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述评
2013-04-12房朝君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重庆400033
■ 房朝君(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重庆 400033)
自我国提出要建设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后,国内的学者从金融中心的界定开始,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内城市进行比对分析,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思考我国金融中心的定位和布局,以期为不同城市建设金融中心提出对策和建议。笔者尝试梳理国内学者研究的整体发展,以上海和重庆为比对分析样本,重点探讨研究方向与政府需求之间的密切程度,从研究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层面予以总结归纳,以期发现政府职能部门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的基本趋势
关于何为金融中心,目前为止无绝对权威的定义,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国外学者对其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普遍认为美国金融学家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74)最早给出了金融中心的定义,“金融中心不仅可以平衡私人、企业储蓄和投资以及将金融资本从存款人转向投资者,而且也可以影响地区之间的存款转移。银行与金融服务中心充当了交易功能和层际空间的价值储藏功能的媒介”。金德尔伯格从功能角度来诠释了金融中心,而基于金融中心形成过程给出定义的里德(Reed,1981)认为,金融中心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五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中心相应地服务于:它的直接腹地,腹地外更大区域,整个国家范围,邻近国家和政治属地,成为世界范围的金融中心”,这五个阶段构成了一个腹地范围的等级体系。
国内学者沿用里德的观点,将金融中心的发展大概归纳为五个发展层次,每一个层次对应不同的效应辐射范围:第一层次辐射范围仅为直接腹地,这类城市只能称为经济中心;第二层次辐射范围包括腹地以外国内的一定区域,可以称为区域级国内金融中心;第三层次辐射范围为整个国家时,称为国家级金融中心;当辐射范围涵盖邻近国家和政治属地时为第四层次,称为区域级国际金融中心;辐射至全球时为第五层次,称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随着我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热潮的兴起,学者们先后对国内30多个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的可行性、目标定位、现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对策建议。此类研究多基于单个城市发展的视角,支持其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其中部分专家学者所论述的是自己所在的城市,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并以规范性研究为主,缺乏可操作性。
针对这种情况,有些学者开始侧重实证分析,构建金融中心的评价体系,并基于全国统筹的角度验证不同城市的发展定位,以避免因重复和过度建设而引发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倪鹏飞、孙承平(2005)利用模糊曲线模型对金融中心定位的假设进行经验验证,并将影响金融功能的因素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进而利用相关方法计量出中国43个主要城市的金融功能竞争力指数,根据指数大小大致判断:上海、北京为全国性金融中心,广州、青岛、厦门、武汉、大连、重庆、西安可定位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王力(2008)采用范围法、目标法和频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对区域金融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排序建议把北京和上海归为“国家级金融中心”,把深圳和广州归为“发展型区域金融中心”,把天津和南京归为“成长型区域金融中心”,把大连、武汉、成都、重庆、沈阳、厦门、济南、青岛和西安归为“潜力型区域金融中心”。天大研究院课题组(2010)提出了中国布局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原则,指出中国应以国际金融多中心为战略选择,以上海、香港和北京作为中国国际金融中心体系的目标城市。张普玉(2012)以金融中心发展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对中国各个准备建设成为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进行量化考核评分和排序,根据GFCI评分结果和排名进行划分归类进而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安排,并根据量化指标对中国金融中心的整体布局和建设步骤提出合理化建议。
从以上的研究来看,对上海和北京的发展定位基本明确,而国内其他城市的发展缺乏统一定论。其中一些邻近城市竞争异常激烈,资源争夺、浪费很难避免。为加快我国成为金融强国的速度,中央政府应及早将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纳入国家视野,站在全国的高度,结合各城市现有基础制定国家战略与规划,而这也是国内学者目前研究的趋势和关注的焦点。
基于单个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的研究
本文以上海和重庆为例,说明我国学者基于单个城市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的变化。
(一)上海
从文献资料来看,杨国平(1992)最先以会议综述的方式记录了当时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对上海建立金融中心的思考,主要涉及了上海金融中心的目标、模式及定位选择。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上海首先应该考虑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而不是远东或世界的金融中心,但是从长远看,上海金融中心的目标应是全球范围的。文中给出了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强化金融创新、尽快与国际金融业接轨的对策建议。此时,上海市政府刚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
直到2002年,上海市建设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才被进一步明确为“三步走”战略:“5年打基础、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基本建成与我国国际地位、人民币国际影响相匹配的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使上海成为国际资本集散地和全球资金交易场所,并开始向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迈进。战略目标明确后,学者们紧紧围绕如何建设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前行。胡坚、杨素兰(2003)构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估指标体系,利用1998-2000年纽约、东京、伦敦、新加坡、中国香港、首尔、上海和泰国这八个地区与国家的数据,通过回归和参数检验的方法,从实证和统计的角度检验所设计的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对国际金融中心评估的显著性,利用得到的回归模型对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和分析,指出上海能否在短期内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在于上海的金融业能否迅速发展,提高金融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和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在研究发现差距后,学者们的研究则集中体现在借鉴香港、伦敦、新加坡、东京等城市经验,以总结现状提出对策。典型代表如:刘刚(2007)通过对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经济因素、金融因素、政治因素和综合因素4个变量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比较,检验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程度,认为上海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基本稳固,但仍处于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非国际金融中心之间。主要表现在金融部门产值较低、金融市场结构急需优化、金融衍生商品交易规模有待提高、金融人才资源密度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缺乏宽松而又严格的法规体系等方面,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分阶段目标体系和相应举措。王洪波、罗芳(2009)通过对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协同性的国际借鉴,提出了它们之间协同共进的观点,认为在现阶段,大力促进长三角区域的金融一体化来加快长三角城市群的完善和成熟,对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进程意义重大。刘丹(2010)从区域选择的视角,在对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形成路径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借鉴全球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的经验,给出了上海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两种方案建议。
(二)重庆
与上海不同,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得到了中央政府批准,而重庆建设金融中心的规划由地方政府提出。2007年,重庆市明确提出到2015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即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乃至中西部地区金融功能最完善、金融创新能力最活跃、金融品种最多、金融实力最强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最广泛的金融中心。
同阶段,学者们对重庆发展金融中心的研究相比上海较少。颜蕾(2006)从金融中心模式的选择、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的建立、资本市场制度的创新、区域信贷市场的发展及建立区域性民营银行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和发展重庆市区域金融中心的政策思路。杜江、张宸铭、陈鹏(2009)在分析重庆建立长江上游区域金融中心优势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陈敏(2009)从产业集聚的角度给出重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周雪梅(2011)从经济环境、金融集聚、金融辐射和金融制度四个方面来分析评价重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建。
(三)对比分析
基于对上海和重庆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可以看出:对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方向与政府需求基本一致,其中既有规范性研究又有实证研究。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评估其金融业发展现状、借鉴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不可或缺,而现有的研究基本沿着这个方向进行;重庆着力建设金融中心的时间较短,且金融业发展与上海差异较大。对重庆的研究均基本上为理论研究,除少量的硕士论文借鉴已有指标体系进行评测外,多为基础数据的简单整理,对策建议缺乏明显针对性;重庆提出建设目标已经多年,提出建设国际结算型金融中心也有一段时间了。截止到目前,对重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现状无系统评价,现有研究与政府需求缺口较大。我国各金融中心建设为政府主导型,从上海和重庆两个研究对象来看,学者研究基本沿着政府规划方向进行,对其他城市的研究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结论
首先,我国多个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定位不明确,缺少对自身经济结构的总体评价和对金融业发展的准确评估,金融中心的建设多为政府主导型,金融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城市缺失政府规划,发展目标不明确。其次,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各地政府为争取更多金融机构进驻,加速金融产业集聚,往往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以降低金融机构的成本,临近城市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如重庆和成都、大连和沈阳、武汉和郑州、深圳和广州等等,资源争夺现象严重,同时由于缺少国家整体规划,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博弈问题明显。因此,站在国家宏观角度对各地金融中心建设进行统筹和协调尤为重要,遵循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规律,促进我国功能互补、层次不同的金融中心有序建设。再次,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需充分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政策法规,应体现出对不同层次金融中心考核之间的区别。各城市科学规划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构建明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尤为重要,有助于定期对中心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明确各项工作推进进度,采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的措施,确保政府规划落实到位。
1.黄瑞芬,宋晓萌,唐爱朋.从层次角度论京沪国际金融中心建设[J].时代金融,2006.11
2.王力.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9
4.杨国平.上海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与近期操作策略—上海金融中心研讨会综述[J].上海金融,1992.8
5.刘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程判断—基于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5
6.张普玉.基于GFCI对中国金融中心建设布局和定位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2.5
7.刘丹.上海离岸金融市场建设的模式及路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4
8.天大研究院课题组.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布局的战略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0(61)
9.倪鹏飞,孙承平.中国城市:金融中心的定位研究[J].财贸经济,2005.2
10.王洪波,罗芳.国际金融中心与大城市群的协同性-兼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J].国际经贸探索,2009.7
11.张启富.我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水平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39)
12.陈敏.发挥金融产业集聚效应构建重庆区域金融中心[J].经济研究导刊,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