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的选择: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
2013-04-12吴先良
吴先良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230061)
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治校理念和策略,是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根本指针。科学的办学定位,对学校的办学行为、学校未来发展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将有力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明确办学定位并以此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基本依据,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意义尤为重大。同时,确立科学的办学定位也是作为高校校长职业成长的需要,通过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有效地促使校长本人把握角色和使命,进而提升校长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在学习贯彻《关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笔者开展以“合肥师范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思路的调查与思考”为课题的调查研究,以此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提升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进而科学谋划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
一、科学确定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出发点和依据
(一)高校办学定位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结构必须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相对接。然而,有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定位不明,方向不清,发展趋向一个模式、一个方向、一种目标,就会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办学定位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结构,必须主动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
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新建本科院校,不能与重点高校盲目攀比,寻求学科全、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而应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平台,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职业需要,在多类型、多层次的高教系统中办出水平和特色。既不能办成学科型和研究型的本科,也不能因为突出应用而削弱基础理论的教学,而应该互为补充,扬长避短,要特别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部分,把应用性环节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二)高校办学定位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科研生产一线流动”的任务,国家建设正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用人才和创新人才,主要由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来承担。
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和细化。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在技术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确定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德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打破原有较单一的学术型高等教育格局,普遍在原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分化出“技术应用型教育”的新的教育类型,由此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院校得以涌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向本科层次甚至更高层次的延伸是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大量的、社会急需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的关键时期,不论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都要具有更坚实、更宽广、更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更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新建本科院校应当按照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树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质量观和人才观,以社会和职业市场为导向,培养既符合社会需要也符合学生利益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校办学定位必须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彰显学校的个性特征
2008年3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视察时指出:“办大学不要都办成一个样子,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和办出水平是统一的,办出特色才能有高水平,办出水平才能有特色。”学校办学特色是学校的竞争力,更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
学校办学定位就是确定发展的目标,特色是发展的支撑点和生长点,只有依据定位和特色的发展,学校才能做到内涵和外延的有机统一,才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每所高校在发展定位时,必须实事求是地剖析自身,研究其所处的客观环境,基于经济、文化、区域、社会需求和生源等因素,充分考虑学校办学类型、层次、专业以及文化积淀、社会声誉等;在办学特色上,切忌随大流或急功近利,必须坚持“不求全能,只求特色”的理念,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通过找出独具的比较优势,办出自身的特色,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合肥师范学院的办学传统、优势、资源和社会期望等因素促成了“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的确立,并着力培育以“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为内涵的应用型办学特色。作为省会城市及皖中地区唯一一所师范院校,在众多高校中,学校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发展空间。由于合肥地区高等院校大都属理工、农医院校,与其他院校“错位发展,形成互补”,是适应省会城市人才培养深度发展的需要,也是省会经济圈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合肥师范学院科学发展定位的主要内涵
2007年改建以来,合肥师范学院积极适应国家、安徽省和合肥市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和实施“高教强省”等战略需要,坚持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任务,坚定应用型办学方向,目标是建成一所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应用特色明显,具有一定综合竞争力,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一所学校的办学定位既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一般要求,也要体现每所学校的办学优势、特色和文化积淀。所以,办学定位的确立既要传承历史,又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合肥师范学院办学类型定位为师范性、应用型。这是因为,从历史角度看,合肥师范学院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师范生培养历史,今天在安徽省基础教育的舞台上活跃着大批的优秀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都是该校的毕业生,他们身上不仅有合肥师范学院教给他们的“技”,更渗透着合肥师范学院校园文化熏陶出的精神品质、形成的行业特色和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师范性”是办学定位之一。从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支持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的最重要的源泉和动力。《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提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任务,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型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目标。近两年,合肥师范学院申报的新专业都是针对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需求来定位和设置。新建本科院校就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更是我们当下的责任。
在学科专业定位上,合肥师范学院突出加强文学、理学、教育学等基础学科建设,重点发展工学、艺术学等应用学科,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重点打造教师教育类、电气信息类、文化产业类应用专业群。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是强调面向教学和生产一线,培养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的基础教育师资和“会设计、会操作、会管理”应用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上,注重立足合肥,面向全省,辐射区域,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
应用型办学定位的确立,随即引领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一方面重视培养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主动进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同科技产业密切结合,促进区域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处理好“服务”与“依托”的关系,充分依托和利用地方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丰富资源和优势,努力从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断获得更多的扶持和资助,进而扩大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一)坚持质量立校,着力推进应用型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办学理念。通过对“高教30条”等文件的深入学习,促使全校教职工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理清学校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上的功能定位,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强化全校教职工的质量意识,把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统一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办学声誉上来,专业发展与学生培养要符合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所需,育人活动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和胜任能力。
2.强化本科教学意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使得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逐渐下移,学生的学习需求显现出多元化变动趋势。本科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要求,也要满足学生对职业教育与就业的要求。现今的本科教育就是要为行业或部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本科学生对将要担当的社会角色的合理预期。
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在突出专业应用性特色的同时,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对复合能力培养的要求,特别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基础知识教育与实践训练并重的原则,使学生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又掌握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既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又能够解决生产和社会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因此,学校要将人才培养定位为贴近市场、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要以“应用”为特征,构建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围绕生产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综合化课程;要以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为特征,重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在能力培养中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机制,突出应用型人才市场的导向作用。人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首先要做到了解和熟知市场需求,要瞄准市场发展态势,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及时进行专业调整,加快对人才市场的感知和反应度。当前,应迅速跟进安徽省文化产业和行业发展,整合学校已有人文学科、工学等的基础优势,加快应用专业群建设力度,提高学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应用型人才培养还应做到贴近市场,服务社会,积极鼓励针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加快应用型专业人才质量的资格认证和职业鉴定建设,争取在五年内,建成8~10个职业考核与鉴定机构,实行双证制度,即学位证书和专业证书,师范类学生需要获取《教师资格证》,非师范类要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
1.清晰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建设水平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志,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新建本科院校要强化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科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并以学科建设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发展品牌学科和特色专业。
合肥师范学院从事普通本科教育的时间不长,学校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师资力量以及实验设施等方面显得相对薄弱。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办学水平,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为,破解难题的关键是要加强内涵建设,而内涵建设的着力点是抓学科建设。
应用型本科学校与传统本科高校处于相对不同的文化环境,在学科建设中一定要形成清晰的思路,不能照搬传统本科大学一些做法。合肥师范学院前身安徽教育学院,是由成人院校改建的,过去大部分教师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学校学术氛围不浓,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学科建设的基础薄弱,没有凝练出具有特色的优势研究方向,没有汇聚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更谈不上形成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科研基地与平台。
学科建设、质量和状态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类型、层次和特色。因此,围绕师范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着力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术团队,培育特色,将是学校未来几年的重要任务。
2.正确把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牢固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任何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都取决于大学的学科水平,因此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能够带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促进学校向高层次发展。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的基础包括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基地、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专业建设则还要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专业设置口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等内容。正确处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关系,扭转新建本科院校传统上注重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而忽视学科建设的观念,以抓学科建设发展来促进专业建设的质量,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3.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步伐,确保人才“适销对路”。专业布局不能拘泥于原有的学科专业,要围绕社会需求和应用型专业建设,以及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综合考虑。合肥师范学院可以进行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集成更新和改造传统学科,使其在新的学科方向上发展为新学科的思路。一是突出“师范做强、非师范做大”,构建一个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学校自身发展条件的学科专业建设构架。二是改变传统师范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路,改善专业结构,尤其要注重处理好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的关系,保证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性。未来几年,专业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应是加快专业结构调整,积极申报应用型专业,扩大应用型专业的招生规模。三是努力改变目前学科布局比较单一、专业分布比较狭窄的现象。“专业跟着市场走”,大胆增设一些社会急需的新专业,敢于淘汰一些不适应社会需要或相对老化的专业,举全校之力办好最具特色和有较强适应性的品牌专业。同时,通过学科的交叉集成,培育新兴学科的生长点,或更新和改造传统专业,使其在新的学科专业方向上不断增添活力。
(三)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学校的高起点、快发展,就必须深刻把握普通本科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把普通本科教育的人才观念、质量观念和教学观念内化到指导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自觉行动当中。全校上下都要增强育人意识,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根本任务,建立起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需要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1.改革课程体系设置,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突出三个重点,即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的工具性技能,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非专业兴趣。依照“毕业后干什么和10年后干什么”的设计思路建立“主干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充分体现出应用型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突出和强化专业技术课程模块,注重应用与实务、实践能力的培育。形式上,要集中实习和课内实习相结合,具体包括市场调研、认识实习、专业模拟操作、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基本形成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上,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推动产学研合作育人事业的发展。办好应用型本科,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教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发展的“符合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是仅仅写在纸上,关键要落实在课堂教学和课程上。要以课程改革为抓手,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各学科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通过实践教学核心环节体现“应用”二字,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探索“3+1模式”或“1+2+1模式”。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分阶段培养模式,夯实基础理论,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分方向培养。同时,加快构筑实践教学平台,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做到学生专业实习、实习实践不少于一年,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二是加快推进学分制管理。试行学分制,构建人才培养的灵活机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更宽阔的平台。同时鼓励各专业开设第二专业,利用专业辅修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利用安徽省高校联盟的平台,采取学分互认的形式,建立学生跨校选修课程机制。三是吸引和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优化课程内容,减少必修理论课程教学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鼓励教师采用导师制吸收有条件的学生参与教师承担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发展内在动力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以教学为中心,体现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导向和激励机制,使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书育人上,并使教师在办学中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首先,要处理好培养与引进、专职与兼职的关系。引进人才是为解决当前问题,主要是作为学科带头人;培养人才为今后作储备,是长远发展问题。结合学校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引进和培养重点建设学科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创造有利于学科带头人不断涌现和创新团队成长的环境和运行机制。鼓励在职教师进修深造,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学历和知识结构;引导教师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尽快“明方向、进梯队”,构建结构合理、有团队优势的学术团队及创新团队。
其次,作为应用型学校必须要逐步形成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在区域内聘请有关高校教师、科研机构专家和企业中经验丰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授,弥补创新团队建设的不足;另一方面是让教师融入社会,师范类教师要把握中学教学实际,深入中小学参与新课程改革,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工科类教师要与社会紧密联系,前往厂矿、车间蹲点挂职,深度掌握生产或科研应用情况。
(五)加强科学研究,以产学研结合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能。应用型学校教师同样要重视科研,且要清楚地认识到科研工作与本科教学不能隔离,科研是教师发展的源动力。当然,基于学校应用型的办学特征,教师进行科研一定先要寻准自己定位,不能“高不成,低不就”。产学研结合是当前应用型学校发展的优势,教师的科研要侧重从产学研方向切入,主动融入社会,甚至走学科交叉道路,走出校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合肥师范学院的办学以应用型为主,但不排除个别学科领域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甚至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校通过论证,对个别优势学科专业或研究领域,可以给予特殊的支持、扶植,但不应互相攀比,一哄而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学科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需要,建立一批重点学科和重点平台,并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设备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促进其快速发展。同时,要积极推进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培育与申报工作。
(六)深入推进校地共建,构筑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新建本科院校的自身办学资源是有限的,要积极拓宽对外合作办学的渠道,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合作教育。加快与合肥及周边地区甚至国内相应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合作共赢的建设速度及力度,建设一批教学研究合作基地,寻求更多的产学研结合途径、方式,完善“订单式”、“点对点”等合作培养的机制,实现协同创新,提高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把学科建设与“应用技术”为特征的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基地合作教育,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培养,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把学生培育成“广视野、重技能、会学习、善交往、能合作、守信用”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