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工作中网络工具平台的应用

2013-04-12雷永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工作者思政交流

雷永汉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福建宁德 352100)

1 引言

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传递快、集成性强和双向交流性等性质,思政工作中也应用网络这一性质,建立和使用这种更便利、快捷的交流平台开展思政工作。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者能否掌握网络技术优势,利用网络载体、,进一步充分挖掘思政工作与大学生沟通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显然已成为思政工作者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地方院校相对比较闭塞,学生课余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课题组针对当前大学生网络交流的情况,对目前思政工作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思政工作中网络交流方式的拓深提供参考。

2 目前大学生网络工具方式的现状概述

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通对我校不同年级专业8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使用的网络交流工具有电子邮件(email)、QQ私聊、博客、QQ群聊、QQ空间飞信等。学生在选择网络工具上都注意了两点:(1)尊重个性,大学生在网络交流时选择与自己性格相对应的方式。网络交流方式具有交互性的特点,网友尽量选择自己个性的方式自然地去交流。(2)因势利导,网络交流方式具有隐秘性、共享性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相对的。在网络工具中,例如网络邮件、QQ私聊、飞信更注重隐秘性;博客、QQ群聊、QQ空间、微博、飞信等工具更注重工具的网络共享性[1]。这两种性质决定大学生在选择网络交流方式的时候会注重交流工具的种类。若需要保护隐私,就自然选择隐秘性较好的工具;若需要共享,则会选择共享性较强的工具。网络工具特别是QQ、飞信、MSN等聊天工具的应用,提供了方便、快捷、可视化的立体交往途径[2]。调查中,全部大学生都通过网络与朋友、同学交流、沟通,甚至可以和陌生人成为好朋友。调查表明,所有的学生都在网上聊过天,88.9%的大学生有固定网友,34.4%的大学生与网友的关系较好。网上交往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应该清楚,网上交往也有其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网络环境的超现实性导致大学生对客观现实世界的逃避,产生封闭心理,失去在现实交往中的主动性。调查显示:51.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因上网而忽略了朋友;二是网恋和一夜情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作用。调查也表明:37.4%的人约会过网友,16.5%的大学生偶尔或经常发生一夜情,大学生因网恋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的现象更是数不胜数。三是网络工具常常容易煽动非理性情绪[3~4],例如QQ共享群,大家都清楚QQ群具有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功能。大家在使用QQ群传播信息时都知道,QQ群里人数较多,有的有上百人。一旦有人发布信息,群里的人会很快收到信息,如果有人转发传播到其他群里,一条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让成千上万的人接收到,传播速度快得惊人。比如,虚假消息泉州地震、郭美美事件、拒绝购买日货等事件,还有一些对学校宣泄片面情绪等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非常容易受片面、偏激言论的影响,一旦转发此类消息,就会使这种非理性情绪在更大范围内蔓延。若这些非理性情绪一旦在网络范围里快速传播,再到现实中传播,就会很快引起大范围的轰动,可能导致不理智的行为发生,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

3 思政工作中网络平台的构建

作为思政工作者应综合利用网络载体,应与大学生进行平等、坦诚的交流,知同学所思,想同学所想。思政工作者应适应形势的需要,提升自身良好的网络沟通能力,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精细化,进一步推动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5]。

(1)思政工作者应掌握使用网络交流的技巧

网络工具平台的使用为广大思政工作者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开辟了一个新途径。我们知道网络交流平台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注重交流的时效性。我们在工作中,如果能及时回复每一个留言和邮件,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这样学生就对我们思政工作者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有利我们开展工作。思政工作者应掌握使用网络交流的技巧方法,例如:用网民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应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信息、及时回复信息,从而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网络工具交流平台实现思政工作者和学生在网上交流沟通之后,要注意和现实交流有效结合,互为补充,以求达到最好的沟通效果。

(2)思政工作者应熟悉网络交流语言风格

90后大学生领悟新鲜事物快,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如果思政工作者还是老生常谈,肯定无法与学生深入交流,为达到交流效果,就相应地要求思政工作者在于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还需要紧跟网络时代的潮流,了解网络时尚前沿事物,明晰眼下时尚在流行什么,同时注重选择与大学生网民一致的网络工具,让交流更加贴近学生。如恰当运用网络动漫、校园流行语,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无障碍的网络交流环境。

(3)思政工作者应注重塑造网络形象

思政工作者使用网络工具在参与学生的网络交流与讨论中,应注重塑造自身网络形象。思政工作者在学生中树立可信任的虚拟网络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形象应该是思政工作者个人形象的体现,是思政工作者人格魅力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思政工作者的网络名片。网络交流要尊重他人的时间差,也应该遵循网络礼仪规则、网络礼貌用语。

(4)思政工作者应注重现实和虚拟的信息交互

大学生在使用网络与思政工作者交流时,会提出许多与自己学习生活相关的问题。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在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过程中,尽量做到全面、准确、动态地掌握广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应该实现将日常工作中搬迁到网络上,利用网络工具交流,及时解答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素质拓展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实现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有机结合,符合学生工作精细化思想,进一步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提升管理水平。

(5)强化思政工作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思政工作者与学生的接触最多,最为紧密,是最能够了解和反映学生心声的。思政工作者应该学会掌握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思政教育的基本技能。进一步营造良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通过网络工具的使用,思政工作者应把工作重点从有形的管理,向无形的引导转变,通过网络交流平台搭建有效的信息桥梁,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爱国主义为重点、道德建设为基础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6]。在网络工具交流使用过程中,思政工作者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侵蚀的免疫力。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最佳的境地。比如:通过经典革命歌曲、红色电影、纪录片等进行教育,通过网络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思考和选择[7]。思政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通过多样的网络文化信息熏陶和感染学生。进一步增强其认同感,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良好效果。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宝库。由于网络的加盟,使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多样性特点。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通过网络工具思政工作者可以开展涵盖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等方面的教育,网络工具在空间上实现了现实三维与网络的配合,在手段上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在方法上达成了灌输与引导的统一协调。所有思政工作者如果能应用好网络思政工作这一平台,将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高效化方向发展。

:

[1]丁其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1):196-197.

[2]王仕勇,周希贤.网络传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93-94.

[3]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45-47.

[4]周杰.即时通讯软件在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以 QQ 群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11,2(33):45-47.

[5]陆宝忠.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09,(1):110 -113.

[6]张娟,梁小龙.大学生网络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7):26-28.

[7]胡辉.试论网络时代对青年德育的挑战[J].改革与开放,2010,(20):56 -58.

猜你喜欢

工作者思政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爱工作者之歌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