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正式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

2013-04-11董喜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成员群体

董喜涛

(平顶山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基于非正式群体理论的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

董喜涛

(平顶山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与大学生所加入的非正式群体有重要联系。非正式群体具有自发性、群体思维突出、常以寝室形式出现、有典型的意见领袖等特点,经历形成、震荡、规范和执行四个阶段,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强约束,从而造成在学习动力方面的不同表现。应从新生入学教育、课堂管理、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对于典型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开展学生间互助帮扶活动等方式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管理。

非正式群体学习动力群体理论

1 引言

大学扩招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走进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伴随着高校在校学生的不断增加,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与之前的精英教育相比较,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的高校学生,在入校时的整体素质都有所下降,与之对应的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非正式群体对于其学习习惯的养成、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2 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行为

2.1 非正式群体的内涵

群体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非正式群体是指没有具体的组织结构,也非组织指定的,以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存在的群体。大学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在大学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比如拥有共同兴趣爱好同学所自发构成的群体等。一般而言,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都是自发、自愿,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形成的。与非正式群体相对应,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界定的、责权利明确区分的群体。比如院系、专业、班级、宿舍等。

2.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发展过程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遵循着一定的顺利进行发展,按照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2.2.1 形成阶段

该阶段,大学生由于兴趣、爱好、身世背景、价值观、面临共同的问题和处境等原因走在一起,但是群体在领导、目的、沟通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大学生以一种尝试的姿态投入到群体活动中,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是否能被群体所接受。该阶段以大学生确认自己已被群体接纳,并以群体成员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结束。

2.2.2 震荡阶段

该阶段群体内部的冲突开始出现出来。大学生尽管在心理上已经接受了群体的存在,并认为自己是群体中的一份子,但是仍然会抵制群体对个体行为的限制。同时在形成阶段悬而未决的问题在此时凸现出来,比如由谁来控制群体,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等。当这些问题都的解标志着震荡阶段的结束。一般而言,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意见带头人在该阶段产生。

2.2.3 规范阶段

这是形成群体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阶段。大学生群体成员之间经过长时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发展了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表现出来较强的内聚力。并且开始形成比较稳固的群体结构,逐渐形成被所有群体成员所认为正确的行为方式,即产生了群体的规范。比如认为旷课是不能容忍的恶劣行为。

2.2.4 执行阶段

当一个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到执行阶段,群体成员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相互了解、沟通、磨合以形成规范,而是进入到实质性的活动和任务中去。此时群体的结构作用巨大,每个群体成员通过其角色担当而服务于群体。比如在一个考研群体中会有人承担给成员解疑的角色,有人会承担起督促成员学习的角色等,互补的角色结构保证了考研群体稳定和效率。

2.3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大学生在年龄上相近,同一专业或班级的学生之间在课程结构、上课时间安排、所感受到的学习氛围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有利于在班级之外形成非正式群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除了没有明确的组织结构,没有得到组织的承认等与正式群体的差别以外,由于高校环境的独特性、大学生身心素质的特异性,形成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独特方面。

2.3.1 自发性

在高校所存在的群体中,院系、专业、班级这些群体是正式群体,是在大学生入学的时候就由高校确定下来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之一相反,非正式群体往往是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其间没有来自学校的引导和干扰,也无需像高校社团那样经过学校审批。高校中的非正式群体最初形成大多数源自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以及相似的成长经历,在经过一次次的了解、合作之后,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例如爱打篮球的学生周围有一群喜爱篮球运动的同学,勤奋上进的学生周围是一群积极努力的同伴。

2.3.2 群体思维突出

群体思维与群体规范有关,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当群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与群体规范相冲突时,群体成员会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之与群体规范相一致。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十分突出,某个宿舍的学生集体逃课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群体思维现象多发生在以下情形:群体成员有明确的群体认同感;群体成员认为群体的形象会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损害;群体成员愿意维护积极的群体形象。所以,群体思维对大学生绩效的影响有好有坏。

2.3.4 常以寝室形式出现

大学中最小的正式组织是班级,但非正式组织却常常以寝室的形式出现。这是因为,与班级相比,同寝室学生要共同度过三到四年的寝室生活,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为其形成非正式群体提供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保障。但以寝室形式出现并不意味着仅仅局限于一个寝室,也包括相邻的寝室。

2.3.5 有典型的意见领袖在所有的群体中都存在着一个意见领袖,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同样如此。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意见领袖常具有以下特征之一:鲜明的性格特征;突出的沟通能力;特殊的才能专长;特殊的身世背景。这些意见领袖通过自己的言行对群体成员思想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3 非正式群体行为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

3.1 对课堂出勤率的影响

课堂出勤率是教学秩序的一个重要部分,能较好的反应校风学风,同时也是保证良好的授课效果,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但是现在几乎在所有的高校中都出现学生集体旷课,更严重的出现罢课的情况。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学生所在的圈子即非正式群体关系密切。如果该群体形成一种自由散漫、无视学校纪律的规范,群体性的旷课将不可避免。反之,如果形成遵章守纪,热爱学习的规范,旷课将很少发生。

3.2 对课堂表现的影响

出于拿平时分的考虑,学生会到课堂上来,但人在课堂心在外,“隐形逃课”成为当前课堂教学另外一种普遍现象。学生上课的时候玩手机、看小说等现象司空见惯。这种现象的发生,在于课堂管理和院系教学管理没做到位。学生群体中的越轨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而这鼓励了学生的越轨行为。同时加入非正式群体的大学生因为可能会得到群体的支持,或受群体背景的影响和塑造,更容易发生越轨行为。

3.3 对学习观的影响

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其一贯的学习风格、态度等的影响。但在进入大学之后,如果没有目标引导,宽松自由的外部环境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态度变得不端正。除了校风、班风这类组织氛围影响以外,非正式群体所形成的规范、群体成员的角色、地位等也是影响其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并且这类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是其基础,而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态度、行为方式又在群体中得到强化。具有积极态度的群体的成员,更有可能有着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价值取向。

4 建议

4.1 加强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主要时期是在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刚刚从高中紧张、压力巨大的学习生活中走出来,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更多的自由时间、更丰富的校园生活、许多新同学新朋友。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大学新生急切想找到一个能够容纳自己、志同道合的群体,以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归属管。于是,大学生的所加入的许多非正式群体就在这个时期形成。所以,学生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要重点关注该时期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及时发现班级中出现越轨行为的非正式群体,重点做该群体意见领袖的工作,通过谈心、辅导、教育等方式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从而促使该群体规范的转变。尤其要杜绝对大一新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和管理方法,这样会导致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4.2 加强课堂管理

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的地方,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教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加强课堂管理,一是要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采用定期、不定期点名的方法督促学生来到课堂,通过提问等方法,使学生保持对课程的注意力,由其要关注到哪些在学生群体中有较强影响力的学生,对于发生在学生身上的越轨行为,要及时制止、惩戒,避免不良行为在群体中的蔓延。二是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师需要充分备课,让课程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当课程被某个群体成员喜爱之后,他会逐渐影响群体中的其他同学,从而促进学习动力慢慢提高。

4.3 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当一个群体发展到规范阶段之后,群体规范会保证群体成员的行为一致性,并不断强化,在具体行为中表现为行为惯性。学习动力强的学生群体随着时间推移学习动力会变得更强,学习动力弱的群体学习动力会变得更弱。此时群体行为依靠教育、训导等方式已经很难改变,只能依靠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刚性约束。所以,要加强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其更完整完善。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切实得到执行,而不是束之高阁。学生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要怀着对大多数学生负责的态度,对于一些影响恶劣、影响其他同学正常学习的学生要坚决做到不迁就、不包庇、不姑息。要杜绝学生管理中的特殊化,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4.4 注重对于典型学生的教育和引导

改变一个大学生群体学习动力的关键所在是如何改变该群体中典型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这类学生在学生群体中影响力大,教学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引导其向好的方面发展。然而这类学生一般个性鲜明,不容易被说服。所以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了解这类学生的性格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导;其次,弄清楚他们的价值取向,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引导其做事的恒久力量,识别典型学生价值取向,有助于引导其价值观更健康;最后,如果他的社会背景比较深厚,要做到对他一视同仁,不搞特殊。

4.5 开展学生间互助帮扶活动

大学生渴望交往,希望有更广泛的社交领域,更丰富的校园生活。因为此,他们成为一个个群体中的一员,同样基于此,可以通过开展学生之间的联谊、互助活动,使原来没有交集的学生群体发生新的融合,让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群体和学习积极性弱些的学生群体结对子,在生活中互助,在学习上帮扶,使学生群体规范逐渐改善。

[1]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

[2]郭晓娜.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2.2.

[3]周琦.目标与手段的背离——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1.6.

责任编辑:邓荣华

G525.5

A

1672-2094(2013)02-0087-03

2013-01-12

董喜涛(1982-),男,河南新乡人,平顶山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成员群体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