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方言中以“哎是啊”为标记的反复疑问句的语法、语义、语用分析

2013-10-28许彩云

关键词:陈述句老张语气

许彩云, 汪 健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语言学】

南京方言中以“哎是啊”为标记的反复疑问句的语法、语义、语用分析

许彩云, 汪 健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本文结合语言事实对南京方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短语“哎是啊”的使用与发展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探求当今南京方言中普遍存在的以“哎是啊”为标记的反复疑问句的结构特点以及语义类别,并试从认知角度探寻和理解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南京方言;哎是啊;语义分析;语用分析;反复疑问句

本文记录的语料主要来自对2009年7月江苏综艺台方言节目《娱乐818》,主要是对其中“杨阿姨”、“老张”、“秦大妈”等角色的口语对话进行记录。历时一个月,共计52 145个字。《娱乐818》是江苏综艺台周一至周四22:30播放的一档喜剧脱口秀类型的节目,每档历时45分钟,以“杨阿姨”为主要人物角色。节目大致分以下三个模块:“头条评审团”、“欢喜剧”、“杨阿姨的故事”。其中“头条评审团”和“杨阿姨的故事”累积了主要的南京方言语料;而“欢喜剧”以故事表演为主,经常出现混用杂用南京方言与普通话的现象,因此对于这一模块中语音方面的统计不作为重点。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主要用于反复疑问的“哎是啊”具有南京特色,存在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哎是啊”的前身——“还/阿+VP+啊”

《南京方言词典》(下文称为《词典》)(刘丹青1995)中提到南京方言语法中有两种常用的表疑问的手段:一种是用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肯定否定叠加,肯定和否定必须相连,中间不能插入宾语等成分,如“你去不去?”“你吃不吃面条?”“你喜不喜欢这部电影?”“他去没去?”“你看没看过这本书啊?”等。这种手段也常和“阿”、“还”连用,用“~”代替“阿”、“还”,如“你~去不去?”“你~睡过没睡过中觉?”另一种手段是添加句末语气词“啊·ɑ”。“啊”在南京话“了·lo”或“的·ti”后合音成“啦”或“嗒”。这类问句表示有所了解或推测,要求对方证实。如“你明天到上海去啊?”“你去过啦?”“是他告诉你嗒?”同时这个“啊”也经常同发问词“阿”或“还”一起出现。如“你阿去啊?”“你还吃过饭啦?”“他阿告诉你嗒?”

总结在《词典》中提到的南京方言表示反复疑问的句型如下:

句型1:主语+V+不/没有/没+V?或者主语+adj.+不/没有/没+adj.?你去不去?

你看没看过这本书?

他会不会开汽车儿?

句型2:主语+VP+啊?你有事啊?

你带了钱的啊?

其连用现象有三种,如下:

句型3:主语+阿/还+V+不/没有/没+V?或者主语+阿/还+adj.+不/没有/没+adj.?你阿去不去?

你还会不会开汽车?

句型4:主语+阿/还+VP+啊?你还吃过饭了啊?

我阿打到他了啊?

句型5:主语+阿/还+V+不/没有/没+V+啊?或者主语+阿/还+adj.+不/没有/没+adj.+啊?你还去不去啊?

我阿漂亮不漂亮啊?

你阿看没看过这本书啊?

由于《词典》的编写较为久远,而南京近些年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加上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原因,南京话和普通话及各地方言相接触的机会较多,因此即使比语音、词汇更稳定的语法也会在城市和人口的变化过程中有所变化发展。通过对语料的整理我们发现在312个表示反复疑问的句子中,符合《词典》中句型1的有42例,并且多以“V不V”形式出现,其余的句型现在看起来显得过于拗口,在我们所收集的语料中几乎没有出现。

现将我们所收集的语料中部分符合第一种句型的句子整理如下:

(1)咦,老张老张,亲爱滴,哦们也养只狗好不好啊?

(2)他好歹也是哦以前滴一个老朋友,好不好?

(3)老张,这个肉丝好不好吃啊?

(4)那里头滴男主角是不是也很怕他滴老婆啊?

(5)你觉得你这样穿着,然后去打扫卫生很帅是不是啊?

(6)是不是对哦秦大妈有意见啊?

(7)哎哎哎,哦来老,你们这边是不是招那个居委会主任包,还是啊?

(8)谁知道你有没有突发疾病啊?

(9)不是,哦就是讲你有没有想过,找一个更漂亮滴女朋友泥?

(10)不知道衣姐姐今晚三更时分花前月下,有没有兴趣一起研究一下诗词歌赋啊?

(11)哎,有没有认真去听这个新闻啊?

(12)烦不烦啊?

(13)你还睡不睡觉啊你?

(14)你想这个读书人,怎么能满身铜臭泥,对不对?

(15)毕竟蛮公交公司你属于服务行业,哎是啊,不能怕担责任,就不让老人孕妇坐车,哎是啊,不能因噎废食哎,对不对?

(16)你看那个周杰撞车了,没得事,对不对?

(17)哎,会不会是哦们家女儿干滴啊?

(18)坐,今天上班累不累啊,儿子?

(19)哎,那哦问你奥,火车票卖不卖?

(20)你能不能出去时不要带这只怪模怪样滴猫啊?

(21)你们好、你们好奥,这个老张需要休息,能不能麻烦你们先出去啊?

(22)你磕不磕?

(23)你有什么事情赶快讲行不行?

(24)喜不喜欢看电影啊?

(25)哎,好老好老,大过年滴说什么骗啊骗,难不难听啊?

显然在语料中部分符合《词典》中句型1的句子主要集中在“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能不能”等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否定叠加的形式中。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语料中表示反复疑问的句子表现为“陈述句+阿是啊”的有52例,“陈述句+还是啊”的有22例,“陈述句+哎是啊”的有196例,例如:“哦觉得这个赵小薇奥,她一上来就谈这个钱,哎是啊?”“蛮好滴、蛮稳重滴,哎是啊?”等。因此我们得出语料中表示反复疑问的句子主要以“陈述句+哎/还/阿是啊”的形式出现,我们称其为句型6。

其数量可以作如下统计:

句型V+不/没有/没+V?或A+不/没有/没+A?陈述句+阿是啊?陈述句+哎是啊?陈述句+还是啊?句型数量425219622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符合句型1的42例可以顺利转换成句型4,即以“阿/还+VP啊”的形式表示反复疑问而句义不变。如:(1)—(3)句“……好不好?”可以替换成“……还/阿好啊?”、(4)—(7)句“是不是”可以替换成“还/阿是啊?”、(8)—(11)句“有没有”可以替换成“还/阿有……?”

然而这些转换成句型4的句子大多又可以顺利转变成“陈述句+哎/还/阿是啊(句型6)”的形式而句义保持不变。例如:(1)—(3)、(14)—(16)和(23)句画线部分可以直接替换成“哎/还/阿是啊”而语义不变;(8)—(11)、(12)和(17)句可以在原句后加“哎/还/阿是啊”起强调语义语气的作用;(13)、(18)、(19)、(22)、(24)、(25)句可以前半句用动词的肯定或否定形式中的一种表述,然后在其后加上“哎/还/阿是啊”,句义不变。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句型1、句型4、句型6句义相同可以通用,在口语中存在混用情况;句型6的使用较为普遍。并且我们可以看出句型6“陈述句+哎/还/阿是啊”形式,其实是用标记“是”代替了“VP”,也就是说句型6表示反复疑问主要来自于《词典》中的句型4,即“阿/还+VP+啊”。而以“哎是啊”充当提问的方式普遍且运用灵活,给人一种亲切、方便、随意的感觉,具有一定的语用价值。

二、“哎是啊”就是“还是啊”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在语料中,当今南京方言表示反复疑问的手段主要是“陈述句+哎/还/阿是啊”,而用“哎是啊”表示的最多,“哎是啊”、“还是啊”、“阿是啊”出现混用状况。而“阿、还、可”等几个疑问副词同出一源,张其昀先生(1994)已在语音上加以证明。这里的“哎是啊”的“哎”经过词语替换并向南京本地人士询问,我们可以确定“哎”的字音确实是来自于“还”。而南京人在说“哎是啊”的同时很清楚自己就是在说“还是啊”的意思。下面我们可以从语音上对“还是啊”转为“哎是啊”作一些推测。

首先,南京人喜欢把“还是啊”读成“哎是啊”。《词典》中提到了“还”除了老派读书时念“xuɑ”,与动词“还”同音,其余的读作“x”[1]105,而南京人习惯把[x]读成类似语气词“哎”[ɛ]的字音,其变化可以描述为由前次低元音[]向前半低元音[ɛ]的变化,即[]→[ɛ],并且在此过程中由于口语的特点之一是讲究经济时效,出现辅音[x]的脱落。这里我们猜测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其一,在当今南京方言中同样读作[ɛ]语气词、叹词“哎”大量使用,就语料统计共有792个,而其他的语气词或叹词统计:“吧”91个,“包”96个、“嘛”137个,“啊”1 016个,其中“啊”多作为叹词使用,而“哎”多作为语气词使用。其二,作为与ɛ[ɛ]合音而形成的语气词如“唻”[lɛ]、“呔”[tɛ]等也大量出现在口语中。并且我们知道语气词是不具备词汇意义的虚词,现代汉语的语气词一般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因此它们无所谓本字,也没有固定的调值,我们只能靠语音辨别[2]。其三,我们认为这与南京人的心理认知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发音习惯上南京人普遍有倾向于发[ɛ]这个音的现象,而这正是社会和人对语言发展的作用体现。

最后我们猜想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南京方言语音系统内部自身的发展规律决定的。语言中[]→[ɛ]的变化是符合汉语元音高化的变化规律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副词“还”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得相当频繁,它表义体系庞大,语法语义功能十分丰富,而且常与其他相关副词发生误用误解现象[4]。用疑问副词“还”做发问词的用法古已有之,例如:

1、蛮奴闻语,回马遂排一左掩右夷阵,索随驾兵士交战。擒虎亦(一)见,破颜微笑,问言诸将:“还识此阵?”诸将例皆不识。(敦煌变文集)

2、公还诵《金刚经》以否?(同上)

3、……启相公曰:“只如相公数年,于福光寺内,听道安上人讲《涅槃经》,还听得何法?……”(同上)

4、莺莺,你还知道我的相思?甘心为你相思死。(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以上例子中“还”用于是非问、正反问、特指问等疑问句型中,袁宾(1989)、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1992)、蒋冀骋、吴福祥(1997)都注意并分析了“还”的这种用法,认为它的性质是疑问副词,语法意义在于加强句子的疑问语气,并还有追究意味。刘坚等还指出这种用法的“还”是由“仍旧、依然”义演化而来的[4]。而我们也是同意此观点的,这里讲的“还是啊”中的“还”就是疑问句型中的疑问副词“还”。而南京方言延续使用“还”做发问词并转变成“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人自我选择的结果。而我们今天仍然可以通过“还”的古义“仍旧、依然”略微体会到说话人在说“哎是啊”(还是啊)的时候,他所密切关注的是对方对之前话语的态度,并且与焦点标记“是”组合在一起有着很浓厚的强调作用,在句中有一定的连接功能。

总而言之,我们推断“还是啊”在南京方言中被大多数人读成“哎是啊”是有一定理据的。南京话中“哎是啊”等同于“还是啊”,“还”念成“哎”,我们可以描述成[]→[ɛ],这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是在当今语言大融合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具有南京特色的变化。

另外值得肯定的是读作“还是啊”的现象仍然存在,但是数目很少。在语料中能被清晰辨认的“还是啊”仅22例,而且发话者语速慢于发“哎是啊”的语速,其作用在于强调和质问受话者是否同意发话者的观点。例如:

(当老张被伊能静的出场弄得神魂颠倒的时候,其妻老杨说)杨:哦看你又不得了了奥,还是啊?啊,讲什么东西啊,你胆子越来越大了奥,你竟然在哦滴双目睽睽之下,跟陌生女人打情骂俏,你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这里老杨发“还是啊”的时候是字字咬牙切齿,语速较慢,因此也很容易辨认出来。

三、“哎是啊”的语义分析

英国语言学家L.R.帕默尔说:“语言是一连串的暗示,听话人得从这些暗示中构拟出说话人所要表示的意图,这些暗示或显或隐,各不相同。”[5]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理解的基础是一个涉及情景知识的复杂认知结构。因此我们结合语境把“哎是啊”的语义进行描写与分析,大致归为以下几类(注:以下编号为“年月日”代表节目的播放日期)。

(一)表示询问听话人是否认同自己的说法、观点、看法,希望得到鼓励或指正从而顺利地进行对话。语义上类似于“我这样说对不对”,言外之意是“我说的对不对你可以有异议,但是希望你给我个回应”。例如:

090702张:不得鸟来,不得鸟来,十万火急,迫不及待,大事不好来,哦是从苏州到南京来上学地小张,哎是啊?特别紧急滴事情,哦要找哦滴女朋友小杨。

这是《欢喜剧》开场的第一句台词,此时老张扮演一位大学生。我们从一句“哎是啊”看到老张性格中柔弱胆怯的一面。这里他第一个出场显得十分紧张,向观众们说出自己饰演的角色后添上一句“哎是啊”,是一种询问,问观众他演的角色对不对、像不像,从而缓和语气达到镇定自己的效果;同时又可以让观众知道他饰演的角色。在此语境中,“哎是啊”不仅体现出向听话人求证自己的认识、观点或行为是否正确,还体现了诸如语气词“嗯”“啊”等的舒缓语气的作用,为自己的思考与回忆争取时间。

(二)表示发话者与受话者已经明显达成认同,不需要对方回答,并且旁人可以看得出来双方的默契。语义上类似于赞叹语“真是的,说到我心里去了!”“好极了!”言外之意是表现发话者心里是美滋滋的,对受话者高度称赞。例如:

090706秦:哎呀,乖乖,不要烦老,到底是老相识奥,哎是啊?哎呀,对哦这么了解。

这里的语境是秦大妈得知杨阿姨猜出她即将登场。“哎是啊”表示对老杨的夸赞之情。此时两人交换眼神、彼此会心一笑,而观众也是一目了然。

再如,

090706杨:乖乖,哦滴个天哪!这哪边是吃了枪火啊,这分明是吃了一包炸药啊。你看那个嘴啊——笃笃笃笃笃笃,跟连珠炮一样滴,哎是啊?

这里是杨阿姨对邹杰辩解表示不满时说的一句话,前半句已经用一连串拟声词和一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邹杰的不屑与不满,最后加上“哎是啊”更加突出不屑一顾的情绪。此句话并不是在问“你认为对不对啊?”而是在说“你怎么这个样子啊!”显示出南京话中戏谑的一面。

(三)提醒对方注意,表示一种反抗情绪。一般用于发话者对某一言论或某一言行产生异议。语义上类似于“怎么这样说啊!”“怎么能这样做呢!”言外之意是表达发话者与受话者的看法或观点不一致,并且指责受话者的言行是错误的。例如:

090707张:你凭什么砸哦泥。哦跟你讲哦是诗人!诗人也是有骨气滴哎,哎是啊!

这里的“哎是啊”多少带一些感叹的意思,这是杨阿姨气急败坏拿老张出气时,老张回杨阿姨的一句话。言外之意是提醒老杨我老张也是要面子的,如果你再这样对我我是要反抗的,体现了老张反抗情绪的同时也体现了南京方言中含蓄委婉的一面。

再如,

090707杨:你管哦真是滴!而且呢哦用了哦自己滴打折券,哎是啊?哦没让你用现金补给哦就不错老,真是的!

这里是老杨强调自己没有用对方的钱,用的是自己的打折券。语气强硬甚至有蛮不讲理的意味,从而达到提醒受话者注意了我老杨不是好欺负的这样的目的,间接地提醒受话者的言论是不正确的。

(四)在一句话中重复使用多个“哎是啊”体现对受话者的催促。疑问语气很强,希望获得一些新的信息。语义上类似于“你的意见是什么呢?”“快说说看你的想法?”言外之意是对受话者的态度或表现不满。例如:

090708张:什么这个这个,你不是讲不难滴嘛?人家给你出一道,人家小学生滴这种题目,哎是啊,你又这个这个这个不出来,哎是啊,你倒讲讲看到底有多少个小时呢?

这里是老张催促老杨说出奥数题答案时说的一句话,前提是老杨认为简单,而老张并不认同。因此当老杨做不出来的时候,老张心里十分得意并且希望看到老杨出丑。这里连用几个“哎是啊”并不是偶然,在我们看来这是对老杨的一种逼问,不仅加强了语气达到咄咄逼人的效果,而且不给对方任何回旋的余地。

(五)询问对方是否清楚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否要再作一些补充,从而让对话顺畅。语义上类似于问“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可以向你多介绍点。”言外之意是希望得到受话者的肯定或者是发表疑问,这种用法传递的是对受话者理解程度的关心。例如:

090708杨:哎老张,哦还记得上次以前哦们家有一个京巴狗,哎是啊?被刷了一身黄油漆还记得啦?搞滴跟加菲猫一样滴,哎,会不会是哦们家女儿干滴啊?

这里老杨首先提出一个话题但是并不清楚对方老张是否清楚自己所指对象,因此在句中穿插“哎是啊”来询问老张记不记得或者有没有想起来,如果没有想起来她可以作适当的补充好让老张想起来。说完“哎是啊”之后老杨会看一看老张的反应,如果发现老张想起来了,便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下去,对话得以进行。同时,这种语义的运用在生活中也体现出南京人善解人意的一面。

(六)表现为一般的正反疑问,要求受话者作出选择,即回答对发话者提出的观点或态度肯定还是否定。虽然这个语义最为传统,但是在语料收集当中运用的例子所占比例却很少,而且应用起来有所变化。它的语义类似于“我这样说对不对?”“我这样做有错吗?”言外之意是我这样的行为或想法是正确的,并要求受话者对发话者作出肯定。例如:

090729张:儿子,哦只是打了几下你滴屁股,哦又没有用门夹你滴天线!真是滴!你怎么就变不正常了呢!你想哦供你吃,供你穿,供你喝,哎是啊?哦怎么就不是你爸爸了呢!

这里是老张在训斥自己不听话的儿子。在一连串感慨和疑问后老张已经到了无言以对的地步,这个时候出现“哎是啊”完全是对儿子的一种询问,同时也是对自己之前理由的一种怀疑。“哎是啊”是用来结束自己的发言,也是一种感叹,流露出一种伤感和无奈,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儿子作答。这里同时也体现出南京人包容妥协的性格特征。

(七)没有具体的实在意义,完全可以当成是加强语气的手段,强调前面话语中所表达的观点的同时表达发话者的一种人生态度或情感。这在南京方言中是独具特色的,用南京话代替的可以有“多大事啊!”、“烦不了!”例如:

090708张:……反正怎么算滴话,你都不超过2斤滴哎,肯定会缺个几两。多出来那你就不用找老。自己那留着买糖吃,哎是啊?

这里是老张给别人钱办事并且自认为钱可能给多了的情况下说的一句话。“哎是啊”可以替换为“好不好”,但是老张心里是认为多出来的钱我就不要了,你留着自个儿花。好像在说“多出的钱我不要了,多大事啊,你自个儿花吧!”,或者是“多出来的钱我也烦不了了,你自己看着办吧”这里特殊的语义来自于南京人憨直、不予斤斤计较的性格。

四、“哎是啊”的语用分析

(一)从话语功能的角度看,具有抢话轮或维持话轮的作用。

会话是说话的参与各方不断互换角色轮番说话的过程,每一个参与者一次连续说的话,就是一个话轮[6]。发话者如果觉得自己的发话并没有结束,希望不受他人插话,这个时候就要采取一定的语用策略。而“哎是啊”正好类似于延续性词语,提醒受话人不要接话的同时给自己争取时间,进行迅速的思考。此外,从即席功能的角度看,这里的“哎是啊”具有找话题、找词的功能,为发话者争取更多的时间。

(二)具有特别的生命意识。

言语是具有生命意识的,言语的生命意识是和语言的物理、生理属性紧密相关而又有区别的一种生命现象[7]122。言语的生命意识可以从听和视两个方面感受出来或表现出来。它的可听表现如语速、停顿、节奏、句调、平声静气、冷声冷气、阴阳怪气、唉声叹气等;它的可见表现指与话语和谐配合着的说话人的面相与身势[7]123。这里我们说南京方言中的“哎是啊”具有生命意识,主要是指在说“哎是啊”的时候,人们的声、气、息是有固定的模式的,而表情和身势的呈现也有一些规律可循。通过上文中对语义的分析,不难看出有以下几种声、气、息的组合。

1、询问是否认同发话者的观点、态度、认识,或者表示出询问受话者是否需要一些言语补充。这个时候语速较慢、语气较轻,常带有关心对方的表情或身势。

2、表示一种赞叹,体现话语双方达成共识,或者是提醒对方注意说话人的观点和态度的不同,这个时候语速可快可慢,但是语气较重,说话人表情极其丰富。表示赞叹、达成共识的是一副戏谑、顽皮的表情;表示不满情绪从而提示注意的则是一副凶恶、厌烦的表情。

3、频繁地出现在一个长句中,运用灵活,语义上有时可以省略,但是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每一句“哎是啊”语音短促且常出现吐字不清的情况,语气可轻可重,但是整句给人的感觉是逐层加强,语流显得急促。可以得到两种效果:其一是催促说话人说出答案;其二是让说话人处于百口莫辩的境地。这种情况下话语权往往掌握在发话者的手中。

4、表示希望对方作出回答,即得到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这个时候语气很轻,接近一种语重心长的叹息,发话者表现出一副若有所思或者极其痛苦的表情。

因此,南京方言中“哎是啊”具有独特的生命意识,它是存在于一些固定具体的语境当中的,可以形象地表现出说话人的态度和情感。

当“哎是啊”在对话中被人们频繁使用的时候,它已经可以体现出南京人一些深层的性格特点。从历史上看,南京方言在魏晋时期属于吴方言,但是现如今属于北方话中江淮次方言,这样巨大的演变其重要原因在于人口的变迁[1]126。历史上,南京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千年来,遭受了几次大的战乱,人口变动极大,而且变动的主要趋势是北方人的比重增加。从地理位置上看,南京无论是在全国还是江苏省都处于不南不北的位置,因此南京从古到今都可以算是一个移民大市。见惯了历史兴衰和人事过往的南京人骨子里具有的是包容与谦虚的特征,而这在“哎是啊”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证明。南京人常常不在意介绍自己是否是南京人,他们总说我爷爷是哪的人、我奶奶是哪的人,我出生在南京,而没有“阿拉上海人”这种强调地域的习惯。南京人的性格中既有北方的豪爽,又有南方的细腻。一句“哎是啊”,语气强硬、语速较快可以显得蛮横、不讲道理;语气和缓、语速较慢可以显得友好亲切、有趣生动。当“哎是啊”频繁出现在话语中,吐字不清、语速较快并且语气轻盈,则更显示出南京人朴实、平和、淡定的性格特征。

(三)协商推进的作用。

言语交际实际上是交际的双方围绕一定目的而展开的一个互动的参与过程。说话人在编码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交际意图而选择不同的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而听话人在理解的过程中也根据对方的语言形式和策略进行动态的调解与顺应[8]。我们发现在“哎是啊”的使用过程中发话者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其语义都倾向于希望得到受话者的认同,即试图与受话者沟通、商榷,以提高该话语的可接受性。

在我们看来,这与南京人的心理认知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古今移民城市,南京人的凝聚力并不显著,南京人的城市意识并不强。无论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还是外来常驻人口,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都是平和的,人们之间文化语言的融合都是友好的。南京人已经习惯看到身边有很多他乡人,并且习惯与之友好相处。是历史和地域因素造就了南京人性格中宽容、博爱的特质。那些外来人口,也没有感受到自己是外地人,他们发现南京话好懂、好学,南京人温和而不抵触,因此他们中的多数可以舒适安定地在南京居住。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哎是啊”之所以能够在当今南京人或者南京常驻居民中广泛使用,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语用功能:拉近话语双方的距离,给人以一种商榷、讨论、交流的感受。一句“哎是啊”传递的是发话者对受话者的一种关心与体贴,配合着南京人特有的憨厚、实在、淡定的语气和身势便更具地方特色。

总之,现今南京方言中“哎是啊”的使用与盛行从语音的变化与发展、语义的灵活运用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理据,它的使用凸显了南京方言的特色,也反映了当今南京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 刘丹青.南京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2] 李小凡.苏州方言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0.

[3]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方言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1.

[4] 张平.副词“还“的系统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3).

[5] 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72.

[6]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73.

[7] 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 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194.

H172.4

A

1007-8444(2013)06-0802-06

2013-09-2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交互性’变量的语体语法研究”(12YYB010);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汉语交互主观性的类型学研究”(2012SJB740005);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七届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汉语语体语法研究”(1207137);淮安市科技支撑(社会发展)项目(HAS2011065)。

许彩云(1968-),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刘海宁

猜你喜欢

陈述句老张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感谢老张
西夏语陈述句到一般疑问句的转换方式
老张的猪会听锣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老张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