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仪祉的现代航运思想述评

2013-04-12谢谋程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渭河西北航道

谢谋程



李仪祉的现代航运思想述评

谢谋程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127)

李仪祉在中国现代水利史特别是陕西现代水利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多年以来,对李仪祉的水利建设成果、水利设施技术研究已经成果颇丰,然而对于其现代航运思想的探析,却鲜有人问津.鉴于此种状况,文章从黄河通航、渭河通航、汉江航运的沟通作用及多种交通协调发展4个方面对李仪祉的现代航运思想做述评,望引起学界重视,以此促进对李仪祉思想的深入研究.

李仪祉;现代航运思想;黄河;渭河;汉江;航道

李仪祉认为:“西北之困苦,困于交通之不便……故西北将来尤须就所有较大之河道尽量整理,以求其至少限度,故下行货物便利,水脚便宜.”(《西北水利问题》)这是其发展现代航运思想最重要的动因.其思想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探析.

1 黄河通航对开发西北有重大作用

1.1 黄河航道被忽略的原因

李仪祉指出,政治中心的东移导致黄河航道在传统价值上的被忽略,即“我国古时航道作用,是偏于政治的……”,而在现代化的视野下,“国都所在,似乎莫有莫大关系”,黄河航道被忽略的原因在于“货物交通之趋向,则视商港之地位如何.黄河航道之所以为国人所忽略,一半是黄河本身治导之难,一半是入海之口不能治为良港的缘故”.(《黄河治本的探讨》)

1.2 黄河通航的价值

1933年,李仪祉首先从整体上指出:“论黄河本身,占流域面积约一百万方公里,流长四千余公里,附丽于河者凡九省,居民一万四千万,而不得其用以发展交通,殊为可惜.”此后李仪祉特别强调黄河通航对西北交通乃至经济发展大局的重大作用:“并且西北辽远之地,政府方事全力开发,则交通为第一需要.”具体来讲,“黄河水道所过之地,如宁夏、绥远皆苦积谷太多而不能出,虽有平绥铁路不足以调剂.陕甘的药材、皮毛、骨革,神木之碱,延长之油,韩城之煤,又都是黄河沿岸的出品.若更沿河山坡编植林木,材木不可胜用.修一条铁路以沟通此等地域,固然于此时有些说不到,但沟通河道却是很可以为的事.此就开发西北而言,黄河航道有整理的需要”.(《黄河治本的探讨》)李仪祉甚至提出了通过航运打造工业中心的想法,“良以延长石油为吾国惟一石油宝藏,以交通阻塞,国人企业莫敢轻于尝试.其下游又有韩城之石煤矿,质地之美,产量之富,已经许多矿学专家披露于世.若此段开通,下联铁道,则可望成一工业中心之地”.(《议辟黄渭航道》)

1.3 黄河通航的目标

“可知现代通航之意义,是以能通行汽轮,有大批货物为前提.”在这样的要求下,仍然要因地制宜,“黄河在吾国是否有加以整理使其能通航之需要,及需要整理到什么程度,是值得研究的”.(《黄河治本的探讨》)举例来说,“自陶城埠上抵韩城,河槽之整理亦必注意使可通航.由韩城至包头及宁夏至兰州,河水急行深谷中,不可航,航路工程艰巨,强为之不经济”.(《黄河治本计划概要述目》)既要让黄河通航到达现代通航的标准,又要实事求是.

1.4 开发黄河航道的解决方案

指出了治导的方法与重点,“工程之性质在黄河中不出乎除滩碛,浚浅淤,湍流瀑布之处设斜板或船闸,以壶口、龙门工程为最大.河床宽衍无定之地建筑堤防,束驭河身,以韩城、潼关间工事为教多”.(《议辟黄渭航道》)

1.5 解决出海口问题

“郑州以下以达海口,则希望驶行千吨以上之大轮.其海港则希望以小清河口代黄河之口”.李仪祉还指出了小清河口的区位优势,“1) 海船入陆愈深,则商运愈省.盖外埠之船驶入小清河,泊于羊角沟,与泊于金桥闸无以异,而内地运输因之已缩短四十八公里.2) 商埠距海岸较远,水好风和,草木繁茂,市政易于发达,商民适于居处.3) 土质较佳,一切建筑易于设施,泊船港池易于布置.4) 居博兴、广饶数县之间,交通便利.5) 留羊角沟但作盐码头,与他项商市分立”.因此整理小清河航道,最终将“海船港适宜设于桓台闸以上,金桥闸之下”.(《议辟黄渭航道》)

1.6 解决航运船只问题

“著者以为提倡黄河交通者应特注意是点.最好详察河道情形,四时变迁,及一切对行船有关系诸因素,明定要则,悬重赏以征求便利驶行黄河之造船设计,不拘中外造船专家俱可应征,则西北水道交通必有解决之一日”.(《西北水利问题》)

1.7 开发黄河航道要讲策略,同时要有发展的眼光

李仪祉有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指出了防止开发反而给帝国主义经济与军事侵略以方便,“西北航道在五十年内可不主张行驶大轮,但能使民船及小轮拖船通行,于愿已足.盖吾国商战防御线薄弱,腹地通货以土货下行为主,不望舶来外货鼓轮而上行也”.他指出:“我国积弱之下,事事辄受制于外人.尤其是交通利器,为外人把持得厉害.扬子江流域不唯外货充斥,国产衰败,而且外商船舶,深入内境.又以保护为名,兵轮继其后,直如不是中国地方一般.西北以交通不便,幸而还为到如此程度.我们惩前毖后,又何忍令西北再陷于东南万劫难复之危境呢?”因此,“潼关以下以及郑州铁桥之侧,起初亦仅以行驶民船及拖船为目的,一以免与陇海路利益冲突,一以限制洋货内侵”.但不可因一时的策略性需要影响航道的长期发展,“目的既如此定,即工程费可省倍蓰.惟工程设施须留有将来扩充之余步,无使后来之人讥前人不为留余地也”.(《议辟黄渭航道》)

2 渭河通航对开发西北特别是陕西有重大作用

1932年,李仪祉在《陕西月刊》创刊时撰文《陕西省水利上应要做的许多事情》,其中“属于航道的”第一条指出,“测量本省境内渭河全身及其水文,作护岸及其水文,作护岸及开辟航道计划,分期实施”.(《陕西省水利上应要做的许多事情》)其意义有如下.

2.1 缩短黄河航运,便利交通

“导渭河水下通黄河,上连洮河,复与黄河相连,此为西北航道之捷径,其缩短皋兰、潼关间航路不止三分之二”.(《议辟黄渭航道》)并且,“兹陇海铁路即通至潼关.黄水急险,不如渭水平稳”.(《请恢复郑白渠、设立水力纺织厂、渭北水泥厂、恢复沟洫与防止沟壑扩展及渭河通航事宜》)

2.2 为黄河航运开辟南路航道,从而大力促进黄河航运发展

“将来如二路全辟,则新疆、宁夏、绥远及陕、晋北部之货物循北路,西宁、兰州、陇南以及陕西中道之货物循南路,西北辽阔地面,可以二航路改注之矣”.(《议辟黄渭航道》)

2.3 开发渭河航道的解决方案

一是“导渭除渭河本身外,其重要关系之支流,如泾、洛等,皆包括在内,俱相当施以整理”;(《导渭之真谛》)二是“渭洮航道工事在宝鸡以下注重保岸束驭河身,宝鸡以上设闸坝以渠化河身.更于渭源穿水脊渠以与洮河想通,洮河亦须渠化之也”.(《议辟黄渭航道》)

2.4 开发渭河航道的经济价值

“民船行驶已浚河渠中,每载重一担可收费二分.以后营业发达时,人民自动购船营业者亦必不少,皆为税收之源.公家自备轮船六只,一千担之驳船十只,七百担之驳船五只,则每年收入可在二十五万元以上”.(《请恢复郑白渠、设立水力纺织厂、渭北水泥厂、恢复沟洫与防止沟壑扩展及渭河通航事宜》)1933年他在《导渭之真谛》第二条中指出:“导渭之目的有三:1) 在消除黄河水患;2) 在有益农田;3) 在整理航道.”他的解决方案为:“盖凿渠不免于淤填,洪涨不免于冲毁,故古时引渭之迹,概皆无存……若泾、渭之谷,节制洪流,复整理河床,狭其槽,固其岸,更施以提防,使河水之流,限于一槽,河身之宽,不逾五百公尺,则两岸良田,得其保障免除汜滥冲毁者,约有三百万亩.”如此便有益于经济发展,同时“若如上条所言,限其宽,固其岸,一其槽,则河槽自深,则不惟民船无阻,小论亦可畅行也.若郿县引水修堰,则附以船闸可直达宝鸡.渭河南北出山货物,顺流而下,无困难矣”,航道也得以通畅.(《导渭之真谛》)

3 汉江航运的沟通作用

发展汉江航运,连通汉江航道与渭河航道对西北特别是陕西经济发展大有裨益.1932年,李仪祉在《陕西月刊》创刊时发表的《陕西省水利上应要做的许多事情》中“属于航道的”第二条指出:“测量本省境内汉江全身,及其水文,作筑堰设闸,开通航道计划,分期实施.”及第三条“测量丹江,作通丹汉航路计划,分期实施”.都为“测量洵河、乾佑河,作由汉江逾秦岭直达西京之计划,分期实施”(《陕西省水利上应要做的许多事情》)打下了基础.他指出:“此路上行货物皆以运往西安者,以板木、药材及纸张为最多.下行则药材、纸张、木耳等运往汉口.……航道若能通至营盘以上,则与西安相距不过百余里,以过山轻便铁路连之,使汉江与西安交通极其便捷.”(《汉江上游之概况及希望》)

4 发展航运应注重多种交通协调发展

李仪祉对多种交通协调发展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于1933年在关于黄河航运的8项主张中提到,“潼关至郑州铁桥,整理河床,令民船易行.不行拖轮以免与陇海铁路相妨害”.在他最终制定的总体方案中规定:“计黄河本身通拖轮者三段、兰包段长940公里,禹潼段长120公里,荥利段长720公里.通民船者包禹段长670公里,潼荥段长310公里.”他认为:“如此安排,则可得合乎目的之交通,而工费不至甚大.”(《黄河治本的探讨》)

事实上,早在1927年李仪祉就指出:“渭河横贯陕境,实为运道之最重要者.若果航道能通至西安附近,因煤盐来自山西及黄河禹门口,即陇海铁路已达西安,亦难夺航运之利.盖水运脚费稍轻,且免起卸之劳也.惟渭河既有不规律之处,即应稍加修治.”(《请恢复郑白渠、设立水力纺织厂、渭北水泥厂、恢复沟洫与防止沟壑扩展及渭河通航事宜》)1932年李仪祉进一步指出:“渭洮航道与陇海铁路并行,实已非计.盖西北于未发达之先,同时有平行二交通路,势必两败俱伤也.余于此主张陇海铁路行邠凉北道,以免与此航道冲突.”(《议辟黄渭航道》)由此可见李仪祉对于陇海铁路与黄渭航道之间的关系,一直在进行思考,避免冲突.1935年,针对形势的变化,李仪祉又指出:“至于渭河航路,本可上达宝鸡,惟在陇海路通达以后,形势已属次要.”(《黄河治本计划概要述目》)

1938年3月8日李仪祉临终时在遗嘱中殷切嘱咐:“其未竟及尚未着手之水利工程,应竭尽人力财力,以求于短期内逐渐完成.”疏通航道、发展航运乃是李仪祉水利工程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航运思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我们理应继承其遗志,发展现代航运,促进陕西经济、西北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1] 黄河水利委员会.李仪祉水利论著选集[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Reviewing Li Yizhi's Thought of Modern Shipping

XIE Mou-cheng

(College of Marxism, Northwest University, Shaanxi, Xi 'an 710127, China)

Li Yizh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water conservancy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at of Shaanxi Province. Over the years, people have done considerable researches on his great achievements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the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 Yet, the researches on his thought of modern shipping are relatively less. Thus, in analyzing the function of the connection of Yellow River navigation, Weihe navigation and Hanjiang navigation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ways of transport, this paper gives a review on Li Yizhi's thought of modern shipping, hoping to promote an in-depth research on it.

Li Yizhi; thought of modern shipping; the Yellow River; the Weihe River; the Han River; channel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U61

A

1673-2065(2013)04-0126-03

2013-01-08

谢谋程(1988-),男,陕西安康人,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级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渭河西北航道
一座西北小城
西北不惑
黔西北行吟
退耕还林工程对渭河洪峰流量的影响
新航道
渭河故道恢复湿地生态的引水方案创新
西北望
1996—2009年渭河干流氮素污染特征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ENSO事件与渭河径流变异的响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