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言词谐音语理据研究》述评*
2013-04-12胡俊俊
胡俊俊, 胡 琼
(1.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部, 四川 江油 621709; 2.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系, 四川 广元 628017)
一、词的理据与谐音造词
词的理据研究包罗万象,生动有趣,是语言研究中最有文化内涵,最有趣味性的内容之一。词的理据是用来作为命名根据的事物的特征在词里的表现。任何事物都具有多种特征,人们给事物命名只能选择某种特征作为依据。语音相同或相似(即谐音)是事物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词的谐音理据研究在语言研究中处于非常薄弱的地位,“研究这个问题,……帮助我们认识语言里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以及词义演变和词汇发展的一些规律。”[1](P27)
词是语言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大量新词的产生,丰富了词汇系统。新词的产生是在已有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而通过谐音来创造的新词的理据是相当隐晦的。因为汉语中声同音近的词实在太多了,新词与原词的联系不好把握;另一方面,词在发展过程中,其形音义常常发生演变,某些成分可能消失,新词与原词失去了语义上的联系,从而理据也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被遗忘,这就造成了词的理据中断。近代汉语和当代方言大量存在着这种情况。它们的理据多为人所不知,对其词义的解释就显得非常困难。加强词的理据研究有助于提高语言研究的质量。方言词的理据研究更是如此。北京话这些方面的词数量多,系列性突出,尤其具有代表性。然而,北京话方言词的理据也有许多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
二、《北京方言词谐音语理据研究》的三项重要成果
有鉴于此,刘敬林、刘瑞明二先生用十多年的时间,反复对比主要的几种北京方言词典,通读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的41个分册和多种隐语词典,翻检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终于撰成《北京方言词谐音理据研究》。这部著作对北京方言词语的谐音理据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作者把北京方言1 600条趣难词区分成六个类型。通过对各类趣难词的深入分析,细致解释其中隐蔽的理据,发现汉语中普遍存在通过谐音来形成“理据中断”的虚假书写形式的情况。这种情况所造成的新词多是常用词,“这样的词语显然是故意隐蔽词的理据,众多的这样的词语都是如此,说明是一种‘谐音造词法’。”[2](P9)这个研究成果对蒋绍愚先生在《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中提出的“不但要正确地描写出近代汉语语音、语法、词汇的状况,而且要进一步探求隐藏在这种状况后面的语言发展规律和语言发展机制”的建议,做了积极有益的响应。[3](P44)“谐音造词法”对词义理据的真实用字借谐音既作隐蔽又作暗示,形成趣难风格,从错误而启悟正解,体现出巧妙的智慧和别样的情趣。谐音趣难造词的特点是用字与词义相差很远。这种“隐实示虚”的方式指鹿为马、张冠李戴,让人很难认识到其中的联系,甚至形成错误的理解,而“谐音”则暗藏着由误启正的正确途径。作者在艰难的条件下,对“谐音造词法”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已经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谐音语理据研究论文近50篇,约50万字。它们多数是高校刊物和专业语言刊物发表的,说明这种研究方法得到基本的认可。其中关于哈尔滨、宁波、苏州、西安、西宁、东莞、武汉、福州、柳州、成都、太原、乌鲁木齐、银川、固原等各地方言的文章,也在当地高校学报发表,说明在方言当地也得到基本的认可。
在全面研究北京方言词语谐音理据的过程中,作者论证了汉语谐音造词法中的“三曲折”特殊类型,即经三次或多次曲折来表达词义。如:旧时未出嫁的姑娘死去,出殡时要在棺材上架起小布蓬,下面装饰如船形,叫“采莲船儿”。作者解释道:它是“材连船”的谐音,棺材下面连着船儿。[2](P88)“采莲船儿”的名字也是有寓意的。莲就是荷,“荷”是“合”的谐音。以含苞未放指未出嫁。“船”是“川”的谐音,旧时隐指“死”,船----川----死。《全国各界切口大词典·巫卜类·文王课》:“川,死也。”又《星相类·铁板算命》:“川,死也。”《新刻江湖切要·生死类》:“凡死皆称曰川。”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三曲折”的典型例子。作者征引各种文献,互相参证,解释有据。
普通语言学把“语流音变”分为同化和异化、换位、弱化和脱落三大类型。汉语是不是完全相同而没有自己的特点呢?作者对此做了有益的探讨,并且为“语流音变”补充出“同音兼并”这样一个新的类型。作者认为,“在词的理据原型表述中,相邻(偶有不相邻的)两个同音或近音字,可以经谐音而合并成为一个字,即词的书写形式中隐没了一个理据用字”。[2](P110)“同音兼并”与普通语言学所说的“脱落”略有相似而大不同。“脱落”是基于快速或轻读,或求发音方便等自然性的原因,没有人为的趣难。而汉语“同音兼并”纯粹是人为的趣难,而且形成的新词数目很多。如“单身汉”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汉语大词典》:“未婚或丧偶的男子。亦指未带家眷一人独居者。”而作者认为,“单身汉”的字面意思只能是单身的男人,它与“单身女人”“单身工人/农民/老人/教师/客人”等等一样,都无从表示未婚或丧偶。“单身汉”能表示“未婚或丧偶”的信息就藏在“汉”字中,即它同时谐音双兼着“旱”字。[2](P111)在民间性隐语中,用“旱”“涝”表示男人没有性事或性事频繁。如《高山下的光环》:“他诡秘地一笑,骂道:‘奶奶的!夫妻两地,远隔五千里,一年就那么一个月的假,旱就旱死,涝就涝死了!’”这可以证明“单身汉”的理据原型其完整的表述必定是:单身汉(而)旱。基于语流音变的书写形式中的“汉”字,同时谐音双兼着“旱”字。
三、《北京方言词谐音语理据研究》存在的瑕疵
在词汇研究中,人们解释词语总想要找出它的理据。当遇到障碍而无法解决时,常常会想方设法找出或者编出一个说法来。其联想的根据往往不是科学的,而是随意的,甚至是错误的。作者在解释某些词的理据时,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板凳队是指赛球时的预备队员。作者认为,“板凳”是按“班”“等(待)”意思的谐音。[2](P127)这个解释就显得有些牵强。(1)作者凭空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词“按”,原词“板凳队”于此毫无关联。(2)“板凳”是“班等”的谐音也显得有些随意。(3)我们知道,“冷板凳”比喻因不受重视而处于无事可为的境地,常与“坐”连用,表示受人冷遇。“板凳队”应该是“坐冷板凳的队员”的省称,一般称为替补队员(预备队员)。他们很少上场甚至长期打不上比赛,并不是“按班等待”,而是处于清闲冷落的地位。汉语中音同音近的字很多,在探讨谐音理据的时候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这是我们解读语言词汇,阐释文化民俗,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古代的词汇研究为注经书服务,现代的词汇研究偏于书面语,基本脱离群众方言口语。现代词汇研究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与大多数普通群众相联系。而群众是语言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方言研究的热点是编撰方言词典,而方言词典只能停留在记录词语的水平,不能解释词语理据的疑难问题。方言词汇理据研究,是语言研究的薄弱环节,需要更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2] 刘敬林,刘瑞明.北京方言词谐音语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3] 蒋绍愚.近十年间近代汉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古汉语研究,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