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基础理论课教学的综合学习平台

2013-04-12闫莉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思想

闫莉

(淮南师范学院 政法系,中国 淮南 232001)

一、教改实践背景分析

当今已进入“深水区”的综合教育教学迫切要求树立新的“三观”,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以生为本的师生观”,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切实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现代公民。

1.学生背景分析

新教育教学理念认为学习的起点不是课程,而是学生自身——由他们的经验(不只是由成人传授的,最重要的那部分往往直接源于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深度)唤起的获得成功学习的愿望。

在近些年的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尤其是在大一、大二年级的中外法制史、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等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其课程的认识是盲从和模糊的;甚至有些同学在许多最基本的文化理论和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都是缺失的。那么,如何让这些初进大学校门的学子,尽快走出中学阶段的学习模式,改变学习的方式方法,从而迅速适应大学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于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爱好,并且逐步养成自主而独创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所有任课教师所面临和肩负的一个重大任务与课题。

2.学科背景分析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大都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又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具有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二重性格;学习这些基础课程,不仅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政治学等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还能为学好其他具体的专业课奠定历史知识的基础,准备好必要的条件。严格意义上说,高校的基础理论课应为一个经验学科抑或一个精神学科;它不以传递知识为目的,也不以讲授事实为能事,它培养一种精神品质——关系到学生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而基础理论课课程多是跨度大、范围广,上下几千年、纵横诸多国;再加上教材主要是“版块式”模式,由此导致同学们对学科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的历史背景、各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等发展的总体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很好理解和把握,对如何学好这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更是茫然;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在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学习、研究和创新新方法、新途径。

3.教师背景分析

高校教育改革实践,重在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倡导和践行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现代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而这恰是基础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目的所在。

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基础理论课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课时安排少(一般一学期约36课时),一些学生也功利地认为这些课没有实用价值,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囿于时间所限,许多老师也仅为完成教学任务,无暇或无心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以至于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整体上呈现衰弱的态势。

为解决上述问题,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出基础课的“宏观教学”这样一种综合学习与研究的新方法、新途径理论,通过构建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宏观与系统”、“碰撞与交流”和“学以致用”等综合与立体的学习平台,打破以往教材惯常的“版块式”模式,实现 “立体化”、“交叉式”和“运用型”的教学与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系统比较的观念和能力,以融汇古今,贯通中西;同时,也整合和丰富了教学资源和策略,以科研促教,共同发展;并且提高了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学科专业及学养积累。

二、建构新型学习模式,实现“宏观、立体、交互”式学习

我们认为,基础理论课教学应强调通过各学科整合以及与现实的联系,将所学习内容依系统性、层次性的特点重新“建构”,以形成其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及对原本零散知识的串接整合,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和基本态度,即运用各学科的独特视角进行学习。正如皮亚杰所说的那样,“教师的工作不是‘交给’学生什么,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

1.建立综合型学习模式——搭建 “宏观与系统”学习平台

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从宏观上、总体上把握问题,把思想、法治、制度等的历史变迁同它所依托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将之纳入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总体中进行考察认识和总结其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要在一定的社会宏观大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认识,以力求对之有完整而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并揭示其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内在的联系性和相互关系。

如,具体在中、外法制史教学设计中,首先引导学习掌握其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世界法制文明几千年,先后经历了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等漫长发展,期间形成有中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等五大法系;不同国家与地区、各种类型法律制度既有其各自发展的历史沿革,相互之间又有内在联系,起承转合,发展演变,汇聚成世界法制文明蔚为壮观的历史长河。世界古代法中的中华法系与罗马法分别代表了古代世界最为发达的公法体系和私法体系,可谓世界法制文明史上并驾齐驱的两座丰碑。还如学习中外法制史、政治思想史等,要首先了解其发展演进的几个阶段,注重从宏观上把握问题,侧重分析基本状况及其基本特征,掌握不同时期法制史、思想史、制度史发展的突出特征、主要异同、历史沿革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

这样,不仅提供了法制、思想、制度史发展演变的完整印象,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宏观视野,同时又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方式的开放性与活跃性。

2.建立交叉式学习模式——搭建 “立体与交互”学习平台

注重中外法制、思想、制度等历史知识的重新整合,通过合理的学科的、板块的、专题式的整合,建立起基础理论课的融汇与贯通平台,使教材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道道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进而对具体现象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准确定位,实现跨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习的视野更加开阔。

其一,学科交叉。注重学科间的汇通与整合。如政治思想史与政治制度史之间的学科交叉与整合教学,既突出“思想”对“制度”的先导作用、引领作用,又强调“制度”对“思想”的推动和保障作用(或者阻碍作用);还如中国政治思想史、制度史、法制史与外国政治思想史、制度史、法制史等学科的之间的交叉与整合,可以更加突出“世界历史”的内涵与意义,拓宽视野,并从中体会“中国历史”的特色和地位,深刻理解“中国人在治理一个幅员辽阔而人口众多的社会方面,既无堪与平,更无出其右”①吉尔伯特·罗茨曼:《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例如,将中、西方政治思想的某些内容进行联系和交叉,如马基雅维里的“权术”思想与中国法家的“术治”思想,通过整合教学,既突出了其共性,又展现了其各自特色,从对比中也更加显示了其对后世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同时也极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开阔了知识的视野,培养和训练了思维能力。

其二,板块交叉。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理解各章节与模块之间的联系,加强板块之间的沟通,以总体上掌握各重大时期、各主要国家思想、法律、制度等发展的基本状况。如,把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政治思想进行整合学习:梳理出这一时期的重要思想派别——以马基雅维利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人性论;以布丹为代表的近代资产阶级国家主权理论;以托马斯·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乌托邦主义思想;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为代表的新教政治观等,从中可见:这一转折时期西欧政治思想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帮助学生更好领会其在思想史上的重大历史地位和作用。还可以把历史上一些国家的思想史、法制史、制度史等进行联系、整合,如将英国法的中世纪、近代和现代三时期放在一起学习,从而对其有完整的认识。

其三,专题交叉。教学中把一些相关的专题,如人性论、正义论 、自然法思想、人权论、主权与分权论、政体论等融汇贯穿在一起,列出专题进行学习。如通过儒家的伦理政治观与古希腊的伦理政治观的专题学习,突出其特色:都注重政治的道德基础,倡导整体(集体)国家观,强调“中庸”、“和谐”等原则,而我国先秦儒学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思想方式,是一种德性文化,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则具有较强的理性精神。其影响:都对其后中、西方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精神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家宣扬的仁、义、礼等道德思想和伦理准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通为一的人生理念等,培养了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对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影响至深,但也有其保守消极的一面;而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理性——民主与平等精神,则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构建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建立“运用型”学习模式——搭建“体用结合”“学以致用”平台

在教学活动的实践中,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增强课程“与现实联系”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我们主要探究并运用以下具体教学途径与方式。

“案例教学”与“命题阐析”环节。 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中外历史上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评论,既可以点燃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又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学生的思考与争论中还能激荡起思想的火花,碰撞出创新的智慧。如法制史教学中,运用“春秋决狱”来引导学生领会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伦理化的典型特征,运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来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西方国家的司法审查权与司法审查制度的内涵与实质,都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法律文化的传统精神与现实意义。还如,思想史教学中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命题,如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则达人”①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亚里士多德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等,通过同学们的思考讨论,使他们对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及其民族精神有了更为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加强了辨别能力,从前人的政治思维中获得了各种有益的启迪。

“时事点评”与“现实启迪”环节。指导学生结合所学对当前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展开评论和争鸣,对一些中外法律制度、政治思想等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等进行阐释。强调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这是社会学科与人文学科所必须要坚守的;要遵守“一切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样一些基本原理,抱着全面、完整、客观、公允的态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分析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等产生的背景、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认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前人思想成果之间的历史承继性,在联系与对比中正确分析、评价其历史地位及其作用,从而客观公正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如,讲授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可联系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对中国儒家“修治平”思想中所包含和体现的“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和“天人和谐”及其与当今社会和谐思想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的研讨,探究其对构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从中来深入理解和分析我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宏伟战略的丰富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从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深厚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通过对我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历史反思和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以对当今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多有益的启迪和帮助;同时也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通过这种宏观教学、综合学习、对比研究和实例分析,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通过构建“综合型”、“交叉式”、“运用型”等学习模式,以此将不同课程的一些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和贯穿起来,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新的知识架构和知识体系,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的质量与效益,还有助于课堂智慧的生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