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动机分析
2013-04-12□文/孙烨
□文/孙 烨
(山东领锐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严重的利润操纵行为,“银广厦”、“郑百文”等造假事件的曝光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了上市公司如何进行利润操纵的内幕。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不仅给投资者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导致资本市场信任危机,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若不及时遏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现实中,证券市场上的广大投资者主要通过各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来评价该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如果某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有利润操纵行为,投资者据以推测、判断该公司未来业绩水平的行为将变得毫无意义,其利益必将受到侵害。更为严重的是,错误的信息将导致资金非合理地流动,使证券市场丧失了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因此,有效识别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无论是对广大投资者还是对政府监管部门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利润操纵的概念
利润操纵(earningsmanagement,或译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出于某种动机或迫于某种压力,而在会计制度的许可范围内选择会计政策或操纵应计项目,从而使报告利润达到某一水平的管理行为。这种可能损害会计信息可靠性及相关性的异常行为在国内外企业均有表现,而且在某些特殊事项影响下特别明显。
操纵,即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利润操纵,就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和控制利润,以达到操纵者不正当的目的。对于利润操纵,必须明确它的不正当性。公司利润操纵的目的:一是政治需要,在行业中取得优势地位;二是经济利益,有些公司在不具备上市条件时为了能上市,大肆包装财务数据,以合法身份“获得”上市资格,或免于摘牌;三是偷逃税款,利润操纵的手段具有不正当性。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等,对会计核算的要求,其口径是完全一致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润操纵者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会计核算不是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而是以夸大、缩小、歪曲、篡改的经济业务为依据,都是违反会计准则的。
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
在我国,上市指标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壳资源价值连城,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现象,其动机有以下几种:
(一)为获得融资资格。公司上市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融资,而国家法律、法规对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和股票上市条件做了很多限制。比如,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司上市融资条件之一:营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经营业绩突出的才可以审报。一些经营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为了获得上市资格,不得不进行利润操纵以获得上市资格。
(二)获得上市后的配股资格。上市公司获得配股资格,在证券市场上再融资是公司上市后筹资的最佳渠道。我国法律规定,公司上市超过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最近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0%以上;上市不满3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按上市后所经历的完整会计年度平均计算;属于农业、能源、原材料、基础设施、高科技等国家重点支持行业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略低,但不得低于9%;上述指标计算期间内任何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均不得低6%,才有配股资格。因此,上市公司为了获得配股资格,就会对三年内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反复测算调整,如果达不到资格线又离资格线相差不多,企业就可能会操纵利润以达到配股资格线,如果测算相差甚远则上市公司往往采用资产重组的办法进行关联交易。
(三)资金扩容的利益驱动。上市公司要想募集更多资金,唯有提高发行价格,于是许多股份公司在每股收益上大做文章。在以历史收益为计算依据的政策下,有些股份公司或是通过关联交易获取巨额收益;或是虚增剥离资产收益。在以预测收益为依据的政策下,有些股份公司提供虚假预测,任意拔高预测盈利水平,最终以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投资者面前。
(四)避免股票被停牌。按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将被停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会竭力操纵粉饰其经营业绩,尽可能避免连续亏损情况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出现了上一年巨额亏损,第二年扭亏,第三年又亏损等奇怪现象。有些上市公司如果已被停牌,为了不被退市,如果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上市公司摆脱困境,相关的利益关系人必然会进行利润操纵,借以扭亏。
(五)操纵股价。企业股票上市后,为维持股价或为使股票价格达到预期的波动,公司控股股东常利用不实的财务报表,以达到操纵股价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六)为规避所得税而隐瞒利润。所得税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通过纳税调整,将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适当的税率而得出的。一些公司为了偷税、漏税、推迟纳税时间,便会隐瞒利润。但也存在着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为了能够维护其在社会上的形象以及由于各种利益驱动,不惜虚报利润,多交所得税。
(七)公司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而操纵利润。现代企业制度下,要求所有权与经营权必须分离,股东和经营者之间是委托代理的关系,在这种公司治理结构下,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不一定总是一致的。为了使两者的利润趋于一致,股东通常会采用业绩-报酬的激励机制来鼓励经营者工作。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一般以一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其中利润往往是最主要的财务指标。如利润的计划完成情况、投资回报率、销售利润率等均是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经营业绩的考核涉及到管理业绩的评定,并影响其利益,因此为了业绩,公司难免要对利润进行操纵。现代会计信息市场上,管理层垄断着报表的会计信息,财务信息在经营者和其他报表使用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使报表使用者难以对企业的会计决策进行评价,反而增强了经营者操纵财务信息的能力。
(八)出于盈余管理的需要。企业为了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各会计期间前后一致、稳定增长,即所谓的“利润平滑”感觉而调节盈余。有的企业盈余变化很大,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有的企业损益情况不能与本行业或国家整体经济状况同步,给人以不可理解的感觉。由于人的风险厌恶感,使这类公司在资本市场缺乏吸引力。而管理者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让投资者以为企业的业务发展稳健,往往会进行盈余调节,以丰补歉,给人以稳中有升的感觉。
三、加强会计信息监管,防范企业利润操纵
我国绝大多数利润操纵并非由于会计法规不健全,而是通过弄虚作假进行利润操纵。要消除这一现象,必须依靠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证券监管部门和证交所在内的社会监督,促进企业严格遵守会计规范。
针对目前存在会计师事务所、证券交易所与企业合伙作假误导、坑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情况,要制定有关法规,对因出具虚假会计审计报告,有意或明显过失提供错误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使用者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提供者的责任。
[1]黎仁华.谈谈会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财会月刊,2002.2.
[2]阎务达等.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指标特征研究.财务与会计,2001.10.
[3]肖时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会计研究,2000.5.
[4]马永义.对遏制利润操纵行为的一些思考.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