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画教学中的临摹与写生

2013-04-12潘望森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皴法山石山水画

潘望森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中国山水画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战国以前,南北朝时,山水画作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已确立,并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与当时的文学创作有密切的关系。山水诗出现影响了山水画发展,山水画创作也促进山水诗繁荣。唐代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出现不同风格和形式的作品,画家人数巨多,作品水墨、色彩争妍斗新,并影响宋代山水画创作。宋代,可以说是中国绘画的成熟和顶峰时期,水墨、写意、工笔画、重彩画等,各种技法出现,并形成一套中国绘画的技法体系和美学思想。

传统山水画技法经过历代画家实践、改革、创新,已形成一种模式和内在的联系。从隋唐到现代,时间跨度长远,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不同观点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要求。艺术创作上着重古人笔墨,强调继承而忽视创新;过分强调抒情、写意,而忽视性质、画理。一个优秀的山水画家应做到“师古而不泥古”,得古人之理法,得自然之理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山水画作为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必修专业课程,经历了师徒言传到学校开放式教育的发展过程。今天的山水画教学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呈现出多元化探索状态。一部分教师着重传统技法的教学,一部分教师则重视面对自然,走写生和创作的道路。还有一部分教师受西方艺术流派的影响,主张画面肌理和抽象语言的综合表现。山水画教学如何创新,如何转变观念,如何更新内容,这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必经之路

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必经之路,中国山水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学习临摹从何入手?这个问题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实际问题,教师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根据山水画课程课时来设计临摹内容。前文说过山水画顶峰时期是宋代,这时期各种流派,风格技法,程式,都已成熟,从宋代入手,我们选择学习的余地很大,在临摹课之前,教师要认真给学生分析,古人作品的时代背景,构图立意,形式技巧,笔墨语言,在实践过程中不至于盲目无从下笔。临画之前应先读画,何为读画,实际上就是领悟古人在作品中的笔墨用意所在。传统绘画有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分门别类,其中就技法而言,山水画技法最为丰富多样。山水画中的山石法、树木法、松竹法、云水法、泉瀑法、点景法、雨雪法等等,构成山水画作品的全部要素。山石法里的皱法更是学习山水画的主要内容。

一般说来,画人物画重神,画花鸟画重趣,画山水画重势,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画山水当“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所谓“势”,在画面上就是体现在山石,林木的形态,趋势上面,只有把山石,林木本身与彼此之间的呼应关系,主次关系等处理恰当,山水画的“势”才能表现出来。“质”是在山水画大的气势中,充分表现局部的山石,树木的内在精神,“质”才能得到体现。一幅山水画作品包含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是山石法,二是树木云水法。山石皴法又分为点、线、面三大类:线类皴法有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点类皴法有:米点皴、豆瓣皴等;面类皴法有斧劈皴、刮铁皴等;树木云水法包括鹿角法、蟹爪法、枯树法、留云法、断云法、勾云法等。

(一)山石法

山水画教学中山石法是山水画创作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技法。山石画法通过“勾”、“皴”、“擦”、“染”、“点”五种技法,把山石的质感,重量感与变化形态表现出来。“勾”、“皴”、“擦”、“染”、“点”五种技法,在实际运用中勾是占第一位的,整幅山水画先勾出大轮廓之后,再用其它技法补充完成。唐代谢赫“六法论”中的“骨法用笔”这一法,主要针对勾勒而言的。清代龚贤是这样要求:“画石笔法亦与画树同,中有转折处,勿露棱角。”“画石外为轮廓,内为石纹,石纹之后方用皴法。”所谓“外为轮廓”与“内为石纹”就是勾勒之法。勾勒是轮廓,是框架,为了表现山石质感重量感,在勾勒完成之后,需用“皴”去加强山石画法表现力,勾勒与皴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

皴的笔法没勾勒那样“严紧”,因为各种山石的结构,质感不同,皴法用笔也不同,有刚柔之别。古人把皴法归纳为披麻皴、乱麻皴、解索皴、斧劈皴等几十种,从今天的美术创作中来看有一部分皴法没有现实意义。在教学中我把皴法划分为三大类,通俗易懂。一是以线为主的皴法,称为线类皴法;二是以面为主的皴法称为面类皴法;三是以点为主的皴法称为点类皴法。线类皴法适合表现树木茂盛的土质山石,用笔圆浑松灵。面类皴法适合描绘石角峥嵘的巨嶂险峰,用笔干净利落。点类皴法多用于迷蒙的雨景,用笔淋漓丰厚。勾勒和触法基本上可以把山石的形体结构表现出来。为了更好更丰富地表现山石形体,在“皴”的基础上增加“擦”的技法,利用侧锋笔触,在山石的阴面作适当的加工,弥补“皴”的不足,达到画面丰富饱满,质地感较强的艺术效果。

“擦”之后用淡墨在山石的阴暗部加以渲染,使山石的质感和气息更为浑厚。擦与染虽然是塑造山石的重要手法,但也是描绘云气的一种技法,山水画中云气可利用渲染来完成,渲染云气以实衬虚,以虚衬实。在山石勾勒用笔比较明显之处,可用淡墨以不经意的渲染,使画面显得厚重一些。以上看似简单,实际练习时有较大的难度,这也是山石画法的重点、难点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讲解示范,最好边画边讲解,学生可直观了解山石技法的实践过程,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点”是山水画创作的最后一步,它是对前面几步的补充,可以弥补勾、皴、擦的不足,增加山石的深厚之感。所谓点,大多是指点苔法,点苔法变化多样。明代唐志契说:“画不点,苔山无生气。昔人谓点苔为美人簪花,信不可阙者。又谓画山容易画苔难……”山水画中点苔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点苔在山水画中的分布原则,清代龚贤的体会是:“石嘴山脊山苔宜黑,肢体肤肉上苔宜淡。黑宜墨活,淡不可湿,湿则墨死矣。”点苔方法较多,点苔要与山石皱法、树木的点相适应。在苔点变化运用上,清代石涛更有见识:“点有雨雪风情、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阔阔千遭没味点,有有笔无墨飞白如烟点。”[1]勾、皴、擦、染、点,虽是山水画的最基本技法与步骤,画到熟练之时,则灵活变通的运用达到笔墨交融自然生动。在课程安排上,山石技法占整个山水课的一半以上课时量。因为山水课程的学习重点在山石皴法上,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学习实践。

(二)树木法

一幅完整的山水画,如果缺少树木,画面则会毫无气势,意境之惑。画山水,应当先画树木,然后再画山石、峰峦。清代龚贤说:“学画先画树起,画树先画枯树起,树身画好然后点叶。”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可见到树木,初学者在描绘长满叶子的树木困难较大,看不见枝干,不理解树干与树叶的组合规律,所以画树木先画枝干后再添叶。从没有树叶的枯树画起,元代黄公望说:“树要四面俱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换言之,是人们常说的“树分四枝”山水画里树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松、杉、竹、柏、梅、柳、梧桐、槐树等,还有不知名的树木。教学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画枯木不清楚干与枝、枝与枝之间的关系,画出来的树只有左右有枝干伸展,没有前后枝干,画面平板没有立体感、层次感。这种情况,是学生没有清楚树木的变化用笔和用墨。明代董其昌认为:“画树之法,须主以能转折为主,每动一笔,便想转折处……”从用笔来说,必须要有停顿、转折。在画面近景中,画树要用浓点,画一棵树,前后枝叶要分清浓淡,画一片树林,前后掩映也要分浓淡。树干树枝千变万化,但总结归纳可分为二大类:一是枝头向上生长,古人称“鹿角法”;二是枝头向下生长的“蟹爪法”。[2]

“鹿角法”从外向内用笔,根据树枝生长结构,组织成类似倒“个”字、“介”字形状,线条可长可短,并排列成一组一组,运笔顿挫,成钉头状。宋代画家多采用此法。“蟹爪法”与“鹿角法”相反,用笔由上向下,类似“个”字、“介”字形状,用笔挺韧、有力,富有弹性,也是宋代画家画树常用表现方法。画枯树要通过若干“鹿角”和“蟹爪”的组合,其中“鹿角法”最难画,难在枝头画的多而不乱,乱中又有主次,浓淡,条理。千枝万枝,无一笔相撞。前后左右的小枝出枝不能集于一处,应上、下、前、后顾盼,自然恰当。两棵以上的枯树注意树木的前后关系,表现出前后俯仰、高低、正歪、粗细、曲直变化。对于学生来说,要达到此要求,需要多加练习,明白道理,才能达到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以在枯树上添加树叶。由于树木的种类很多,树叶的形状上各不相同,古代画家根据不同的树叶,归纳出各种画树叶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点叶法”和“勾叶法”。“点叶法”有个字点、介字点、菊花点、小藻点、胡椒点、梅花点、大混点、小混点、平头点、仰头点等几十种点叶法。很多点叶法只是一种符号,很难判断出是某一类树种,也没有必要,做到“神似”即可,但针叶点、梧桐点除外。古人创造了这么多的点叶法,但基本结构还是“个”字点、“介”字点,其它点叶法都是在“个”字和“介”字点的形状上变化派生而形成的,所以对学生而言,先弄清“个”字和“介”字的点叶法,举一反三,表现出树叶的特征来。理解了点叶的基本原理后,可随便运用点叶法,处理好树干与叶的关系,把树叶的姿态,疏密,浓淡表现出来。

“勾叶法”多出现在工笔山水画中,树叶结构与“点叶法”相同,只是把众多的点叶同勾线的形式表现出来。勾叶法主要用于工笔重彩山水画的树木树叶着色,在勾好的树叶上填色。清钱杜说:“空勾叶各家所作不同,总须静穆古雅。如没色空勾多者,不妨留一株不着色,亦赵法也。”以上所说点叶、勾叶,只是单纯地分析树干、树叶的具体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丛树到处可见。山水画作品中树木以一丛一丛的组合在画面里。只要是三株树组合在一起,即可称为“一丛”。丛树组合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画面的气势,气氛。在教学中“丛树”是较难内容之一。一株树容易处理,三株以上丛树组合主次关系较难把握,清龚贤说:“三树一丛,第一株为主树,第二树三树为客树。”丛树之间做到前后、左右相互呼应和联系,注意节奏,统一中有变化。清龚贤说:“画叶之法不可雷同,一树横则二树直,三树向上,四五树不宜变改。或秋景,便用夹叶。几树中定用一夹叶者、谓己破势。几树皆黑,此树独白者,欲其醒耳。”这段话告诉我们,点叶时要用横点、直点、向上点、向下点,点叶树中穿插一株勾叶树,增加变化之感。丛树在添加树叶时,把握整体一局都一整体的原则。淡墨浓墨,前后呼应[2],留有透气之处,根据画面需要,调整树叶结构。达到“山川气象,以浑为宗”。[3]

在山水画创作中,有时要画风雨之中的树木,风中之树关键是树干的倾向。为了加强风势,树干要画的向一边倾斜,树叶与枝干同一方向,这样可以体现风势。雨中的树木,主要用树叶来表达,勾叶点叶,毛笔含水较多,下笔速度可快可慢,有时也可在湿纸上点叶画树充分表达雨意。

二、写生是临摹课的户外实践

经过一段时间临摹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把在临摹课时学到的山水画技法,应用到户外写生中去。临摹与写生最大的区别,也是学习山水画过程中较难的部分,因为临摹课所用的范本都是古人创作的完整山水画作品。画面笔墨构图浓淡,前后树木、山石等处理适中,气韵生动,学生在临摹时不必考虑构图和造型。写生课相反,面对大自然,不知该如何取景下笔,有时会认为范本上的山石、树木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临摹转向写生需要过程,范本里山水画技法已经形成一种程式,面对大自然,写生时首先是取景、构图、取舍,抓主要、放次要,寻找适合入画的景色。唐代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清石涛说“搜尽夺峰打草稿”“山川与余种遇而迹化”等,这些话对我们师法自然有启发作用。

怎样才能在写生中体验所学的山水画技法,近代傅抱石说“在整个山水画写生过程中,必须贯彻情景交融的要求,把自己的情与看到的景相融合,选适合的地方写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写生的目的”。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很大的差异,中国山水画注重主观思维,对山川的认识,可以不受透视、大小的限制,强调主观,可以把看到的景放在一幅画中。西方风景画追求实际、写实、透视等,达到具象逼真的效果。

根据前人总结的写生经验,中国画写生可以采用近代画家傅抱石先生所归纳的四个步骤,即:“游”、“悟”、“记”、“写”。所谓“游”是每到一个地方写生,不要急于动手写生。先观察,做到心中有数,从不同角度观察它的形象结构和特征,对它作全面了解。在“游”的基础上,领悟古人对自然界的描绘技法,然后去构图,去立意,做到“意在笔先”。

所谓“记”,是每到一处山水胜景,必然有很多值得记忆和保存的东西,把握时间长短,可以作一些简单的记录,如勾画速写。也可根据需要,作局部一草一木速写,或者加上一些文字记录。“写”,是写生课中最重要最难得过程,前面说过的山水画技法,都必须在写生中体现出来。临摹课是摹仿,而写生课则是反映所学到的笔墨技法。学生初次写生面对真山真水,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怎样构图,面对景物杂乱无处下笔的写生对象,首先要明确所画对象主次关系,主要是什么、放在画面何处适中,抓重点,以写生为主,主观服从客观,坚持在忠实对象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取舍,把握画面的笔墨关系,用学到的山水画技法在写生中消化。

总之,学习山水画不但从理论上认识山水画,更重要的是能从实践中把所学的山水画技法用到写生和创作中去。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写生和创作中得到体验。

[1]徐英槐,俞建华.山水画谱[M].浙江:浙江美术出版社,1995.

[2]许祖良,洪桥.中国古典画论选译[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1983.

[3]王伯敏.山水画纵横谈[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皴法山石山水画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九)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八)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全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