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满意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对策研究
2013-04-12黄文秀胡丽伟罗伟明张文恺
黄文秀,胡丽伟,罗伟明,张文恺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加剧、医药行业对就业者的素质要求提升、社会思想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等等,对中医药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与新任务,如何改变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满意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首先,改变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模型,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交互,这是现代德育理念与传统德育理念之间的分界线,对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根本而长远的影响;其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能够了解学生,并发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而促进科学方法的形成与实施,促进学校深化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再次,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本身就是有效的教育活动,因为调查本身就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发扬民主、倾听意见的过程,调查加强了与学生的互动,并促进学生对有关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1]。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分析
在课题组的组织下,重点对全国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满意度与期望值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各个专业的本科生1 000人,收回问卷调查表1 000份,调查样本随机确定,实现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表,设置的满意度指标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几个层次,期望值指标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几个层次,内容涉及比较广泛,如育人理念、作风建设、课程教学、学风建设、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管理服务等各方面。
调查的总体情况是,近70%的中医药院校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尤其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来讲更为重要,但40%的学生认为当前教育效果不明显;超过50%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关注,对学校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满意的在15%左右,不满意的近10%;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与课堂的满意度不高,分别为25%与37%,对教师的满意度总体上在50%左右,而对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满意度较高,如较满意的达到80%左右。另外,学生对于心理健康、育人理念、学风建设的满意度较高,但是对就业指导、管理服务方面的满意度较低。
2.对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总结
总结分析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具体数据并结合学生个别访谈等,对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总结。
首先,总体来讲学校与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注度都存在不足,都把注意力集中到未来的就业与专业发展方面,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缺失;其次,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较差,但是对于一些自主性活动的满意度较高,对于能够与专业发展与就业等结合起来的活动满意度更高,反映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存在设置不科学、滞后于时代的问题,课堂存在着教师水平不够高,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具体表现在课堂中的问题有教学方法生硬、教学目标不严谨、教学方法枯燥无味等;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形式化,没有实用性与实效性,加之就业压力加大等,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淡化与形式化,对就业与综合素质发展贡献率低;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要求、职业发展、实习活动等的结合不到位,内容虚化,不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娱乐性超过了教育性、灌输性超过体验性。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1.学校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工作深入人心
从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满意度调查中看到:目前很多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度是不够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存在忽略现象,导致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不能够同步发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在学生中“失去威信”。
笔者认为,应开展各种积极有效的、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长远的人生理想,把眼前的就业与个人长远的发展,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科学地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建设与未来就业发展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保证学生在思想道德上有追求、有动力,才能够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度,提高满意度。同时,应加强对外开放与市场经济中价值观的引导,引导他们能够科学看待社会与他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通过各种辩论会、座谈会、案例剖析等形式,从宏观规划、微观入手,解决诸如“如何看到小悦悦事件?如何看待网络中的言论自由?”等问题,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性而又有思想深度的一代人。另外,可以通过校园环境的布置等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2.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教学方法,提升课程魅力
首先,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关注点存在偏离,错误地把意识形态的教育取代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很多课程一方面对学生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无关,过于偏重政治理论而忽视思想疏通与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教材内容空洞无物,无法让学生信服,也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应该对当前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除去必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课程外,多添加一些政治色彩较淡的思想品德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心理健康等,在教学内容上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多以讨论、案例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改善课堂教学的生态,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这些课程的积极性与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要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改变目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照本宣科、模式僵化、观点陈旧等现象,鼓励教师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维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对于一些抽象的政策与政治理论知识,要能够把现实与理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来开展探究与互动活动,提升课堂教学实际效果。
3.构建学生实践发展平台,激发学生参与
首先,活动德育与课程教育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内容更加多元化、学生的积极性更强、参与度更高、效果也更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激发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全面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提升[2]。
其次,要与中医药院校的各种专业结合起来,一方面与专业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与专业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效果也好。所以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中医药院校专业以及未来岗位对职业的要求等的教育,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学习相关的政策与法规等,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同时,与专业结合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让学生把传统的德育空谈变成实际行动。
4.不断调查研究去了解学生需求,持续优化德育
加强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断对学生进行满意度、期望值等的调查研究,对学生进行各种访谈与观察等,了解学生的需要、分析德育的问题,不断调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持续改革的必然。同时,要积极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等与学生交互度较高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大管理者、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度,让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才能够促进管理者、服务者与教育者对学生的了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最后要说明的是,大学生正处于逐步成年的时期,中小学德育的缺失与应试教育影响对学生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印象”由来已久。为此,我们应该利用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抓住学生的转型期,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让学生把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作为自己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才能够形成促进思政工作改革的强大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是重大的,道路是漫长的。
:
[1]伍建军,刘希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世纪桥,2010,(15).
[2]黄莉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刍议[J].理论导报,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