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语言体系统中的压制现象
2013-04-12李力维
李力维
(淮南师范学院 外语系,安徽 淮南 232038)
一、导言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因观察动作的角度和方式不同,两者在时与体的表达形式上存在着差异。一般认为,英语语言中的时体联系和制约关系密切,而汉语是体突显的语言,时的表达主要借助于时间状语的运用。但存在的共同事实是,英汉两语言的体信息主要都是通过动词构式的形态变化来实现的,表现在体压制上存在着很多一致的地方。基于此,我们拟以英汉的体系统作为切入点,根据其不同的体形式和特征,依据以往的时体理论和相关的体压制理论,对英汉两语言进行复杂形式上的体意义释解,探讨其体压制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研究便于进一步认识两语言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共性,并对语言类型学和英汉教学理论等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体理论和体压制的先期研究
(一)英汉语言中的体理论
体和动词是密切相关的,提及体,我们先论及动词的语义特征。英语动词一般具有三个典型的语义特征,分别为动态性(dynamicity)、终结性(telicity)和瞬时性(punctuality),而据其区分,可将动词分为四类:活动动词、完成动词、结果动词以及状态动词①Vendler,Z.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通常认为,活动和状态动词没有其自然终结点,而完成动词和结果动词具有自然终结点,在一定范畴内表示动作开始到终点达成所需的时间,该四分理论毫无疑问对从语义角度研究汉语的体问题有相当的启发。而根据Comrie②Comrie,B.Aspec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体”是观察一个情景的内部时间构成的不同方式。他把体系统进行二分:完整体和未完整体,并且认为未完整体包括习惯体和持续体,而持续体则包括非进行体和进行体。
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和汉语的体系统表现于不同的程度和层面,而语言认知的共性促使我们来比较英汉语言的体理论。现在回顾一下汉语体系统的相关研究,中国早期的“体”理论很少关注汉语的体意义,勿论内在的时相结构,汉语的体系统成为热点是近几年的事情。在汉语体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王力认为汉语中不存在时制,只有体,他把“体”称为“情貌”,认为现代汉语有七种情貌类别:进行貌、完成貌、近过去貌、开始貌、继续貌、短时貌③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上册,北京: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戴耀晶认为现代汉语里表示体意义的形态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类:完整体和非完整体,并且各有其具体的情状类型①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陈前瑞提出了汉语四层级体貌②陈前瑞:《汉语体貌系统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系统:核心视点体、边缘视点体、阶段体和情状体,他认为体貌是事件内部时间结构的表征,主要包括汉语中由谓词内在语义特征构成的情状类型、由补语性标记及词语重叠等半虚化成分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更为虚化的体标记等所表示的语法意义③Verkuyl,H.J.A theory of aspectuality: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mporal and atemporal struc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尽管这些理论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对于我们依此理论基础比较和研究英汉两语言体系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压制理论简介
英汉体系统因其复杂的语言现象,单纯依赖“符合语法”的体理论难以圆其说。一些在句法上清晰的构成从词义上讲是不合理的,它需要某种成分(即压制算子)的插入来执行压制功能④Jackendoff,R.The Architecture of the Language Faculty,Cambridge,MA:MIT Press,1997.,这样才能使其表达变得通融合理。De Swart 认为只在有语言形式的触发时才引入压制算子,而且他认为压制在形态和句法上是不可见的,它由暗含的语境释义机制所掌控,该机制目的在于解决其间的语义冲突。压制现象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动词体、名词构造、谓词论元结构和有特殊语用含义的句子类型等⑤De Swart,H."Aspect shift and coercion",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6,1998,pp.147-385.。按照王寅的通俗说法,只要对语句(包括词语、短语或分句)的结构、意义和用法起主导性或关键性(不可缺少)作用,并迫使他者作出适当调变的现象都可视为压制⑥Michaelis,L.A."Type shifting in construction grammar: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aspectual coercion",Cognitive Linguistics,2004,15(1),pp1-67.。所以压制体现在表明语义类型的“构式”(construction)之中,“当一个词项与它的形态句法环境在语义上互不兼容或出现误配,这个词项的意义就应该顺应它所嵌入的构式的意义”⑥。压制意义的表征不是表现在形态句法的结合中,而是压制算子的介入缩小了功能词与论元语义之间的距离。
具体到体压制,表现在谓词的非完整体和完整体构式,如下详细阐释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体压制现象。
三、英汉语言体压制现象研究
(一)英语语言中的体压制
在英语语言中,Moens &Steedman 指出,运用完成时表示从事件到状态的转变,而从动态行动到正在进行的行动状态则需进行时的运用⑦Moens,M.&M.Steedman."Temporal ontology and temporal reference",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1988,2(1),pp.15-28.。以进行体为例,Michaelis⑧Michaelis,L.A."Type shifting in construction grammar: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aspectual coercion",Cognitive Linguistics,2004,15(1),pp.1-67.对体压制作如下诠释:进行体若作为静态设备,依据传承原则,只有和静态的动补成分连用时才能促使压制的激发。我们可以把短语或者句子中的中心词或功能词看做压制触发器(coercion trigger),借助其语义和句法特征的压制,我们就能预测出含有该成分的短语或句子的语义或者句法类型。这种观念亦能以生成语法理论框架下的 “词汇投射原则”(lexical projection principle)来解释,该原则认为,句法结构构成表达式的形式,而词项则构成表达式的意义,因此语义特许权(licensing right)应归于词汇。
如下以英语的完成体和进行体为例。众所周知,英语的完成体聚焦于动词的终结状态,若其后的状态不再继续,一般不使用完成体。完成体句子含有“未完成”和“已完成”两种含义,若完成体句子中含有“未完成”的意义,需用某些时间状语来加以压制,如:
He has often visited me(since he came here).
I’ve learned English (for years).
其中(1)和(2)中的未完成用法通过since he came here 和for years 的压制体现出来,若没有括号内的状语成分,则两句变得不完整,难以表达确切的含义。
英语句子的已完成用法压制现象例举:
a.The doorbell has rung.
b.The bell has rung twice.
该例含有完成意义,“门铃响”之后的状态无法被保留持续,所以(3)a 句不合理。但是如果在此句中加入表频度的副词twice,这个句子就变得合理了。因为在该句中twice 发挥了压制的作用,将业已结束的终止性动词压成了一个“点”,通过重复的方式该“点”被延长处理,其后具有了“随后状态”的含义。所以说英语中一些表示频度的副词可以对完成体构成压制,使该句兼容而且意义可行。
我们再来分析进行体,再如:
I’m liking your explanation.
Right now she’s believing there’s going to be a reconciliation.
事实上,like 和believe 表示事件的性质,两词一般不能用于进行体。在(4)中,强调了这种状态的起始点,而在(5)中,状态的起始通过right now 得以强调,两句均表达成了对事件的叙述。还有一例,
a.He is losing the key.
b.He is always losing the key.
因lose 为终止性动词,极短暂的动作不可能被截取一段并聚焦,所以(6)a 被认为是错句。但是若该句加上always,就可以迫使我们将进行体的短暂动作视为点状,能够反复出现,使说话者带有“他老弄丢钥匙”的抱怨义。
综上可知,对体现象的描述主要偏重在词汇体和语法体两个方面,词汇意义通过语法形式的压制变得兼容起来。
(三)汉语体压制
汉语构式中的压制现象也随处可见,如休闲食品好丽友·派的广告语:有仁有朋友,好丽友好朋友。其中的“仁”原是形容词,此中被释义为了“乐于做仁德之事的仁义之人”,作为名词之用,发生了词性层面上的压制。还有一句曾经非常流行的网络名词,“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其中“哥”和“传说”分属不同的名词范畴,一是具体,一为抽象,却能通过转喻压制将这两个不同状态的词对等起来。当然此处的压制限制在了名词构式压制上,具体到体系统上,主要是通过词汇压制,使中心谓词义和构式义变得合理。而汉语的体压制无疑表现在体构式上,我们从分析其构式的重要组成入手,深入探讨汉语中的体构式。
1.语中的体标记助词
一般认为,汉语中的“了”、“过”、“在”、“着”、“起来”和“下去”是最典型的、且最能反映体语义特性的标记。“了”是由表“终了”、“完毕”的完成动词“了”(liǎo)虚化而来,它所出现的完成体构式不外乎“动+了+宾”、“动+宾+了”、“动+了+宾+了”三种,Dahl 认为,“了”因为受语用、语义等因素的影响,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语法范畴①Dahl,O.,Tense and Aspect Systems,Oxford:Basil Blackwell,1985.。“过” 属于经历体,指在以前就已完成某事件或动作,在范畴上指已越过了事件行为的结束“界限”点。“在”和“着”指示的是事件行为中的某一持续状态,表示进行体和持续体。“在”表示活动的进行,和活动动词连用;而“着”可以和多种动词连用,表示状态持续。赵元任认为,“起来”表示起始体,意味着一种新状态的开始,它不强调先前发生的状态②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68年。。如:
饭桌上的空气和谐起来。
龚千炎③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1 期。认为,“下去”标记继续体,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状态的继续进行和发展。通常这种行为或状态是以前就已经存在了的。如:
今天天气暖和一点了,但看来还会冷下去。
汉语体构式的意义虽然主要取决于其中的中心动词意义,但体标记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体标记使得体构式对事件或动作过程的描述更加细致入微,使谓词表达的量变或质变突显起来。
2.汉语中体压制现象的分析研究
下面我们对汉语体相关构式中的压制现象进行研究。依据戴耀晶④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对于体形态的分类,我们暂且把汉语中的体视为非完整体和完整体。
汉语进行体作为非完整体的形式,它表示的是某个动作或事件的客观状态,说话者关注的是某特定时间段的情景,因此用于进行体的谓词在时间概念上是必须能够展开的,与进行体兼容的动词须具有[+持续][ +非终结]等的语义特征。而汉语中的完成构式,如动结构式以及表示完成意义的动词,还有加上“了”、“过”等体标记的动词构式,从其语义上看,所示的情形已经结束或者不能再继续,一般不作用于进行体形式。
但是在非完整体过程中,如果我们要把动结构式如“打败”、“撕碎”、“爆破”等应用其中,这种瞬间结果的动词构式在进行过程中就表达了特殊语义,就需要调用复合的语态,或者添加辅助的词汇标记手段。如:
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正在打破着关于菲尔普斯的神话。
小明逐渐对新环境熟悉起来。
我们通常认为,“正在”和“着”既不能和表示属性的谓词如“是、当做、等于、服从、容纳、像”等连用,也不能和如“死、发现、认识、懂、误会、开始、结束、完成等”的瞬间动词连用。但例(9)中却添加了“正在”和“着”的标记词,表示动作的主体在不间断地完成一瞬间所发出的动作,形成一个即将持续结束的过程,“正在”和“着”表现时和持续的标记词的添加使完整体意义被延伸和完备起来。而例(10)中使用“逐渐”“起来”等表持续和完成方位的词来说明主体对环境适应与否的情况,使中心谓词“熟悉”变得合理。通常看来,若只用完成构式如上例的“打破”和“熟悉”来表示,其单纯的语义性质是无法使句子变得通融合理的,这时必须借助体标记的压制来完成。
结合Michaelis①Michaelis,L.A."Type shifting in construction grammar: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aspectual coercion",Cognitive Linguistics,2004,pp.15(1),pp.1-67.的压制观,我们认为,“打破”和“熟悉”的时间表征中,加入了过渡成分,即受到构式“正在……着”和“逐渐……起来”的压制,发生了体的转移,由完结的状态到事件的继续。两事件的主体分别为“他”、“小明”,论元为“菲尔普斯的神话”和“新环境”,“打破”作为谓词是动结形式,而“熟悉” 却不同,它经历了从形容词到表结果的动词、再到状态持续的开始,这样的从State 到动态Event 的双重压制之过程,因“新环境”的目标体而连贯起来。
(三)英汉语言体压制的共性
由上述对英汉体压制的描述与分析中可知,整个句子的体性质并非单纯由完整体或非完整体所决定,还取决于中心词汇的性质,而且某些词汇的体性质还会影响句子中的其他成分改变其原有体性。正如De Swart②De Swart,H."Aspect shift and coercion",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6,1998,pp.350.所言,整个句子的体类型是由动词的语义本质所决定的,由动词的名词短语论元的特征所决定的,还由动词与其论元结合的方式所决定的。在词汇和构式的多重互动下,动作主体和论元在语义上达到了兼容,使突显的角色对应且融合起来。在英语中的体压制中,辅助词汇成分的添加压制着语言的表达,而在汉语中则出现了明显的体标记,在其惯性驱使下,将非语法化表达压制向合理化,使其变成了可以接受的句子。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英汉两语言中,都存在着体系统内部各层次之间的表意冲突,必须借助体压制来解决。为了合理描述和阐释英汉时体压制这一语言活用现象,在构式的基础上提出多层次、综合的体系统观是完全必要的,体压制融汇了构式和词汇以及辅助体标记的多重相互作用,是传统体压制或转移的必要说明和补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便于我们更深入和全面地了解语言体系统的构成及表义机制。而在本论中,英语和汉语体压制现象的比较与研究,使我们站在语言的共性即象似性的角度去分析,从而能够在更高的理论框架下高屋建瓴,在巨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