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领导力问题研究之三

2013-04-12高兴国

生产力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领导力领导者影响力

高兴国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 兰州 730071)

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领导者的影响力是领导力的核心因素。领导活动过程以被领导者的自觉服从为前提,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施加影响的过程。在当代社会领导活动中,领导影响力成为领导者实施领导的重要保证和根本力量。

一、领导影响力的概念界定

(一)什么是影响和影响力

1.影响及其形式。影响与影响力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研究影响力必须把握影响的基本内容。

所谓影响,是指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影响是自然、社会领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自然领域,由于各种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它们之间产生着相互的影响。譬如,植树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与水和土产生相互的影响。在社会领域中,社会就象一个舞台,每个事物和人都要在这个舞台上扮演各种角色,发生各种联系,产生各种影响。譬如,党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一个组织中,领导人的工作作风、行为和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组织作风的好坏,等等。本处所指影响主要指人为因素所引起的行为变化。人为因素的影响,是指任何由于期待别人的反应而产生的某人或某一群体行为上的变化。

影响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单向影响。它是指某人的行为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譬如,在一个家庭里,由于小孩的自主意识不强,其行为主要处于摹仿阶段,因而,父母的思想、行为、语言的优劣,对小孩的思想、行为、语言的好坏产生着直接的单向的影响。二是双向影响。它是指某人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之间相互产生影响。譬如,领导者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和自身的思想、作风、才能等因素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但是,领导者要依靠下级去完成各项任务,这种依赖性就增加了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影响。因此,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被领导者同时也会影响领导者。三是多向影响。它是指一种事物对多种事物的影响、多种事物对一种事物的影响和多种事物对多种事物的影响。譬如,一个人具有某方面的专业知识,他对本专业的问题发表创见,将对其同行们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是一事物对多事物的影响。又如,在一个企业里,职工的情绪、意见、行为将对其厂长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是多事物对一事物所产生的影响。再如,社会风气的好坏,将对一代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是多种事物对多种事物的影响。

除此以外,影响系统中还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所谓直接影响,是指影响者对被影响者不需要中间环节而产生的影响;所谓间接影响,是指影响者对被影响者只有经过中间环节才能产生的影响。可见,不论是哪种影响形式,影响系统都是由影响者和被影响者构成的。

2.影响力的概念。影响力是社会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要与他人发生联系和接触,人与人之间必然要通过言语、行为、情感、品德等相互发生影响。

对什么是影响力,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说界定:影响力是对别人的思想或行为所起作用的力量;影响力就是个人的威望;影响力是凭借个人的品德、才能、知识、情感等因素对他人所产生的自觉自愿追随的能力;影响力是指某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影响力是由个人的综合素质而形成的对他人的思想或行为起到吸引、改变作用的能力。

综合以上看法,我们认为:所谓影响力,就是由个人的综合素质、威望、社会地位等所决定的,在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二)领导影响力的概念界定

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领导者的状况和行为必然在被领导者身上产生心理和行为效应。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中,领导者起主导作用。领导者如果不能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就很难实现领导功能,组织目标也很难达到。因此,所谓领导影响力,就是领导者凭借其个人的综合素质、威望、社会地位和组织赋予的权力,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有效地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思想与行为,并使之做出预期反映,使其更符合领导目标的能力。

(三)影响力与领导影响力的辨析

领导影响力虽然是由“领导”与“影响力”结合而成的新概念,但却并非是二者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领导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领导现象。

影响力人皆有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对他人的思想或行为起到吸引、改变作用的能力。尽管每个人都有影响力,但强度各不相同,并且同一个人的影响力也会随着交往对象、交往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据统计,一般的人在一生中能影响250个人。

一般人的影响力与领导者的影响力有着本质的差别,后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存在的关系不同。一般人的影响力普遍存在于社会人际关系之中,而领导者的影响力只存在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之中。

2.构成的因素不同。一般人的影响力主要是由个人的综合素质形成;而领导者的影响力,不仅包括有个人的综合素质,还包括有权力因素。

3.属性不同。一般人的影响力主要具有自然、内在属性,而领导者的影响力不仅具有自然、内在属性,还具有强制、外在属性。

(四)领导影响力的内涵

对于领导影响力的内涵,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领导影响力是权力因素与非权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对领导影响力内涵的认识,目前还不是完全统一,有的认为领导影响力包含有权力的因素,有的则将权力因素摈除在外。我们认为,既然是领导影响力,就不应该摈除、离开权力因素。领导影响力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的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支配和激励、感召被领导者的能力。其中,控制、支配主要是权力因素在起作用;激励和感召则主要是非权力因素,即个人威望因素在起作用。因此,领导影响力的内涵包括权力因素,也包括非权力因素。

2.领导影响力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领导者的影响力包含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首先,主观上看,领导者是否愿意更大范围地影响他人,是否希望更多的人追随自己行动,都会对领导影响力发挥作用。反映在行为上,表现在有影响力的领导者热情地推销自己的主张,极力说服他人成为自己的追随者和支持者;反映在内心中,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在建立自信心的基础上,努力追求领导责任、权力和成就,并且主动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提高组织效率,达到更高的领导效果,从而获得更广泛的领导力。其次,客观上看,领导者的影响力包含许多因素,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领导的影响力。一是行业背景或从业经验。拥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优秀的从业经验会对影响力产生正面影响。广泛的行业知识便于领导者准确把握本行业的市场、竞争、产品、技术状况,对于领导目标决策及其各方面管理的信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行业经验还可使领导人拥有良好的组织内和行业内的人际关系和声望,从而提升影响力。二是个人价值观。正直、公正、信念、恒心、毅力、进取精神等等优秀的人格品质无疑会飙升领导者的影响力和个人魅力,从而扩大其追随者队伍。领导者的个人价值观会吸引具有同类价值取向的人凝聚于组织,增加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领导者的人格和价值观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组织成员,成为组织默认的行为标准。具备优秀价值观和人格的领导者使组织成员对其产生敬佩、认同和服从等心态,其影响力无疑会提高。三是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影响力的桥梁和翅膀,在准确传达领导者意见、要求、决策的同时,也广泛传播了领导者的影响力。沟通使领导者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信息,预防盲目;沟通还使领导行为具有良好的合作氛围和渠道,促进领导决策的实施。它在增加领导有效性的同时,也提升了领导者的影响力。不仅如此,恰当沟通本身就是影响力的很好体现。领导者在与组织成员平等交流、协商,显示合作意愿,共同开创前景的同时,增强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增加了领导的持续影响力。

二、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

(一)领导的主要功能是影响力

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突出了领导的主要功能是影响力,也就是通常意义上领导者在被领导者中的威信以及对下属的感召力、号召力和支配力。

从领导影响力的性质来看,影响力可以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这两类影响力的构成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权力性影响力,指的是由组织赋予的、要求被领导者服从的影响力,其核心是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以外部压力的形式来发生作用。在它的作用下,被影响者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这种影响力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是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

非权力性影响力,指的是领导者的品质、作风、知识、能力、业绩以及行为榜样等非权力因素对被领导者形成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表面上并没有职位权力那样明显,但在实际上它常常能发挥权力性影响力所不能达到的作用。构成非权力性领导力的要素是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

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尽管各有其特点,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领导力是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有机统一。

(二)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就是影响。你对我有影响,我对你有影响,相互之间有影响。这种互动、双赢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领导者的影响力在一个组织中是非常重要的。高效的领导力能够带领被领导者,以更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更合理的工作方式,更好的实现目标。对于被领导者而言,这样高效的影响力对他们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者带领着被领导者,按照制定的预期目标展开各项工作。领导者的工作主要是指明方向,制定战略性方针,在这个过程中,在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知识运用,技能操作,对组织忠诚并满怀信心等方面不断的影响被领导者,来提高追随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的集中体现。

(三)领导力是正向的影响力

影响力就是领导力,这样的理解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周围有所影响,都会对人们产生影响力。但是,不是所有的影响力都构成领导力。事实告诉我们,那种违反人们价值取向、违背历史发展方向的,为少数人或一己私利不惜损害多数人或他人利益的影响力,如自私、贪婪、损人利己、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等行为,也会对人们和社会产生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不仅形不成领导力,而且还会遭到社会的唾弃和鄙视。只有那种为集体和人民着想,代表社会发展趋势,符合多数人利益取向,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并身体力行、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行为,才能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力,才能形成领导力,才能赢得响应者和追随者的尊重和爱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力就是正影响力,是积极的影响力,而不是消极的影响力。而且对被领导者而言,这种积极影响力的实施不是政策性的,也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潜移默化的。

(四)领导力是一种双向的影响力

领导力是双向影响力,反映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是具有影响性的相互关系。如果领导者的影响力不能引起被领导者思想上的触动,从而导致行动上的变化,那么这种影响力就不是领导力。领导的概念有动、名词的区别。作为动词的“领导”,它是指挥和影响个人、群体和组织,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作为名词的“领导”,它指实施这个过程的人,说的是领导者。领导活动是领导者发出信息,被领导者响应并行动,这个过程不可能一次就完成。由于社会实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许多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准确地捕捉来自实践的新信息,并提炼成决策信息,再形成领导行为,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由于这种信息从被领导者的实践中来,于是形成了领导活动的“回路”,它是双向的、互动的和良性的。双向是指只有领导信息发出去,再反馈过来,领导活动才有了完整的意义;互动是指必须领而导之,“领”是因,“导”是果,而“导”又会产生新的实践、新的因,必须由因产生新的“领”,进而产生新的“导”;良性是指这种活动带来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双向激励,领导者在被领导者那里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被领导者在领导者那里获得了改变现状的指导力量,从而有了实践的冲动。因此,领导者要不断向实践学习,向被领导者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胜任领导工作。

(五)领导力体现为团队影响力

怎么使影响力扩散出去,怎么去影响更多的人,放大自己的影响力?靠领导者自己对周围人施加影响,这样的影响力是很有限的。毛泽东的巨大影响力在于他带领的党和人民武装力量对旧中国的改造,他依靠的是一个党和军队组织扩散自己的领导力。邓小平的巨大影响力在于他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依靠的是一个制度。古今中外,无论是政治家,还是军事家、企业家,要想获得成功,无一不是靠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因此,领导力要得到真正体现和扩大,就必须打造一个能很好地执行领导者意图的团队。而打造执行力团队,开发团队执行力是领导者的最基本能力,是现代领导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1]童施建,马哲军,卫阳光.当代领导者的影响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2]杨思卓.六维领导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严正.四维领导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M].陈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安德鲁·J·杜柏林.领导力[M].4版.王垒,译.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6]安弗莎妮·纳哈雯蒂.领导力[M].王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詹姆斯·库泽斯.领导力[M].李丽林,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约翰·加德纳.论领导力[M].李养龙,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9]约翰·马克斯韦尔.领导力:开发你的领导潜能[M].邓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领导力领导者影响力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天才影响力
闭目塞听,才是领导者的第一大忌
真诚是领导者的最高境界
领导力愿望清单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金圣节能清净剂 节能减排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