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SCIEN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

2013-04-12杨景萍邹晓伟

关键词:外语教学建构交际

杨景萍 邹晓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学院英语系,黑龙江大庆163319)

0 引言

文化教学的研究在西方国家的研究已有一个世纪左右的历史,其在中国的研究相对落后,直到1980年,胡文仲在其《不同文化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1982)中才首次阐释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被认为是提倡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先锋。纵观外语教学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语言与文化紧密相关,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与此同时,外语教学的目标也需要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向交际语言教学转变,每次改变都是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走到一起,由于其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不同,使得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成为必须。“语言和文化就像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当我们处在一种文化中时,语言和文化互为映射,密不可分。”(Moran,2001)如果有较好的目标语基础,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接近目标语文化,并且也只有对文化有较好的了解,他们才可能真正地掌握目标语言。因此,我们必须把文化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本文从阐述中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入手,指出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结合外语文化习得的特点,提出SCIEN大学外语文化教学模式。

1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沟通的障碍,当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就必须要给予文化教学以高度重视。同时,文化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目标语及国家的兴趣进而激发其学习目标语的动机。然而,文化教学的实践也由于文化本身的复杂性而受到影响。由于文化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大部分高校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甚至虽然是提倡文化教学,却将其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即使现行的教材中已经向文化教学方面倾斜,但效果仍然不容乐观。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的本质,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文化所需教授的内容的认识也都不尽相同,所以如何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文化教学从本质上来讲实属困难,因为文化本身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极为复杂。现行的对文化、文化教学以及文化学习的理解多是受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影响,如Byram(1988)、Kramsch(1993)、胡文仲(1985)、刘润清(1989)、高一虹(1997)等。由于各相关领域的教育家和学者不断地对文化进行研究,文化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中已被外语教师广泛地接受,如何更好地把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学习中去,如何让学生能够把目标语文化和本族文化更好地进行对比,使之融合,并较好地应用到交际当中,一直是外语教师们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诸多学者一直在提倡应该把文化教学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但当我们真正关注各大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时,文化教学的进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首先,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仍然摆脱不掉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些脱节,教学质量亟待提高;其次,部分学生虽已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但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依然不能让用人单位满意,也就侧面反映了文化教学的进展依旧滞后。通过对各高校大学英语现状的了解,发现虽然大部分的教师与学生都已深刻地意识到了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在实际课程讲授中,文化教学的融入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文化教学效果的因素就是采用了不甚合理的文化教学模式,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积极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竭力探求适合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新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英语国家文化的积极性。

2 SCIEN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

“语言的学习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会超出语言能力并与学生的个人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带领学生通过与他语言和文化的接触而建构自身本体。”(Moreira et al.,2002)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强调学生的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体教育的一部分,也应被考虑在内。我们不能仅仅教会学生词汇和语法规则,更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的个人和社会发展大有帮助。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建构其文化和语言知识体系的辅助者,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二语教学中目标语文化习得的认知特征。二语文化习得是对现存文化体系的扩展,应包括学生对过去文化知识及在课堂中建构认知结构所起的积极作用。SCIEN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在Wheatley的问题集中法(1991),Johnson&Johnson的合作学习法(1987),Bruner的发现法(1990)和肖政的PTPC教学模式(2004)的基础上提出的。SCIEN(take Sufficient recourses as based,Cooperative learning as centered,Interests fostering as motivated,Efficient autonomous learning as Oriented,and National identity as maintained),是指一个以充足的学习资料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动机,有效的自主学习为驱动,同时又能保持中华传统文化身份的外语文化教学理论模式。

3 SCIEN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充足的学习资料为基础:文化庞杂而又多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们无法给出统一的定义,但对于文化学习者而言,应让其对目标语言和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课上应该给学生充足的真实的学习材料以让其实现对第二语言和文化的建构。

合作学习为中心:语言和文化是社交合作和共同参与的工具,是人们可以参与社交活动的途径。小组可以作为建构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的方式去学习,让学生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建构个体的认知体系,实现良好交流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动机:建构主义把学生本体、学生的兴趣、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作为设计课程中最主要部分。对于教师来讲,没有什么事情能与培养学生动机,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较好的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更觉得满足的事情。教师应该竭力激发学生对目标语文化和语言的好奇心和兴趣,以促进其提高自主学习的动机。

有效的自主学习为驱动:教师应指导学生并教会其参加有意义的文化知识活动,并在课堂上较好地融入习惯用语、固定搭配、俚语、行话等,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对目标语的渴望,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文化的复杂性和动态的社会环境以产生更多新的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已有的基础知识。

保持中华传统的文化身份:对于二语习得的教师和学生来讲,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到如何更好地处理本族语言和文化的问题。Bada提醒我们:对于文化价值和社会特征的意识并不一定要求我们邀请学习者遵照如此的价值观,因为他们是要“精练自身使其可以有广泛的而非自我的形式”(Bada,2000),所以,在进行二语习得的时候,我们也要保持自身的文化本分。

以上五个方面密不可分,相互交织以便更好地鼓励学习者。有充足的学习资料,学习者的兴趣就可以更好地得到培养;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就能更好地发挥其合作学习的能力;有着有效的自主学习为驱动,他们就可以更好地洞察和感知合作学习活动,以便充实其学习资源。

4 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目标语文化,因为了解目标语文化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因此,积极建构SCIEN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指导教师更好地进行文化教学。同时,教师还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语言所代表的西方文化在语言层次、思维方式、非语言交际和叙事结构以及社会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以恰当的技巧和策略与语言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建构SCIEN大学外语文化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1]Wheatley,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Learning[M].Science Education,1991,75(1):9~21.

[2]Byram,M.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British:WBC Print Ltd.,1989.

[3]胡文仲.不同文化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4):43~48.

[4]王振亚.交往能力与外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1991,(1).

[5]肖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PTPC教学模式[J].安徽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1~75.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建构交际
情景交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交际羊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建构游戏玩不够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