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著录的清代曲目十四种
2013-04-12王昊
王昊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现有戏曲目录著作及相关工具书所著录的清代曲目已经相当丰富,这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戏曲曲目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将其全部著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所以仍然有不少曲家曲目失载,不免遗珠之憾。地方志记载了大量的曲家曲目,是补录曲家曲目的重要资源。基于这种考虑,赵景深、张增元先生编的《方志著录元明清曲家传略》,张增元先生《方志著录明清罕见曲目七十七种》等论文补录了大量的戏曲文献,其他补遗之作还有一些,在此不一一胪举。笔者近来阅读方志及其他著述,从中检得未见著录的清代曲目14种,下面先胪举作者可考的曲目10种,再列举作者不可考的曲目4种,大体按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以备对其进一步查考。
一、作者姓名可考的清代曲目10种
1.《新柳缘》传奇,朱宿撰。
据《邵武府志》记载:
朱宿,字璧符,顺治初拔贡。与张孟玫齐名,弱冠受知于周亮工。好为诗,精晓音律,尝撰《新柳缘》传奇以寄怀,花晨月夕自敲檀板歌之,音节苍凉,闻者感动。著有《食字堂诗》。时同邑有赵声远者,字六传,亦以诗名。尝刻《两携堂稿》,与张朱二家稿并行。①《光绪重纂邵武府志》卷21,清光绪二十六年刊本。
朱璧符是福建邵武人,清朝顺治初年秀才,因表现优异而“拔贡”。与张孟玫齐名,同为清初著名文人周亮工的门生。他喜好诗歌创作,著有《食字堂诗》,还精通音律知识,曾经创作《新柳缘》传奇以寄托自己的情怀。则此戏应当寄寓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慨。名曰《新柳缘》,则所写或许为烟花女子与文士交往的一段情缘,因为“白门新柳”多指平康女子。朱氏在“花晨月夕自敲檀板歌之”,檀板即檀木做成的拍板,是一种乐器,可见朱宿擅长演奏和演唱,这部传奇是其得意之作,是“场上之曲”而非“案头之作”。观“音节苍凉,闻者感动”可知,此戏充满悲情怨苦色彩,颇能引起观众共鸣,可能是“苦戏”、“怨谱”之流亚。此戏未见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应当补录。
2.《奇缘记》传奇,袁枚撰。
据《永嘉县志》记载:
周氏女,父学蟳,号奕园。工诗耽饮,幕游江南,家於姑苏。女丽而能文,奕园既没,继妻兄弟利女容慧,绐为字人,实货之青楼。女既去,怨恨不已,无以自全,乃以剪蛈面而阴使人诉于臬使。时臬使康公,名基田,号茂园,为女祖同年友也。得其状,立逮某兄弟,重绳以法,留周女于署。邑诸生蒋寅者,纯孝好学,有声庠序。于是康公为主其婚,以周女妻之,给千金为奁资,并令僚属各佽助之。由臬署鼓吹以送之,一时吴中传为盛事。袁简斋太史为撰《奇缘记》传奇。乾隆甲寅恩科蒋登乡榜,后以大挑官湖北县令,有政声。(黄汉《瓯乘补》)①王棻:《光绪永嘉县志》卷20,《列女志二》,清光绪八年刻本。
袁简斋太史即清代著名文人袁枚 (1716-1794),他领衔的“性灵诗派”在清代诗坛影响颇为深远,其传世著作迄今未见有戏曲作品,此戏未见各种戏曲书目著录,当予补录,至少亦应存疑。据县志记载,《奇缘记》传奇是以周烈女的真实经历为蓝本而创作的,周氏女聪慧而有文采,其父亡故后,继母之子谎称为其择婿将她卖到青楼,她毁容以全节,暗中派人告官,其祖父同年好友救之于水火,并为其择佳婿而成婚。此事极为离奇曲折,周氏女的聪慧刚烈、异母兄弟的贪婪狠毒、康茂园的仁德侠义,均表露无遗,颇富戏剧性,因此在吴中地区广为流播,称为“盛事”。袁枚为之感动,在本事基础上予以加工、提炼,撰成传奇。诸如此类从现实中的烈女故事取材,编创戏曲的现象在明清时期较为普遍。若此戏确为袁枚所作,则对研究袁枚及其戏曲观念具有较大的价值。
3.《玉莲华》传奇,金鳌撰。
据《江宁府志》记载:
何长发聘妻高氏女,父文华为县役,何之父亦茶佣。女小字玉莲,年十五未嫁,婿病疫死,义不再适,投缳以殉,两家合葬养虎巷。邑人金鳌为作墓志并制《玉莲华》传奇以表章之。按:江宁县署二门右小屋数间为高女殉烈处。(见金陵待征录)②《同治续纂江宁府志》卷14,清光绪六年刊本。
江宁女子高氏女,其父为县役,被茶佣之子何长发聘为妻,尚未行合卺之礼。何长发染上瘟疫而死,高氏女坚守妇道,不愿再嫁,自缢殉夫,年仅十五岁。现在看来,这是愚昧之举,但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却是值得旌表的义烈之行。因此,江宁乡贤金鳌为之感动,为高氏女撰写了墓志铭,还提出“贤宰官似可勒石,以式风化”的建议③吴应箕,金鳌:《留都见闻录 金陵待征录》,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年,第134页。,而且又以其真实经历为蓝本创作了《玉莲华》传奇,用其小字“玉莲”作为戏名,从而达到“表章之”的目的,高台教化的意味非常明显。金鏊是清代知名文学家,原名登瀛,字伟军,一字晓六,道光间江宁人。岁贡生,性亢直,学问博洽。与金佐廷、金志伊齐名,人称“东城三金”。金鏊著述甚夥。著有《桐琴生文集》、《鹭藤花馆诗钞》、《墨石词》、《红雪词》、《金陵待徵录》、《湖熟小志》等。《玉莲华》传奇未见诸家戏曲书录著录,当予补录。
4.《屈灵均》、《苏子卿》、《岳忠武》、《文文山》传奇4种,魏惠洽撰。
据《滑县志》记载:
魏惠洽,字春膏,号挹香,城东北南呼村人。道光己酉拔贡。山西候补知县,后署文水县篆,有政声。性旷达,不喜时艺,工诗善绘,与清丰名士侣宜之为画友、浚县周太史筱溪为诗友。著有《诗集》四卷、《诗话》四卷、《笔谈》四卷,卷首有武陟毛尚书旭初弁言。又著《屈灵均》、《苏子卿》、《岳忠武》、《文文山》传奇四则,皆待刊行世。④《民国重修滑县志》卷16,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魏惠洽,河南滑县秀才,道光己酉(1849年)拔贡,曾候补知县,做过县篆,有治绩。不喜欢八股时文,而擅长诗歌创作与绘画。著有《诗集》、《诗话》、《笔谈》等,撰有《屈灵均》、《苏子卿》、《岳忠武》、《文文山》传奇4种。屈灵均即战国末楚国的屈原,苏子卿即汉朝的苏武,岳忠武即宋朝的岳飞,文文山即南宋的文天祥,四人均系著名的爱国忠臣,都有可歌可泣的、典型的爱国事迹。由此可见,四种传奇的创作主旨应为阐扬忠臣的忠义爱国之情,具有激励劝惩的作用。四种传奇没有刊本问世,未见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应当补录。
5.《绿叶梦》传奇,李铿载撰。
据《嘉应州志》记载:
李铿载,原名龙孙,字湘宾,咸丰元年恩科举人。性廉介,非其道不苟取于人,而周恤贫困如恐不及,虽屡空弗记也。屡主韩山、培风、榕江、东山讲席,好山水,足迹所到,每流连不置。著有《绿云山馆诗钞》、《词钞》各四卷,《蕉鹿梦》传奇四卷。 (采访册)⑤《嘉应州志》卷23,清光绪二十四年刊本。
张增元先生据此辑录了其《蕉鹿梦》传奇,对戏曲书目的著录有补遗之功,稍显遗憾的是张先生将“李铿载”误作“李鉴载”⑥张增元:《方志著录明清罕见曲目二十二种》,《文献》1982年第2期,第19页。。其实,李铿载还有其他戏曲未见著录。《梅水诗传》所载可补《嘉应州志》之不足,其云:
李铿载,原名龙孙,字湘宾,咸丰元年举人。著有《绿云山馆诗词钞》。孝廉工词赋,兼擅音律,屡受知学使顾耕石、白小迂两先生。然性耿介,家赤贫,晚年得张寿荃观察延主韩山讲席,稍足自存。平生吟咏不辍,曾谱《绿叶梦》传奇,乞其座主万藕艶尚书为之序,兵燹稿毁,心常怏怏,其余诗稿亦多散失。 ([清]张煜南、张鸿南编《梅水诗传》卷五)①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粤诗人汇传》,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1809页。
由于上引两书体例不同,所载侧重互异,因此可以互相补充。合而观之,李铿载是咸丰元年(1851)举人,性格耿直、廉介,家境贫寒,曾主讲于广东潮州韩山书院、甘肃靖远培风书院、广东揭阳榕江书院、湖南湘乡东山书院,可见其游历颇广、学识不凡。他擅长诗、词、赋的创作,著有《绿云山馆诗钞》四卷、《绿云山馆词钞》四卷;他还“兼擅音律”,撰有《蕉鹿梦》、《绿叶梦》传奇两种,后者还请其座师万藕舲尚书做了序言,可惜“兵燹稿毁”,即作品在战火中被毁。这段记载既然明言了作者、交代了作序者,也说明了作品亡佚的原因,有根有据,当非妄语。《绿叶梦传奇》未见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应予补录。如是,则李铿载所撰传奇至少有两种,且均以“梦”为题材。
6.《天马记》传奇,谢震撰。
据《南平县志》记载:
谢震,字御六,邑庠生。师事乐斌,尽得其传,预知休咎,尝为施中营葬,下山即自题云:“性年五十五,河图数有阻,今朝一别后,谁与分古今。”所著有《河洛理数》三卷、七律《梅花诗》百首同韵,又有《天马记》传奇。②《民国南平县志·方技传第三十》,民国十年铅印本。
福建南平县秀才谢震精通方术,师从术士乐斌,得其真传,能够预先占卜测知事情的吉凶、祸福。著有《河洛理数》三卷、七律《梅花诗》百首同韵,撰有《天马记》传奇。此传奇未见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兹录于此备考,今人廖云泉在地方志中仅提到这部传奇,但未详出处③廖云泉:《南平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409页。。
7.《鸳鸯印》传奇,陈筠撰。
据《清河县志》记载:
陈筠,字湘杉,苏州人。其先客清河,遂家焉。少食贫,长为人钞胥,得微訾以自活。淫于书,工诗文,已乃专攻词,规摹北宋,能有其长,每过午不具餐,家人告粮匮,筠攒眉苦吟不自休。苦续《词综》者,不能继王氏书,勇力绍述,手自斟录。晨出佣书簿,暮归取书,就明处问之,昧则呼灯,且诵且录,宵深腹饥,倦卧又起,诵且录如故,灯烬乃已。再丧厥偶,多子女累,遂病,属纩时一布被敝席,室空空如。见者欲哭。筠惟以词选未终为憾,冀有志者代成之。尝谱《鸳鸯印》传奇,论者谓其直逼元人。④《民国续纂清河县志》卷11,民国十七年刻本。
河北清河人陈筠先辈是苏州籍,父亲客居清河县,乃驻留于此。贫苦不堪,家徒四壁,无任何功名,成年后成为专事誊写的胥吏、书手。陈筠读书勤苦之极,工于诗文创作,其词作取法北宋,欲续《词综》,未成稿而病故。撰有《鸳鸯印》传奇。清代黄钧宰有同名传奇,属于《比玉楼四种》之一,取材咸丰年间实事,写金陵黄生与蜀女秦碧怜题和《百字令》词而相爱的情事,黄生以玉鸳鸯印为聘礼,与碧怜订婚⑤黄钧宰:《鸳鸯印传奇始末》,《金壶七墨·心影(下)》,清同治十二年刻本。。或许两作有某种关联。“论者谓其直逼元人”,可见《鸳鸯印》传奇曾在一定范围传播,有与元杂剧媲美的气象,获得很高的评价。此戏未见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当予补录。
二、作者姓名不可考的曲目4种
1.《秋碧》传奇,佚名撰。
据清人曹寅《题马湘兰画兰长卷》诗云:
雨荒桥堶波无影,乌上白门啼不醒。咙胡鼓出渭城声(原注:梁伯龙句),耳畔铿然金磬冷。练裙横抹胭脂笔(原注:《白练裙》剧为屠赤水波及,板旋削去),文苔印得春风迹。秀辅千方粲晓烟,蛾眉几簇分遥碧。徐娘不道回身早,何年鬏髻归房老。琢玉难求并命人,萟香枉化空心草。华发玲珑白项儿,那堪滴泪湿荷衣。当时纳锦成调笑(原注:见《秋碧》传奇),此日零缣足慰饥。粉窟后生谁继起,上春冠盖如流水。鱗步仍推巾帼雄,数钱多傍牙郎死。藏迷卖笑说家家,翻手为琵覆手琶。眨眼寒灰飞十纪,西窗落墨赏幽花。⑥曹寅:《楝亭诗文钞》诗钞卷7,清康熙刻本。
这是曹寅(1658-1712)的一首题画诗,画中人物马湘兰是明末清初的名妓,与陈圆圆、李香、董小宛、顾横波、卞玉京、寇白门、柳如是并称秦淮八艳,与才子王稚登有一段情缘,才艺超绝,精通诗、画,有“墨兰图”传世。此诗或许即是曹寅为马湘兰墨兰图所作,诗注中提及两部戏曲,一部是明代郑之文所作《白练裙》杂剧,一部是佚名的《秋碧》传奇。“《白练裙》剧为屠赤水波及,板旋削去”,指的是《白练裙》杂剧述及马湘兰与王稚登、屠隆等人交往的事迹,颇多丑诋之词,后被南京礼部追缴刻本,销毁书板。由诗作内容看,《秋碧》传奇所述应是马湘兰与王稚登之间的因缘遇合,是《白练裙》的翻案之作。曹寅对马湘兰的才艺是赞赏的,从“徐娘不道回身早,何年鬏髻归房老。琢玉难求并命人,萟香枉化空心草。华发玲珑白项儿,那堪滴泪湿荷衣”等看,曹寅对名妓的年老色衰、无人问津的不幸遭际深致同情。此戏未见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应当补录。
2.《铁塔》传奇,佚名撰。
据清人李元度《陈恪勤公事略子树芝等》记载:
陈恪勤之生也,母罗太夫人梦入彩云吞月华,有大鸟负青衣童子来,故命曰鹏年。九岁著《蜻蜓赋》,即惊其老宿。康熙三十年进士,知浙江西安县。公性强直,初入官,誓以清白自励,西安当耿逆乱后,民多流亡,豪强争占田自殖,公履亩按验,有主者悉还之。烈妇徐氏含冤十载,公案诛首恶,建祠表墓。浙人为演《铁塔》传奇。①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12,清同治刻本。
陈鹏年(1663-1723),字北溟,号沧洲,湘潭人。清初名臣,康熙辛未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河道总督,多有善政,谥恪勤。著有《陈恪勤文集》十编。浙江人以陈鹏年任浙江西安知县时为徐烈妇昭雪伸冤之事为蓝本创作了《铁塔》传奇,歌颂陈鹏年励精图治、为民做主的善政。余廷燦《陈恪勤公行状》亦载此事,名为《铁塔》戏剧②余廷灿:《存吾文稿》,清咸丰五年云香书屋刻本。。或名为《铁塔冤》传奇,陈康祺云:“烈女徐氏含冤死,公为建祠以褒其节,邑人为演《铁塔冤》传奇”③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3,清光绪刻本。。此戏未见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应当补录。
3.《万民灯》传奇,佚名撰。
据《江西诗征》“江天泰”条记载:
天泰,字卓人,南丰人。雍正元年进士,授全椒令。有德政,以催科不力被州守揭,民闻之,一夜尽输代者至县遮道,哭不得入,设香然灯达昼夜,州守经死,好事者谱为传奇曰《万民灯》。④曾燠:《江西诗征》卷71,清嘉庆九年刻本。
江西南丰人江天泰,雍正元年(1723)进士,任全椒县令。该条后录其《解组后作》诗一首:“迂疏不媚俗,宦海信浮沉。肯废苍生命,重伤造化心。归田平子赋,落日野人吟。辜负黄麻诏,臣今返旧林。”解组即辞官归隐,此诗是江天泰辞官后所作,抒发了其爱民如子的情怀和辞官后的心情,与前文所记江天泰深受子民爱戴正相印证。佚名的“好事者”所作《万民灯》传奇即是以江天泰不忍“废苍生命”“重伤造化心”,“催科不力”的事迹为蓝本而创作的,应该是描述江氏爱民如子及深受民众爱戴的事迹。
4.《千秋镜》杂剧,佚名撰。
据清人冯云鹏《题钟进士饮酒图赠苗泽普为霖二首》云:
也曾豼鬼护明皇,也伴骑驴小妹旁。近日清平魔障少,蒲觞独自醉端阳。
眼似金铃气似霞,朱衣绀发石榴花。分明一幅千秋镜,悬到中堂镇百邪。(原注:时演杂剧《千秋镜》,有画钟馗斩妖事。)⑤冯云鹏:《扫红亭吟稿》卷11,清道光十年写刻本。
这是冯云鹏(1765—1835)的一首题画诗,画的题材是钟馗端阳节醉酒的憨态,对其眼如铜铃、身着红衣,绀青色的头发上插着石榴花的形态加以描写。诗的首联还提到了钟馗吃鬼保护唐玄宗及其嫁妹的传说,很有情趣。诗的小注中提到当时上演的《千秋镜》杂剧,该剧中有画钟馗斩妖的情节关目,可惜未明确记录剧作者的名字,或许是名不见经传的下层文人的作品。此杂剧未见诸家戏曲书目著录,应予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