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3-04-12孔建华徐慧卿

衡水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训物流

孔建华,徐慧卿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孔建华,徐慧卿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山东 德州253000)

针对目前社会对物流信息化人才的迫切需求,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院《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注重“物流信息化职业能力”培养,整合传统教材章节模式,推行基于从六位四化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开展校内校外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实践能力;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笔者结合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对该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条件、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1 注重“物流信息化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定位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使企业销售范围不断扩大,企业销售模式的变化和消费者购买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于物流的要求趋向商流和信息流一体化的趋势,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能力成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是培养学生“物流信息化职业能力”的核心课,通过课程的学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培养学生具有物流信息化管理需要的基本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我们把《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安排在第四学期,总课时64,理论教学完成以后,将校内实训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共计3周时间的实践让学生切实接触到企业物流信息化管理的真实工作业务.

2 改变传统教材的章节安排,根据物流信息化工作流程整合教学内容

为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打破原来传统教材的章节安排,按照“认知—熟悉—掌握—综合运用”的学习步骤,将教学内容整合分为3大教学情境、14个教学任务。其中3大情境分别是基础理论认知、技能应用和知识拓展。基础理论认知情境作为必备的基础知识为后续技能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包含2个教学任务;技能应用情境中,主要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体验电子商务物流技术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包含10个教学任务;知识拓展情境是对学生所学技能运用的综合提升,包含2个教学任务,以合作企业真实物流信息化工作过程为载体进行训练。整个教学过程以供应链物流工作流程为主线序化课程内容,即从一个工业企业接到定单后,按照“订单获取—电子采购—组织采购物流—组织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合理配送)—送达客户—财务核算”等一系列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相对应,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工作过程.

3 “六位四化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

我们按照“以公司运营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进行“六位四化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六位”即“项目化工作任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网络学习、考核评价体系”等6个维度构成立体化的教学系统.“四化”即“教学项目岗位导向化、教学过程虚拟公司化、考核形式过程项目化、外延能力拓展多元化”机制.

具体做法是:教师将学生分组组建虚拟公司,按照物流企业业务开展流程,扮演不同职业角色进行模拟,将理论学习与企业真实业务相结合,提升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4 实践教学阶段

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顶岗实习.

校内实践:一是在物流专业实训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型物流实训中心,该中心拥有全套自动化立体库等仓储设备,通过完成条码制作与应用、条码识读、货物自动化入库、出库等业务,使学生掌握先进的自动化仓储设备的使用,了解物流信息化的应用.二是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网络商店相结合,与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合作,承担快递公司真实配送业务.三是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物流技能大赛,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校外顶岗实习:是在课程教学完成以后,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理解、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职业综合素质.

5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我们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1 角色扮演法

本课程实验使用仓储及运输沙盘模拟软件,我们把学生分组组成虚拟公司,每个人扮演其中一个角色,由几名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学生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来提前认知职业角色.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让学生切身领悟企业之间如何进行沟通与合作.例如,运输规划实训采用运输规划沙盘,让学生分别扮演总经理、运输主管、仓储主管、配送主管、财务主管等角色,根据接到的单,从经济适用的角度科学合理地规划和选择运输路线、选配车辆,对运输车辆进行管理,完成费用结算等工作过程.

5.2 演示教学法

演示法是通过对软件的操作、实物的展示和视频的演示,让学生经历“感性认识—理性思考—动手操作”学习过程.即:通过视频学习现代物流企业工作全过程完成感性认知;通过操作物流实训软件完成物流工作流程引发理性思考;通过到合作企业实地操作物流设施和设备提升操作技能.演示教学法将实训教学由现代技术应用和企业真实岗位相结合,既帮助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思考,又解决了学生真实操作训练难的问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5.3 企业现场教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将部分实训课程如仓储管理、配送与运输等移至企业工作现场,切实接触企业真实业务,了解自动化立体库、电子分拣、冷链物流配送、运输路线规划等的业务开展,由任课教师分批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训,并请企业兼职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对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产生兴趣.

针对岗位的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并充分利用校内实训、校外企业2种资源,运用虚实结合的实训方式,让学生切实接触到企业真实业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1] 孟泽云.基于工作过程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改革的探索[J].电子商务,2011(11):88.

Teaching Reform of Electronic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

KONG Jian-hua, XU Hui-qi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handong Huayu Vocational College, Dezhou, Shandong 253000, China)

According to the urgent demand of logistics informatization talents in society at present, according to the talents training go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our school “electronic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practice, the article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o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course orientation,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aterials, using an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 combined with on-campus and off-campus practice.

electronic commerce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iculum reform; practice ability; electronic commerce; logistics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G642

A

1673-2065(2013)04-0097-02

2013-04-20

孔建华(1974-),女,山东德州人,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 徐慧卿(1984-),女,山东德州人,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实训物流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电子商务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