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探索
——力量教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评述

2013-04-12皇甫素飞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汉语

皇甫素飞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探索
——力量教授《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评述

皇甫素飞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并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不同层次的语法教学及研究的需要。由力量教授领衔著述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全书共31万字)一书在这方面作出了新探索。综观全书,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特色。

一、定位合理,注重实用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无论在学习语法方面还是研究语法方面,都既考虑到语法书本身的理论性,也照顾到了读者的接受能力,在保证学术深度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易于理解掌握,是一部专家式理论语法和实用型教学语法结合得较好的语法新作。

该书对于语法理论的阐述,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初入语法研究之门的学习者使用。比如配价语法是语法分析的难点,以动词配价问题为例,该书列举了零价动词、一价动词、三价动词,举证了动词出现的典型句法环境,分析了非典型句法环境中的动词配价问题,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配价思想。

该书还注重汉语本体研究的实际运用,注意了句型分析和配价分析等问题,既培养学习者在语法学上的基础功底,又培养其在语法教学上的能力。如谈到名词的配价分析时,力量教授认为讲授介词结构“对于……”(带“的”)作定语的问题时,要引入配价思想,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此结构用法。

作者参考了国内论述同类语法问题的重要文献,每章后面都提供大量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读者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问题,顺循着参考文献的导引,进入更深的研究领域。作者还点明了语法研究较为薄弱的环节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读者对相关语法问题作深入思考。

二、精选内容,优选权威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更重在提纲挈领,以精选、优选为特色。表现为:

该书结合作者多年汉语语法教学的经验,精选语法点。凡是《现代汉语》教材已经讲过的语法问题,一概从略。语法点的选择,重点、难点突出,有针对性。且所有内容都在阅读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撰写,尽量不转引。

该书在典型例句的选择和语言材料的选用上,严格筛选例句,尽量照顾到不同结构、不同语义关系,以及相同语法单位的细微差异。选取的例句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该书繁简得当地例示了语法分析的步骤和方法,在对精选的例句详细阐释过程中,帮助读者建立语法观念,提高语法研究素养。

该书立足学术前沿,针对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尽量客观介绍、描述,取舍力求明理、折中,并在此基础上恰当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作者对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深入思考。同时,对所论述问题,也尽量吸收国内语法研究的主要标志性成果,采用国内权威学者的看法。词类研究以郭锐观点为准,语法化以吴福祥、洪波观点为准,配价语法以袁毓林观点为准,功能语法以张伯江观点为准,类型学思想以刘丹青观点为准,形式语法以沈阳观点为准,等等。

三、体系严密,构架严谨

语法研究非常注重系统性。该书在充分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各个方面都作了系统、深入的分析与开掘,但又不面面俱到,失于琐碎。根据语法单位大小从词、短语讲到句子;根据分析句法方法,从共时讲到历时。开篇讲研究历史,终章讲现代开拓性贡献,既体现了整体的系统性,又注意了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全书共12章,第一章简述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背景。第二到第十一章着力对词法、句法及语法分析方法等核心内容作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这些部分都列举了大量的例子,从语法事实的分析中,体现语法分析的思路、方法。第十二章介绍当代语法研究的主要流派、理论主张及学术成果,视野开阔。该书遵循了语法的客观体系、严格的逻辑体系和严密的逻辑论证,章节层次清晰,知识体系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四、理论新颖,视角独特

该书在理论探讨、研究方法、语法观念上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其一,对新语法思想的吸收。该书能敏锐洞察语法研究新发展和新动向,及时吸收国内外语法研究新理论和新方法。该书系统论述了语法化理论及国内语法研究流派,尤其对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热点,如构式语法,以及刚刚起步的语体语法、方言类型语法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评述,体现了明显的流派意识、理论创新意识。崭新的语法研究视野,有助于广开思路,引领学习者关注当代语法研究新成果,更新观念,对语言事实和规律获取新的解释。

其二,对新研究方法的运用。该书在方法论上始终贯穿多视角、多侧面,动态研究中观察、分析、解释汉语语法现象的原则,注意“语法研究的双向性”,采用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相结合,静态和动态、共时和历时相联系的方法。

该书全面贯彻了三个平面的语法思想。除设专章介绍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外,还在语法分析中自然地引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力求用语法理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如专设“语病问题”一节,从三个层面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病句,把病句的分析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而存现句的语用分析、疑问句的疑问域等内容则体现了对句式、句类的语用分析思想。

该书在进行语法分析时,不仅讨论了共时层面句法分析的方法,还另辟新径,在汉语词法、句法的历史演变上有所着墨。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该书打破共时、历时壁垒,引入语法化视角来描述和解释语法系统的形成过程。如在特殊句式“把”字句、“被”字句共时特点研究中穿插历时演变内容。总之,横向静态描写与纵向动态分析使狭义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研究拓展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新视域。

其三,对“史”的理念的贯穿。语言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开放系统。该书从发展的角度,探索汉语语法学的发生、发展及各家学派的源流。如第一章是对汉语语法研究史的简要梳理,交代了汉语语法研究的背景,包括古代汉语语法与训诂学的关系、现代汉语语法与世界语言学发展的关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述自《马氏文通》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奠基之作,并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几种本位思想作了简要评介。这些内容对读者了解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了解某一阶段的成就及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的相关纷争,进而找出当前语法研究的问题所在,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外在具体研究中也渗入了“史”的研究视角,如在动态、历史的大背景下讨论词类划分、析句方法、句型、句式、复句等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述一些语法研究流派等。

该书由淮阴师范学院力量教授领衔撰写,力量教授长期专力于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汉语语法领域有精深独到的研究。该书的成功是他多年辛勤探索的结果。

综上所论,该书在继承基础上有所发展,在传统基础上合理延伸,同时融入作者深入研究而获得的新认识,具有实用性、精选性、优选性、系统性、创新性等特色,是一部颇具新意和特色,且有较高学术含量的语法研究论著。该书的出版,必将进一步推进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与研究。

当然,由于写作时间有限,该书在某些表述上还不够严密,但瑕不掩瑜,相信作者在修订时会加以关注,使之更趋完善。

H146

A

1007-8444(2013)06-0837-02

2013-10-20

皇甫素飞(1970-),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刘海宁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语法汉语
学汉语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跟踪导练(二)4
KEYS
追剧宅女教汉语
Keys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