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老舍的《茶馆》与布莱希特戏剧观*
2013-04-11杨迎平
杨迎平
( 南京晓庄学院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1171 )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老舍的《茶馆》与布莱希特戏剧观*
杨迎平
( 南京晓庄学院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1171 )
老舍在《茶馆》里进行的“新尝试”,与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有着很多近似的地方,当然也有明显的不同。《茶馆》具有布莱希特“史诗剧”的叙事特点,但又融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方法;具有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但更多的是继承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假定性”;将布莱希特的理性思考运用于剧中,并追求典型化与类型化的融合,从而创造了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的中国话剧精品。
《茶馆》;老舍;布莱希特;比较
老舍在《茶馆》里进行了“新尝试”,这个“新尝试”与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有着很多相近的地方,我们在对《茶馆》进行重新解读之后,发现《茶馆》里有了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元素。老舍与布莱希特的共同特点是创新意识,都努力对传统的戏剧有所突破,但同时注重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继承和对现代主义艺术的借鉴。
一、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与《茶馆》的“舞台假定性”
老舍曾经说过:“创作这个事就是大胆创造、出奇制胜的事儿,人人须有点‘新招数’,要勇于‘突破藩篱’、‘独出心裁,别开生面’。”①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275页。老舍的“新招数”,就是大胆借鉴外来的、现代的,继承中国的、传统的演剧方法,“独出心裁”地将各种演剧方法消化、融合,演化成自己的,“别开生面”地创造出崭新的艺术作品。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正好融合了继承和借鉴这两个方面的特点,因为外来的布莱希特对中国传统戏曲情有独钟。
布莱希特“陌生化效果”的戏剧理论是他在叙事剧中对现实主义或自然主义幻觉形式的颠覆,他希望演员“永远不能忘记,也永远不许忘记,他不是被表演的人物,而是表演者。……表现者和被表现的人物的见解和感情不是一致的”②[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83页。。他采取叙述者插话,让演员跳出角色旁白,甚至借鉴中国传统戏曲的自报家门、道白、舞美和程式化表演,以造成整个剧情和舞台情境的间离效果,消除观众对于幻觉的迷醉,使其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戏剧内容作出明确的判断。布莱希特说这种“陌生化效果”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有所运用。黄佐临说:“布氏在编剧上、演出上确实不同于斯氏,但和我们的戏曲接近。”③黄佐临:《导演的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第143页。布莱希特看到了中国戏曲虚拟化、程式化的表演与西方戏剧的差异,从而对中国古典戏曲产生认同。他说:“中国古典戏曲也很懂得这种陌生化效果,它很巧妙地运用这种手法。”④[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92页。布莱希特欣赏的中国古典戏曲的特征,其实就是“舞台假定性”,与他所标榜的“间离”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老舍的话剧始终注意学习中国古典戏曲中的精华。高行健说:“向传统戏曲汲取复苏的力量,正是现代戏剧发展的一个方向。”*高行健:《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31页。斯特拉文斯基也说:“真正的传统并不是一去不复返的过去的遗迹,它是一种生气勃勃的力量,给现在增添着生机与活力。”*[美]斯特拉文斯基:《艺术创造》,见李普曼编《当代美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老舍在《茶馆》中的创新,是将布莱希特理论与中国戏曲相结合,一方面避免复制生活的自然主义现象,一方面使舞台不再是一种观众台下观看、演员台上表演的互不相干的空间,而是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把观众也纳入到表演的空间来,对社会人生从哲理层面激发观众的思考意识与批判意识,从而使戏剧的哲理思索审美特征加强。
老舍的《茶馆》具有人物安排的假定性:“次要的人物父子相承,父子都由一演员扮演。”在生活中,儿子不必继承父业;可是在舞台上,不仅子承父业,而且父子由同一演员扮演,就是明确地告诉观众,这是在演戏。这种人物安排的假定性渗透着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使观众在“间离”中有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布莱希特说:“由于演员与被表现的形象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力求避免将自己的感情变为观众的感情。……为了这个目的,演员必须具有一种特殊的技巧,将特定的社会状态的历史事实强调出来。这只有陌生化效果能够做到。”*[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94页。
老舍在幕与幕之间安排“大傻杨”这样一个叙述故事、串连情节的人物,这个人物就具有假定性。“大傻杨”是戏外之人,与剧中人是“间离”的。他的快板引导观众走出剧情,反观剧情,对戏剧的主题能做到清醒的认识。同时增强了戏剧的叙述性,突出了舞台性和剧场性。
在艺术上,老舍在《茶馆》里融进了布莱希特的戏剧特质,运用了象征、空灵等技巧,达到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但老舍的“间离”效果与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又有所不同。“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最基本特征是一种主张使演员和角色之间、观众和演员之间、观众和角色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戏剧学派。”*黄佐临:《漫谈“戏剧观”》,人民日报1962年4月25日。老舍的“间离”却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进入角色”的理论融合进来,老舍没有将“舞台假定性”与“舞台幻觉”、“写意”与“写实”对立起来。《茶馆》里的第四堵墙是若隐若现的,所以,演员是“跳进跳出”的。“进”是演员对于角色生活与情感的投入、共鸣的感应,“出”是演员与角色情感的“间离”。中国观众习惯观看投入情感的演出,所以,老舍的“间离”是有分寸的,适可而止的。老舍既处理好舞台假定性与斯坦尼体系的关系,又处理好舞台假定性与布莱希特体系的关系,而且不为假定性而假定性,注意中国观众的传统欣赏习惯,在创作中更多地融入中国传统戏曲的精华。如《茶馆》第三幕写小二德子打了学生之后和王大栓的一段对话,演小二德子的演员就“跳出角色” 绕着脖子骂教党义的,演员与人物之间既有了“间离”,又体现出舞台假定性,超越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写实手法,更展示出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特征,“走向舞台艺术的假定性就是在现代意义上追寻我们民族戏剧的传统之根”*查丽芳:《走向舞台艺术假定性》,《四川戏剧》1992年第4期。。
老舍将创造生活幻觉与破坏生活幻觉的原则兼用,使观众有一种观剧心理和剧场意识;并将写实与写意的方法并用,写实的描写与象征、隐喻相揉合,一方面要求演员按角色的逻辑生活,按角色的任务行动,强调真挚的体验及相应的外部体现,另一方面也要求演员在必要时跳出角色去评价剧中人,或代表作者和演出者直接向观众点破一个哲理。
二、布莱希特的叙事剧理论与《茶馆》的史诗性
布莱希特提出的“叙事诗体戏剧”理论的全部目的是引起观众的批判和思考。叙事剧就是以破除真实幻觉、“打碎第四堵墙”作为戏剧的新模式。同时,他提出了“现代戏剧应该是史诗剧”的主张, “史诗剧”是对传统现实主义戏剧的一个挑战,传统现实主义戏剧在社会功能、内在结构、价值取向、审美形态乃至表现题材等方面出现模式化和单一化。“史诗剧”打破传统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三一律”结构和不许叙述的禁忌。与亚里士多德式戏剧讲究戏剧冲突和情节的起承转合不同,布莱希特的戏剧是用史诗即叙事方法,在戏剧舞台上表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现代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展示其发展趋势。这是一种新的开放式的戏剧结构,通过艺术欣赏启发观众思考,增强批判现实的能力,从而对社会有所推动、有所改变。
“史诗剧”要求舞台上所展示的事件,是生活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结合体,使观众既看到生活的真实,又明确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仅是一个舞台上的艺术虚构而已,从而对舞台艺术进行理性批评,并帮助人们认识现实和干预社会。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交叉、汇合与渗透。布莱希特的戏剧观有力地拓宽了中国戏剧家的思路。
布莱希特强调的理性思考对于中国戏剧家有所启迪。此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性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影响很大,几乎成为中国话剧的唯一创作方法。中国从1929年开始译介布莱希特,到1959年《布莱希特选集》出版,特别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由黄佐临导演布莱希特的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962年黄佐临发表的《漫谈“戏剧观”》,充分说明中国戏剧家在努力改变中国戏剧界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创作法的依赖现状。
老舍在《茶馆》中运用“史诗剧”这种开放式的戏剧结构,运用叙事性叙述,也是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在中国戏剧界一统天下的反叛与挑战。追求“史诗剧”的效果,使老舍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关注民族的命运,关注国家的沉浮,反映时代的变幻。写的都是小人物,折射的却是时代风云,老舍说:“我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158页。张光年说《茶馆》是:“每个不重要的人物,上得场来,也带上了他们各人的历史,甜酸苦辣。……这些人都不是处在时代漩涡的中心;大时代的风浪却天天冲击他们。”*张光年:《座谈老舍的<茶馆>》,《老舍的话剧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401页。所以,《茶馆》三幕戏写了50年的事件,写了中国50年的变迁。
老舍的《茶馆》虽然受到布莱希特“史诗剧”理论的影响,但是,老舍并不排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注重“内心的创作”和演出精神体验的戏剧观。这便使老舍与布莱希特有了区别,避免了布莱希特强调“叙述”而导致结构松散和戏剧动作中断的现象。老舍在《茶馆》里将斯坦尼的“戏剧性戏剧”与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相融合,创造了戏剧性很浓的叙事体戏剧。
老舍还吸收叙事式戏剧的象征性特征,用一个茶馆象征一个社会时代。茶馆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微缩,茶馆50年的历史就是中国社会50年的历史。作者通过茶馆的变迁命运来见证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命运,裕泰茶馆的倒闭也象征了黑暗社会的结束。
与“戏剧性戏剧”《雷雨》关注一个家庭的故事包括一个家庭的变迁相比较,《茶馆》关注的是一个社会的故事包括一个社会的变迁。这便是史诗剧的意义。
三、布莱希特的“辩证剧” 与《茶馆》语言的哲理性
布莱希特后来力图从“陌生化”出发, 将理性思考渗透在戏剧的整体结构和性格描写之中,把理性思考与审美感受、叙述体与戏剧性、间离与共鸣等相结合,使观众不在催眠的状态而敏于思考。布莱希特将其戏剧叫作辩证戏剧。
布莱希特强调要把唯物主义辩证法运用到戏剧中。他有一篇论文的题目就是《舞台上的辩证法》。布莱希特主张将唯物主义辩证法运用到每一部戏剧中,“‘辩证剧’实际上是布莱希特对‘叙事剧’所作的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哲学概括。布莱希特的剧本内容是辩证的,他所叙述的事件往往是流动、变化、暗示着生活的无限可能性。”*刘颖:《论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戏剧创作观》,《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布莱希特的哲学概括和间离效果促使观众进行哲学思考,布莱希特在《伽利略传》里为伽利略写了一句漂亮台词:“思考是人类最大的快乐。”
黄佐临1962年在《漫谈“戏剧观”》中说:“关于哲理性,我认为这是我们戏剧创作中最缺乏的一面。” 老舍的话剧创作企图改变中国戏剧的现状,他将哲理性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出来。老舍曾说:“戏剧语言还要富于哲理。含有哲理的语言,往往是作者的思想通过人物的口说出来的。”*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249页。“一个平常的人说了一句看来是平常的话,而道出了一个真理,这个人物便会给观众留下个难忘的印象。”*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248页。老舍还将这哲理性和思索品格传递给观众,“要考虑让观众听了发生共鸣,让他们也去想。……这样观众不仅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258页。。
即使是反面人物,老舍也要他们的语言富有哲理。老舍说:“对于可憎的人物,我也由他的可憎之处,找出他自己生活得也怪有滋味的理由,以便使他振振有词,并不觉得自己讨厌该死。……所以,我们要寻找那种说得很现成,含意却很深的语言。”*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258页。
刘麻子会说“就是一条狗也得托生在北京城里”的哲理;唐铁嘴会说“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的哲理;小唐铁嘴会说“我们是应运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真是如鱼得水”。虽然都是反面人物,但是说出了当时现实的真实。正如王朝闻所说:“小唐铁嘴不是什么艺术家。但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能认为凡是坏人说的都是假话。也许,小唐铁嘴不过是信口开河,把听来的现成话拿来上市。但是,不论从剧本创作与素材的关系着眼,还是从舞台演出与观众的关系着眼,‘如鱼得水’四个字作为一种比喻,她也是一个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相对真理。”*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424页。老舍努力让作品充满哲理、充满诗意,正如徐晓钟所说:“真正的表现原则和表现的美只存在于饱含哲理、饱含诗的激情和意境并找到美的形式的那些瞬间。”*徐晓钟:《在兼容与结合中嬗变(下)》,《戏剧报》1988年第5期。
四、布莱希特人物的类型化与《茶馆》类型人物的典型化
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追求人物的类型化,不致力于渲染人物个人命运和性格个性,不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不是通过矛盾冲突和语言行动去塑造某个人物,而是突出人物的外部特性,刻划具有时代特征、阶级特征、职业特征的类型人物。布莱希特说:“演员要赋予特征以超乎剧本之外的意义。”*[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235页。它不像“戏剧性戏剧”那样注重人物的典型化塑造。当然,“叙事体戏剧”所描写的类型人物也有不足的地方。克努特·哈姆逊说,戏剧家“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总的类型上而很少注意细节”*[挪威]克努特·哈姆逊:《论易卜生》,《易卜生评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第66页。。“很少注意细节”就成为类型化人物的缺陷。
李健吾认为《茶馆》是“图卷戏”,人物是类型化的,单一而不丰满,单纯而不复杂,但他同时也理解地说:“我们不能向这类图卷戏要求它不能提供的东西。……人物属于类型创造。这正是这类图卷戏的特征。不是剧作者做不到,而是体裁给他带来了限制。”*李健吾:《李健吾戏剧评论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 第199页。我认为,“图卷戏”并没有给老舍带来限制,而是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表述方法。布莱希特说:“在简单的评论中这种结构方法常被称为画卷或技巧,就像剧台上展现的只是一幅又一幅情节的图画,它们之间的情节不紧凑,也没有把握住戏剧的紧张性。这当然是愚蠢地误解了我们经典作家伟大的剧本结构方法,……这些剧的主要情节是丰富的,各场戏与剧情发展尽管像图画一样,但决不仅仅是互相联在一起,而是互相制约。”*[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51页。老舍在《茶馆》里通过“图卷”展现的是丰富的社会情境,并注重细节描写,使人物的一言一行栩栩如生,从而使 “《茶馆》任何一帧瞬间的人物剪影,任何一处只有三五句台词、一两个动作的情节安排,都要具备服务于全剧创作目的的典型性,都要跟作品基本创意取得内在和本质上的一致,否则便舍而弃之。老舍用这样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将《茶馆》写得形散而神聚,意阔而气凝”*关纪新:《老舍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465页。。
当然,《茶馆》的人物塑造不是单纯的典型化,而是典型化与类型化的融合。如只在第一幕出现的马五爷,作者就完成了他的典型化与类型化相融合的塑造。说他“典型化”,是因为正是细节描写完成了马五爷的形象塑造。马五爷出场一共只说了三句话,就生动地凸显了“吃洋教”这一类人的典型特征:目中无人的派头与威风。说他类型化,是因为这个人物确实体现出布莱希特所说的“要赋予特征以超乎剧本之外的意义”。作品在马五爷的性格塑造之外突出的是当时“洋人侵略势力越来越大”的社会现实。布莱希特说:“这种艺术使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从理所当然的范畴里提高到新的境界。”*[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193页。
虽然是类型人物,老舍在描写上从来不打折扣。他说:“不管人物在台上说多说少,演员们总能设身处地,从人物的性格与生活出发,去说或多或少的台词。某一人物的台词虽然只有那么几句,演员却有代他说千言万语的准备。”*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262页。所以,《茶馆》做到了人物类型化与典型化的有机结合。这也使老舍超越了布莱希特要“演员一刻都不允许使自己变成戏剧中的人物”的戏剧观。
老舍与布莱希特都非常重视戏剧的教育作用,同时也追求寓教于乐的演剧观。戏剧的目的就是为了娱乐,通过娱乐,使观众受到有益的教育。布莱希特说:“我们把剧院当作一种娱乐场所,这在美学里是理所当然的。……‘戏剧’就是要生动地反映人与人间流传的或者想象的事件,其目的是为了娱乐。”*[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5页。他希望“把道德的东西变成娱乐,特别是把思维变成娱乐”*[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6页。,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获得思考的快乐。老舍的《茶馆》虽然主要是为了教育,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但老舍也要求这部戏好看,能够达到娱乐的效果。老舍将戏剧的艺术性提到很高的位置,他说:“观众要求我们的话既有思想感情,又铿锵悦耳;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音乐性;既受到启发,又得到艺术的享受。”*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第243页。正是这种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的戏剧观,使老舍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中国话剧精品。
Ble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On Lao She’s Teahouse and Brecht's Concept of Drama
Yang Yingp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Xiaozhuang College of Nanjing, Nanjing, Jiangsu 211171)
Through re-readingTheTeahouse, a few new insights into it are discovered: Lao She’s “new attempt” in hisTeahouseis in many ways similar to Brecht’s concept of theater though it is of cours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latter.TheTeahousebears the narrative features of Brecht’s “epic drama”, but, integrated into it, are Stanislavsky's performance method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provided with Brecht’s “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but with more “Stage assum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s. That is, it puts Brech'st rational thinking into the play and go after an integration of typification with categorization, thus creating a unique boutique of Chinese drama with a ble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TheTeahouse; Lao She; Brecht; compare
2013-09-15
杨迎平(1953—),女,湖北孝感人,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I234
A
1001-5973(2013)06-0026-05
责任编辑:李宗刚