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有对自动词表达他动意义的用法探析

2013-04-12井焕茹田葳谭爽

关键词:意志日语意义

井焕茹 田葳 谭爽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1 日本人使用自他动词的特征

日语动词中,自他成对动词可以说是日语动词的一大特点。由于自他成对动词在语法、形态和意义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而汉语的动词大多数都是两用动词,因此,对于日语中自他成对动词的掌握可以说是中国学习者的难点之一。

尽管日语中有很多意义相对应的自动词和他动词,但在日语的实际表达中我们会发现,与他动词,日本人更喜欢使用自动词。金田一春彦在《日本语》一书中提到:“日本人は自動詞が好きで、他動詞が嫌いだ。”[1]例如:

(1)お茶が入りました。

(2)結婚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日本语学家影山太郎在他的《动词语义学》中也提到日语是“自然型”语言,即:在日常生活中,日语自动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相应的他动词的使用频率[2]。在囯广哲弥、寺村秀夫、森田良行等学者的研究中也有相同的观点。

2 有对自动词的语义功能

关于成对动词的研究,普遍观点认为,有对他动词是意志性动词,表示主体作用于客体,并由此引起客体发生变化;而有对自动词是非意志性的动词,侧重点在于客体的变化结果。自他成对动词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们的“成对”上,即两者之间内在的相互对应的关系。例如,“茶碗を割った”和“茶碗が割れた”这一典型的例子,“(茶碗)を割った”仅仅说“摔了”是表达不够准确的,而应该说“摔碎了”。相应地,“茶碗が割れた”仅仅说“碎了”也不够恰当,而应该说成“摔碎了”。日语中类似这样的成对动词很多,例如,“直す”和“直る”、“沸かす”和“沸く”、“かける”和“かかる”等等。由此我们得知,成对的自动词和他动词之间是存在着内在联系的。关于成对的自他动词的研究,欧阳丹提出了“动因”这一概念,并且定义为“存在于客观世界或者说话人的认知世界当中,直接引起客体发生变化的动作及作用”[3]。而在日语的动词表达中,即使有动因的存在,也是可以选择有对自动词来表达的。不仅如此,甚至在很多场合下,自动地使用更得体,更符合日本人的表达习惯。可以说,这才是有对自动词的主要的语义功能。

3 有对自动词表达他动意义的用法

3.1 叙述自己为他人做某事

(3)みなさん、一休みしましょう、お茶が入りました。

此例句是说话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客观叙述,如同叙述自然现象一般将自己的劳动成果表达出来,这样使听话人没有负担,是自然、贴切的日语。而如果说成使用他动词的“お茶を入れました”,则是说话人特意地倒好了茶,有强调“わたし”的意思存在。这种表达会产生“说话人在特意为听话人做事情,让听话人听了有心里不安”的异样感觉。

妻子烧好水,叫丈夫去洗澡时会说:

(4)お風呂が沸きました。

在上下、长幼、等级分明的日本社会,“夫权”与“父权”、“君权”等各种特权一样,是不可动摇的。自古以来,妻子的言行受到严格的束缚。由于他动词将说话者的主观意志及主观情感表露无遗,因此,如果丈夫听到妻子这样说话,会产生一种“妻子特意为自己烧洗澡水”的异样的感觉,是有悖于社会常理的。这样不仅不能表达妻子对丈夫的敬意,反而使丈夫感到意外、生分。只有含蓄内敛的自动词表达才能体现出妻子对丈夫的敬意。

3.2 叙述自己的行为

日本人在单纯地叙述自己的行为或者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不利时,常常使用自动词来表达。例如,我们决定结婚了。日本人的习惯说法是:

(5)僕たち、結婚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

这是因为,日本人认为,虽然结婚是两个人自己的事情,但如果使用他动词“する”的“ことにしました”,就会给人这个决定是两个当事人不顾他人的反对,独断做出的决定这样一种感觉;而使用自动词“なる”的“ことになりました”则表明这个决定是所有与此事有关的人都同意才共同做出的决定[4]。

同样,当店主告诉顾客商品要涨价时通常会说:

(6)値上げすることになりました。(涨价了)

而不会说値上げ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我要涨价了)。使用自动词的表达其实向顾客表明了东西涨价并不是店主主观地抬高商品价格的结果,而是由于原材料涨价、运输成本增加等各种客观因素导致的客观结果,与“我”的意志是无关的。

3.3 着重表达结果或叙述他人行为

(7)王さん、仕事が見つかりましたか。(小王,你找到工作了吗)

(8)来年度の案内書はいつごろ出ますか。(明年的说明书,什么时候能出来)

这两句话表达的重点是“是否找到工作”以及“说明书什么时候能做出来”这一结果。如果用他动词“見つける”“出す”,会有触及对方意志、提及对方的做事态度、责任或是催促等语感,显然是不符合日本人的表达习惯的。

(9)もしもし、財布が落ちました。

此例句翻译成汉语是“喂,钱包掉了”。而使用对应他动词“落す”的句子则是“もしもし、財布が落しました(喂,你掉钱包了)”[5]。使用自动词“落ちる”是着眼于眼前的客观结果,是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使用“落す”表达的则是动作主体的行为带来的结果,具有主观指向性,包含了对失主毫无察觉、麻痹大意的指责语气。这种将“自己”与对方相对立的表达无论什么原因都属于极端的表达,所以日本人还是尽量回避的。

3.4 标牌用语

在日本的博物馆等场所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标牌:

(10)埃が立たないように静かにお歩きください。

很显然,博物馆里的灰尘是由于参观者的走动而带起来的。可是如果写成“埃を立てないように……”,就等于在告诉参观者,不要故意带起灰尘,这种说法对于参观者来说是很失礼的。

在施工现场的高压线旁,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标牌:

(11)高圧電が流れています。手が触れないように気をつけましょう。

虽然碰触高压线是“人”的行为,但是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人会去故意地触摸高压线。所以,使用“触れる”这一自动词而不使用对应的他动词的“高圧電に手を触れないように……”的说法,这也是出于对他人的一种礼貌。

但是,语言时刻受文化、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并且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以前日本的电车司机在关门时,一般都说“ドアが閉まります”。而最近,开始说“ドアを閉めます”的人增多了。这一现象似乎也可以说是日本人的社会心理文化变化的一个缩影。

4 日本人使用有对自动词表达他动意义的心理特征

由于使用他动词有可能使对方产生异样感觉或者伤害到对方,并且这种伤害对于自身而言又是难以预期的,其结果加大了双方的心理负担。因此,日本人一般采用自动词取代其对应的他动词来表达,藉此来掩盖自己的意志、避开正面接触,从而达到委婉地向对方传递信息、抒发己见的目的。另外,日本人崇尚“和”的精神,体现在语言交流方面就是,首先要体恤他人,为对方考虑,不让对方难堪,也就是说,为了不让对方讨厌自己、憎恨自己,以不伤害对方的感情为最高原则。

综上所述,日本人使用有对自动词来取代相对应的他动词表达他动意义的习惯,归根结底是以一种强调客观的、自然的“非意志”的说法来取代主观意志的表达,是将彼此的利害关系转嫁于客观,以此来掩盖自己的意志,从而达到委婉地传递信息的目的。这种自动词取代他动词的使用习惯,是日本民族的表现意识长期以来在语言表达上所形成的一种隐含于语言内部的深层次的约定俗成的表达形式。因此,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只有不断地去了解日本人的表现心理和

文化背景,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把握这类表达。

[1]金田一春彦.日本語(新版上)[M].岩波新書,1988.

[2]影山太郎.动词语义学[M].于康,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欧阳丹.日语有对自动词与他动词的可能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4]石工.自动词的总代表-ナル[J].日语知识,1999,(11).

[5]朱宪文.日语自他动词的语用功能及文化心理[J].湘潭大学学报,2010,(4).

猜你喜欢

意志日语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有意义的一天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生之意义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诗里有你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