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的情感传递研究

2013-04-12王斯文闫永庆

关键词:营造景观植物

王斯文 闫永庆

(东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拥有了良好的室内私人居住空间,但居住小区中真正能让人留恋的户外公共空间却愈显得乏味和枯燥。居住区植物景观是居住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引人们户外活动的重要要素。营造并传递情感的居住区植物景观备受关注。

营造具有情感内涵的植物景观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园林设计师利用植物要素构筑景观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涉及人的情感传递,指园林设计师赋予其营造的植物景观的意义,从而满足人的情感需求的过程。前者是植物景观传递情感的前提,它既要遵循科学与艺术原理,又要因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而变化;后者则看作是植物景观传递情感创造的目标。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受不同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个人心理素质的影响,人的情感需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和演变,同时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居住环境。目前,缺乏人文关怀的居住区植物景观导致人们对小区生活感到索然无味,其很大原因就在于植物景观存在的意义与人们的情感需求失去了内在的联系。

1 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主要指由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感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1]。

2 人的情感

情感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人们在生存和竞争压力下,面对得失、顺逆、贫富境遇所产生的欣喜、忧伤、愤怒等一系列的情感,是与名利相关的情感[2]。另一种是人对大自然的情感,这种乐山乐水的情感没有界限的,是长期适应地球环境的必然结果[3]。还有一种是源于人本性的情感,孔子用“仁”来描述亲人间慈爱孝悌的本性情感,并将“仁爱”之本性升华到爱众、爱物,兼具世界性、社会性、超越性。本文探讨和关注的就是这种人性情感,它给人们传递温情的正能量,它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居住区植物景观影响人类情感

3.1 国内外研究成果与进展

美国学者拉普卜特通过研究认为,人们是通过领悟环境的意义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应该在居民居家生活的前提下来讨论环境的意义,从而使设计的环境更能满足使用者的愿望和活动需求。丹麦学者扬·盖尔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统计分析,明确了空间环境与居民的交往行为及活动的具体关系,指出了交往活动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1964年,“环境心理学”的名词首先在美国医院协会会议上出现,此后,把人们的行为心理与相应的环境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的方法受到重视。

在《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熊鹏,2009)、《风水学相关理论在居住区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孙聪,2009)、《健康人居环境的营造》(罗德启,2004)中,分别就居民的行为、风水理论、居民使用情况等对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提出建议。《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李冠衡,2010)就园林植物景观生理感知的心理影响做了论述。《人类自然情结与人居环境设计研究》(田朝阳,郑晓军,叶永忠等,2004)从人类自然情结出发,将人居环境分为人性空间和外围空间,提出人居环境基本人性法则。《一城山色半城林——华联城市山林住宅小区植物景观设计评析》(郑新保,2010)中,在住宅区植物景观原生态基础上,从植物文化等方面都引入健康概念的设计思想,为健康人居环境设计方法提供参考样本。《浅谈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人的情感心理》(李志强,2006)中,从色彩在园林植物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对人的心理情感所产生的影响角度,探讨今后园林植物设计的“人性化”道路。

由此可知,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的趋势在于着力寻找人的需求,即通过物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满足人们使用方便、寻求心理平衡、增加社会交往和感觉舒适等提供可能性和选择性。

3.2 居住区植物景观对人情感的影响

植物景观在情感传递中产生心理影响,对人的言行也有一定的影响。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4]。如红色的植物给人温情的感觉;而注视红色时间久了则易产生烦躁感。植物色彩影响人的心情,进而影响人的行为。如见到不远处色彩缤纷的花丛,儿童会格外开心地牵着家长跑跳着过去玩耍,丰富的色彩向儿童传递着新鲜感、欢愉感。植物的形状、高矮、质地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思考和行动,或是回忆过往、或是畅想未来,或是鼓起勇气去说出一件事情等。值得一提的是,植物的芳香给人们身心带来愉悦的感受,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放松[5],对人的言行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人们欣赏着紫丁香的美艳,同时沉浸于阵阵花香之中,心情惬意,或是吟诗感叹,或是翩翩起舞。

东北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营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居民的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多集中在夏秋之际,冬季室外停留的几率小、时间短,显然夏景和秋景是设计的重点,然而东北地区的冬季是四季中最长的季节,所以东北的居住区冬季植物景观也不能忽视[6]。综上,东北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居住区的建筑结构和形态、居民的心理行为需求、植物景观的季节变化等问题,使植物景观的营造既作为一种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创作,也作为一种能传递人性情感的创作。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从传统的街区迁入生态绿化的住宅小区,一方面,强烈的经济意识已经使人们淡忘了人性情感,人际关系疏远,往日的亲切氛围缺失;另一方面,居住区植物景观商业氛围浓厚,大多只重视植物景观的视觉性、观赏性,无法从设计作品中体味到精神层面的内涵。综合上述两个因素,不难发现当下居住区植物景观缺乏人文关怀。为了唤起人们本性中最美好的感情,使人们能友好地沟通、和谐地生活,我们要更加关注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情感传递。

4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情感传递的营造

植物景观传递情感的基本前提是,参与到情感传递中的所有植物景观要素,都应当也只能通过某种途径或方法转换为能传递情感的载体,如此才能被恰当地表达,这是物质层面的。但是必须看到,植物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固有的背景,如社会、经济、文化、美学、宗教、地域性等,这些也会对情感传递效果产生影响,这是精神层面的,因人而异的。

居住区植物景观环境设计情感传递的评价是主观的,强调感知体验和意向内涵的定性评价。在设计中,科学和艺术两者缺一不可。而在注重情感传递的居住区植物景观环境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定性分析和主观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景观创作的源泉和目的是人生活的存在意义的表达,即情;其表现形式、表达手段是实体与空间,即境。情因境而生而存,境因情而衰而荣。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情感传递,可从人对居住区植物景观的感知、人在居住区植物景观中的行为以及居住区植物景观如何反映文化等方面,对传递情感的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创造进行有益的探讨。

4.1 利用植物的文化内涵创造意境、传递情感

居住区植物景观是文化的一种反映。反映了造园家的文化观、社区的文化感、城市景观的文化性[7]。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具有值得为人所珍视的情感积淀,在今人与之交流中,仍能为人们所接受。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住宅植物景观的精髓,来探讨如何创造能传递情感的居住区植物景观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含义深邃,是传递情感的关键。如榆是文明的源泉,又是生命的保障;柳富感情又是春的象征;桑、梓是家的象征;梅兰竹菊是君子的象征;松竹梅三友是傲骨岁寒的象征。居住区植物景观选择富有文化内涵的植物在入口处,可增加居住区的识别性,进而增加居民回家的归属感。

4.2 增加花灌木数量

恰当的植物种类比例和数量能激起居民户外活动的愿望,从而增进邻里交往,促动他们为住区服务的志愿,促进友善邻组关系的建立。居住区植物景观可增加花灌木种类,“没有量就没有美”,在科学和艺术的配置前提下,丰富的植物材料可传递丰富的情感,群体美可以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东北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中,可增加绣线菊类、木绣球、天目琼花、珍珠梅、榆叶梅、连翘等在公共绿地的比例和数量,吸引大家聚集,进而增加互动和亲切度。

4.3 增加花卉的视觉冲击效果

居住区的地被植物覆盖的增加,提升缀花草坪的品质和出现概率,减少裸露的地面,软化硬质景观。东北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中,可用荷包牡丹、芍药、玉簪、三叶草、二月兰等装点居住区道路旁的花径,自由式种植,旨在让居民回家或出门走出一种轻松感,或许某个清晨人们会被花瓣上欲滴犹存的露水所感动而开心地拍摄一张特写,心中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笑容洋溢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4.4 加大市花、市树的应用

合理地加大市花、市树在居住区植物造景中的应用,既充分利用了乡土树种,又体现城市具有特色的人文主义的精神风貌。市花、市树扎根于故乡的土,恰如游子怀念故乡的情,一株植物,一份情怀。居住区的道路绿地是人们出门必经之路,也是回家之路,道路绿地植物所描绘的回家的路,所以道路绿地的植物配置也十分重要。将市花、市树镶嵌在居住区道路两侧,可增加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哈尔滨的丁香花品种多样,色彩丰富、香味迷人,将其应用在哈尔滨居住区道路两旁的绿地中,营造具有哈尔滨特色的人文景观,使人们在记忆深处产生浓厚的情感,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那一片片丁香花就是家的感觉。

4.5 创造更多的垂直绿化

增加垂直绿化能有效地软化建筑边缘,避免居住区建筑生硬的线条限制人的思维。藤本植物柔美自然的线条带给人自由的思维模式,进而启迪人们领悟灵活变通、通情达理方能共同发展。东北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中,可用五叶地锦、蝙蝠葛、狗枣猕猴桃、大花铁线莲、刺叶南蛇藤、五味子等形成群落,居民一眼望去就倍感生机盎然,对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产生了敬畏之情,或许对人生也感受到别样的滋味。

4.6 利用象征和隐喻

一方面加强花语的宣传和应用。感性的人寄情于花,源于对人格、宗教、典故等的认识产生了不同的花语。每一种花卉都有自己象征的意义,在居住区中植入拥有情感激励作用的花卉,可配合相关标注,人们既受到文化熏陶教育,又对花卉营造的植物景观产生了美好的情愫。如向日葵象征着光辉、忠诚;荷花象征着亲人深沉的思念;麦杆菊刻画在心,象征着永恒的记忆;石竹象征着纯洁的爱;鸡冠花象征着热切期盼。居住区迎宾广场可加入具有象征意义的花卉装饰,增加人们的情感引导,例如栽植向日葵可启示人们忠诚,栽植石竹则暗示人们追求纯洁的爱情等等。

另一方面,通过种植拥有特殊形态的植物个体或群落,以及人工修剪成具有特殊形态的植物或群落的手段,运用象征或者隐喻的方法来传递经构思而确定的情感立意。情感立意的载体可包括单个或群体植物的平面和立面、植物景观创造的空间。例如在居住区的休憩设施旁配置的圆形树冠或修建呈圆形树冠的植物,象征着团圆、完整的深层寓意。又如在居住区绿篱修剪成河流状,从居住区入口顺势蜿蜒绵长至宅旁绿地,象征着一颗漂泊的心终于回到了家,一路上植物的流向就是您回家的路。东北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中,可利用五色草造型成象征某种精神意义的立体景观。居住区植物景观不光可以利用自身的属性去向人们传递情感,也可以通过组织和建造空间,用空间语言方式向人们传达设计师赋予此空间的情感内涵,进而刺激人们的行为,产生特定活动的场所[8]。

4.7 注重冬季植物景观

东北居住区植物冬季景观情感传递营造时,可选用枝干婀娜多姿、干皮暖色的植物,以及具有宿存冬果的植物,增添冬天植物景观的活力,实现温暖冬天的心理效应。如龙须柳的枝干姿态,山桃、红瑞木、白桦的独特干皮颜色,桃叶卫矛、花楸、金银忍冬、小檗暖色调的宿存果实。合理搭配,力图为冬日里的居民传递一份温情。

5 结语

本文从情感角度探讨居住区植物景观与居民情感交流的互动关系,研究利用特定的植物景观散发出的细腻情感感动周围平平常常的每个人,也为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虽然目前尚没有相关的规范来指导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我们的研究也还缺乏广度和深度,但相信植物景观的情感表达与设计研究将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重视。

参考文献:

[1]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高贺.情感的跨界力量·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中的情感传达[J].上海工艺美术,2008,(4).

[3]田朝阳,郑晓军,叶永忠,等.人类自然情结与人居环境设计研究[J].河南科学,2004,(3).

[4]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457.

[5]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学位论文,2010.

[6]杨德威.寒地城市居住区冬季植物景观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学位论文,2005.

[7]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22.

[8]李夏艳.居住区绿地设计中行为与心理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7.

猜你喜欢

营造景观植物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景观别墅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