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

2013-04-12刘英超

关键词:口语语言思维

刘英超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说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是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说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过程,能否准确无误地说出想说的话,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地进行交际。为了适应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阶段英语教学中,听和说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听和说,以及学生不断的模仿和练习,逐步完善,最后达到能用比较精准的语音语调来表达自我。因此,教师应该研究教学方法,组织好口语教学训练,有效地推广口语教学策略,及时地做出合理的规划。

1 加强口语训练的意义

1.1 口语训练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职生在进入职业院校之前经过了高中或职高的学习,也就是说有着一定的英语基础,可是很多人的基础还是非常薄弱。当学生在电视上或生活中看到有人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人交谈,会非常羡慕。他们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那些人一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一愿望会化作巨大的动力,推动他们学习好口语。可是,还是有些学生会担心此时才训练口语是否有些晚。这里就需要英语教师循循善诱,多和学生谈心,鼓励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学习,学生的英语口语就会有提高,开始能与教师进行简单的对话,能在学生面前用英语表演节目,甚至能和外国朋友聊上几句,尽管这其中会有一些语法错误,或是简单地蹦出单词表达,他们都会无比兴奋,学好口语的愿望会更加强烈。这种兴趣会推动他们把英语学得更好。

1.2 口语训练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口语训练对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有很大的作用。语言智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的初级阶段,语言活动主要还是听和说。而表达思想主要靠口头表达,因此口头交际便成了最重要的交际活动。学生能否自由地用口语表达思想,能否顺利地与别人交流,取决于他们的语言智能水平。通过口语训练,随着口语能力的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与此同时,他们的语言智能也得到了发展。

1.3 口语训练能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说是语言表达思想的言语活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极为密切。两者无时无刻不在互相作用和影响,互相促进和制约。英美人用英语来表达思想的思维方式,与我们用汉语来表达思想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说英语常会“不地道”,即通常所说的Chinglish(Chinese English),严重的时候会影响交际和造成误解。因此,口语训练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会逐步建立英语思维方式,逐步做到能用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

2 如何进行口语训练

在高职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最难的就是树立信心。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中,最难的要算是说了。学生们有一些英语基础,有想说的欲望,却又怕说错,这种畏怯感妨碍了他们开口。因此,在听说训练初期,如何使学生克服畏怯感,做到大胆开口,便是成败的关键。当然,要克服畏怯感,除了心理因素外,教学方法也非常重要。说是输出,要想有输出,必须先有输入,必须有足够的储存,必须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如果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记得很熟,就不愁不能脱口而出。训练口语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放松,消除畏怯感;其次,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常用的训练口语的方法有:

2.1 课堂对话

从上大学英语第一堂课起,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课堂用语,当老师用Good morning向学生问好时,学生会既兴奋又激动,因为绝大多数课堂用语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从课堂用语入手,学生会有一种亲切感。由于最初的课堂对话往往是在教师和全体学生之间进行的,因此,他们不会胆怯;相反,会大胆开口。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能够掌握的课堂用语越来越多,教师与每个学生之间的交流也逐步增加。由于课堂用语使用的频率极高,学生一般都能掌握。因此,学生单独与教师交谈时,也不会感到畏怯。

2.2 课堂日常会话

课堂日常会话是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多数是教师发指令,学生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些常用的日常会话也逐步增加。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让学生练习一些日常会话,将其作为课前的热身运动。这样的会话同样有利于学生克服畏怯感。

2.3 分层次问题

如果在刚上大学英语的时候就让学生用较长的话语表达思想往往可能有困难。这时可先用Yes-no问题来提问,学生只要说“Yes,it is.”或“No,it isn’t.”就可以了,甚至只须回答Yes或No。这样的问题,即使基础最差的学生也能回答上来,他们的畏怯感也会慢慢消失。当然对于中间水平的学生可以给一些选择问句,对于二选一的答案,他们应该是压力不大的。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W”的句型,这样也能扩展他们的思维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被称为分层次教学。对于一个在能力水平上参差不齐的集体是比较实用的。

2.4 两两对话

同座间进行两两对话,这是训练口语的主要形式。刚在课堂上学会的对话,还需要在实践中巩固,两两对话正好提供了这种机会,而且人人都可以参与,组织好了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掌握好火候,要根据对话内容的长短确定两两对话的时间,时间太短了练不熟,时间太长了学生注意力容易涣散。两两对话在学新对话时是常用的操练形式,在每课时的复习巩固阶段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活动形式。教师可以要求各组课后自行做准备,将新内容和以前学过的内容糅合在一起,自编对话,在下一堂课上可让4~5对同学起来说。由于事先做了准备,他们的对话会说得非常流利。长期坚持这样做,不愁口语不能提高。

2.5 表演

大学英语课中的对话都是有一定情节的,且常围绕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在熟练了这些对话后,便可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表演的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在座位上两人表演,这种形式与两两对话差不多,不过要加一些动作和表情,并尽可能要用一些道具,如指着同座同学的文具提问等等。第二种是表演者到讲台前面向全班表演,这种表演最好能略作化妆,如戴头饰等,效果会更好一些。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用的时间要多一些,但因为要在同学面前表演,学生都希望能做得更好一些,因此会更加重视,对提高口语能力的作用会更大一些。第三种表演形式,是组织英语演出,演出的内容可包括演短剧、唱歌、朗诵等,但演短剧显然是演出中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担任不同角色,把课本中的内容表演出来,他们有一种成就感,这可以推动他们把英语学得更好。

2.6 游戏

游戏并不只是玩玩而已。不要以为游戏只是针对小孩子,实践证明,高职学生对英语教学游戏相当地认可。当然,也需要英语教师不断地创新改进,创造出符合这一年龄段的英语教学游戏。有相当一部分学习内容可以通过游戏加以运用,游戏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情景,提供了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使他们得到了一次实际的锻炼。

2.7 听短文回答问题

这是与听力训练相结合的口语训练,方法是播放一篇短文,根据文章难易确定播放次数。一般可播2~3遍,然后教师就文章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口头回答。当然最好在放听力之前适当介绍一下文章相关背景知识或是给出关键词,并且在黑板上展现一些循序渐进的问题,同时又能反映分层次教学。经过初听之后,适当地对几个简单好猜的答案。然后再进行听力巩固,之后结合关键词找出有难度的问题答案。最后再进行听力巩固,适当地要求学生进行句型重复。

对于以上训练大学英语口语的策略,教师应各有不同侧重,在实践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口语语言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语言是刀
酒中的口语诗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