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的建设

2013-04-11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书库阅览室藏书

黄 懿

(四川师范大学 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66)

0 引言

所谓样本书库,就是从入藏书刊或有长期使用价值的书刊中,每种抽取1-2册样本作为保存本的书,长期保存,备查参考.[1]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是一个图书馆藏书体系的缩影,从中可窥见一个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藏书特色和藏书水平.这种在传统藏书布局模式下产生的样本书库在保证馆藏资源系统性、完整性和满足教学科研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和读者需求日益多样化,藏与用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建设样本书库显得尤为紧迫.本文结合四川师大图书馆样本书库的演变,探讨新形式下样本书库的建设.

1 四川师大图书馆样本书库的基本情况

1.1 样本书库的建立

我校图书馆始于1946年川北农工学院图书馆,1952年在合并原川东教育学院图书馆,并接收原华西大学、四川大学图书馆部分图书后,正式组建四川师范学院图书馆,1985年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早在建馆之初,就根据读者需求,设立了教师文科阅览室和教师理科阅览室,收藏供教师教学、科研所用的图书资料.虽然名称是教师阅览室,但就其功能而言,是作为样本书库保证部分馆藏文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其服务对象仅限本校教职员工,采取闭架借阅管理方式,供读者馆内查考.这种方式实现了藏书在最小容量内的最大集中,保持藏书处于安全状态,但缺点是读者不能直接接触图书,检索量大,图书利用效率不高.

1.2 样本书库的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书刊涨价幅度过大,许多图书馆为了保留品种,对复本数量一减再减,许多价格昂贵的图书,如外文原版图书、工具书、多卷书等只能购买一本或一套.为了保证样本书库的连续性,导致了基本书库图书品种、复本数难以保证,拒借率升高,藏与用的矛盾日益尖锐,对样本书库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馆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科研需求,同时兼顾样本书库藏书结构的系统性,进行了许多调整.如变闭架为开架管理,吸引读者更方便地利用藏书;将新进的所有图书资料,除工具书外,按每种一册入藏到两个阅览室,保证样本书库藏书的完整性.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藏与用的矛盾,保证了样本书库基本功能的发挥.

1.3 样本书库的撤销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信息环境的发展以及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样本书库的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的出现抢走了部分样本书库的读者、图书馆有限的物理空间与持续增长的图书资料的矛盾日益突出、样本书库与新型的“藏、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矛盾等.2000年开始,我馆逐步扩大服务对象范围,改过去只为教职员工服务为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开放,阅读室改名为“文科阅览室”和“理科阅览室”,实现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2005年,延长服务时间,实现每天14小时每周98小时开放,尽量方便读者.同时,变仅限在馆内阅览为可以短时间外借,限当天归还.通过种种手段,两个阅览室的读者人次仍然呈下降趋势,大部分人仅为了占个位子上自习.样本书库利用率不高,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如空间有限、书架紧张等原因,2008年我馆所有新进图书不再典藏入两个阅览室,事实上样本书库就不复存在了.

2 样本书库建设面临的问题

2.1 藏与用的矛盾

长期以来,样本书库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将文献的“藏”作为工作重点,“用”只是辅助功能。但是,近年来,由于图书经费无法与书价格成比例增涨,图书馆新进图书出现了品种增加复本量减少的现象。[2]如果按惯例将有相当多数量的图书集中到样本书库里,就使得分配到基本书库的图书相对减少,许多图书无法外借,大大降低了图书的利用率,使样本书库越来越显现出重藏轻用的弊端,也降低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2.2 完整性与特色性的矛盾

“一本一册”入藏是样本书库建设最简单、易行的方式,也是最有效保持馆藏资源完整性与满足急需的办法.但是大部分图书并没有多大的保存价值,长期闲置在样本库内,无人问津,以致成了死书.这不仅占用了样本书库太大的空间,更重要的是无法体现一个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不利于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面对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传统的样本书库建设方式已无立足之地.

2.3 加剧了馆舍面积的矛盾

十多年来,我馆采取了传统样本书的提留原则:每种都提取一册或一套作为样本书管理.这就导致了样本书库藏书增长速度过快,尤其是2005年以来,每年新增图书为3-4万种.如以每组书架可容纳700册藏书计算,每年新增藏书需要50组书架.藏书越来越多,不得不增加越来越多的书架,使得读者阅览的空间越来越小.一些图书馆为解决空间有限的问题,虽采取了另辟场地保留样本书库的办法,但也给样本书库的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2.4 开架与闭架的矛盾

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下,为了保证藏书的安全性,样本书库实行了闭架借阅方式,并且限制读者范围.读者要利用样本书库的藏书,必须先自行查询书目,再由工作人员提取图书,导致部分读者认为非常不方便而不愿利用.[3]开架借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矛盾,但给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如图书错架、乱架、丢失、污损严重.

2.5 阅览与外借的矛盾

“样本书一般不外借,仅供室内阅览”,这是许多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的传统做法.随着藏与用矛盾的突出,尽管许多图书馆做了调整,如扩大服务对象范围、短期外借与馆内阅览相结合等,但样本书库的图书仍没能得到有效地利用,大部分读者仍感觉利用不方便,从而使样本书库成为“样本保管库”.[4]样本书库藏书参与流通外借,应该会受到读者欢迎,读者能借到平时难以借到的资料.因此,如何使样本书库藏书成为不远离读者的“样品”,也是样本书库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 样本书库建设思路

3.1 提高样本书库的收藏质量

首先,样本书库的建设应该以有无保留价值为核心,以反映馆藏水平为目标,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的当前与长远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策略.因此,入藏种类应有针对性、区别性和选择性,而不再是简单地“一种一册”入藏方式.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定位以及专业发展情况制定详细的样本书库建设办法.其次,入藏图书要体现学术性.读者主要阅读类型分为学习型(吸取知识)、研究型(解决问题)、检视型(获取情报)、消遣型(陶冶情操)和自修型(自我阅读)五种.样本书库的定位应以研究型读者为主,收藏质量高、时效性长、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图书.因此,在确定样本书库入藏学科范围基础之上,还必须根据图书的学术性有所选择,休闲、消遣、娱乐类图书自然要排除在外,一些更新换代较快,且实践性强的图书,或读者范围明显不是研究型的图书也不宜入藏,如中小学教参、文学作品等.

3.2 充分考虑样本书库与其他书库的功能互补

图书馆藏书按用途或使用方式分别入藏在外借书库、阅览书库、参考书库、保存书库、储备书库等,因此样本书库是整个藏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样本书库满足了部分研究型读者的需求,但使部分读者的外借需求也受到了限制.[5]因此要充分考虑样本书库与其他书库的功能互补.如对学术价值高,具有馆藏特色或利用率很高,且本馆无复本的珍稀图书,可另辟“特藏阅览室”,提供服务.

3.3 充分发挥样本书库的功能

确定了样本书库收藏原则后,如何布局、如何体现样本书库的入藏层次,既能充分发挥样本书库的功能,又能方便读者利用,这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应根据学校的重点特色专业,规划图书馆重点服务的对象,设置特色专题区,展现“重中之重”的样本书.其次,应根据样本书库空间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将一些不是“重中之重”的样本书分散在各基本书库内,用特殊的彩色书标标示,书目数据库中设置为样本书不外借或借阅期限不同其他图书,这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模式下是很容易实现的.

3.4 实现样本书库藏书与电子资源的均衡发展

从图书馆发展现状来看,电子资源具备样本书的文化传承、满足急需、揭示馆藏的职能特征,电子资源的兴起不仅未能取代纸质图书的地位,反而互相促进并长期共存.若某种图书资源利用人数较多,在复本有限无法满足借阅的情况下,读者会将目光转向电子资源;同样电子资源的发展也会促进纸质书刊的增长.因此,我们既要关注样本书存在的目的,又要发挥电子资源的优势,理性地分析评判两者的优劣,在两者的发展中,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融合各自的优势协调发展.

3.5 提高馆员素质,加强样本书库资源开发与利用

加强样本书库的人员配置,从图书采访、分编、典藏到入库管理、提供读者服务等各个工作环节,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情报信息服务,这既是提高样本书库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也是发挥样本书库功能的必要手段.同时,充分利用样本书库资源,针对读者的检索需求和科研课题,有计划地编制二次文献和专题数据库,为学校重点服务对象提供定题服务和课题跟踪服务,快速、准确地解答各种咨询,不仅有利于提高样本书库藏书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彰显了图书馆藏书体系的学术价值,从而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在学校教学和科研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1]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82-84.

[2]曾晓燕.论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的管理工作[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4):60-62.

[3]石亚伟.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工作变化初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3):74-76.

[4]刘云剑.高校图书馆样本书库弊端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10(4):154.

[5]杜景茹.新形势下高校样本书库管理模式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78-80.

猜你喜欢

书库阅览室藏书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人梯书库”丛书
珍惜每一本藏书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三年实现电子阅览室全覆盖 有效发挥育人作用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