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健身原理探析
2013-04-12陈吉人
文 陈吉人
健身气功健身原理探析
文 陈吉人
都知道健身气功能强身健体,那它的原理是什么?它和“伸伸手、弯弯腰”的体操动作有什么不同?还有,健身气功对疾病有什么干预作用?笔者作为一个健身气功爱好者,根据自己在健身气功锻炼中得到的感悟是:该项运动的健身原理具有主动性、协调性和系统性。
一、健身气功锻炼的主动性原理
健身气功通过锻炼者采用导引肢体的方法活动人体的肌肉、骨骼、关节和各种软组织并通过它们在动作中产生的力量对肌体内部和肢体远端的微循环组织进行渗透和激活。特别是人们平时一般很少去主动、刻意进行活动锻炼的内脏器官,更是健身气功锻炼的目标。应该指出,作为健身气功的特点之一,在导引肢体的时候,锻炼者还应该配合意念同步进行。
健身气功中所谓的意念,不是胡思乱想,不是迷信活动,更不是什么“特异功能”。它所指的就是要求练功者在安静、缓慢的练功状态中,用似守非守的注意力去体察肌体组织的感觉和变化。也就是说意念的主要作用是刺激锻炼相关肌体部位的神经组织,使大脑和接受锻炼部位的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通道实现微激活和互相畅通。我们也称它为“主动微刺激神经反射”。这种锻炼方法的诀窍主要是二个字:“慢”和“韧”。就是要求肢体活动的动作是缓慢和柔韧的。韧,就是要求动作既要柔,又要有适当的力度。比如双手和双臂在外撑、外伸时要伸到最“远”,在回收时要把产生在四肢和腰背部肌肉和关节上的力量渗透到体内最深处。当然,为了避免损伤肌体组织,“韧”必须同时“柔”。就是说,动作不能生硬,不能猛烈,要柔韧合一。
为什么要“慢”?前面说过,人们平时的体育锻炼尤其是竞技体育一般都追求速度,都着眼在一个“快”字。但肢体的剧烈运动从科学角度讲并不完全适应人体的整体健康。因为在猛烈的肢体活动中,人的交感神经起到了极度亢奋的作用。此时人体就会把内脏的血液动员起来支援到人体高度紧张的部位,从而相对影响了体内的平衡。这对人体来说是难以长时间承受的,而采用缓慢的动作的就相对避免了体内剧烈动荡的弊端。为什么要“韧”?因为柔和又极致的动作能把肢体产生的力量对体内的渗透和对微循环组织的刺激实现最有效化。
健身气功锻炼的目的和手段就是让身体的全部尤其是平常生活中最缺少活动的部位都能够得到适量的活动。它尽量能使全身的每一个地方即宏观和微观的任何组织都能得到适当、适量的活动。从而避免体内肌体消耗过大造成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不平衡、不和谐。
二、健身气功锻炼的协调性原理
为什么健身气功能活化人体组织的深处?道理其实十分简单。当导引肢体时,各种不同部位的肌肉和骨骼关节上会产生力量。这些力量在产生的过程中,除了肌肉、骨骼关节和各种软组织的拉伸、收缩挤压活动能锻炼这些组织的自身,它们所产生的力量还会根据肢体活动的方向在肌体上传递。这些活动肢体的拉伸动作、回抽挤压动作,或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或从外至内、从内至外、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均可有效地激活生命要素。由于动作相对缓慢,其力量的传递也就能相对缓慢地深入进行,并为增强肌体深处细胞的活动发生连锁效应,也就为实现最大范围的人体的微循环、深循环加强创造条件。那么速度型、强体力型的锻炼就不能激活体内深处?不是。但相对比较而言,速度型、强体力型方法消耗过大,对体内平衡冲击过大。这种锻炼可以适合大多数长肌肉、长骨骼的年轻人。而对为养生抗衰老、为实现“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的群体,就未必都适宜。
我们有时把健身气功称为“内功”,就在于它的锻炼效果往往“内”重于“外”。“内”不但强化活动了体内的神经组织,还通过肢体活动产生的力量又去强化活动肌体内部更深处的各种组织,尤其是各种内脏器官。五脏六腑紧紧依联着人体的胸腔、腹腔,是相互之间由神经、血管和各种软组织共同组成的整体。所以四肢、腰、背、肩膀等各部位经锻炼者主动对它们的肌肉、韧带、关节和各种软组织通过“升”、“降”、“开”、“合”各种动作进行拉伸、收缩、挤压、扩张时,所产生的力量也必然会进入到内脏器官等深处。尤其是在以腰部肌肉和脊椎为主体的缓慢的左右轮动转动中,更是对脏腑密集区的肝胆、大小肠、胃、肾、前列腺、膀胱、生殖器官等组织进行的动能传递,是最好的对腹部的按摩和活力推动。我们发现,实践者在健身气功锻炼中,是可以或多或少地感觉到体内肌体组织的活动状态的。例如在练功中出现打嗝、放屁、腹部鸣响等等。显然,这些现象是肢体动作力量对内脏的传递作用和大脑皮质对内脏器官活动的影响。特别是胃蠕动在腹内产生的“咕噜”声响动,其声音和频率更加明显。我们在安静状态下练功时,有时甚至可以在双手和胸腹部体表等部位明显感觉到微循环血液流动对这些部位的毛细血管的压力和微刺激(表现为微胀感)。这一系列的活动对“内”的活动影响正是我们的健身气功锻炼所要求实现和达到的让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都能够进入一种被微激活、深激活状态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希望实现和达到人体整体和谐、有一个全身正常的自我调节功能的健康肌体的目标。
健身气功是一种特定状态下的特定锻炼方法,这种方法既导引肢体又和意念相配合。首先,练功时安静、无为的状态创造了人体体内整个生命系统实现自由调节的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意念配合的“慢、韧、柔”和又有一定力度的肢体动作通过力量传递微激活锻炼了肌体的肌肉、骨骼、韧带、内脏器官、各种软组织等等一系列的人体组织。人体整体得到了大循环系统、微循环系统的整体锻炼,实现了人体强身固本。并以此为基础来实现防病治病。用魏晋南北朝医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的话来讲,就是“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所谓“未患之疾”、“不和之气”,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体内器官、组织衰变的初期,就是“亚健康”。而这些体内变化的出现,很多问题就出在我们平时的操劳过度、长期情绪恶化、烟酒不控、饮食不平衡等等对体内微损伤的累积造成的。笔者认为,健身气功就是以锻炼肌体各系统组织宏观与微观的全面平衡为主、以防病为主、固本为主,实现人身的自我修复、自然和谐为主,在此基础上实现“防病疗疾”。当然,这样的“疗疾”是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锻炼累积和健康的工作节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来实现的。
三、健身气功锻炼的系统性原理
为什么对气功锻炼我们一再提到微循环系统、微循环组织等专用名词?实际上,气功的“静、慢、韧、柔”等是功法的核心特点、核心的锻炼目标正是在“微”字上。正是这样的功法,赋予微观的肌体组织即每一条神经通道、每一个神经元、每一条毛细血管都有可能得到适合的活动量。而因为能经常得到适量活动而正常健康的微观组织,应该就是人体整体健康的基础。
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治疗中的针灸、拔罐、推拿等功法的治疗手段实际上主要针对的也是人体的神经组织和微循环组织,是对这些组织的激活和力量的渗透。
国外文献显示,人在完全长成后,其在生活中的各种操劳就逐步转变为对人体生命的遗传物质端粒棒的磨损过程。人体如果过度操劳,就会对遗传物质有过度的磨损,从而影响人体遗传物质从父母身上带来的生命活动的本能——“精”的过度减少,也就影响了人体的健康,最终影响到人的寿命。但是如果我们的生命物质不参加操劳活动,它也会因得不到足够的“气”的充养,因不发挥“精”的功能而自动衰退。这就是一种阴阳关系,一种辩证关系。
肌体组织的最终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完美的人体最好是整体健康的,在进入年老时也是整体逐渐衰老的。如果能通过对微循环系统、微循环组织进行经常性的微激活锻炼不让身体的某个部位、某个器官、某些组织因缺少活动而衰老在前,就可以避免出现更多的问题。好比一只苹果,烂的总先是从一个点开始,然后逐渐到整体。我们的气功从“微”着手,最终的大方向是整体。中国文字的伟大之处,总有适宜的词语惊醒世人。什么叫“防微杜渐”?此“微”即是那“微”,不用再多解释了。
笔者认为,健身气功在对疾病的干预作用中,多是通过对微循环组织的活化和修复,能逐步改善相关的其他组织的问题。但是气功辅助治疗有一定的范围和局限性。对多数急性病、传染病等等,就应该尽早请医生对症下药。对多数一下子治不好的慢性病,应通过药治加上气功式锻炼和结合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改善和修复人体的本能使身体恢复健康。仅依靠气功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比如在生活中平时什么都不注意的,经常大吃大喝,造成严重的“三高”,光靠气功行吗?但如把生活习惯改变,辅以锻炼,问题的解决可能更快。而且由于体内微循环的改善,整个人体逐渐进入平衡、和谐的状态。那么原来一些在体内已经产生的疾病的苗头就有可能“不治而愈”。此“不治”,实是“治”也。
我们对健身气功的研究,应该是在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基础上,气功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并重,侧重于人体固本,侧重于人体体内各系统的和谐、平衡。在科学的锻炼中,尽量做到让每一条毛细血管、每一条神经通道、每一个肌体细胞都能得到适量的活动。锻炼者在安静的气功态条件下,让自身进入一个适宜本身肌体自我调节的自由状态。通过对体内神经组织的微刺激,通过用缓慢柔韧的肢体动作产生的力量在体内进行深层次推动和传递对体内微循环组织的微刺激活动,实现全身有效的整体的无损伤锻炼。从而实现身体“固本”的健身目的。
什么叫“固本”?“固本”就是创造、实现全身各系统功能正常发挥的整体大环境,就是大循环和微循环系统的平衡、和谐,就是具有正常的整体调节功能,也就是具有抵御“外邪”的抗击能力。举一个简单例子,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寒风袭来,有人感冒,有人巍然不动,其实都在一个“本”字。重点在“固本”,由此可知。
综上所述,健身气功是以防病固本为主的锻炼方法。通过固本,实现人体各系统整体和谐。通过固本,在生活质量的健康化、科学化的同时加强科学锻炼,逐步实现人体的自我改善、自我修复,从而达到减少疾病、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