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辅导员在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013-04-12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培养教育积极分子入党

耿 华

(山东女子学院,济南 2503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高等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入党积极分子要注重早期培养,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发展程序,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教育和实践锻炼。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指出: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早期培养教育。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早发现、早教育、早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的优秀团员、学生骨干吸收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加强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

一、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现状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可分为入党前、入党时和入党后三个教育阶段。就各个高校实际情况来说,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以及较为规范的发展党员工作的标准和程序,大学生党员入党时的教育较为充分。其他两个阶段的教育则相对薄弱。本文重点讨论入党前的教育,即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作为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源泉和后备力量,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各个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大多由二级学院书记或者辅导员兼任,成员也多为辅导员兼职担任。由于支部成员精力和时间的局限性,支部的更多精力投注在入党时的考核和发展程序等工作上,使得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缺失;作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主要培训工作的承担者,高校党校在现实情况下,对积极分子的培训大多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一次性的集中培训[1]。这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来说,显然是很不够的。很多经常性培养工作主要依托二级学院,但是仅仅依赖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也是不够的。对于积极分子的培养需要探索更加完备的体制,开展更加有针对性的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24号令)指出:“辅导员是高等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工作从业务上可以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三大块内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2]。

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教师,在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缺失的情况,应该发挥自身更大的作用。把首要工作任务,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结合起来,互相融合,补充学校党校和学生党支部工作的不足之处。使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成为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和途径。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开展针对性的工作,产生细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入党环境和氛围。同时因为辅导员工作的烦琐性和时间的有限性,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更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三、进一步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入党积极分子经常性培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从高校党校和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安排来看,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入校之初,由支部开展的党课普及教育。二是按照程序评选出入党积极分子后,由高校党校开展的集中党课培训。三是集中培训结束后,主要依托二级学院开展的其他教育活动。

(一)重视启蒙期教育,配备学生党建联系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入校之初所开展的党课普及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入党启蒙,对于营造积极的入党氛围具有奠基作用。通过普及型党课的教育,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入党的基本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澄清和明确入党动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党课普及教育后,学生已经具有了入党的积极性和可能尚不太明确的入党动机。作为辅导员,应该保护并激发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并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如何从实际行动中争取入党。现在很多高校采取由高年级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来协助辅导员开展班级的日常管理等工作。在配备学生班主任的同时,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一名学生党员作为党建联系人。首先,依托班级团支部,召开学生党建联系人见面会。由学生党建联系人结合本人的实际情况,以本人的入党经历来引导新生明确如何在实际行动中争取入党。互动式的见面会是一种更加灵活的沟通方式,通过身边鲜明的事例,发挥榜样的作用,带动新生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其次,以爱党、爱国为主题,在第一学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采取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学党史、学典型,进一步营造入党的氛围。

(二)加强培养期教育,积极协调引导,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方法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期是自被党委审核确定至成为预备党员的至少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时间长,在实际中却经常性培养工作缺失。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高校辅导员,应当把握时间,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对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发现优秀学生,进行多方面的锻炼:鼓励他们加入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等组织,发挥才能,锻炼成长,在同学们的监督下,提高威信,脱颖而出。

1.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督促培养常规工作的开展

在推选出入党积极分子后,学生党支部会为每个积极分子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其培养人。因为专业、时间的差异等多种原因,很多培养人并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培养职责。辅导员既与培养人熟识又与所管辖班级中的积极分子熟识,这样能够发挥积极的组织协调作用。创造条件,协调双方,督促培养人责任的完全履行。其次,按照发展工作细则的要求,在日常教育引导的基础上,督促积极分子按时递交思想汇报。对于思想汇报,采取手写报告与口头汇报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积极分子的民主生活会,开展积极分子之间横向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2.理论学习与能力锻炼相结合,采取多种手段开展经常性培养教育工作

(1)成立理论学习小组,并做好督促和考核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低年级的积极分子人数较少,可成立以专业为单位的理论学习小组,并由高年级的积极分子担任组长。随着班级中积极分子人数的增加,可成立班级理论学习小组。以辅导员为总负责人,共同制定每个学年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材料、学习时间、学习人员等具体情况,并相应地制订督导、考核计划。采取集中和分散两种学习方式,并做好会议纪要。初期的学习以党章、党史、党的基础理论为主,后期加入时政内容的学习与分析,不断提高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

(2)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网络教育

博客。博客作为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多地被高校大学生所使用。它既能很方便地张贴文字、图像,也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分组的前提下,以小组为单位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博客。小组成员共享同一账号,并分工分段对博客进行维护。博文内容可以是党的基础知识、先进典型的事迹(侧重于优秀学生方面)或者时事评论、个人感悟等等。为了方便考核,要求发布博文的同学在标题前注明个人姓名。同时对博客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励和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学习、交流。

群论坛。班级QQ群现在已经是学生交流的另一个网络平台,班级中人人有QQ号码,而各班都有班级群。实际应用中,班级成员主要是信息交流,文件共享和照片张贴,对其他功能应用较少。辅导员可引导学生积极应用群论坛的功能。由团支部总体负责,入党积极分子组织,班级同学广泛参与。群论坛中帖子的张贴,仍然以思政教育为主题,同时可发布同学喜欢的有意义的文章段落或者对其他成员的表扬和感悟等。为了初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把宿舍与积极分子结对,以宿舍为单位分时段对群论坛进行维护。通过初期的保障性措施,使同学们慢慢地把群论坛当作信息分享交流的另一个平台。

(3)开展“三个一”工程:结一个对子,开展一次公开宣讲,策划一项集体活动

结一个对子:入党积极分子在个人进步的同时,要带动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共同进步,起到表率作用。通过结对子的方式,与固定的同学共同学习、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把结对子同学的学习、日常表现等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考核的一个方面,供入党考察时参考。

开展一次公开宣讲:公开宣讲的开展可以在积极分子内部也可以在班级中进行,根据各个学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来开展。宣讲的内容须是党建方面的工作或者时政要闻,要紧贴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在公开宣讲的充分准备过程中,促进了积极分子对党的知识和时政的掌握;在宣讲过程中,对班级的其他同学进行了知识的普及。在工作的开展中,团支部要做好监督和指导,避免工作的形式化。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以体现活动开展的意义。

策划一项集体活动:对于班级中的积极分子,通过压担子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不断进步。一项成功的集体活动的策划和实施,需要积极分子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配合,紧密合作,更需要班级同学的积极参与。通过集体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能够提高积极分子之间,积极分子和其他同学之间互相沟通合作的能力,而活动的成功举办,将提高积极分子在班级同学中的威信和认可度,赢得群众基础。活动的开展可与重大事件相结合,如伦敦奥运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党代会或者学校的大型校庆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

(4)加强社会实践,促进内化知识与外化行为的结合

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不仅是一个内化的认知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外化的行为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使教育与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勤工俭学等活动,以明确教育目的,提高教育的实效。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了解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更好地使党的思想政治理念“内化”、“进头脑”[3]。

首先配合好校团委和二级学院团总支的各项活动开展。鼓励入党积极分子热情投入到各级部门组织的“三下乡”、“志愿者”等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大型活动中去,发挥专长,积极参与。

其次,明确要求,落实大多数积极分子的假期社会实践。学校各部门组织的假期集中实践受人数和具体要求的限制,不可能让全部的积极分子都参与其中。但是假期的个人分散或小组实践却没有限制。明确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在假期中开展不少于30小时的义工活动。义工活动可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可以是对社区或村庄里五保户老人的照理、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辅导,对困难学生的帮扶,或者到养老院等地方开展义工活动,或者根据居委会、村委会的要求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等等。假期返校后,递交义工报告,并召开积极分子义工服务感想座谈会。在对假期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互相交流,加深活动对个人的内在影响。

3.强化身份认知,增强积极分子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学生会成员、班委成员、团支部成员,学生对这些身份有明确的个人认知,并有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由于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缺失,积极分子人员对个人身份认知不深,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淡薄。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建立网络展示平台,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对自己身份的认知。

现在高校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室,而随着学年的增长,班级中积极分子人数不断增加,在实际中选择展示平台有一定的限制性。而利用网络里的群空间进行展示则可以避免这种限制性,班级成员经常关注的QQ群的群相册可作为展示平台。在群相册中创建新的册集,并上传班级中入党积极分子的照片。在相册描述中体现册集的主题和意义,在第一条评论中,描述照片中积极分子的基本信息和积极分子的确定时间,甚至已经取得的工作成就和荣誉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可以作为意见箱来使用,欢迎同学们对积极分子提出批评和表扬,以提高积极分子对自身身份的认可度和自我约束意识。

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养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党务基层工作者的高校辅导员,根据工作性质,能够对学生开展更加细致地,春风化雨的思想教育工作,也有着更加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应当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思想修养和理论业务水平的同时,根据实际条件,发挥积极主动性,不断探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发挥其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突出作用。

:

[1]刘明捷,达建.高校党校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1,(6).

[2]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

[3]何林,蓝蔚.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6).

猜你喜欢

培养教育积极分子入党
志愿服务在民办高校党员培养教育中的功能研究
憨娃入党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教育微论坛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
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探析
入党志(外一首)
我要入党:献给建党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