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
2013-04-12曾长秋
曾长秋,邱 荷
大学时代是马克思在哲学上发生重大转折的一个时期,对他以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835年至1841年的大学生涯中,马克思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写作,诠释了他对人类自由和幸福的理解。当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研究很少,相关研究成果大多散见于其他一些作品中,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思想来源的研究上,高兆明提出到古希腊的思想中去追寻马克思的幸福观来源,强调亚里士多德的人本主义和现实主义对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①杨适强调伊壁鸠鲁的个人幸福快乐主义对马克思幸福观形成的影响。②但他们没有对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思想来源进行全面探讨,也没有对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与思想来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揭示。二是在内容上,侧重对其博士论文幸福思想的研究,很少对马克思大学时代诗歌中的幸福思想进行分析。如于晓权对博士论文中的自由与幸福的思想进行了探讨;③罗晓颖基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分析了伊壁鸠鲁幸福观对马克思的影响。④三是对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评价,一般都认为这是马克思幸福观的萌芽时期,他“把幸福从精神的自我实现变成了人的现实斗争,从而把幸福从天国放到了地上。”⑤但对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对其成熟幸福观的影响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因此,对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思想有待进行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文本犁耕。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尝试回答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思想来源、主要内容和对其成熟幸福观形成的影响这三个问题。
一、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思想来源
张一兵指出,大学时代马克思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德国的浪漫主义和黑格尔哲学。⑥俞金吾认为,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来源除了传统上所说的三大来源外,还要注意第四大来源,即英、美、德、俄的人类学思想。⑦英国学者伯尔基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综合体,指出“马克思主义由自由主义、社会和哲学观念的综合性发出来”。⑧这些论断为我们探索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思想来源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中学时代幸福观的思想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人的思想,以及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和启蒙时期的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但具体来讲,最主要、最直接的思想来源还是浪漫主义和黑格尔哲学。在1835年到1837年上半年,马克思主要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在哲学上与康德、费希特和谢林走得很近。在1837年下半年到1841年间,马克思在哲学上开始转向黑格尔,面对着黑格尔人本主义的纯粹精神和进步自由主义的“高飘思想”,马克思很快成为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一员,这段时间里,黑格尔哲学构成了其思想的主要来源。
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的三篇毕业作文就带有浓厚的民粹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据爱琳娜·马克思回忆,燕妮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灌输给了卡尔·马克思对浪漫主义学派的热情,他的父亲和他一起阅读伏尔泰和莱辛,而男爵给他阅读荷马和莎士比亚,这些都是他整个一生最喜爱的作家。”⑨在波恩大学学习时,浪漫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更为明显,因为“那里的主流思想是彻底的浪漫主义”,⑩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奥古斯都·施莱格尔是他的老师,而马克思当时“追求燕妮的成功强化了他对浪漫主义和诗歌的兴趣”,⑪这些影响使他中学时代确立的理想主义进一步得到张扬和明确的表达。马克思在波恩大学的第一学年就加入了诗人俱乐部,深深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中,在短短三个月内,他创作了《爱之书》两部和《歌之书》献给燕妮。“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波恩,在奥·施莱格尔等浪漫派精神的激发下,马克思的确曾树立了一种与浪漫派哲学相似的伦理主观主义哲学信念(尽管马克思并没有对它进行系统的理论表述),并在实践中‘以浪漫主义情感来确定他的活动方向’。”⑫
1836年10月,马克思转到柏林大学学习。“黑格尔哲学在柏林占据着统治地位”,⑬而柏林大学当时是黑格尔思想的中心。马克思的刑法课程老师爱德华·甘斯是黑格尔哲学的信徒,“甘斯的学术观点和政治观点对马克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使马克思转向黑格尔哲学方面起了重要作用。”⑭1837年上学期是马克思思想发生转折的一个重要时期,导致这一转折的直接原因是他试图在康德—费希特哲学基础上建立法哲学大厦的失败,结果是“帷幕降下来了,我最神圣的东西被摧毁了,必须用新的神来填补这个位置。”⑮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对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一再提醒马克思要面对现实。1837年上半年,亨利希·马克思在信中告诫儿子,“不要充满诗人的幻想”,⑯“内在价值并不总是必然起决定性作用的”,⑰要注意“真正的生活问题”。⑱这样,马克思决定“转而向现实本身去寻找观念”,⑲他不得不接近自己先前并不喜欢的黑格尔哲学,目的是“要证实精神本性也和肉体本性一样是必要的、具体的并有着坚实的基础”,⑳因此,“在患病期间,我从头到尾读了黑格尔的著作,也读了他大部分弟子的著作。”㉑当时在柏林大学活跃的是青年黑格尔派,其活动中心在博士俱乐部,他们坚信黑格尔哲学是能彻底解决一切重大问题的严谨体系,马克思成为其中一员而且是活跃分子。“他转向黑格尔哲学主要是通过与该俱乐部教员的讨论实现的,所以马克思把‘博士俱乐部’视为他精神上的故乡。”㉒其主要代表人物布鲁诺·鲍威尔可以说是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启蒙者之一,他强调自我意识的决定作用,反对宗教神说,认为宗教限制了自由意志的发展,从而妨碍人的自由与幸福,其思想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的宗教观和博士论文的选题、写作。㉓尽管经过痛苦的精神之旅后,马克思决定把黑格尔哲学作为自己理想与现实的“接合点”。但是,作为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马克思,他对青年黑格尔派过度主张自由意志,向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倒退的趋向并不附和,而是逐渐实现自己哲学上的超越,这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有清晰的呈现。
“德国古典哲学对以往哲学的一个最显著的超越,就在于对主体能动作用的有意识的强调,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高度重视,以及由此出发对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的深入探讨。”㉔人如何行使自己的主体性,突破必然的限制实现自由成了德国古典哲学家讨论的核心话题。这些德国古典哲学家在幸福观上,也围绕着自由与幸福的关系而展开。康德认为,人的自由是尘世幸福的重要内容,强调只有把善良意志和自由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幸福,号召人们“打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在思想、政治等方面得到解放和自由。”㉕费希特则说:“我们在这个尘世的唯一幸福……是自由的、不受阻碍的自我活动,是自力更生,辛勤劳动,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的活动。”㉖他强调人们要得到幸福,必须要有思想自由和政治自由。黑格尔主张人的自由和幸福权利,他将抽象的自由赋予了需要、倾向、热情等具体内容,认为对这些内容的满足就是福利或幸福。正是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人类的自由与幸福成为了马克思始终关注的一个核心主题。
二、马克思大学时代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尽管马克思在大学时代并没有就人类幸福进行全面和专门的论述,但其作品处处透露出他关于人类自由与幸福的思想。他大学时代创作的诗歌表达了对意志自由与人类幸福的向往,《博士论文》则体现了他对“定在”中的自由与人类幸福的关注。
1.意志自由与人的幸福
现在发现的马克思大学时代的诗作主要有他献给燕妮和父亲的诗作和索菲亚·马克思纪念册中摘录的《马克思的诗作》,以往人们很少对马克思大学时代诗歌中的思想进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马克思的诗歌主要是浪漫主义的;另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本人后来也并不看重这些诗歌。㉗这种有意无意地忽略,不利于我们对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进行整体上的把握。
1835年至1836年,这段时间正好是马克思追求燕妮,两人私订终身但还没有得到女方家庭认可的时候。在诗作中,马克思歌颂了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你们要我委身于那个男人/做他的女奴了此一生/要我对那个粗汉百依百顺/一辈子为他牺牲/鹿儿还可以自由奔跑/穿过树丛越过山坳/鸟儿还可以自由飞翔/迎接天生的霞光万道”。马克思崇尚意志的力量,认为“只要你大胆享受甜美的生活/只要你意志坚定不再彷徨/你定会自己找到谜底/你会发现天国就在远方”;㉘可是,“心灵却把万物拥抱/它像一团巨火高高辉耀/即使在坠落之际/也把太阳卷进汹涌的怒潮”。㉙马克思坚信爱情的威力,“尽管你们掀起狂澜/尽管你们怒气冲天/爱情会毅然冲决一切阻拦/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㉚马克思的诗作带有浓厚的人本色彩,他歌颂社会正义和人间真情,把人作为世界的中心,追求人的平等、自由和幸福,相信信念必定战胜懦弱、真理必定战胜邪恶。
夸大精神力量和意志自由,肯定会涉及对人们道德责任的内在约束。不讲道德的自由不可能带来真正的自由,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在中学时代,马克思深受康德和基督教幸福观的影响,强调没有道德就没有幸福。他在1833年的诗作中写道:“人贪婪追求的目标/其实十分渺小/人生内容局限于此/那便是空虚的游戏/有人自命不凡/其实并不伟大/这种人的命运/就是自我丑化”。㉛大学时期,他受浪漫主义影响对情感作用进一步强化。在对爱情的描述中,马克思认为美好的爱情应是纯洁的、无私的,“所以,燕妮,哪怕你身居九重云天/我也会对你怀着深情一片/即使你永远不属于我/我也会苦苦地把你思念。”㉜马克思尖锐抨击不道德的现象,在批评不道德的和神秘的文学时,他尖锐地指出:“看得出来,你们这浊水一汪/都是从同一个源泉奔泻流淌/你们俩永远不会变得清澈明亮/你们正在流向毁灭的汪洋。”㉝
从上面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人要有道德才能获得精神自由,人们只要充分发挥意志的作用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取得幸福。此时,现实因素还没有自觉地进入马克思的自由观,这些早期诗作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他的父亲读了诗作后,坦率地指出:“你的诗,无论就它的真正含义,还是就它的意图来说,我都不理解。”㉞他含蓄地批评道:“难道你只想在抽象的理想化(同梦想有些相似)中寻找幸福。”㉟后来,马克思自己也承认,“它是纯理想主义的”。㊱这些诗作最大的特点是“对当代的抨击、漫无边际、异常奔放的感情,毫无自然的东西,纯粹的凭空想象,现有之物和应有之物的决定对立,以修辞上的刻意追求充满诗意的构思、不过或许也有某种热烈的感情和奋发向上的追求”,㊲由此导致“一切现实的东西都模糊了,而一切正在模糊的东西都失去了轮廓。”㊳
2.“定在”中的自由与人的幸福
HAROLD E.MAH指出,浪漫主义具有内在的矛盾,即一方面希望把精神与外在世界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相信自我的绝对自主,力求无限发挥自己的内在力量。马克思在康德—费希特哲学的基础上,很难将这两个方面统一起来,他渴望自己与世界的统一,但又担心这种统一将会取消自我意志的自由,因此,他的诗歌中往往表达出矛盾的思想,尽管主题是浪漫主义的,又不时地透出一些现实的因子。㊴如在1936年的诗中他写道:“我会豪情满腔/我会心潮激荡/我将在激烈的搏斗中/尽快实现最美的理想”;㊵“我和风浪搏斗/祈祷我主上帝保佑/我扬起船帆/航行时仰赖可靠的星斗。”㊶1837年,马克思诗歌中的现实主义气氛开始增加,《献给亲爱的父亲的诗作》中的讽刺短诗和幽默小说《斯考尔皮昂和费利克斯》剖析了时代现象,具有现实主义的内容。他表白:“康德和费希特喜欢在太空遨游/寻找一个遥远的未知国度/而我只求能真正领悟/在街头巷尾遇到的日常事物。”㊷马克思试图与康德—费希特的思想决裂,在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探究世界,在现实中思考人的自由与幸福的问题,这一直接成果体现在博士论文中。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他选择这个题目“出于以布鲁诺·鲍威尔为核心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政治理论需要,即为了创立这个派别的自我意识哲学、无神论观点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而去利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各种体系——伊壁鸠鲁哲学、斯多葛哲学、怀疑论哲学”,㊸同时“也是鉴于当时人们围绕自然哲学以及人的个体自由问题展开争论”。㊹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第一次尝试着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进行比较,指出了伊壁鸠鲁对自由理解的重要意义,揭示了其思想的时代特征,显示出他世界观发展的独立道路。
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共同点在于都以原子论作为基础,认为世界万物只是在空虚中运动着的原子的不同组合。两者不同的是,原子论在德谟克利特那里是纯粹自然科学的原则,而伊壁鸠鲁则把它作为维护个人自由的一种手段,他提出的原子脱离直线作偏斜运动的观点的独特积极意义就在于“以新的哲学形态总结了希腊哲学,坚持了人的自由。”㊺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从自然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个人的意志自由、个性和独立性,这一论断打破了德谟克利特的机械决定论。伊壁鸠鲁承认偶然性的存在,等于承认了人能通过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把握进行自由选择,便打破了由必然性规定着的命运束缚,从而获得自由,进而最终实现幸福。马克思高度赞赏了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理论中体现出来的自我意识自由的观点,称他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㊻但他反对伊壁鸠鲁最终把自由理解为脱离现实世界的自我意识的绝对自由,这一点即使是伊壁鸠鲁自己也承认,“他的解释方法的目的在于求得自我意识的心灵的宁静,而不在于对自然的认识本身。”㊼所以,对伊壁鸠鲁来讲,“行为的目的就是脱离、离开痛苦和困惑,即获得心灵的宁静”,“善就是逃避恶,而快乐就是脱离痛苦。”㊽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哲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抽象的个别性概念,即独立性和对同他物的一切关系的否定,应该在它的存在中予以表述的地方,到处都脱离了限制性的定在。”㊾因此,伊壁鸠鲁的幸福是脱离“定在”的幸福,而不是“定在”的幸福。当他面对残酷的现实时就无法选择抗争,转而被迫返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寻求一种个人精神内在的幸福。在批判伊壁鸠鲁的绝对自由幸福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深刻剖析了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现实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指出:“如果把那只在抽象的普遍的形式下表现自身的自我意识提升为绝对的原则,那么这就会为迷信和不自由的神秘主义打开方便之门。”㊿因此,作为自由的意志必然要转变为一种改造世界的实践力量。“在自身中变得自由的理论精神成为实践力量,作为意志走出阿门塞斯冥国,面向那存在于理论精神之外的尘世的现实,——这是一条心理学规律。”51马克思进一步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思想,分析了作为一种意志力量的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指出“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52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据此,马克思得出结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能脱离生活的环境而存在,人的自由不是作为抽象的个体性的人的自由,而是作为具体的社会性的人的自由,自由问题要在社会中才能得到解决,个人的幸福也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当然,马克思此时理解的社会还只是自然或群体意义上的现象社会,远不是从经济和生产的层面来理解的本质社会。
马克思认为,要实现“定在”中的自由与幸福,必须把人从宗教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他在序言中引用普罗米修斯的话来表白:“总而言之,我痛恨所有的神”,并声称:“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并列。”53后来,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再次高度赞赏伊壁鸠鲁,说“他是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他公开地攻击古代的宗教,如果说罗马人有过无神论,那么这种无神论就是由伊壁鸠鲁奠定的。”54伊壁鸠鲁站在无神论的立场上反对希腊民族把天体神化,“责备那些认为人需要天的人;并且他认为支撑着天的那个阿特拉斯本身就是人的愚昧和迷信造成的。”55马克思认为,要理解宗教观念的本质就要把它同现实世界联系上来,“一切扰乱心灵的宁静、引起危险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不可毁灭的永恒的自然”,56“只有当人们通过追求现象,从现象出发进而推断出不可见的东西时,神话才会被排除。”57因此,并非是“因为自然安排的不好,所以神才存在”,而是“因为非理性的世界存在,所以神才存在”。58马克思明确指出,宗教存在的原因在于现实本身。这说明马克思“对于宗教的起因及其在压迫人类个体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有了一些具有永久价值的认识,这些认识成为了他后来哲学发展的重要出发点。”59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处于一个矛盾的处境,“他希望成为客观的人,同时又力图在论文中贯彻接近于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的思想”,60结果,他怯除了神,却又倾向于把自我意识神化。这表明,一个人思想的成熟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马克思在1837年就开始从黑格尔出发走向新的世界观,但他并不是立即就告别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在1839年(或1840年),他的妻子燕妮还在信中提醒他“注意一些外在的事物,注意生活和现实”。61毕竟,马克思从意志中的自由转向了“定在”中的自由,从而把人类的幸福从天国拉回了地面,为他幸福观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三、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对其成熟幸福观的影响
1837年,马克思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时刻,它好像是表示过去时光结束的界标,但同时又明确地指出生活的新方向。”62事情的发展如他所言,他一边在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思想中汲取营养,一边又在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想上的扬弃。大学时代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大转折期,是他幸福观走向成熟的出发点。
1.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蕴含着后来成熟幸福观的根本主旨:人本主义原则
在20世纪,西方学者卢卡奇首先指出马克思思想中的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情怀是构成其学说的精神实质。63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发轫于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精神,并对他产生了终身影响。从少年时代起,马克思就“接受了启蒙主义和法国大革命的价值观——享乐、自由、平等和博爱——还有康德式的道德自律的价值观和德国哲学传统所强调的自我实现的价值观。”64在中学毕业作文中,他论述人、神、社会和人类幸福的关系,指出“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65自由、民主、道德和科技繁荣的时代才是幸福时代,体现出其人本主义倾向。
大学时代早期,受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熏陶,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情怀得到进一步彰显。尽管当时他并未超越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仍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自身,但在转向黑格尔哲学和加入青年黑格尔派以后,他对传统的人道主义学说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从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出发,马克思高扬人的自我意识,呼喊要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在高度赞扬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定在”中的人的自由和幸福,从而为他的人本主义增添了现实主义成分。青年黑格尔派的人本主义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带有更具有决定意义的革命,“正是这种人本主义教会马克思,人类的真实存在是运动、进步、革命以及神圣性的‘复归’。没有这种‘哲学的’革命性主要前提,发动阶级斗争和对资本的批判最后就只有很小的意义。”66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两个马克思”的思想,认为“一是青年时期的马克思的思想=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二是成熟时期的马克思的思想=非人道主义的,甚至是反人道主义的(阿尔都塞语)马克思主义。”67这种论调是经不起批驳的,因为稍作研究就可以发现,马克思后来的所有文章都洋溢着人本主义。比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提出要把人从现实中的非类存在物即利己主义的个人提升为“真正的类存在物”即社会性的“真正的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制导致的人的异化,《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剥削的极端残酷无情,即使是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还对殖民者的入侵行为进行了严厉谴责,指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开始了”。68因此,人本主义原则始终是马克思幸福观的根本主旨,这一主旨在他大学时代的幸福观中就已经得到充分体现。
2.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预示着成熟幸福观的科学本质: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人本主义的,同时也是科学的,其科学性就建立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石上。美国的社会学教授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既不属于黑格尔主义,又不属于完全的唯物主义,他已经具有了唯物主义应有的立场,并开始考虑唯物辩证法的问题,但又没有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代替黑格尔辩证法,69这一看法很值得我们注意。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和准备性笔记中可以看出,他对黑格尔哲学中的现实成分、伊壁鸠鲁哲学的唯物主义和两人的辩证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试图把它们作为解决自己思想困惑的工具。
与费希特、谢林相比,黑格尔哲学的进步之处在于“由于把精神导入了具体的世界,思想、观念就有了具体性,亦即所谓充满了现实性。”70黑格尔把自由的理念与历史理性结合起来,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由是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加以实现的根本目的。”71因此,黑格尔“以真正积极的方式赋予自由的必然性以现实性意义。”72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既不同于费希特,也不同于鲍威尔,不是把自我意志与外部世界的矛盾绝对化,而是把自我意志与人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虽然对唯物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其不足之处“主要错在把可能性抽象化,这种抽象化的可能性夸大了偶然和自由意志,从而反对了真实的可能性”。73马克思批判了伊壁鸠鲁通过使个人脱离世界、献身哲学的途径而获得自由的观点,指出伊壁鸠鲁哲学把自由抽象化了,强调只有把人同周围环境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来加以考察,自由问题才能解决。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革命性,认为“哲学把握了整个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现在黑格尔哲学正是这样。”74但是,他又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缺陷在于其原则的不充分或对原则没有充分理解。马克思肯定了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哲学所进行的批判和改造具有积极和进步意义,可是,与青年黑格尔相比,他更接近黑格尔。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派中的大多数人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不足时,回到了费希特,把精神同具体现实割裂开并赋予精神以绝对的力量和自律,从而囿于纯理论批判。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思想上的这种倒退进行了批判,他“坚定地遵循着黑格尔关于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并且把历史理解为人类各种活动的结果,而这类活动的客观规律性和结果又决定着个体的行为可能性和抉择可能性。”75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主张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突出自我意识在发展中的能动与变革作用,但他没有把自我意识夸大为绝对原则,“这样,马克思就同当时早已存在于青年黑格尔派历史观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并且开始按照自己的哲学思想来开拓自己的道路,独立地解释哲学与现实间的辨证的相互作用,这成了后来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重要出发点。”76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还指出,德谟克利特认为必然性是天意、是命运、是世界的创造者,不愿意承认任何偶然性;而伊壁鸠鲁则注重偶然性,强调通往自由的道路处处都开放着,“宁可听信关于神灵的神话,也比当物理学家所说的命运的奴隶要好些。”77马克思反对以上两种极端思想,指出“在有限的自然界里,必然性表现为相对的必然性、表现为决定论。而相对的必然性只能从实在的可能性中推演出来,这就是说.存在着一系列的条件、原因、根据等等,这种必然性是通过它们作为中介的。实在的可能性是相对必然性的展现。”78可见,必然性与偶然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偶然性为必然性提供条件,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展现出来。马克思之所以成为马克思,在于其思想的独立性,恩格斯评价马克思在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时,“是完全独立的。”79John.L.Stanley指出,人们往往只注意黑格尔对马克思的重要影响,却忽略了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批评,这种批评不仅预示着后来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而且预示了马克思最终将把黑格尔建立在逻辑概念之上的辩证法颠倒过来,不是将一种主观的辩证法施加于自然,而是在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中去发现辩证法。80
3.马克思大学时代的幸福观孕育着后来成熟幸福观的核心命题:人的自由是幸福的本质
自由是欧洲文化文明中的最高价值和永恒价值,“马克思主义衍生自这些在欧洲主流中所找到的核心思想。”81在大学时代,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他幸福观的核心命题,即自由是人的幸福的本质体现。他对幸福的关注以自由为起点,而对自由的关注,则是从自由精神开始。一开始,马克思强调只要有意志自由,人们就能得到幸福。“当你能够想你愿意想的东西,并且能够把你所想的东西说出来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82后来,当发现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无法建构一个法哲学大厦时,他在黑格尔那里找到了历史的具体的现实,认识到人是生活在具体社会生活中的人,人的自由和幸福是历史的、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得到自己的幸福不仅仅要有思想的自由,还要有政治上的自由。在评述伊壁鸠鲁这位伟大思想家的过程中,马克思鞭挞了宗教肆虐、理性横遭摧残的事实,愤怒地指出上帝无非是“非理性世界的产物”,要使人们得到真实的自由和幸福就要消除宗教,要迎来未来的幸福时代就要促使世界风暴的降临,要对社会现实进行激进改造。
马克思把人类的终极价值和目标设定为自由、幸福和共产主义,而且,他一生都在思考和实践人类的自由和幸福。比如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他强调“自由的首要条件是自我认识,而自我认识又不能离开自由”,83从而着重关注了新闻出版自由与人的幸福问题,提出要“争取实现一种同更深刻、更完善和更自由的人民意识相适应的崭新的国家形式”;84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强调只有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的幸福的宗教,把人们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现实的幸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追求自由与幸福是人的本质规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只有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人们才能获得根本的解放,才能获得真实的自由和幸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批判地指出资产阶级的自由其实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无产阶级的统治和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因此,马克思把自由当做人类幸福的本质内容,把人类解放作为人生价值的取向,把反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争取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未来社会的理想,把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类幸福的最高实现形态。
注释
①高兆明:《幸福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②㊺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页,第17页。
③于晓权:《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32页。
④罗晓颖:《宁静?抑或自由?——试析伊壁鸠鲁幸福观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现代哲学》2011年第6期。
⑤马瑞丽:《试论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轨迹》,《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⑥⑫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4-90页,第68页。
⑦[67]俞金吾:《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第260页。
⑧[66][81]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杨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6页,第136页,第12页。
⑨⑩⑪⑬㉗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第19页,第23页,第32页,第25页。
⑭㉒黄凤炎:《反思与超越——马克思的思想轨迹》,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12页,第17页。
⑮⑯⑰⑱⑲⑳㉑㉞㉟㊱㊲㊳[61][6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页,第539页,第543页,第556页,第13页,第13页,第15页,第519页,第519页,第6页,第7页,第7页,第581页,第5页。
㉓兰维·罗森:《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王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59-177页。
㉔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㉕冯俊科:《西方幸福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546页。
㉖梁志学:《费希特著作选辑》(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64页。
㉘㉙㉚ ㉛㉜ ㉝㊵㊶㊷㊻㊼㊽㊾㊿[51][52][53][55][56][57][58][65][74][77][78][82][83][84]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5页,第484页,第670页,第916页,第511页,第910页,第560页,第575页,第736页,第63页,第28页,第35页,第35页,第63页,第75页,第76页,第12页,第59页,第59页,第58页,第101页,第459页,第136页,第26页,第27页,第134-135页,第139页,第306页。
㊴Harold,E.Mah:“Karl Marx in Love:The Enlightenment,romanticism and Hegelian theory in the young Marx,”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Vol.7,1986.
㊸㊹[59][76]《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之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1989年第2期。
[5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47页。
[60]B.A.马利宁、B.N.申卡卢克:《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马克思恩格斯研究》1989年第1期。
[63]陈一壮、谢新:《论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和唯物史观的联系》,《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64]R·G·佩弗:《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吕梁山、李旸、周洪军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4页。
[6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4页。
[69][73][79]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刘仁胜、肖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2-74页,65页,73页。
[70]奥古尔特·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王谨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7页。
[71]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下),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69页。
[72]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234页。
[75]玛蒂娜·汤姆:《论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马克思恩格斯研究》1993年第12期。
[80]John,L.Stanley:“Marx’s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Nature”,Science And Society,Vol.61,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