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生命
2013-04-12朱永军
● 朱永军
(作者系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校长)
学校特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并为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的总和。读式文化的形成是钟家村小学长期进行自我改革、自我实践、自我重建的产物,是全体师生共同积累和创造的结果。
在发掘学校传统中培植特色文化。读式教学是学校“以读为主,综合运用”的语文阅读教学法,其教学方法和思想在全国有着较大的影响。学校对其方法和思想进行了深入发掘,提取其中“教学要关注师生关系;要读通教材,读懂学生的需要”等思想内核,将其作为创建学校特色文化的基础。在尊重学校传统和地域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学校丰富了读式教学中“读”的内涵,使“读”从过去的朗读、阅读,丰富为“一种认识世界的行为方式”。读的对象也由图片、文字,发展为“人、社会、自然”。在此基础上学校提炼出读式文化的核心观念,即读式文化是一种崇尚“读”,尊重差异、彼此沟通、相互理解、开放合作、和谐发展的文化,核心价值取向是“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学校教育,让师生享受真实幸福的教育生活”。
在管理活动中塑造特色文化。读式文化倡导理解、沟通、尊重差异的管理理念。“校长要读懂教师,教师要读懂学生,学生要读懂同伴”,使管理的过程成为服务师生,激励师生发展的过程。读式文化着力构建“人本、激励”的管理制度。如设计《教职工月绩效考核制度》用以区分教职工中的“一般”与“优秀”;设计《教育教学八个单项奖制度》充分尊重人的差异性,使具有不同特长的教职工受到激励;设计学生个性成长奖,每年“六一”之际为每位学生颁发一项个性成才奖。在管理方式上学校注重实施民主管理,着力建设民主管理机构,凝聚各方力量,引导不同层面的人员主动参与学校管理,使学校管理从他律向自律转化,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迈进。
在课程建设中凸显特色文化。学校依据育人目标开发了《“读”具慧眼》系列校本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健康与主体发展等七大类。校本课程建设打破了纯认知性的文本学习,将理性的文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师生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得到丰富的体验。学校将“平等对话,多读自悟,启发思维”作为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构建了各学科的教学框架,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通过课程体系的重建和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学校倡导的教育价值转化成师生的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建设落到实处并转化成文化力量。
在活动设计中渗透特色文化。读式文化是崇尚“读”的文化,学校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了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如教师月读书反思,学生晨诵、午读、月读书分享会,每年12 月份读书节活动等,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会尊重多元文化,树立科学的处事态度,形成丰富的人文情怀。读式文化是一种尊重差异的文化,学校社团活动分层次展开,把爱好相同的学生组织到一起,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学校提倡“学会选择,学会宽容,学会读懂他人和自己”,在主题活动的开发与实践中让学生产生丰富的体验,逐步形成稳定的价值观。
在环境建设中彰显特色文化。学校外显的物质文化应与学校内隐的特色文化相统一。引入CIS 系统对学校环境进行整体建设。学校请专业公司依据学校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设计学校视觉形象系统。如校徽、标准色、校服等,使其传递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整体规划设计校园景点。依据读式文化尚“读”的特点,建设了“知音故里、乐读园、勤思泉”等景点,让学生驻足校园每一处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强化功能设施建设。除强化国家课程所需的各种功能室的建设外,着力设计开放性的阅读场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可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