现其独立、开放、幽默、创新以及自我中心的民族文化特质。
英语委婉语;民族性;文化特质
一、委婉语概述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有的委婉表达方式,目的是减少刺激性和敏感性,避免交际过程中双方不快或损害双方关系,从而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运用委婉语来表达生活中那些使人尴尬、惹人不快、招人厌恶、令人恐惧的事物,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常见的社会文化现象。由此,透过语言的委婉表达方式可以看出该语言的民族性与文化性。本文通过对英语委婉语个性化表达的分析,探讨隐藏于英语语言背后的民族文化特质。
二、英语委婉语背后的民族文化特质
英语委婉语不仅有传递信息、传达感情的功能,而且还有社会文化的传载功能。英语委婉语的个性化表达恰恰反映了其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1.避讳的婉转表达方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关于“死亡”的禁忌便是禁忌中的典型。英语国家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在基督教文化中死亡被认为是神秘而不朽的。基督徒把死亡当成一种睡眠,之后还会醒来(复活),复活之后可以进入美善的境界中,与上帝共享永恒的福乐。基于这个原因,死亡对于基督徒或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西方人来说不仅不让他们产生恐惧心理,有时反而可能是一种期盼。这种“视死如归”的民族文化心理在英语委婉语中表达得尤为充分,如to be with God,to go to a better world等。总之,英语委婉语对死亡的描述与《圣经》有关,具有浓厚的基督教文化色彩。
2.避俗的文雅表达方式
英美人用文雅而含蓄的语言来表达某种不便言说的事物或行为,是为了避免不愉快的联想。
(1)关于厕所及如厕的委婉表达
WC是厕所的英语表达形式,源于water closet,表示“储水器”,较少使用。Toilet本意为马桶,广义可指厕所,是最常用的词。家居兼有浴池或浴缸的厕所称为bathroom,大商店、剧院或其他公共场所设有的厕所叫restroom。bathroom与restroom环境更讲究、更有品位,使用起来显得有教养、有文化,因此成为英语国家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
如厕的委婉表达花样繁多,日常使用的有to wash one's hand,to refresh oneself等委婉说法。此外还有一些更具文化个性的委婉语,它们是:to powder one's nose(美国英语,女士常用,诙谐幽默);to spend a penny(在英国上厕所小便是免费的,但大便就要一便士,有英国文化元素);to go and see one's aunt(俚语,是英国英语,姨妈来了当然要去看,表示“上厕所”);to go Number One,to do No.2(用数字表示,简洁明了,显得风趣诙谐,小孩常用语);to make a pit stop(把解手当作一种“紧急维修”,形象而生动,饱含英美文化元素);to visit John(john是俚语,有英国文化元素)。
(2)关于性事的委婉表达
委婉语在难以直言的性事上同样发挥避俗功能。英语国家对性行为比较开放、随便、直率,英美人敢于谈性,然而他们在众人面前对“性”的表达一样有自己的讳饰方式,如an affair,amorous congress等,这些表达显得文雅而含蓄。另外,还有如to do it,to sleep together等模糊但又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像love companion等说法对于英美人来说是没有褒贬之分的,反映了英美国家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态度。
3.避伤的礼貌表达方式
避免伤人是委婉语的另一个重要的交际功能。在谈及“残”、“丑”、“老”、“差”等时,通常使用模糊的表达法来取代客观精确的描述,以避免负面刺激。
(1)关于“残”的委婉表达
英语文化对于有生理缺陷的人有恻隐之情,一般不会直白表达,以免伤害对方。如英美人把 crippled、blind、deaf、dumb统称为the handicapped or disabled,表达方式委婉多样,让人易于接受。
(2)关于“丑”的委婉表达
英美人对长相欠佳者抱有理解与同情的态度,他们一般不会直白表达,以免使人难堪。常见关于长相、体型的委婉表达有 willowy,lean,heavyset,slim,plain-looking等。
(3)关于“老”的委婉表达
关于“老”的态度和说法很能说明英语国家文化的特异性。在英美人看来,人老了就意味着衰朽残年,末日将至。英语国家传统家庭结构松散,子女长大后便离开父母在外面独立生活,老人晚景孤独而凄凉。英美人崇尚个人主义,追求独立创新,不守旧、不迷信,在此情景下老人常感觉被人遗忘、被时代淘汰,因此他们往往不服老。所以英美人大多对“老”讳莫如深,由此出现了许多诸如a senior citizen,mature people等关于老人的委婉语。
(4)关于职业的委婉表达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行业的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为了体现这些变化,尤其是为了从心理上安抚那些长期从事“卑贱”工作的人群,实现其所谓的“平等”,一些行业开始启用了新的名称。英语行业名称原先由土里土气的“...man”、“-er”等变成了高贵的“...engineer/officer”及“-or/-ist”,表明了英语国家社会有意拔高这些传统上地位较低的职业,并试图以此消除行业歧视。新的职业名称委婉语反映了英美国家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低端岗位的现状,其实这是“运用语义上扬升的委婉语,以美化令人不悦或有损尊严的事物。”[1]
(5)关于差生的委婉表达
英美国家教育不因学生的局部表现否定其全部,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很差的学生通常以鼓励为主,而鼓励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低调陈述,即正话反说或重话轻说来实现。低调陈述不但能淡化事态,还可避免学生难堪,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常用的低调陈述包括slow learners,underachievers,can do better with help 等。
4.掩饰矛盾的模糊表达方式
(1)社会问题的委婉表达
委婉语具有掩饰矛盾的功能。在委婉语的掩饰下,本来是一个大的社会矛盾听上去就像是一个小矛盾,本来是特殊的社会问题听起来不过是一桩很普通的事。我们可以从英语国家政客嘴里的穷人是怎样被一步一步美化起来的:先是说 needy,然后改成 low-income,接着是 culturally deprived,再改称underprivileged,最后变成disadvantaged。穷人住的slum摇身一变,成了special areas等。经济萧条用depression太刺耳,于是换成recession和slump,听上去问题没那么严重。这些委婉语的使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问题,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
(2)外交问题的委婉表达
委婉语在国际交往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根据Leech的礼貌原则,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需要讲究赞誉与同情准则,需要尽量少贬低对方、多赞誉别人。基于此,英语中已经很难看到poor nations的提法,代之以developing nations,emerging nations等委婉表达。英美国家政客对弱小之国口头上很“绅士”,对自己的丑恶行径同样不遗余力地美化,以维护自己的正面形象,硬是把推翻某国政府说成是“解放某国人民”,把滥杀无辜的行为淡化成civilian casualties,把由于战争引发的the fleeing of refugees妙轻描淡写成humanity disaster,本来是血淋淋的战争经过一番粉饰,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居然是没有血腥的一般性冲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委婉语具有“不实”的特点,它满足了人们润滑、避讳、说服、安慰、协调的人际交往需要。但毕竟英语委婉语存在于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环境中,英语民族的宗教、民俗、政治、社会心理等文化因素时刻左右着本族语言中委婉语的表达方式。从英语委婉语的形成过程和使用效果看,英语委婉语或多或少带有英美传统文化中独立、开放、幽默、求异、直率以及自我中心的民族文化个性。
:
[1]余富斌.文化心理与委婉语功过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00.
On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Euphemism
WANG Dong-m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
Euphemism is not only linguistic phenomena,but also a cultural phenomenon.English euphemism has its individualized way of expression when it is used to avoid taboo,vulgarity and hurting one's self esteem,disguise problems,and be polite.Such nationalistic characteristics as independence,openness,humors,creativity and egotism can be easily seen from the individualized expression of English euphemism.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nationality;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313
A
1001-7836(2013)08-0155-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3.08.061
2013-06-30
江苏理工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团队(TDJX10008)的成果之一
王冬梅(1972-),女,陕西汉中人,讲师,硕士,从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