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培育机制研究

2013-04-11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

陈 丽

(南通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校园创业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创业教育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创业文化的培育又能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有效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的积极发展。

一、校园文化与校园创业文化

(一)校园文化

近年来,教育界以及非教育界的学者对此研究颇多,综合来看,主要有三种看法。一种是狭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艺术教育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这一观点仅把校园文化限于美育的范畴。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办学中的硬件与软件、外显文化与隐型文化两部分,这一认识体现为校园文化不仅包括非物质文化,也包括了物质文化。三是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的理解,认为校园文化是在一所学校的长期育人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审美情趣、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校风学风。[1]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培育形成并被学校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及与之相适应的物质文化系统。因此,校园文化不仅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更是一种微观组织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文化的空间层可分为深层的观念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和环境文化,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体系[2],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影响和教育力量。

(二)校园创业文化

目前,校园创业文化的概念在理论界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国内学者郝其宏认为,高校创业文化是高校在推进创业教育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表现为高校师生积极创业的价值理念、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3]娄东生则认为,大学创业文化是一种能够激发大学自身及其师生群体的创业意识和热情,增强创业能力和动力,鼓励和支持创业行为,提供创业保障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的集合体。[4]笔者认为,创业文化首先是一种具有“创新创造”内涵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一种鼓励创业的社会心理形态。在主观层面上,校园创业文化是高校师生对这一特定环境的主观认识,它以隐性的方式作用于高校的创业教育理念之中,影响主体的创业意愿;在客观层面上,这一文化则是广大师生能够明显感知到的创业环境或创业教育氛围。校园创业文化包括如下特点,第一,它既影响师生群体对创业教育的主观看法,同时又影响外部的客观环境;第二,它更强调高校校园内的整体氛围,并且这种氛围能够被师生群体认同和共享;第三,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校园创业文化同样受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限制,并可以依据高校自身发展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

(三)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校园创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理念,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求同存异。首先,两者都隶属于社会整体文化,具有社会大文化的基本性质和功能,存在统一的共性;其次,校园创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是创业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亮点;最后,校园创业文化的内涵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它将体现出校园文化中鲜明的创业特质,为原有的大学精神增添了“创新、创业”的新元素。

二、校园创业文化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能动作用

特定的文化模式决定了特定的教育模式,而特定的教育又需要特定的文化积淀促进其教育目标的实现。校园创业文化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一)培养创业意识,挖掘创业潜能

校园创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为培养主体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供了优质的土壤和条件。校园创业文化的价值核心在于以创业文化活动熏陶、教育、塑造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价值取向、创新观念、冒险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精神。校园创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都将深刻影响着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萌发创业意识,挖掘创业潜能。

(二)优化创业品质,提升创业能力

校园创业文化是根据创业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和高校创业教育目标确立并形成的一种价值目标体系和文化精神,对大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校园创业文化倡导创新创业理念,具有独特的正向功能,引导学生形成先进的创业文化理念和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之意志、吃苦耐劳之精神、勇于尝试之胆识、敢于挑战之气魄,促进学生良好创业心理品质的形成,为提高创业能力打下基础。

(三)激发创业兴趣,催生创业行动

一个人兴趣的形成与周围环境和个体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潜能和天赋,但需要外界的刺激和不断激励才能充分发挥。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文化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技能,更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崇尚创新创造,提高他们参与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使其将创业行动付诸于实践。

(四)营造教育环境,培养创新人才

校园创业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是一种不同于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以单向灌输为主的教育功能。这种文化环境并不以强制性的手段来使学生接受教育,而是通过非强制性的方式在耳濡目染中感染和教育学生。作为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微妙领域,校园创业文化营造了发展当代创业教育的特定文化环境,有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三、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机制

(一)构建“目标导向”的激励机制,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1.打造以“创新创业”为显著特征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指校园群体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它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可以内化为校园主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教育和塑造主体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即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以此为“终极目标”,突破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在高校校园内积极培育具有创业理念、以创新创业为显著特征的大学精神,培育符合创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校园文化,从而引导主体向目标方向发展。

2.拓展以“创新创业”为中心思想的激励手段和舆论导向。把创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工具和手段,渲染鼓励创新、敢于冒险、认同、理解、支持创业、容许和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使这种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作用于主体的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并扩展为社会心理。比如,将名人名家讲坛、成功创业人士的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常态化;定期组织开展校园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创新项目比赛等活动,并组织各种相关知识的讲座和培训,普及创业知识;借助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不断强化宣传创业理念,倡导创新精神。

(二)构建“两线三点”的运作机制,发展校园创业组织文化

创业品质、创业激情只是一种催化剂,它有助于调动主体的创业潜能,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但在创业实践中,主体的创业能力显得更为重要,这种能力既包括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等软件,又包括创业所需的物力、财力和环境等硬件。

1.“两线”指导。“两线”指学校层面和二级学院层面两条主线。学校层面,明确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创业教育制定具有指导性和操作性的相关政策和管理规章,不断完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和体制机制,以文化建设带动机制体制的创新,以机制体制的形成巩固文化建设的成果,形成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在教学管理、年度考核、学生奖励等方面向创新、创业倾斜。比如,创业指导机构设立、创业教育学科设置、教学评价与监督、科技创新项目研发以及具有示范性、引导性的建筑设施与标志的增设等等。学院层面,主动适应学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贯彻、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加强学生创新观念的引导和灌输,注重培育年级、班级及公寓寝室创业文化,多角度、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三点”运作。“三点”是指学校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第二课堂实践平台以及创业教育网络平台。首先,创业教育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其基本职能,如开展创业理论研究、创办学术期刊、设立创业者联盟、开发创业项目、举办创业论坛、创建教育基地等,营造浓厚的创业理论学术氛围,提高创业教育的影响力。其次,借助“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型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开展创业外延拓展活动,如创业文化节、创业竞赛、模拟创业活动、创业见习以及KAB、SYB创业课程培训等,使学生亲身体验创业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表达交际能力以及集体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最后,建立创业教育网络平台,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介的传播和沟通作用,增强创业主旋律的宣传,让创新理念和创业精神占领网络阵地,拓展校园创业文化培育的渠道和空间。

(三)构建“内外结合”的评价机制,培育校园创业制度文化在科研创新方面,需要构建科学的制度环境和评价机制

制度建设对于创新活动具有全局性、导向性和基础性的重要意义,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环境和评价机制。而我国现行科技体制的政策导向、管理措施尤其评价体系更注重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不顾其影响力和实际效用。评价中倾向于鼓励研究人员选择风险小的研究方向,严重抑制了创新的尝试。目前,我国鼓励科研产出的方式还基本上沿用了计划体制的模式,即由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编制项目指南,督促科研人员申报竞争。这样的“计划学术”很难体现科研人员的自主性和创新冲动,激发科研人员的创业意识。[5]因此,学校应以激励评价制度改革为抓手,倡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科研创新,引导和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学生科技实践参与率,建立高校创业文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在教育成效评价中尤其注重“内外结合”,即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以及社会评价四个方面[6]。学生评价,是学生对自身创业潜能、创业水平和创业素质的综合评价,是对自身创业能力的有效认知。教师评价,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水平,有助于对其社会价值的实现做出判断。学校评价是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具有影响力的“内核”,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业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社会评价将对学生的创业行为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为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客观依据。

(四)构建“多方联动”的保障机制,优化高校创业文化环境

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是创业人才培养的土壤和条件,美国硅谷、我国上海创业园为大学生们提供的创业环境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创业素养。创业教育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更需要建立以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为主的多方联动的外在保障环境。首先,各级政府应该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与创新创业文化共生、共促的衍化模式,尽可能降低固有文化惯性对创业行为的消极影响,从舆论导向、政策扶持以及价值观念方面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尝试、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7]。其次,加强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互动,包括创业基地建立、科研项目合作、创业资金支持等。鼓励学生参与创新计划项目申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让学生在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用人单位既可以提供实践平台,赞助活动经费,还可以给予学生和创业型社团实际创业体验的技术指导。最后,在创新教育体制机制的基础上,高校必须注重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0-12.

[2] 芮鸿岩,杨桂元,林刚.大学创业文化的培育路径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0(9).

[3] 谭宇,王英.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路径和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 郝其宏.我国高校创业文化建设刍议[J].教育探索,2012(3).

[5] 娄东生.试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6).

[6] 肖巍.创新不能靠计划“炒”出来[N].中国青年报,2012-07-09.

[7] 余忠钦.民族高校应强化创业教育理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谁远谁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